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论与方法】自我重建之路——戒定慧
意象寻根是意象对话的一门子技术。由于它还处在发展之中,所以需要阶段性总结。本文梳理出意象寻根迄今为止的基本理论、操作方法和学习难点,希望能帮到想学习的人。



 自我重建之路——戒定慧

意象寻根既是包容性的心理治疗和咨询技术,也是个人心灵成长的实修方法。
生命早期,原发感受的刺激对于幼小的、尚在发育中的我们很强烈,我们没有能力直接面对;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用各种应对机制把原发感受包裹起来,尽量不去触碰;在心理成长中回溯到原发感受时,我们那些因创伤而发育停滞的幼小的子人格,仍会感到非常强烈的心理能量,令人很难承受和面对。怎么办?

意象寻根倡导戒定慧的自我重建之路。一来表明意象寻根承续了前人关于人类心理的知识,二来认同戒定慧涵括了人类心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借助它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心理活动,理解意象寻根理论,面对心理能量的冲击。

01 【戒】

意象对话没有规定具体的戒律,但因为它是深层心理治疗技术,一定会触及来访者和咨询师的深层心理结构,触发巨大的心理能量,因此有一些大致的规定。为了规范心理问题呈现的场域,意象寻根承续了意象对话戒的意识,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咨询伦理的前提下,制订了清晰有效的设置。这些设置就是戒。

意象寻根认为,无戒无以生定,无定无以生慧,无慧无以为人,戒定慧界定了人与非人的区别。从象征意义上说,“人”字一分为二,象征着两条路,一条做人,一条做非人,这是每个人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选择。

人首先用戒与非人区隔,戒既是对人的行为的规定,也是对人的特性的标识。心里没有戒律,身上不会有戒行,就不是人的存在。戒是人类意识发育良好的起点和结果。

人是群居性动物,戒的重要作用就是调整人际关系,保证人际合作的有效性;人也有个体性,戒能令个体始终保持人对自己的全部意识而不迷失,令个体既不脱离群体,又不被群体吞噬。意象寻根的戒强调人际界线,尊重每一个体的意志和权力。
自由是生命最宝贵的价值,但没有戒就没有自由。自由并非毫无约束、可以任意妄为。意象寻根认为人格具有二重性,个体跟关系密不可分,个体自由离不开关系,关系划定个体自由的边界。自由的边界就是戒。

戒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具有普世性。意象寻根强调建构自我过程中普世价值的意义,比如追求公平、公正、民主、尊重、平等、自由等等。在心理治疗和咨询中我们每每看到,心理问题之所以令人痛苦万分,常常跟普世价值的缺失有关。人们宁愿忍受巨大的痛苦,也要坚持和追求这些普世价值,就因为它们是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人们追求普世价值的方法可以探讨,但追求普世价值的目标值得肯定。

除了遵守心理咨询伦理原则,意象寻根还有其他具体设置。
自体我的重建关键在于对感受的觉察和体验。作为心理咨询技术,意象寻根的第一条戒律“建设性表达”,就是为了保护参与者对感受的觉察和体验能力而设立的。建设性表达可以用“五不”描述:不分析、不指责、不批评、不攻击、不评价……这份禁止清单还能开列很长,总的原则是表达自己的原发感受,避免发泄继发感受攻击、伤害到对方。原发感受不具有攻击性,但是它让人太难受了,便下意识地回避,连当事人自己都觉察不到。继发感受让人难受的程度低于原发感受,但因为它的劲儿是朝外使的,具有攻击性和毁灭性,几乎所有的世间悲剧,都是人们陷在继发感受中互相攻击、而且攻击不断升级的结果。人与人最难交流的是原发感受,这能让我们看到并展示真实的自己,让对方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而建立真实、深刻而又滋养的关系。自体我越来越有意识,关系我才能越来越有建设性,减少消耗性,我们的人生才会在总体上脱离苦海。

