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赣州当时社会情况和街景

回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赣州当时社会情况和街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现在回头看我这一代人的经历,最值得言语的莫过于城市和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说说我童年时期的赣州。
  我这里说的童年时期是指1954年至1958年。这一个时期是我十岁左右,精力充沛,特别好奇好动的时期。也是国家从旧政府步入新政府的初期,城市和社会都有非常多的旧痕迹,但是又有不少新气象。


  1954年的赣州城,还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代城池。它有完整的城墙,大致完整的护城河。城里城外的交通必须通过几个城门。那时候有东、南、西、北门,小南门,建春门,湧金门。其他地方要进城,只有翻爬城墙,很不容易。除了东门,出了城门,就是一派乡野景色。城市与乡村的界线泾渭分明。
  这个时期不仅一出城门就是乡下,就是城里也有很多田地。现在的文清路小学,赣州七中,中联商业城等等一些地方都是大片的菜地,稻田,池塘。

  这个时期城市里的建筑,除了1953年新建的标准钟楼,一般最高不超过四楼,绝大多数都是平房。最现代的是濂溪路中山路,那时候街道两边都是“太子楼”。现在赣江路重新建的商铺基本是这种风格。是民国时期典型样式的楼房。 
  “骑楼”是赣州城当时商业街道的普通景观,哪怕是一层楼的店铺也是有骑楼。下雨天从南门沿文清路走到西津门,可以不用雨伞。不过有些路没有骑楼,如解放路;还有和平路,大公路等非商业街道。


  那时赣州城里池塘和水井非常多,分布很广。家家户户都是吃井水,靠河的甚至挑河水吃,河边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消毒。洗衣服之类都是到池塘或者下河。赣州的池塘无论下多大的雨,大多数池塘的水都不会溢到人家里去。下大雨时,小孩常常会到沟渠里捉鱼摸虾,原因就是大多数池塘都是互相联通的,多余的水最终会流到河里。


  赣州的水井大多数都是古井,一般都有几百年的历史。我接触最多的是皇华古井,龙湖井,青龙井等。这些井的花岗岩井圈都被提水的草绳磨得光溜溜,并且留下深深的痕迹。水井也是人来人往最多地方,从早到晚总是人声鼎沸。很多人家没有人力或者没有时间去井上打水,需要买水吃。因为不少古井都很深,打水要相当力气,而且要排队等侯,这样挑水卖也就成了一种职业。

  赣州在1949年前就用上了电,电厂建在北门附近,现在的赣州供电局北区就是原来的发电厂位置。小小的发电厂发不了多少电,在我童年时期,绝大多数人家都只有一盏25瓦灯,计算电费就以灯头计数。谁家如果用了电炉,整个大杂院里的灯立马就变成萤火虫。有些时间还经常停电,因此煤油灯是家家必须之物。而有一些家庭根本就没有电,只有煤油灯。街道上路灯很少,电线杆都是木头的。


  1955年的赣州城只能在至圣路、阳明路可以看见水泥路,其它马路都是沙石路。小街小巷大多是鹅卵石路。城里很少看见汽车,小轿车就更罕见。整个赣州地区好像只有两叁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行署蓝色小轿车,它是苏联生产的,车头上立着一只飞奔的鹿。那时不仅汽车少,自行车也少。能看见的自行车都是外国生产的。街道上的黄包车,大板车,小板车倒是随处可见。此外就是农村的独轮车了。这些就是那时街道上能看见的所有交通工具。


  赣州是赣江源头,水运发达。章贡两江可谓百舸争流,千舧竟发。这也是中山路濂溪路繁华的原因,因为主要码头都在这里。在我童年,基本没有看过机舧船,大船都是舧船,它那高高的桅杆在城里就能看见。那种景像就是现在的电影电视里都很少看见。现在赣州停留的船不到那时的二十分之一。

