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国“第X重四两”计数“酒筹钱”圆钱品鉴

     2016年12月24日,从杭州西泠印社拍卖公司传出消息,在西泠2016秋拍上,一枚少见的秦圆钱“第五重四两”,以20.7万元的高价被人买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该“钱”直径46.5mm。从上往下,从右往左边读为“第五重四两”。我未查见被拍卖的这枚秦圆钱的实物图和它除直径外的其他参数。但我自己倒是有一枚实物藏品。展示于下:

 ​ 直径41mm,厚1.9mm,中穿10.5mm,币文高0.8mm,重15.75克。

     战国时代秦(前475一前221年)铸有大圜钱。钱径大都在4.2cm左右。钱体甚为厚重,大小等同,钱背平素。

​     这枚 “第五重四两”钱,币文书体系秦小篆李斯书体,字体细腻。材质青铜,坚致细腻。

     ​ 外缘左侧和下部似有可见的浇注口各一。

     币面有外廓,币背无廓,光滑如玻璃光,手感圆润饱满。

       穿阔无修,币文立面嵩起,笔画似有隐起。书写规矩,自然得体,有古朴之感。   

      币面地章无文处平整,有浓郁厚实的水银古传世包浆,呈深红,暗绿色,褐色。

      币面文表面,外缘廓和币背面似有鎏金层,金黄闪亮。或可能铸造材质含金量很高。用铸材比重和圆柱体体积计算,铸材比重在14g/cm³左右,含金量在70% 以上。

​     该币轻掷于地,呈哑声,无转音或破音。

​      钱面文是非常精美的小篆,笔划均匀,结构完美。

      整币显出耄耋之老,颇有历史气息。

      这种形制的圆钱在钱币收藏界有多种说法。

      有人说它是战国时期秦铸“权钱”;

      有人说它是“汉文帝”时期的权钱;

     有人说它就只是秦朝铸行的“重四两钱”而非“权钱”;

      更有人说它其实就是一种行乐计数的酒筹钱,而非行用钱。

​      存世的这种“钱”,目前已发现有“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十七重四两”等多种,一直到“第二十八”。币型相同,正面币沿起脊,背面币滑如光滑铜镜。据说是为表“仕途如过眼烟云”之意。但对其铸造年代及用途,争议颇大。            

​     

​      我目前查见的有关论著有:

​ ① 为确保秦制货币在全国流通,严格规范半两钱的标准重量,秦朝专门铸造了一种如今被泉界称为“权钱”的标准砝码。最早见于清代李佐贤《古泉汇》、鲍康《续泉汇》。书中载录有“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

​     李佐贤探赜抉隐,在他的《古泉汇》始录中有“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九重四两”,“第一”“第七”“第十一”“第十四”等十数种。先生认为这种钱就是一种行乐计数的“酒筹钱”。其“第X”就是一一种计数,而重均为“重四两”。

​      

​     关于“酒筹钱”在清季就很受瞩目。其后,近代泉家也多有着墨,如方若《药雨古化杂詠》著录有“第十”“第二十三”两品;丁福保《古钱大辞典》著录有“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第四”“第五”等十二品;《寿泉集拓》著录有“第十”等品。今人之刊载则如河沙牛毛,更仆难数。”

​ ② 丁福保所著《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也认为是秦初权钱。

​ 《历代古钱图说》书中其载入三品较为特殊的钱,即“第一重四两”、“第五重四两”和“第九重四两”。

​      书中有批:

    ​ “以上三品皆定为秦初权钱,面有外廓背平,第一、五、九皆计数,重皆四两。”

​ ③ 马传德(2005)认为秦始皇统一货币的象征就是“秦权钱”。

​ ④ 2019年12月20日,有一位叫“弩之”的作者,在他的著作《秦国和秦朝的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论文中称:

      “学术也有前述所谓“权钱”的论调提出质疑的(曾维华, 2011)”。

      “战国时期的秦国,铸行的圜钱数量最多、时间最长的是秦半两钱。而秦朝铸行的“重四两钱”不是“权钱”。

​      他认为:

     “因为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制作了法定的“商鞅铜升”(铜权),秦始皇统一度量衡,重量标准就是以“商鞅铜升”为标准。秦朝《效律》对各类度量衡的误差有具体的规定,对黄金的误差规定不能超过1/2铢。实际上,铜钱的价值不仅取决于铜钱的重量,还取决于铜钱的成色。所以,政府部门不会单单对铜钱制作一个检验其重量的砝码。”

​      它还贴出两枚钱作为佐证。其中,一枚来自西冷拍卖行的“第五重四两”钱的参数与多数论述不一样。直径46.5mm厚7.0mm重量竟达75.1克。

      关于该种钱币中的“第”“一”或“五”或至“九”字面的解释也有别。

    ​ 有说“第”的本意是“次第”,可引申为顺序/序列的意思;而数字“一”的本意不仅是“数之始”,还有“同”/“统一”/“专”等义。

​      还说“币文应右旋读,为“第重/一/四两”,即是序列中等“同四两”的权钱,换言之,就是用以“一”(衡量/平准)四两的权钱。这与后来王莽“一刀平五千的“平”字,意义是一样的。

    ​ 因此,把“第”字特指是汉文帝时期的“四铢半两”,因其标准重量2.5克左右,这个权钱“第一重四两”恰似“半两”的8倍,该是约20克左右相吻合。     

​     但前述这枚“第五重四两”重量竟达75.1克。比“四两”重的“四铢半两”标准重2.5克的8倍重了3.75倍!让人糊涂!

