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肖相如的“三部曲”,帮你学好《伤寒论》


《伤寒论》成就了无数名医,也难倒了无数想成为名医的学子。不学好《伤寒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中医。怎么才能学好《伤寒论》呢?背原文、抓特异性方证、理解张仲景原意,这就是学好《伤寒论》的“三部曲”。

一、准确背诵原文
学习《伤寒论》不背会原文是不行的,因为对于《伤寒论》,不背会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初学时先记住,不理解没关系,只要记住了,最终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记不住,仅理解也没有用,打开书理解,合上书记不住,临床时就不会用。
 
其实,《伤寒论》就是语录式的条文,前面是证,后面是方,记住了原文,就可以用了。用了就有效,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自然就有了。
 
例如,记住了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其实就已经会用了,见到发热与呕吐的患者,用小柴胡汤就好了,即使还没有理解也没关系,以后可以慢慢去理解。

很多人学不好中医的原因就是没有学好《伤寒论》,学不好《伤寒论》的原因就是不肯下苦功背原文,总是想理解,希望理解了就能记住,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不能登堂入室,一辈子徘徊在中医的门外。
 
现在很多人看不上死记硬背,然而,医生就是力气活,主要的知识都必须先记住,经典的原文要背会,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禁忌、用法、用量必须记住,方剂的药物组成、药物用量、功效、主治、煎服方法也必须记住,经络循行、穴位必须记住,这些记不住,当医生就难了。
 
但是,先记住不代表不需要理解,而是首先要记住,然后再理解。

二、抓特异性方证
《伤寒论》的核心是方证,方证中的精华是“特异性方证”。
 
“特异性方证”,就是方和证之间具有特异性的关联,证是中医的治疗对象单位,方是中医的治疗手段单位。证和方之间的关联程度决定了疗效的好坏。而“特异性方证”,是证和方之间关联程度最高的级别,也是中医学所能达到的最好疗效,即方到证除,亦即特效。
 
下面以桂枝汤证的部分条文为例进行讨论。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2)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6)
 
对一个方而言,和证的关联程度有以下几种:①有的证是特异性的适用等级,即可以达到方到证除的特效,就是“主之”;②有的证是一般适用等级,就是“宜”;③有的证是可能适用等级,就是“可与”;④有的证是不适用等级,就是“不可与”。这就是《伤寒论》条文的主要模式。
 
《伤寒论》中,凡是“主之”的方证,绝大部分属于“特异性方证”,是方证中的精华。学习《伤寒论》首先要抓住“特异性方证”,还要在此基础上,根据《伤寒论》的原意,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拓展、发掘“特异性方证”。掌握的“特异性方证”越多,临床疗效就越好。

三、理解张仲景原意
先看一则桂枝汤的验案。患者刘某某,男,45岁,因受凉出现发热,体温37.8℃,无汗,恶寒,头痛、后部明显,颈项不适,鼻塞、流清涕,大便不成形,咽不痛,口不渴,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浮弱。平时大便溏,易发腹泻。处方:桂枝15 g,白芍15 g,生姜5片,大枣12枚,炙甘草6 g。1剂,用水1 200 mL,煮取600 mL,分3次温服,药液的温度稍高,有微微烫口的感觉,服药后10 min,喝200 mL热稀粥,盖被子睡觉2 h,全身出微汗而愈。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患者是无汗的,怎么可以用桂枝汤?这就要弄清楚张仲景的原意。
 
关于桂枝汤的功效,张仲景在第16条中说“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说明,桂枝汤的功效和麻黄汤的发汗不一样。如果不理解“解肌”的实质,就不可能真正学会桂枝汤的运用。
 
那“解肌”的意思是什么呢?历版的教材中有2种解释:一种是“解除肌表之邪”;一种是“解肌祛风,为发汗之缓剂”。这2种解释都没有说清楚“解肌”的真正意思。笔者给大家一个定义:解肌是通过补脾胃而达到调补营卫、协调营卫关系,恢复营卫功能而汗出邪去的方法。桂枝汤是其典型代表。肌,还有肌肉的意思。
 
桂枝汤证和麻黄汤证相比,病深一层,从所属脏腑来看,麻黄汤证在肺,治疗目的以宣肺为主;桂枝汤证在脾胃,治疗目的在于补脾胃。所以,桂枝汤的根本是补脾胃而祛外邪。
 
从组方分析,桂枝汤属于辛甘温之剂,除了具有解肌祛风的作用外,还可调补中焦,强壮胃气。桂枝辛甘温,除可解肌祛风,温通血脉外,尚可温补脾胃,《神农本草经》谓“主咳逆上气,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生姜辛温,除可助桂枝散邪外,还可温中健胃。甘草甘平,益气健脾。大枣甘平,补脾益胃,滋营养血。芍药酸苦微寒,养血敛营,《神农本草经》谓“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全方五味药,都有补脾胃的功效。
 
服桂枝汤后要求啜热稀粥,资谷气以补脾胃。
 
可见,桂枝汤解肌祛风源于调和营卫,调和营卫源于补益中焦。在脾胃强健、气血充沛的基础上,用桂枝通调卫气,则腠理开而汗出邪去;用芍药收敛营气,则营内守而不致过汗伤正。营卫和而腠理开合有度,腠理开而发汗祛邪,邪去则腠理合而汗自止。明确了以上道理,我们就可以广泛使用桂枝汤了。
 
理解张仲景的原意,也是拓展“特异性方证”的主要途径。根据以上理解,仿《伤寒论》成例:脾胃虚弱感受寒邪者,桂枝汤主之。

作者:肖相如(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好《伤寒论》的三步曲| 伤寒
麻黄汤、桂枝汤怎么用?——谈谈“重温经典、回归初心”
特异性方证之“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 今晚7点30分直播间见
肖相如教授桂枝汤特异性方证学习笔记
每日一方——“白虎加人参汤”
《特异性方证》撮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