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节祭坟有一物别忘了,没带上等于白来,老祖宗的规矩不要丢

清明节上坟祭祖,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风俗习惯,是表示晚辈人对去世的祖宗和先辈以及革命烈士的怀念之情,寄托哀思,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开创美好的未来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已经有中华民族中风行上千年的历史,是历代先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一种古老的祭祀模式。这种古老的祭祖模式,现在人因长途跋涉,不远千里万里,回到故土,祭祖清扫坟墓,非常不容易,又非常不方便。因此,在祭祖用品上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自己减掉了一些环节。这是自己的行为做法,并不是按照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的传统祭祖方法。

现在人自己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已经改变了的祭祀方法,在老祖宗看来,都不有不敬之嫌,是属于一种忤逆不孝的行为。若是他们在世的时候,看到我们这样对待自己的祖先,肯定是痛心疾首的,是不屑一顾的。因此,我们仍然沿袭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清明节上坟祭祖,那就必须按照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老方法,才合符清明节祭祖的规矩,不枉此行。那么,古代老祖宗在祭祖的时候,必须要用到的用品有哪些呢?祭祖用品,必须的基本的物品有鞭炮、纸钱、香火、花标、三牲、酒具等等,这就是老祖宗定下的祭物临陵。这几件祭祖物品是必须的,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失去了祭祀的意义。

现代人,打着“移风易俗”的招牌,无原无故地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是不对的,是错误的思想,除非这人是从外星球来,这里没有自己的祖先,做着不负责任的事,是对不起自己的祖宗的。有的人在千里之外或万里之外,在清明节赶回故土祭祖,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携带鞭炮、纸钱、香火、酒具,是非常方便容易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三牲这种祭祀物品就不容易携带,因为都是三种可以直接食用的动物肉,加上清明节气温过高,长途跋涉携带此物,容易腐化变质,失去祭祀的意义。因此,他们为了方便,就不带此物了。

若是在清明节上坟祭祖的时候,必须的六件祭祀物品中,减少了三牲,也就是减掉了祭祀的重头戏,在老祖宗看来就不叫祭拜祖先了。民以食为天,过世的老祖宗也是民之一员,连死后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在老祖宗看来,这种祭祀还叫做祭祀吗?既然清明节祭祖,不带三牲,那么带酒具又有什么用去!试想一想,主人招待客人,只拿酒,不给饭菜,这叫招待客人的酒席吗?清明节祭祀,后来就只带鞭炮、纸钱、香火和花标了,这种缩减的祭祀,在老祖宗眼里,就不算祭祖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做不成事。正如我们读书学习,没有书本,学什么?打球时没有球时,打什么球?看电视时没有电视,又看什么电视?清明节上坟祭祖,不带“三牲五鼎万钟”等贡品,又祭什么祖?所以,清明节上坟祭祖必须要带祭品,祭品中的三牲是重头戏,缺少了三牲,就不应该叫祭祖了。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遵义程氏桂花房传统节庆习俗(资料)--程耀华
住高楼过七月半时怎样接老祖宗?
昌叔说民俗|说说“祭祖”的那些事儿
俗语:“桌上莫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说的是什么意思
年俗②:请家堂敬祖衍家风
让“清明”回归成“清”“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