所有的心理咨询技术在咨询设置中都要求来访者在咨询期间不可见诸行动,意象寻根也是如此。意象寻根认为,当我们还未搞清楚原发感受时,见诸行动是最严重的继发反应,它一定是错的,一旦发生,后果难以挽回。

意象寻根把爱和智慧视为人类最宝贵的心理品质,二者须臾不可分离。没有爱的智慧是伪智慧,是理智化;没有智慧的爱是盲目的情感投射,是对自体我匮乏的应对和反应。没有戒不可能获得爱与智慧的能力,戒既是爱与智慧的前提,也是爱与智慧本身。意象寻根要求学员通过学习和练习,把戒的意识内化进重建的人格之中。

{难点}

人们学习或接受心理治疗和咨询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自由,很难有戒的意识,或者把戒等同于外在强加的规矩而想尽力挣脱。其他心理治疗和咨询技术可能把自由视为社会学或政治学概念,而很少涉及。意象寻根认为自由是重要的心理内容,但没有得到足够的意识而常常被误解误用。意象寻根不单纯讲自由,而是把自由跟戒放在一起,追问我们要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没有自由的感觉对我意味着什么?如果戒令我不舒服,我为什么不舒服?背后有哪些心理动力?这些心理动力可能正是困扰我们的真正的根源,需要面对和化解。只有得到足够的意识,戒才有可能从他律变成自律。有戒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戒是戒定慧三修中的第一修,也是认识自我、踏上自由之路的第一步。

02 【定】

用意象寻根技术回到原发感受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面对原发感受带来的心理能量。情结大多产生于生命早期,原发感受带有巨大的心理能量,幼小的我们只能靠各种应对机制保护自己。当应对机制失效或停止使用时,未经处理的刺激能量仍然巨大,感受刺激的主体还保持着原状,我们面临道路选择,一条是启动新的应对机制,另一条是选择修习定力。

心理问题常常让个体固着在婴儿期,个体不仅陷在婴儿期的感受里,而且执着于婴儿期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即使想摆脱,也无能为力。比如,很多人在早年养育中都有缺失,极端者会认为自己不可爱、不值得爱,因此才有这样的遭遇,渴求一个好妈妈拯救自己,注意力都在外界。陷于这样的情景,只在逻辑理性层面工作是无效的,必须帮助个体重回当时的情景,才有可能真实地接触当时的原发感受并化解它。意象寻根认为,回到当时情景的是现在的“我”,即当下的“我”,这个“我”是不同于那个婴儿我的,第一,我已经长大成年,是不可能回到那个婴儿我的;第二,这个成年的“我”具有某些婴儿我没有的品质和能力,能够帮助婴儿和成年的我。定力正是这样的品质中最重要的一种。婴儿期的我们没有定力,但有发展定力的潜质,只有在心理功能发展大致齐全后,经过有意识的修定训练,我们才有可能修出定力,帮助我们在感受原发感受冲击的同时,始终能意识到当下的我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修定不是为提升压抑自我的力量,而是帮助个体建构一个稳定的、能够承托心理能量冲击的自我。心理问题导致个体意识阈狭窄,专注于不良感受引起的继发反应中,而且难以摆脱。修定可以帮助个体拓展意识阈,建构一个无染 的自我,即使感受到不良感受,也能够有一个稳定的自我承托着自己。

意象寻根把定力分为活定(正定)和死定两种。正定的心理动力是生本能,修习者专注在某一心理状态中,同时能意识到当下的我的存在,有效地面对、转化心理问题和困扰,使生命力更加充沛。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当人们痛苦时,往往会用压抑、转移等机制让自己暂时离开痛苦,在现实中显得比较稳定。但这种为了维稳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启动了魔鬼或死神原型,借用了它们的力量,大量生命能量因此被禁锢,而且再次碰到原发感受,依旧复发,甚至更加痛苦。这是被继发感受触发了死的类本能,是死定。

意象寻根的修定练习比较容易区分这两类定力。修习正定一定要保持“正念”,首先注意劲儿的方向,正定用的是顺劲儿,是顺应生命的能量,启动的是生命力;用逆劲儿则是死定。如果感受意象中磨盘转动的方向,顺转是正定,逆转是死定。对用劲儿的方向时刻保持觉察,能帮助我们不被继发感受淹没和带走,避免走弯路甚至错路。

