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疑为辽金铸金质套钱之“承安通寶”小花钱品鉴

  最近,突然心血来潮,潜心于收集辽金铸九叠篆小花钱。

      我似乎发现了寶藏一样近于疯狂。因在收藏这种古钱币时发现一些秘密:

     它的年号涉及辽金的年号。我已经看到的有如著名的“泰和”,“承安”,“天眷”,“天赞”,“天禄”,“天安”,“太平”,“至道”“大安”,。。等等。

至道通宝



天赞通寶



天平通寶



太平元寶



天禄元宝


  a.它们的尺寸介于28-29mm,是小平和折二之间。它们的厚度在2mm左右。

      b.它们的重量远超同时代同尺寸大小的宋钱(通常在3克多)几克之多,能达到8+-10克+。

     c.它们似为铜金合金或金银合金的实体。    

      d.它们的币文用“九叠篆”,其时间远超宋时适兴的“皇宋通宝”九叠篆之时。

      e.它们的背非素背。总在穿左右携刻两星,在穿上下携刻谷物花饰和动物图。似为拜星,拜图腾之意。

      我已经收集到的动物涉及到牛,马,鼠,驼之辈。有泉友曾将自己对其研究的结果撰文说:

    “篆书钱是金代钱币中的一朵奇葩,以“年号元宝、通宝”组成了篆书小平套钱钱。

      金代有二十二个年号,从这些发现我推测:

      金代可能真铸造发行过这种币面为九叠篆书各年号名,此背携刻谷物花饰,加各种动物形象(也许是十二生肖或辽金图腾)或“日,龙,神仙图”的套钱,这不失为一个收藏方向的新发现。倘若把它们收集齐全成套,必成大器,但恐怕得花些时日和精力!

     前几日我已发表过两篇博文《疑为辽铸脱谱九叠篆书体“至道通宝”折二金币品鉴》和《发现一枚辽铸九叠篆“天赞通宝”背“日、龙、二仙”珍罕钱币》,今再说说这一枚才囊获的新钱币:九叠篆“承安通宝”小折二金币。

被绿锈包裹到了“承安通寶”



  据说钱币出土于金源重地拉林河流域,是典型的东北北部干坑罐藏钱币。得到时钱币被红锈裹挟,字口分辩不清。为了让它露出庐山真面目,我清洗后才发现它通体金黄,加上它的厚重与普通铜钱大不相同,判定为金铜合金铸造。再用金属体积加材质比重验算后确定其材质比重在12-13g/cm3之间,则含金量应在六成左右。这在金代钱币中应是非常罕见的。

清洗后的承安通寶




  据史载,“承安”是金章宗的第二个年号,使用了五个年头,在中国货币史上“承安”年以《金史.食货志》记载的中国第一种银质钱币“承安宝货”银铤而闻名。

       明代的《续通鉴》中业记载有另一种“承安宝货”,折五“承安宝货”方孔钱,它是中国钱币收藏史上第一次被人们收藏的“承安年号钱”。

      但此币不被“正统”钱币学家和收藏界看好,一直认为其是赝品。

      但随着近几年东北大兴土木,在出土窖藏钱币中发现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承安宝货”货币,才结束了长达六七十年的关于“承安宝货”方孔圆钱为假赝品的争论。后来,由在出自渤海的沉船上也发现了折二篆书“承安宝货”实物,进一步证明历史上确有“承安宝货”方孔圆钱。    

       在东北出土的窖藏钱币中,除各种不同的“承安宝货”钱外,还发现楷书承安。有“元宝”、“通宝”、“重宝”多种钱文的不同规格的方孔圆钱。

      后来,又发现有金代铸造的折十篆书“泰和重宝”背“西牛望月”钱,“皇统元宝”篆书钱。其篆书有小篆(秦篆),叠篆(九叠篆),还发现有缪篆的承安篆书钱。但其写法与《说文解字》中的标准写法有别。其九叠篆的写法更是五花八门,各书其力,各展神韵,令人难以辩识,甚至成为收藏者争论探讨的话题。

      最近,我从东北松原,锦州等地囊获了几枚九叠篆小二金质花钱。

      松原,位于吉林北部,锦州,位于辽南,均是古辽、金故里,有大量的辽金遗址、遗迹、文物的藏寶之地。

      其中有一枚细缘钱币就是九叠篆“承安通宝”钱。直径28.2mm,厚度2.2mm,穿口6.5mm,重量10.36g。






  观币面书九叠篆“承安通宝”四字,背穿左右两星,穿上谷物花饰,穿下一动物。看起来似“马”,也有朋友说是“骆驼”。说是“蹄大四分,背分二节,中有隔开为驼峰”,我看也像。

      查,在我国境内生存的骆驼主要是双峰驼。分布在高寒的亚洲沙漠地区,其中以中国和蒙古等国家为多数。中国的双峰驼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以及山西、陕西、河北的北部地区。

      如是“骆驼”,币由辽金所铸也不奇怪。辽,金人均系游牧民族发展起来的强悍民族。马和骆驼都是他们生活和生产非常喜欢和依赖的动物,携刻在钱币上也是一种寄托。

      此钱九叠篆虽笔画多,层次多,但字口峻深,未见粘连。其地章也平整,出口内壁精修,重量达10克以上,其固有特征估计是母钱或精修大样钱。

      目前,在东北出土的窖藏钱币中发现了三种篆书“承安”年号钱。其中,“承安元宝”、“承安通宝”为小平钱,“承安重宝”为折二钱,其钱文风格均相差甚远,这枚九叠篆就更是有异?

  如“安”字的写法最具有代表性,在金代钱币中的“承安”、“大安”写法就不同。承安”、“大安”分别为金章宗与继位者卫绍王的年号,这两个年号出现的时间相差八年。以下是两种篆书“承安重宝”钱的比较图:




  其余四个字“承、通、元、寶”的写法与宋代九叠篆有细微差别,这种写法也非常少见!

      通过对辽金铸九叠篆小平花钱“天赞通寶”,“至道通宝”和“承安通宝”的品鉴研究,我认为,辽金铸九叠篆小平花钱的确是辽金铸钱的一个葵宝,是一个值得继续挖掘和收藏研究的新方向。

              2023年2月14日撰稿于成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谱钱币发现考真:金国篆书钱系列
中国封建王朝发行的钱币 2(从秦开始-清结束)
中国历代王朝发行的钱币图文解释
中国历代王朝发行的钱币
中国封建王朝发行的钱币5(从秦开始-清结束)
辽金至元末期间历代帝王钱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