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野生哺乳动物分目简介

中国野生哺乳动物分目简介

(2012-03-20 10:38:48)

   中国幅员辽阔,地跨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生态环境复杂,是世界上哺乳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产哺乳动物计有13~14目。

1 食虫目(Insetivora)

   是中国野生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的一个类群。体型一般较小,外形似鼠;吻部多细尖,耳和眼较小;四肢多短小,指(趾)端具爪,适于掘土;体被绒毛或硬刺。

   地面或地下生活。主要以昆虫及蠕虫为食,因而得名食虫目。大多数为夜行性,生活方式多样。


                         东北刺猬(Erinaceusamurensis)大连红隼拍摄于辽宁省大连市 


大缺齿鼹(Mogerarobusta)  帝王天下拍摄 

2 树鼩目(Scandentia)

   体小,眼大,尾长,尾毛蓬松,两侧对生,外形略似松鼠,但吻尖而长。在结构上似食虫目但又有似灵长目的特征,过去曾被归入食虫目或灵长目。

   分布于东南亚热带森林内,树栖,但经常到地面寻食,食昆虫,也吃些果实和种子,昼行性。由于树鼩形态和生理的某些方面似低等灵长目动物,体小,易于饲养,是理想的实验动物。


北树鼩(Tupaia belangeri)huajun拍摄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 

3 翼手目(Chiroptera)

   通称蝙蝠,是飞翔的哺乳动物。前肢特化成翼,掌骨和指骨特长,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间,着生有薄而柔韧的翼膜,借以飞翔,前肢仅第一或第一及第二指端具爪;后肢短小,具长而弯的钩爪,适于悬挂栖息;胸骨具胸骨突起,锁骨发达;耳廊大;齿尖锐,适于食虫。

   夜行性,多数有冬眠习性。是哺乳类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类群。


蝙蝠(Vespertilionidae sp.)lxing提供

4 灵长目(Primates)

   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除少数种类外,拇指(趾)多能与它指(趾)相对,适于树栖攀缘及握物;锁骨发达,手掌(及跖部)裸露,并具有两行皮垫,有利于攀缘;指(趾)端部除少数种类具爪外,多具扁平的甲;两眼前视。

   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主要营树栖生活,结群活动,杂食性。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  老爷子2010年3月下旬拍摄于陕西佛坪


猕猴(Macacamulatta)  陶俑拍摄于西双版纳野象谷

5 鳞甲目(Pholidota)

   体外覆有角质鳞甲,鳞片间杂有稀疏硬毛,腹部无甲,有毛。头小,不具齿,吻尖,舌发达,前爪极长,适应于挖掘蚁穴、舐食蚁类等昆虫。

   分布于亚洲、非洲的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白蚁、蚂蚁等为食。


印度穿山甲(Maniscrassicaudata)  gjk2008提供

6 兔形目(Lagomorpha)

   体中小型。门齿发达,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间有空隙,与啮齿目动物相似;但上门齿两对,后一对很小,隐于前一对的后方,又称重齿类,有别于啮齿目动物。上唇中部纵裂,是对食草习性的适应。无尾或尾极短。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草原及森林草原地带,草食性。


草兔(Lepus capensis) 山仔拍摄于陕西紫柏山


高原兔(Lepusoiostolus)  彭建生2007年5月拍摄于四川稻城

7 啮齿目(Rodentia)

   体中小型。上下颌各具一对门齿,终生生长,必须靠咬啮来将其持续磨短,因而得名啮齿目。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间具有空隙。

   大多为植食性。为哺乳类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遍布全球,适应于多种生态环境。


松鼠(Sciurusvulgaris)大连红隼 2010年10月拍摄于辽宁大连 


大沙鼠(Phombomysopimus)我是西锐拍摄于新疆

8 鲸目(Cetacea)

   体形似鱼。体表几乎无毛,皮下脂肪厚;鼻孔位于头顶,其边缘具有瓣膜,眼很小,外耳退化;颈部不明

显;前肢鳍状,后肢消失;具“背鳍”及水平的叉状“尾鳍”。

   水栖兽类,大多生活于海洋中,适应于游泳,一般以软体动物、鱼类和浮游动物为食。本目动物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除皮、肉可利用外,脂肪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白鳍豚(Lipotedsvexillifer

9 食肉目(Carnivora)

   门齿小,犬齿强大而锐利,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的齿尖变形,有如剪刀状相交,称为裂齿。指(趾)端常具利爪以撕捕食物。毛厚密且多具色泽。

   主要捕食其他脊椎动物。为重要毛皮兽。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altaica)  追光探影拍摄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

10鳍脚目(Pinnipedia) 

   是一类在海洋中生活的食肉动物。体呈纺锤形,体表密生紧贴于身体的短毛;四肢特化为鳍状,五趾间连以蹼,前肢鳍足大而无毛,后肢转向体后,以利于上陆爬行;尾短小夹在后肢间。不具裂齿。

   全年大部分时间在水中生活,只在产仔、哺乳期才上陆。以鱼、贝类等为食。分布多在温带、寒带的沿海地区。鳍脚目在系统发生上与食肉目关系密切,有学者将其并入食肉目。


斑海豹(Phoca largha) 我爱大自然拍摄

11 海牛目(Sirenia)

   水生哺乳动物。体型粗大,呈纺锤形;皮肤厚,多皱褶,皮下脂肪厚,体表几乎无毛;头大而圆,唇大,无耳壳,眼很小,鼻孔的位置在吻部的上方,鼻孔有瓣膜;有短颈,与鲸不同,但颈部不明显;前肢鳍状,后肢消失;有一个大而多肉的扁平尾鳍。

   栖于浅海及河口,仅少数种类栖息在河流中。行动迟缓。草食性。


儒艮(Dugong dugon

12 长鼻目(Proboscidea)

   现存最大的陆栖动物。具有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末端具指状突起;上门齿特别发达,突出唇外,俗称象牙;耳大;四肢粗大。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

   集群生活,植食性。


亚洲象(Elephasmaximus)拍摄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13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大型有蹄类。主要以第三指(趾)负重,其余各指(趾)退化或消失。指(趾)端具蹄,有利于奔跑。上下颌门齿均存在,适于切草,犬齿退化,臼齿咀嚼面上有复杂的棱脊,适于研磨草料。


藏野驴(Equus kiang

14 偶蹄目(Artiodactyla)

   第三、四指(趾)特别发达,趾端有蹄,以此负重,其余各指(趾)退化;多数种类额部具角;尾短;上门齿常退化或消失,臼齿结构复杂,适于食草。


野牛(Bos gaurus

参考文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年级生物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翼手目
虎骨鉴别法
动物的类群2(参考资料)
《马齿徒增》(精短古文)
一般家狗的正常寿命是多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