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7:未来十年的投资大趋势是什么?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讲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讲讲投资策略。一般大资金才谈投资策略,行业配置,他通过一个组合来投资,尽量规避风险,争取最好收益。而投资策略也无外乎三个要素,估值、品质和时机,这其中行业轮动的时机是最难的,而作者从业这么多年,总结出来四种周期,三种杠杆,四种周期,包括政策周期,市场周期,经济周期,盈利周期,政策周期领先市场周期,一般货币政策和财政率先调整,政策变化之后,市场往往才会变化,而市场变化了,就会影响经济。正所谓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股市领先于经济变化,而经济周期反过来压缩企业利润,在过去70年,美国衰退从未超过16个月,但盈利下降经常持续2-3年。


在熊末牛初时期,资金面和政策面是领先指标,比如老齐常说的shibor如果快速的下降,说明资金面宽松。往往预示着行情来了。而基本面此时反而是滞后指标。企业的业绩并不会明显好转。


三种杠杆是什么呢?包括财务杠杆,也就是对利率的弹性,运营杠杆是对经济的弹性,估值杠杆,对于流动性的弹性,比如熊市见底,往往是财务杠杆高的企业先见底,比如保险和证券,他们不跌了,股市就基本见底了。而第二个阶段是经济复苏,利率稳定低位,此时基本上是运营杠杆高的行业领涨,比如钢铁和航运,销售收入带动利润大增。第三就是经济繁荣,利润增长,股价大涨,估值扩张,这时候大家都在玩想象空间了。概念流行。第四阶段就是熊牛更替。


如何用周期分析呢?要顺着周期的更替来思考股市变化,提前布局下一周期。要考虑杠杆的作用,基本面改善往往跟股价波动不成正比,股价反应要强烈的多,周期性股票,要在炮火中买进,而在烟花中卖出。比如消费者信心低迷的时候,就是买入的好时机。


简单对应一下08年的行情,08年8月是政策底,4万亿出来了,11月是市场底,09年3月是经济底,09年6月就是盈利底。所以价值投资者,其实可以从政策底开始买起,用老齐交给大家的定投的方式,这么买入就不怕下跌了。往往几个月后就能买出来市场底。然后一直买,子弹打光之前,基本上经济底也出来了。随后盈利底一出来,牛市就该回来了。这时候你基本买到了底部区域,而且已经拿到了比较重的仓位。牛市里是继续做价值还是做定投,还是玩把酷的去做趋势,那就全都看你自己的心情了。

所以政策底其实很重要,那就从现在起多关注新闻吧,什么降息降准,甚至释放流动性,看shibor这都是日常应该做的宏观分析。


当然有人肯定还是贪心,能不能做对板块轮动呢,作者说,基本你就别想了。除非哪天你成仙了,否则不应该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市场上赚钱的,有两种人都可以,一种是跑得快,另一种就是熬得住,最怕的就是跑的不快,还熬不住的。那就真是送财童子了。劝这些朋友试试别的方式参与市场吧,比如去做做定投基金也是好的。机械的重复一些动作就好。


说点远大的,未来十年投资路在何方呢?其实应该先看看现在,现在我们经常说经济很困难,调控越来越频繁,为什么?说白了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资源成本上升,这些都上来了,这就让几个调控目标之间越来越难以兼顾,一放通胀就起来,一收经济就下去。政策腾挪空间越来越小,办法越来越少。所以现在经济明显有个滞胀的倾向,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了。而债王格罗斯也很幽默,他说这种成本快速上升后形成的滞胀,就叫做新常态。而我们目前的改革,几乎看不到任何降成本的决心。成本下不去,就只能越来越糟糕。这其中牛逼的企业已经有所察觉,像华为这样的,清理老员工,他就已经在降成本了,而更多的民营企业也都会断臂求生。但国家显然还缺少这份勇气。那么成本高,出口就不行,出口不行就没有收入,消费也就没戏。所以最后的问题就又绕回到了投资的老路上。而投资中40%都是工业投资,但他的边际效应也在下降,甚至增长也会越来越慢。而一些工厂也都在搬离中国,那么这些都剔除,出口、消费、工业投资都没戏了,似乎也就只剩下基建和房地产了。所以这是你看见的,为什么房地产都那样了,还是没有魄力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房地产本身又是成本的核心因素,这就太纠结了,房地产不跌成本问题解决不了,而房地产继续涨那么整个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建设性的提出了一个房地产稳定,防大起大落的目标,那意思就这么办吧。在我没有其他办法之前,得过且过挺好。

如何破这个局呢,作者说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可能要在城镇化上下功夫,促进城镇人口增长,人均资本增加,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总之要用这些增长的办法,而不能用货币政策收紧和地产调控,这些反而会加重滞胀倾向,有害无益。当然这是作者这么认为的,老齐并不这么看。如果有了畸形,你不忍心下手自宫,别人一定帮你阉割。