  在那个年代,由于房屋基本是木材构建,因此火灾是最恐怖的,我曾经目睹了一场大火,这场火灾之后的废墟上建了“和平电影院”(后改名人民电影院)。因此当时很重视消防队的装备,各种水枪给我留下难忘记亿。那些水枪都是用人力喷水的,有的要几个人才能使用,现在这些东西连博物馆都少见。
  我第一次看电影是在赣州电影院,它位于现在的军门楼西侧。那时它是赣州城里唯一看电影的地方。和平电影院大约是1957年建好,同时建好的有工人文化宫,也会放电影。那时多数电影片是苏联的,一个电影片大约放一星期。学校一学期看十部电影,学生电影票价是五分钱。

  这一时期,赣州的戏剧很繁荣。京剧,越剧,采茶戏,赣剧天天都有演出。至今我还记得京剧的七侠五义,这是一个类似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它分很多剧集,它的机关设计,武打特技,灯光美工都给人印象深刻,让人看了一场又要看下一场。


  在五十年代,赣州城里的体育活动开展很好。打兰球是各个单位青年人的最爱。现在的奥林匹克广场南侧有一个兰球场,当时称之为灯光球场。晚上各个单位、学校的兰球队常常在这里比赛,观众的喝采声音响彻半个赣州城。兰球成了青少年的重要谈资。足球运动也深受欢迎。那时的男孩多数都参与其中,下了课找一块空地,二个书包摆放两边成球门,拿出小皮球就玩的不亦乐乎。所以各个中小学都有校足球队,全市经常组织比赛,围观者很多。因此赣州为江西省足球队送了不少球员。1960年以后,这些运动渐渐地沉寂了,


  在我整个童年时期,人们的穿衣问题算是勉强可以对付,样式谈不上,御寒还算可以。但鞋是一个大问题。赤脚的人很多,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处于发育时期,今年可以穿的鞋,第二年就没法穿。加上青少年好动,特别费鞋。一双布鞋,如果整天穿,天天穿,二个月就穿破了。然而布鞋的底制作麻烦,费劲费工,很多人家都不能满足孩子的穿鞋。当时虽然有皮鞋和橡胶底鞋(赣州人称力士鞋)卖,不过价钱贵,多数人家承担不起。当时的赣州城,除了冬天,大街小巷赤脚的青少年比比皆是。贫困人家的大人也常常赤脚。乡下人也是赤脚或者穿草鞋。笔者除了冬天,一般都是起床就赤脚,一直到晚上洗脸洗脚才穿鞋。因为常年赤脚,致使脚上的老茧甚是厚实,踩踏一般的玻璃碎片没有问题。有意思的是赣州夏天的晚上,人们洗澡之后穿拖鞋,不过这种拖鞋是木头制作的,赣州话叫拖板子。大人小孩都是这样的拖鞋,一走路就噼里啪啦响,街道上人多时,真是吵得够呛,连说话都听不清。


  在那时期,商店里卖的鞋没有几种,通常是球鞋,皮鞋,套鞋(下雨穿的)。但是没有棉鞋卖。一般大人是穿自己家做的布鞋。穿皮鞋的往往能表示身份地位不一般。青少年有一双回力牌球鞋,那是很令人羡慕的。


  赣州在整个五十年代期间,冬天都是比较冷。年年都下雪,下冻雨,池塘都结冰。幸好赣州那时木炭多,人们都抱一个竹编火笼。冬天洗澡不太好办,条件好的可去浴室,那时赣州城里只有两家,一家在东北路,一家在坛子巷。春节前,是这些浴室最繁忙的时刻,经常要排队等侯。好在赣州冬天还是比较短。

  在我印象中,赣州的夏天多暴风雨,午后常常是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因而不觉得夏天很热。那时的气候和现在的确有很大不同。

  1955年的赣州城市人口大约5万,只有十来个小学,四个中学。我就读的小学,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一个班只有40人。其它学校基本也是这样。由于人不多,住房不算紧张,多数人住大杂院,现在南市街尚存的老宅子就是那时普遍的状态。现在的姚衙前也基本是老样子。