其次,正念离不开信力。相信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相信情绪感受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有的原发感受都会化解;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所有的苦都会成为过去。意象寻根的正念信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在意象寻根的咨询实践中可以看到,所有的原发感受都跟生本能有关,而跟死本能无关;生本能才是真正的本能,死本能是生本能遇挫后的继发反应,是应对模式的终极形式,只能算类本能。意象对话的基本原则也都基于并指向生本能,而与死本能无关。
意象寻根的《正气顺养操》能够有效地训练改善心理能量的转动方向。

修定时还须注意三点:一是意识到呼吸,呼吸是生命力最基础、最重要的体现,意识到呼吸,才能跟自体在一起;二是意识到视线,视线下垂比较容易接近自体感受,视线上扬则容易走大脑;三是时刻觉察自己是不是用了“想”和“去”的劲儿。

只有修出单纯的定力,才能帮助我们承托难受的原发感受,而不会把修定变成新的应对方法。修定最好选择心境比较平和的时候,容易把修定动作和情绪感受区分开来;修习出一定定力后,再来体会情绪感受,就能意识到自己的意识阈拓展开了一些;继续修习下去,直到定力跟感觉体验的能力相差无几。体会感觉感受时,要时刻意识到我修定的动作跟感觉感受是不是粘连在一起。

修定过程中还要注意体会的细腻,培养细腻地感知自己的能力,这样才会让心的感觉细腻起来,不放过任何细节。

修习正定最重要的是提高专注于当下的能力,我能感受当下的各种情绪感受,同时也能意识到我在做修定的动作。情结有可能是解不完的,修持出一个良好的定力,能帮助我们一边感受情结,一边正常工作,也就是带着症状生活。定力越纯粹、越强大,带着症状生活的能力就越强大。

{难点}

定力是一种与其他心理动作不沾染在一起的觉力。修定时最容易发生的是与其他心理动作的染。这时要注意自己是不是用了“想”和“去”的劲儿,只要不断意识到“我用了这种劲儿”,“想”和“去”的劲儿就会减弱一些。持续保持这种意识,染一定会慢慢化解掉。

区分正定和死定,一定要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保持高度的觉察,所谓生死只在一瞬间,就在于面对难受的感觉时,我们心里动没动劲儿,如果没动劲儿,我们修的是正定;如果动了劲儿,很可能修的是死定。

意识与改变:修定练习时,我们要对自己所有的状态只保持意识,而不是改变。比如呼吸练习,要求只是关注呼吸,意识到自己的呼吸状态,而不是刻意改变某种呼吸状态,以影响自己的感受。练习其他动作的时候也是如此。

03【慧】

拥有了戒和定后,才能有直面痛苦的勇气和能力,才可能获得真正能帮助我们脱离苦海的慧。

慧自何而来?是自己的实践和体验,还是前人的书本知识?意象寻根认为,人类的智慧是由无数代人积累起来的,这正是人类的殊胜之处,它使我们能够逐步摆脱本能,从自然走向自由,尊重敬奉前人的智慧是我们拥有智慧的前提。但如果没有你的独特体验和创造,人类的智慧到你这里就戛然而止了。意象寻根倡导的慧,是在充分吸收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尽力发挥自己的能力,以前所未有的实践和体验,为人类智慧做出自己的贡献。

与一般强调学习前人、偏于静态的慧观不同,意象寻根注重实践在慧中的作用,注重通过参与者的实践,检验和丰富前人的智慧,是偏于动态的慧观。人类的实践是检验智慧的唯一标尺、丰富智慧的唯一渠道,而做先贤智慧的复读机则是智慧杀手。智慧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智慧;不敢创新,肯定跟智慧无缘,是需要面对的心理问题。