从未来十年的投资策略来看,股票应该强于债券,如果债券你不加杠杆的话,每年年化收益率大概也就是5-7%,扣除通胀因素,增值所剩无几。而股票长期来看,每年增长10-12%应该是问题不大的,如果你在10倍市盈率以下买,那么未来收益的空间更大。但有人问了,经济减速,股市没问题吗?1974年石油危机以后,日本GDP从9%下降到了4-5%,但日本的股市却走了15年大牛市,所以别怕经济减速,还有其他因素决定市场的收益。

第二从商业模式看,还是要找高利润行业的,说白了赚钱是王道。有定价权还赚钱就是好的公司。这种公司在通胀背景下,不但不会受损,反而会彰显其优势,在股票市场没准会加倍反应。你看股灾过后,茅台又涨了一倍。


第三,投资风格看,价值为王,成长这东西有时候实在说不好。跟买彩票差不多,而成长股大部分都处在新兴行业,这些行业集中度相当分散,所以备不住出一两个大牛股,但概率太低。


第四,从美国的例子看,70年代美国也是低增长高通胀,跟咱们现在差不多,当时漂亮50的成长股跌了70%,相反90年代高增长低通胀的时候,这些成长股才有表现几乎。


在投资中有个蟑螂理论,美国人说你无法在厨房里只找到一只蟑螂,什么意思,要么是没有,要么就是一堆。这些特别适合成长股,要么就是掩盖事实,让真相不暴露,要么就一出问题,就一串问题,比如最近的乐视,好像没完没了了,拿到100亿投资,都堵不住舆论的嘴了。

作者谈到,国家的竞争优势分为四类,第一生产要素导向,第二投资导向,第三创新导向,第四财富导向,对大多数国家就是2-3之间,但真正向冲到3非常困难,想要进入阶段3,也就是创新导向,必须让民企成为经济主体。政府主导的创新,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而过了阶段3,才会是阶段4,美国现在就是第4阶段,财富导向,他已经足够富有,而中国只是阶段2,如果再深度划分,北上广深可能已经进入了阶段3,东部沿海是阶段2后期,而西部还只是阶段1,之所以说这些,主要是说明,牛股是跟随国家的发展阶段而出现的。巴菲特为什么买金融和消费,因为这些最美国,而像日本和韩国的牛股,则多出现在机械和家电汽车行业,比如丰田和三星。香港市场的牛股是汇丰银行。那么中国的牛股是什么呢?之前最牛的是云南白药,贵州茅台,还有万科、腾讯。所以是不是顿时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所谓的牛股,就是最具中国的企业,一看就是很中国的东西,才具备牛股的特征。而不具备中国特色,即使涨上去了,也会跌下来。


最后一章,我们讲讲投资思维,这里面就有很多误区,其实很多咱们之前讲过了,在这里就不重复了,咱们只说一个就是心理账户,现在经常有人问老齐,说我买了某某股票,成本是多少,请问如何操作,然后请问专家如何操作,电视节目里其实也都是这样的桥段,然后专家们就会打开k线图,告诉你逢低吸纳逢高减仓,然后你就有种想要抽他的冲动,其实,买不买股票与他多少钱无关,更多还是那三个词,估值品质时机,这些是你要了解清楚的,而专家如果他不做研究,他也不知道,他只能看K线,甚至这家公司做什么的他都是现看的,能给你什么建议呢?卖不卖股票,你应该问问你之前买入股票时候的基本面是不是变化了,如果基本面变化了,或者涨到了自己的估值预期,又或者找到更好的东西,这时候再卖,其实跟他多少钱并没什么关系。比如老齐也做过一笔错的交易,那就是35买入乐视,当时其实就是觉得他高控盘,其实这个在基本面上是不成立的,现在看看只是赌博,赌他高控盘会自救。如果说确定性那就是贾跃亭的融资能力,他一定会找到投资人的,随后果然孙宏斌带着100多个亿进来了,但可惜开盘涨幅很小,当即在38块钱我们就全卖了。其实没赚多少,还吓出一身冷汗,这么大利好都不能反应在盘面上,说明基本面已经变化了。而唯一的确定性已经兑现,后面的全是不确定的东西,这东西不能再继续赌下去了。所以,他涨不涨,跌不跌我都得卖了。


明天咱们会结合更多的案例和道理继续给大家讲讲投资心理学,希望能帮大家解决贪婪恐惧的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通过经济数据判断投资中的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等各种底部位置?现阶段股市处于哪个底部附近?底部
金融周期
上海证券4季度策略报告:经济底仍遥远 市场底或临近
行业投资课 | 中周期赛道(上):投资时钟里的行业轮动密码
何为战术?资产配置需要做什么?
重读《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