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让孩子吃苦,早晚世界会让他吃大苦!家长应该读读

和儿子一起坐在老树前的长椅上,他玩他喜欢的小汽车,我看我想读的书,这个秋日的午后,舒适而安宁。

一阵 “咚咚咚” 的脚步声伴随着小幼儿急促的呼吸,我抬头看时,一个比儿子小一些的男孩已经来到了跟前。

小男孩爬上椅子,坐在了我和儿子的中间。

对于小男孩的这一反应,儿子显然没有预料到,他看着我,快速地将他的小汽车拿到了手里,我也看看儿子,用表情告诉他“妈妈在这里!”

儿子看看小男孩手中的玩具,继而把自己的放到了椅子上,也许他希望像在幼儿园里形成的默认规矩——大家一起各玩各的玩具。

但是,小男孩不由分说就伸手去抓了儿子的小汽车。

“ 我不同意!” 儿子说着要去夺回自己的玩具,小男孩不松手,两个人僵持了几秒钟,“啪” 的一声,下汽车掉到了地上,被小男孩脱落的鞋子砸了了正着。

这是刚刚买来的小汽车,儿子很是珍惜,他一边生气地哼唧着,一边去捡小汽车。

这个时候,小男孩的妈妈赶过来,一把将孩子抱走了。

儿子捡起小汽车,皱着眉头,用手狠狠地拍打了我两下,表情有着不知所措和混乱。

“你生气了对吧?” 我说。

他皱着眉头看着我,继续用哼唧向我表达不满。

“那个小男孩抢了你的玩具你生气对吧? 你也生气妈妈没有和他去抢小汽车对吧?” 我说。

我这么说时,儿子嘟着嘴,撒娇地看着我。

我好多次发现,只要与我在一起,他遇到事情,第一反应总是会看我一眼,我知道那是一种本能的信任。

当然,他也会更被动,有些事情指望着我去帮他解决,这便是一种依赖了。

“宝贝,妈妈会一直支持你,一直和你在一起!” 我说,

“但是你与小朋友的矛盾,是需要你自己去解决的呀,你刚才说了你不同意,你解决得很好呀!”

他的情绪平复了很多。

“那我需要你帮助呢?” 他问。

“那我可以帮助你呀!但是你会自己解决的问题,可以自己先解决嘛!” 我回答。

他放心地点了点头。

“他为什么抢我的玩具?” 他问。

“因为他不懂得别人的玩具是不可以抢的,他还不懂规则。”

“他为什么不懂?” 他又问。

“可能还没有学会吧!你懂规则,你是对的!” 我说。

儿子又放松了很多。

“但是,他没有向我道歉呀!”

“嗯,他确实应该道歉,不过他可能还不懂得向别人道歉。” 我说道。

儿子点了点头,放松了很多,继续开心地玩自己的玩具了,我们又恢复了平静,整个下午,都过得很安宁。

期间,会有小朋友跑过来和他一起玩,来来走走,都很和谐。

看着儿子,我的心里涌现出一句话:“爱你,有时候是站在你的身后看着你吃苦。”

每个人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都是孤独的,有很多的路需要我们自己走,有很多的事需要我们自己经历,即便是最爱我们的人,也爱莫能助。

想起儿子很小的时候拉肚子发高烧,那是第一次经历孩子生病,看他难受得不停地哭,我想,如果我能替代他就好了。

但是,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我可以在他哭的时候抱着他,想各种办法让他舒服一些,但都是没有办法代替他去经历这个难受得过程。

不仅如此,到后来我身体疲惫不堪,我还必须得想着需要抽空休息一下,我只有保全自己的体力,才更能照顾到他……

看着还在襁褓中的他,我禁不住感慨生命的孤独。

想想自己,不也一样嘛,无论是生产的疼痛,还是乳腺炎的折磨,都要一个人去忍耐。

妈妈心疼得眼泪汪汪:“ 怎么会这样?我生你的时候,不是这样啊!” 妈妈是抗拒这些痛苦出现在她女儿身上,但她替代不了。

没有人能代替我们吃苦,期望别人代替吃苦,本身就会增加痛苦。因为,这种期待会让我们试图去抗拒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此同时也会放弃自己生命的主动权

35岁的淑琴,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都低落到了极点,她有人际恐惧症,害怕与人交往,因此放弃了工作好几年,平时出去逛个街买个菜都觉得是负担。

坐在咨询室里,她一把辛酸泪:老公不体贴不顾家还发生外遇,她追溯童年,也都缺爱的记忆 “我爸就是那种吼起人来震耳欲聋的人,我的童年就没有感受过父爱……”

经历过痛苦的磨折和艰难的成长,忽然有一天,淑琴望着窗外新抽绿叶的柳树,悠悠地说:“其实,我是成年人了,我可以对我自己的生命负责,对吧?”

对淑琴来讲,这是她心灵成长过程中里程碑式的变化。

没错,沉溺于受害者的状态,是因为害怕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害怕承担不了,承担不好,于是启动心理防御机制——都是你的错,都怪你,我的痛苦应该由你来承担。

虽然偶尔的转嫁责任,能让疲惫的心灵获得片刻的喘息,但是一旦形成想让别人代替自己去承担的心理模式,则会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被动,毕竟,人生这条路,很多时候需要独自前行。

但是,独自前行,并不代表凄苦伶仃,那些由爱产生的联结,那些彼此精神世界的支持,那份由信任而产生的笃定,都是我们前进时照亮心灵之路的明灯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亲历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残酷遭遇。

弗兰克尔发现,经历磨难的人们,之所以能活下来或许是因为他所牵挂的对孩子的爱,也或许是因为他生命中有待发挥的才华,还有可能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一些值得保留的回忆。

这些活下来的动力,都不是痛苦被替代的代劳,事实上也无法代劳,但是,作为一种爱与价值的精神积淀却成为生命最艰难时刻的坚韧支撑。

这就是爱的力量了,爱一直在那里,驻扎在你的心里,浇灌在你的生命里,融入到你的灵魂里。

那是一份信任,一份笃定,一份时空和时间都无法阻隔的能量涌动……

我没有替代你的感受你的存在,但我却无时无刻不在祝福着你,支持着你,无时无刻不与你在一起。

作为爱孩子的妈妈,在他孩子小的时候,有时候,能站在你的身后看着他吃苦,站着,便是一种爱的支持与后盾,看着他吃苦,则是一种理智,是对他生命体验的恰当放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型小说:免费玩具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父母最伤孩子的做法:你以为的“暖男”培养,其实是在毁掉一个孩子
小孩捡到玩具,两位妈妈不同做法结果大不一样
请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了你!请这样做
孩子喜欢抢别人的东西,打骂没有用,妈妈学会6招更有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