意象寻根追求的智慧,核心是更加如实地知道自己这里发生了什么、是如何演化的;能帮助我们从纷乱繁杂的继发感受一步一步退回到原发感受,借助正定的力量,抱持、面对和化解它。与此有关的意识构成了意象寻根理论慧的部分。

意象寻根讲的慧,既来自对先贤智慧的体验和证悟,更来自心理咨询实践和心理成长的体验和提炼,因此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内容。比如对本能的认识。

从心理学角度看,本能是不待学习而生来具有的才能,具有三项特点:一为天赋的、不学而能的动作;二为先天有组织的反应;三为同类生物各分子所同有。

在以往的理论中,人生皆苦、苦海无边,于是离苦得乐成了人类的本能。但在寻根的视角下,苦是可以细分的,原发感受和继发感受的苦是完全不同的,自体我感受到的苦和关系我感受到的苦更是不同。离苦得乐的“苦”把这些感受混为一谈,用概括性思考代替每个人的具体感受,断了我们继续追寻苦因苦源的念想,给人生打上苦的标签,这其实是为“苦”作伥。离苦得乐既有先天的倾向,这是本能,也有后天的习得,只能算类本能。

自从弗洛伊德发现人类既有指向生长和滋养的能量,也有指向攻击和破坏的能量后,生本能和死本能就在心理动力心理学中占有了重要地位,每个个体似乎都在这两种本能的支配下演义自己的人生。其实在觉照的视角下,所有原发感受和自体我都是指向生的,没有指向死的,死只是最极端的继发反应。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死只是一种应对,最多算作类本能。

这两个观点以及前文中所有不同于以往的认识,都是意象寻根在咨询实践和心理成长的体验中发现并总结出来的。作为慧,它们当然也需要接受他人的检验。

意象寻根相信,当自知越来越多、情结越来越少,我们就一定能脱离苦海,踏上彼岸。其实此时已无彼岸此岸,只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生命原野。

{难点}

很多人学习心理治疗和咨询的初衷都是想摆脱自身的痛苦,往往用“想”和“去”的劲儿,学了一门技术,觉得还不够,便又学一门。意象寻根不反对学习其他技术,但提醒学习者对学习动机要有意识,要注意每种技术的用劲儿方法。很多人在开始学意象寻根时,总觉得老师使用很有效果,但自己就是掌握不了。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用劲儿方法跟其他疗法不同。学会用劲儿方法,是掌握一门疗法的钥匙,这也是意象寻根追求的慧。

从某种角度说,意象寻根是心理咨询师的救命技术。意象寻根用觉照作为主要技术,令咨询师不仅不消耗,反而能够获得营养、不断成长,关键就在于意象寻根的用劲儿方法与众不同。许多心理咨询师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都容易产生耗竭感,因为在咨询中他们的一直用“想”和“去”的劲儿,把注意力全都扑在来访者身上,很少能感受到自己。这样一来,首先咨询效果值得怀疑,在这样的咨询中,咨询师和来访者用“想”和“去”的劲儿的主体都没有被关注到,咨询很可能是这两个主体演绎的故事;其次长期地单向付出,一定会令咨询师产生职业枯竭感。觉照与此作法不同,强调时刻关注咨询师作为主体的感受,因此也影响来访者时刻关注自己作为主体的感受。在咨询中,首先不会有重大的遗漏,其次咨询师不会有耗竭感而不自知,因此避免了职业枯竭感。

意象寻根给人的印象既神奇,又神秘。神奇的是它用在来访者身上效果那么好;神秘的是每个人接触它,一开始都会觉得很简单,很容易掌握,但自己真用起来,马上就懵了,就算完全复制老师的说法、做法,也是如此。其实,最关键的就是用劲儿方法的不同。当然,用劲儿方法不同的背后,还有着大量其他内容。本文就是试图把这些内容理明白、说清楚、结构化,以帮助想学习意象寻根的人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前言
不用修定而自然就有定力的方法
(1)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吕真观:什么时候应该修打坐?
解析:為什麼修行反覆,總是無法突破?
【教育智慧】什么是心理咨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