​   

      我在互联网稍加搜索,就发现这种“第X重四两”的圆钱的重量并非都是标准的20克左右。其差异远超秦时“商鞅变法”时法定的“商鞅铜升”(铜权)统一度量衡的规定和秦朝《效律》对各类度量衡中对黄金误差规定不能超过1/2铢的规定。

     ​ 如:

​ 1) 360个人图书馆中“昵称30710887”的泉友刊有一直径42毫米,重20.9克的“第一重四两”钱。

   ​  2)泉友“京川游侠”展示的一枚“第八重四两”钱,直径约为44.17毫米,重约33.16克;另一枚“第九重四两”直径约43毫米,重约24.38克。
     ​ 3)泉友“献福寿山石”藏有一枚“第一重四两”钱,直径41mm、穿经8.5mm、厚2mm、重21.18克。
​      4) 泉友杨学礼在他的《“第一重四两”是秦还是汉》一文中展示他早先收藏一枚"第一重四两",钱径41.4mm,穿径8.6mm,厚2.4mm,重20g。
   ​ 5)我的那枚“第五重四两”重仅15.75g。
​   6)我藏有另一枚“第九重四两”直径42.4mm厚2.2mm穿径11.0mm币文高1.0mm,重仅19.98g。
​     计算材质比重达15g/cm³左右。

假如以“重四两”(约20克左右)为此种圆钱的标准重量的话,上述75.1克的钱币和2)5)均应非真品。

​       

​ 但从秦早期“半两”毎枚是8克左右,若以一当八,则折合重量该是64克。上述那枚“第五重四两”竟重75.1克。完全不依秦时衡量标准。是否带有随意,而非权重?展开来推论,此把此钱当做“权重”钱确实有点不靠谱?同样的“四两”钱,重量差距颇大,当“权重”已失去意义。这样分散的重量数据,何以为标准?

​ 因此,我到是赞同按李佐贤和其他泉友的观点,把它似作行乐计数的“酒筹钱”比较妥当。

​ 既然是行乐计数的“酒筹钱”,名意上依了秦时“圆钱”的“重四两”标准,但又不是用于流通,全国范围内的酒肆、酒舍、酒店之多,除了官铸外,可能还有许多店家私铸此种用于计数的“酒筹钱”,也不是奇怪的事!

​ 所以,我认为,这“第X”与钱币重量无关。大小,直径,厚度和重量均有差异。而当下对其断代,主要不能只看重量,而应对存世钱币的整体状态予以考证。

​ 除文献记载在外,这种计数的“酒筹钱”确有出土文物为佐。

​ 有报载:

​ “1968年,在河北保定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夫人窦绾墓中发现了一套四十枚的行乐酒筹钱和一枚铜骰,其形方孔无郭,其文阳起小篆,其背平漫素直,其径、厚皆为行用钱倍余。前二十枚面文为“第一”至“第二十”,缺“第三”,有两枚“第十九”;后二十枚面文为韵句,连为“圣主佐,得佳士,常毋苟,骄次已,五谷成,府库实,珠玉行,金钱施,贵富寿,寿毋病,万民番,天下安,起行酒,乐无忧,饮其加,乐乃始,饮酒歌,自饮止,畏妻鄙,寿夫王母”,其森严纵逸,旋劲蹈舞,匠心自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

​       我的拙见:       

    ​ “第X重四两”钱非权钱而为计数“酒筹钱”。

​       理由有三:

     ​ ①“第”是“次第”,为特指某一顺序/序列,而数字“一”到“二十八”都是指“数”与酒肆中行乐计数的民俗相符。

     ​ ② 各种“第X重四两”实际重量差异很大,不可能是当朝的铸钱标准之“权钱”。

     ​ ③ 此钱为非流通行用之官钱,是“酒筹行令”的代用币,推测会有各地酒肆私铸发放在本地使用的情况,令其直径,厚度,重量差异不可测。

​      

​      此类铸数有限,又随朝代更迭消耗,故传世者屈指可数,无论是一、五、九那种纪数,重皆“四两”,应与“第X”无关,当乃无价之珍。但因为珍贵,当下世面上已出现多种仿,赝品。我在百度搜索,查见多个一眼假的现代仿品。最离谱的当是“东方寻宝”视频中展示的那枚“第九重四两”,观字体漫漶,立面浅浮,毫无秦篆之风,但在场专家却评价颇高,值得研究品鉴!

​            2024年4月3日撰稿于成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酒筹钱“半两第廿”
据说是酒筹钱---罕见的秦朝篆书圜钱一组
唐宋五代(73)五代“天成元宝”大银钱
天啓通寳十兩
五代后梁“开平元宝”和“开平通宝”钱之历史揭秘
康熙通宝的第26个造钱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