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航天育种!让飞去太空的种子助力脱贫增产!
userphoto

2022.10.23 内蒙古

关注

这两年,很多农民朋友选择了航天育种的蔬菜水果种子,在种植上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那么航天育种是什么?咱们为什么要进行航天育种呢?

航天育种,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让普通种子变成太空种子。经过航天育种的产品品质优、口感好。

航天育种

飞上太空的种子

在海南文昌市东路镇海南航天工程育种研发中心,高精尖的航天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结合,引领了海南农业的新革命。航天育种目前有太空南瓜、航天圣女果等108个品种。

航天育种基地的蔬菜大棚

航天育种基地占地百亩,建成了一个温室参观室,多个育苗育种大棚。大棚是全自动育苗温室,单栋大棚。海南多雨多台风,设施农业最大程度降低了农民种植风险,可为农民稳定提供种苗。培育的种子产量高,其中辣椒、茄子、番茄等优势明显,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常规品种。

与其他品种相比,航天育种的瓜果菜普遍具有个头大、抗病性强、品相好、口感佳等特点。航天圣女果、航天大陇椒及很多航天品种都进一步得到推广,提供种苗给农户种植。

航天工程育种基地提高了育苗生产效率,同时降低育苗成本,并借助基地智能化玻璃温室的自动气象检测系统,遮阳增湿通风全智能化操作,实现单批次300至350万株育苗生产能力。常年全天候不间断为文昌市提供白菜、菜心、茄子等多种类常蔬苗150万株,为文昌市夏季蔬菜市场价格稳定发挥作用。

航空育种原理

利用太空物理环境和地面的差异,如微重力、宇宙辐射、重粒子、弱磁场、高真空等作为诱变因子,使地面生物产生基因突变,借以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作物育种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瓜菜种子产量和质量,加快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航天育种大事记

“航天育种”从1987年3月开始实施, 30年来,刘纪原、谢华安、吴明珠等科学家为我国航天育种的基础研究、品种选育、产业推广应用、航天搭载技术及空间诱变技术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航天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初步探索建立起地面模拟部分空间环境诱变育种技术方法,在农业和其他相关行业进行推广和应用;航天育种技术及其成果在参与国家扶贫攻坚、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我国航天育种培育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和番茄、辣椒等园艺作物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40万公顷,增产粮食约13亿公斤;航天育种技术及其成果在苜蓿等牧草、林木、花卉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也有一定规模的推广应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

编辑:孟然

统稿编辑:远菁

责任编辑:曹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天选之种!上天入地的“太空种子”原来是如此炼成的
嫦娥五号赋予水稻种子的蜕变,从发芽到饭碗是中国航天育种的崛起
航天种子在丰宁开花结果
为什么把种子送上太空飞一圈再回来,种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大?
李宇:航天科技派生“航天农业” “三好三高”成果引领现代农业
月球取样之外,嫦娥五号还有太空育种任务,植物种子也将一同返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