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后画唐卡的小哥哥感叹:画到40岁,眼睛就看不见了

青海西宁,取”西陲安宁“之意,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

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青海的那次旅行,虽然在西宁停留的时间不长,但是有个人温润醇厚的笑容,至今清晰记得。

他叫张丰捷,是一位年轻的唐卡画师。在湟中八瓣莲花文化体验中心遇见他的时候,他正在专心致志的画一幅唐卡。

闲聊之中才知道,1992年出生的他,已经从事这行11年,16岁开始学习画唐卡。手上正在画的这一副唐卡,售价一万多,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才能画完。

16岁,青春花季,如此日复一日的画着,真心佩服。在这个浮躁快速的时代,能做到如此静心,确实不易。

唐卡是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 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

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不赶时间,和唐卡画师张丰捷闲聊。

他不无感叹的说:“画唐卡也是青春饭啊。目前画唐卡的画师,都是20岁到40岁左右。年龄大些,基本上眼睛就看不见了。”

传统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每一道工序都太细致,很费眼睛。

“那你为什么还要年复一年的画下去呢?”“喜欢啊!”他憨厚的笑着,眼神无比的清澈。

西宁湟中县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占地37.6亩,距塔尔寺不足500米,是塔尔寺大景区内唐卡、泥塑、堆绣等十六种藏文化艺术的制作技艺展示,并可亲自参与体验的景点。

这里还有很多逼真的蜡像,再现了僧人们绘画的场景,惟妙惟肖。

告别张丰捷,我们又拜访了另一个湟中农民画家韩老师。一间采光极好的大画室,墙上展示了韩老师的很多作品。

湟中农民画风格奇特,手法夸张、有东方毕加索 之美誉。这些乡土气息很浓的绘画作品,装饰效果极佳。

和韩老师闲聊,她画农民画已经35年了,日复一日。手上正在画的这样一幅画,售价大约是三千元,也要画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每年都有外国游客来购买农民画,有的作为收藏,有的带回国进行展览。“曾经有个德国游客,一下子买走了40幅。” 韩老师骄傲的说。

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这里的每一间画室,都是免费提供给非遗传承人使用的。

为什么叫做八瓣莲花呢?原来这里有八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湟中农民画、堆绣、镶丝、雕刻、铜银器、藏地毯、壁画、泥塑。

镶丝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看上去也是相当的年轻的一个女子。一笔一画,安安静静地面对着时光。

看着这些细致的作品,为他们的“匠人”精神折服。

当很多人沉浸在连续剧、手机游戏之时,这些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因为热爱,用细心和耐心,创造着艺术的瑰宝。

在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还有很多展厅,集中展示了很多的当地的民间工艺。 还可以参与互动,穿上藏服,感受藏文化。

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民族民间艺术为使命。

能够把这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在游客的面前,是一个独具青海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艺术传播平台。

湟中县曾经是个贫困县,到2019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湟中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在湟中八瓣莲花文化体验中心呆了一上午,心中有太多的感叹。

正是有了张丰捷,韩老师等画家们的日复一日的坚持,这些璀璨的民族文化,才能发扬光大。也为他们心酸着,希望他们好好保护双眼,能画出更优秀的作品。

嗨,我是若有所思,喜欢旅行和摄影,关注我,陪你一起看看这个美好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满向省博物馆捐赠银铜器作品
惊艳!塔尔寺旁鲜为人知的风景,湟中农民画,万元一幅老外抢着买
奉贤这项被称为“中华一绝”的国宝,你知道吗?
让博物馆成为文旅融合的前哨
“非遗+旅游”的市场,将成文旅业态新趋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