  一般大杂院里住好几家人,自然小孩也多,因此小朋友从来不缺少玩伴。放假时期,白天有许多可玩项目:看图书,斗蛐蛐(蟋蟀), 弹玻璃球,打球等等。其中一个折纸的玩项我至今不能忘记。因为那些纸不是一般的纸,而是国民党政府留下的金圆券。这种纸币非常非常多,而且到处都有,纸质又特别好,但是不能用来做包装用,因为它太小:也不能用来做手纸,因为它太硬。最后很多都到了小朋友手里,用来折各种纸品,如飞机,小船等等正合适。但是这些纸币几年之后就完全不见踪影,原因应该是纸币上有蒋介石的头像。到了晚上,因为光线问题,可玩的项目就少了。人多的就捉迷藏,人少就下棋。要不就和小伙伴去街道玩。有时就去听大人讲故事,听得最多的是神仙鬼怪的故事。总之小朋友没有一刻停息。


  童年的我们,在街道上最感兴趣的无疑是流浪艺人。有变戏法卖东西的;有舞刀弄枪卖狗皮膏药的;有耍猴讨钱的;有玩木偶要钱的;有收费看西洋景的;有让毒蛇咬自己证明蛇药好的,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三天两头就可以看见一拨。只要街道边有一小块空地,这些人就可以开张。


  那个时期(1956)在街头我目睹了赣州的公私合营运动。隔三差五就看到一伙人,抬着写有“庆祝某某公私合营”的横幅,敲锣打鼓去报喜。看到过支持伊拉克和黎巴嫩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政治大游行。一些人用床单把自己化妆成伊拉克人的模样,另外几个人带着高帽子,化妆为英国人。这些形象一直留在我脑海里,至今没有忘记。因为这种表演式的政治游行在我印象中是唯一一次。虽然后来有很多的政治运动,但是再也没有这种形式。


  我也目睹了赣州1955年肃反运动。去文化宫参观抓美蒋特务的展览。那时期,台湾的飞机常常会飞到大陸来,每一次飞机来赣州的时侯,都会拉响警报,那凄厉的的声音特别吓人。不知何故,飞机老是晚上来。警报响了就要熄灯,等警报解除了才能开打。


  现在影视剧反映农民进城最多的镜头就是卖菜或者卖柴。其实乡下人进城,除了走亲访友,农民进城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买屎或尿。因为屎尿都是农作物的肥料。而那时城里的厕所都是旱厕,必须到期清理,否则无法使用。农民不进城运走屎尿,将会严重影响城里人的生活。我小时候听客家话很少,但是“可有尿卖”的赣州客家话声音总会在我耳边迴响。
  在赣州,农民还会在开春前进城刨地皮作为肥料。地皮是各家厨房,或者公共通道地面上的一层黑色泥土,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最脏的污垢。因为那时的厨房多是几家共用,泥巴地面,没有烟囱的炉子,烧木柴,所以整个厨房从上到下都是黑黑的。能说卫生的厨房非常少见。有烟囱的厨房就是很不错的了。对厨房的黑,从没有人感到不正常。因为那时几乎没有人看过现在这样干净明亮的厨房。在我的记忆中,那时赣州也根本没有卫生陶瓷卖,就是水泥也很少。我童年的厨房和我现在的厨房相比较,说是天地之别都不为过。


  在我童年,塑料是非常罕见的物质,现在用塑料制作刷子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时人们也用刷子。那时的刷子是怎么做的呢?那时我家附近有一个制作刷子的,我目睹了他制作刷子的全过程。先用木头制作刷子底座,锯、刨之后、还要钻孔,然后把棕榈树的棕一个一个孔钉上去,制作一把鞋刷子还是很费劲的。制作牙刷工艺相似,而难度更高,所以更加麻烦。牙刷柄是动物骨头制作的,刷子毛是用很硬的猪毛,即猪鬃来制作。最后制作好的牙刷和现在的塑料牙刷一样。但是在那时候做就困难啊,因此那时牙刷的价钱不便宜。当时没有牙刷,不用牙刷的情况很普通。现在还偶尔可以看见棕榈制作的鞋刷,但是猪毛制作的牙刷完全被塑料取代了。现在手工制作刷子的职业已经难以生存了。


