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饿死同行!坑死导游!累死自己!



近年来,由于跟团游客数量的锐减,加上旅游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多批发型旅行社长期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常年在同业市场亏损抛售旅游尾单产品,要么靠低利润走量维持生存,要么一直处于亏损靠现金流维持。


而那些以互联网加为噱头异军突起的线上旅游平台也风光了不长时间就纷纷宣告破产,比如盛名一时的“麦兜旅行”、“淘在路上”,还有今年引起广泛关注的的“布拉旅行”等多家互联网旅游企业相继倒下,旅游行业一时间哀声一片。


1

价格多低的生意都有人做



除了舆论造成的外部环境,内在的恶性竞争一直在吞噬旅游业的好光景。为了维系客户、保证有生意可做,一些企业不惜以“保本微亏”姿态卖货,加重了更多中小型旅行社倒闭的风险。


对于游客,在买卖市场里,买东西嘛,当然要挑便宜的买,可关键的问题却是,在客户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鉴别的情况下,卖家无底线的经营,最终扰乱了市场,越来越多的同行支撑不住,淘汰出局,作为“打工者”的导游则是为低价背负无尽的骂名,为之买单。


2

饿死同行



比如在同在一个二线城市,有500家旅行社门市,而同一个城市里有20家专线批发商,如果有一家有一家批发商开始跳水销售产品,另外的那剩下的19家就只有跟着跳水了,因为他们都切位同一架飞机,接不到订单的就直接撕票。长此以往,市场就被扰乱,而门市只认识特价,还会叫客人等特价,这就是“屯人”。


3

坑死导游



每年的旅游旺季都要出现一些所谓的低价团宰客事件,这些事件最终背锅的除了旅行社,还有导游。拿着最低的工资,背着挨骂的黑锅成了中国导游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


当旅游局被文化和旅游部取代之后,导游基本工资可能得以实现,本来是好事,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距离最终落地怕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4

累死自己


旅行社供应商的毛利润一般在5%-100%左右属于正常,现实却是异常的残酷,很多供应商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户,毛利润低于5%的团大有人在。甚至部分省内供应商为了拿到年终景点的返点,不惜免费为同行操作团队。


销售天天忙着发朋友,在旅游质量和线路创新方面投入的经历却是少之有少。做旅游3年以上的旅游人可以看下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群是不是天天被旅游广告霸占着。


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旅行社的日子真的好过吗?到年底一算账,除去固定员工工资,房租费,水电费,市场推广费,网络费,电话费,各类投诉赔款,唉,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就剩下三瓜两枣,还不如给别人打工赚的多,何苦呢?


5

贪便宜的游客同样吃瘪



这是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是新闻报道怎样的去宣传低价团不靠谱,还是前仆后继的排队去上当,仍然以为占了个大便宜,殊不知最该哭的是自己。经常听到各种游客抱怨问题,殊不知现在各种成本上涨严重,各方面成本居高不下,而旅游费这么多年涨价了吗?这么低的价格能买来什么样的高质量的产品呢?贪图便宜最终损害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让旅游变了性质。


6

说句公道话


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而旅行社这种服务生存,服务的前提是利润,利润空间可以被挤压,但不能消失,否则连同利润一起消失的还有服务。


请不要一味的过度要求,每个公司都要生存,服务、品质不保障,只是喊几句口号,并不能像过去一样为自己整的更大生存几率,做企业就是做良心,“抢别人的单,断自己的路!”以低价接单的旅行社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个体选择却在危害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这样的经营模式持续不了多久,而且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也丧失了研发新品的能力,因为你能开发我就能模仿,而且价格比你还低,其发展道路只能越走越窄,到头来会发现这是条死胡同。


7

结语


其实,在价格战的博弈中,企业完全可以靠挖掘自身优势,获取更多利益。 ——靠导游服务品质说话,靠导游口碑说话,靠客户的口碑说话,完胜价格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团旅游都有哪些套路?这些坑你需要知道
起底“低价团”旅游内幕:导游拿回扣45%算正常
战五渣,你不挨打谁挨打!
“带团不捞回扣我们会饿死”
旅游行业低价竞争,饿死同行,累死自己!
买一万的玉拿9000回扣!黑心导游月入十几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