  另一种已经消失的职业是代写书信。这种摊店在邮电局、码头、城门口等地附近比较多。给人写信,写诉状以获取酬金。因为那时文盲很多,很多家庭一个能写信的都没有。这种职业到五十年代后期就慢慢不见了。在我印象中,拉黄包车的职业也是消失比较早,1957年后赣州就很少看到了。


  60年在中国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瞥,然而我们的城市和社会变化之巨,历史上不曾有过,今后也可能不会再见。那些城墙,那些代写书信职业,那些晚上巡夜打更的声音,在赣州至少有几百年的存在,我童年习以为常的市井风情就在我这一代改变了。我的父辈能看见今天之景像的,很少很少。我的子辈能亲历我童年所有见闻,更是罕有。
  现在以五十年代前后为背景的影视剧很多,笔者看了一些,我的评价只有二字:很假。一些导演缺少时代背景的基本知识,结果只能是闭门造车瞎胡编。青年朋友切勿认为剧中市井风情是真实的。赣州在全国来说虽然交通是闭塞的小城市,但是在四十年代却是小蒋苦心经营之地。赣州的经济,文化等在我国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沧海桑田是指地质方面的巨大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通常是极为缓慢,几万,几十万年才能看出来。赣州这一千年古城在我这一代人的目睹之下,可以说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沧桑之变化。城墙和护城河的变化我在前文已经说了,这里叙述城内的池塘之变。  

    现在百度地图上可以看到老城里的池塘只有3个地方,一个是在厚德路赣南宾馆大门对面,一个是在它宾馆里面,还有一个在大公路军分区里面。但是在五十年代,城内有许多池塘,我根据记忆画了一张示意图,图片中蓝色的点就是原来有池塘的地方。    

    从图片可以看到池塘多数分布在赣州公园以南的城区。尤其是原来城墙的西南一段附近更多,其次是城墙的东南一段附近。其中原因我想有三,一是这些地方离开章贡二河比较远,如南门左右和厚德路一带,不像标准钟附近的人方便下河洗濯:二是地势偏底,如蕻菜塘一片,常年积水。三是人口和房子都比较少。如现在的文清路小学,赣州七中,大公路西段一线。

  文清路小学原来是真正在文清路上,他的大门就在现在文清路与青年路交接处。1955年修建青年路,学校的大门正好在青年路上,所以学校拆除一大半,于是把学校迁移到现在的位置。那时的文清路小学大门在阳明巷,即现在的人民巷,学校的操场很大,是一个标准的足球场。球场最南边就是城墙,即现在的环城路。学校之所以建设在这里,就是因为这一片地当时都是菜地,池塘,荒地。七中所在地也是如此。1956年新文清路小学建设好后,学校附近还是有很多池塘,我一个同学就不幸掉进一个池塘死了。

  赣州城的一些地名也反映了一些池塘的存在,如清水塘,蕻菜塘,藕塘里,铁盔塘,黄泥塘等等。当然多数池塘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我也忘记了。如赣州公园里原来有一口梅花形状的池塘,它的名字我想不起来了。年纪在50以上的人可能还记得赣州四中和市立医院里的池塘。


  我童年很少去清水塘这一片,只知道这一片小巷很多,池塘也不仅是清水塘一个,多数具体位置已经模糊了。同理,五六十年代住在解放路,西津路一片的人可能对厚德路,青年路一片的池塘不甚了解,因为不少池塘在大路上是看不见的。如现在从厚德路进中联商城,现在看不到一点池塘的痕迹,实际上以前只有厚德路边上有一些房子,里面大部分面积都是池塘。现在的厚德医院的大部分、大公路妇幼保健院的大部分也都是建在池塘里。而青年路本身及它两侧的建筑,多数地方也是原来的池塘。
  赣州的这些池塘有一个很有意思地方,就是它们多数都是互相联通的。因为不管下几天大雨,这些池塘的水都不会因为太满,而溢流到人家家里去。我清楚记得大雨之后,我们在那些联通池塘的沟渠里抓鱼捉蟹的高兴场景。
  城市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塘?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城市里没有自来水,人们吃的水主要靠井水,洗衣服等用水靠池塘。除了河边的人家可以下河洗洗,其他地方最方便的用水就是池塘。所以人们对池塘是很喜欢,是真心保护的。可以说所有的池塘,不分大小,水质都是很好,鱼虾,螃蟹,田螺等生物都有。如果要起塘里的鱼,使用最激烈的方法是用榨茶油的枯饼“闹塘”。
  当然那时也很少化学物品,洗衣服用的最多的是 “皂角子”,一种植物的果实。塑料袋之类的东西大多数人看也没有看过。最坏的是投井投塘自杀的人,这会让事发地人们的生活困难好几天。
  在五十年代,赣州的冬天还是非常冷,几乎每年冬天池塘整个水面都会结冰,这时小朋友常常围着池塘玩冰,直到双手冻得不行才罢休。
  毫无疑问我童年的经历与我们老祖宗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差别不多,对我来说在1958年就知道美国英国的生活方式和我们不同。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自来水,煤气灶就是当时宣传的共产主义生活。“十五年赶上英国”是那时最响亮的口号。我这一代的人能看到这样的风光吗?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我都觉得没有希望。不过很长时间我还真没有注意到赣州的这些池塘已经一个一个不见了。想当年我在四中上学时期,1965年学校要把操场填高半米,结果把全校老师学生累的东倒西歪。把赣州这些池塘都填平了?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我现在常常会面对赣州谷歌卫星地图惊叹不己。我童年生活的赣州城只能在我记忆之中了,因为她和现在的赣州城已经是沧桑之变的样子了。

今年9月我去了山西平遥。平遥以古城墙,古民居等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成了山西和平遥人的摇钱树。为什么平遥古城保护得好?据导游说,并不是他们有文物意识,或有先见之明,而是从政府到百姓都没有钱搞建设,没有新房子住,老宅子就得留下来。这种无奈日子久了,无意中保护了一个稀世珍宝。那天我在平遥城墙上游览时,自然想到赣州,我童年生活的赣州城和现在的平遥古城有九成相似。

  平遥的护城河就我在其南门所见,其宽远远不如赣州。当然,我现在看的平遥护城河可能不是原来的规格。现在大同市正在重新建城墙,挖护城河,不过护城河只是象征性的一条大水渠而己,毕竟时过境迁,要挖以前那样的护城河不太可能。

  赣州的城墙和护城河是什么样子,今天人们可以看到的城墙只有原来的一小半。现在留下的城墙都是靠章江,贡江,因为这些城墙至今还在发挥防洪作用,所以当初没有拆除。已经拆除的东南段城墙是从东桥路中部起,经过赣州一中的运动场,小南门,赣南制药厂南侧,儿童公园,中联商城,到天誉广场。

  现在东桥路与东河大桥相连接的一段,约250米的路基就是原来的城墙。换言之,东河大桥的引桥利用了城墙而节省了土方工程量。由于护城河在东方胜境这一侧,至今这里的高差还是比较大,当然比原来小多了。虽然这一段城墙没有拆,但是面目全非,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城墙的一部分。


  现在儿童公园里的拜将台就是原来城墙的一部分,在当时也是最高的地方之一。站在台顶上全城大部分一目了然。而儿童公园的戏水游乐池和隔壁的游泳池则是护城河的位置。
  从南门电信大楼到西津门这一段的城墙,即西南段城墙基本是沿环城路一线建筑的。护城河就靠城墙。现在三中运动场的东侧大部分都是护城河的位置。但是护城河在西门流入章江的具体位置我已经忘记了。
  解放后赣州城墙最先拆除的是南门瓮城,1956左右年修建青年路,在城墙上开了一个大口子。这个口子是赣州城墙除城门外第一个挖断的地方。南门一段的城墙在1958年进入拆除高峰,赣州饭店地基和第一层用的全部是城墙砖。城墙的拆除拖了好多年。我记得1964年开挖儿童公园傍边的城墙,修建了健康路的南段,使我回家多了一条路。1965年我读高二时,学校要把操场填高,我们全班就是在紧靠中联商城的运动场挖城墙土。在那时没有任何人把城墙和文物联系起来。
  在我印象里,南门左右的城墙和护城河底的最大高差有20多米。因为当时从中联商城到运动场一段的地势都比较高,加上城墙本身的高度有7、8米,而护城河河床都很深,所以在城墙上向下看还是很吓人的。
  与拆除城墙相比,对护城河的破坏在解放前就开始了,从我第一次看到护城河,它就是一口一口的大水塘了,赣州人称之为壕塘。不过在连续下雨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到护城河的本来面目。随着拆除城墙行动,填护城河的行为也不可避免,但是将河完全填平比拆除城墙晚很多年。现在南门的东园、西园和国光等就是原来护城河的一部分。我女儿1990年去赣七中读书时就是走环城路,当时西园和国光仍然是大水塘。现在不仅护城河无影无踪了,就是南门这一片的地形都是完全和过去不同了。


  我童年很少上城墙上玩,离我家最近的城墙是靠洪成巷这一段,那时这一段城墙,或者说整个西南段城墙上都是荒凉之处,城墙无论内墙外墙,墙面尽是茅草和各种植物,这使得城墙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上下。而现在保留下的城墙多数都紧靠民居,在那时很多城墙都成了民居家的后院,设置了障碍物,或者堆放杂物。不像现在可以通行无阻。
  到我上中学后就更少上城墙了,只是几次到建春门城墙看贡江涨水。那时江水已经淹没了城门,没有城墙的阻挡城里很多地方都要遭殃。


  可以说在1958年前,赣州的城墙和护城河形态基本还是很完整。我记得南门和东门的模样和现在的西津门相同,南门瓮城和现在八境台下的炮城像似,但是规格大得多。
  人们现在很容易取得赣州城墙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告诉我们:赣州城墙自东晋太康年间太守高琰筑城始,又在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扩城。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其中北宋嘉佑年间,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翰任赣州太守时,用铁加固城墙,使赣州有“铁赣州”之称。赣州不仅有高大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具齐全。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后,下令各州、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还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即明代城墙,平遥城墙就是明城墙。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


  根据史料记载,在这样的城墙面前,太平军二次攻打赣州,红军六次攻打赣州均以失败告终。其中战况空前惨烈的一次是红军1932年2月的攻城。那时彭德怀任总指挥,用三个师分别攻东门,南门,西门,历时33天激战,红军伤亡3000多人,最后无功而返。毛泽东是目睹战况并且反对打赣州的少数领导人之一。

  就是这样的一段充满历史故事的城墙在我们父辈手上消失了,现在从文物角度考虑是很遗憾的。但是我们却不能责怪前辈,因为当时的各种因素决定了人们的思想水平。正如我们现在做的某些事情,搞的某些建设,百年之后的人可能会感到奇怪,感到遗憾一样。
  我这个年龄的人,应该是亲眼目睹赣州完整古城墙余辉的最后一代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赣州古城
赣州城的历史变迁
荆州城墙简介
〖赣州市〗赣州城墙
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河南这座古城讲述着千年历史故事
赣州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