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邢钵 | 意象对话技术在企业EAP工作中的应用


意象对话技术

在企业EAP工作中的应用


准珍珠级讲师

邢钵



主持人:


      各位意象对话的爱好者,各位常春藤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每月的二十八号我们定时在这里相聚,今天的我们微课的主题是《意象对话在企业EAP工作中的应用》。这个主题大家其实还是相对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为意象对话大家比较熟悉的用法都是在个人成长或者是心理咨询这一方面,在为一个组织、为一个单位或者是从组织和单位的角度为员工来服务的,也就是咱们所说的EAP,也叫“员工援助计划”,其实意象对话的这个应用还是没有达到成熟,或者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还是有一批我们意象对话的心理师在积极的探索这一方面的模式和经验。


      今天我们的微课老师邢钵老师就是其中一位积极的探索者,她工作于企业,既是一个国有企业的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我们的准珍珠级的意象对话心理师,所以邢钵老师在把意象对话应用于企业的EAP的工作当中她有很多自己的心得,同时她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今天晚上我们就一起聆听她的分享,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去拓展意象对话在企业EAP这个领域的一个应用和前景。好,我们下面邀请邢钵老师出场。


邢钵老师:



      感谢立敏老师的介绍,也非常的开心和各位朋友们以这样的一个分享的方式见面,感谢常春藤心理联盟搭建了这个系统化加分享式学习成长和交流的平台,大家在这里相互学习、启发和促进。作为意象对话的老学员,我从各位老师和同修那里已经收到了非常非常多而实用的意象体验和成长的分享,我也愿意加入这个分享者的行列,在成长的路上自己一边探索着一边分享着,也愿意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意象对话。对我来说今天这个形式的分享还真的是我的人生的头一次,能感觉到自己其实是有忐忑和紧张的,而且其实在准备这个分享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自己核心情结的能量还在对自己有一些影响,我会担心自己做不好,会有害怕在下面,在这里也表达一下,因为看不到大家现场的感觉,我们会缺少现场的互动感,但是我就先允许自己这样有些不确定,有些忐忑和紧张的做自己当下能做的这个部分吧。刚才立敏老师也介绍了,我将结合自己所学,自己一直在意象对话里学习成长,以及自己工作的性质去谈一谈意象对话在企业EAP中的应用,一点探索和思考,还不成熟。其实在意象对话的各位老师里面,比如周烁方老师、李拯老师、孙淑文老师等很多老师也有了很好的探索,我也是希望借这个机会和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多一些交流和启发,让意象对话这么好用的技术在落地应用上能有更多的尝试,在企业的这个大平台上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让企业的更多的员工能够受益于意象对话。那下面我就从源起和应用初探以及困惑和思考三个部分来说。



====  源  起  ====


     说起源起,其实想谈这个话题是想将所学的特别好用的这个学问或技术应用到生活或工作中,这是我的一个初衷。我本人在企业里面从事管理工作,特别喜欢心理学,热爱意象对话,从2010年就一直在意象对话里面学习和成长。因为自己无论是在工作上、生活中有了很多的受益,更主要自己内心状态有了很多的调整,自己感觉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好,愿意从一个使用者、受益者成为一个分享者,也为这么好用的本土的心理学技术在企业发展的这个平台上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能在这个工作中能尽自己的一点力。

 

01


何为

意象对话


      既然主题是意象对话在企业EAP中的应用,那我接着先把意象对话再简要的介绍一下。其实常听咱们常春藤心理联盟微课的朋友们已经不陌生或者耳熟能详了,简单的说意象对话技术就是我们中国本土原创的心理疗法之一,创始人是我们的朱建军教授,他是荣格心理动力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完美结合,非常适合我们国人的学习和应用。


     意象对话它是让我们恢复使用“意象”这种原始语言的功能,就是在用这个的时候我们不用去详细的去描述困扰你的具体的事件、人物,而是通过授导者的意象让做意象的人去做想象。在做想象的过程中,老师就通过陪伴和互动,这个当然是意象对话的专业人员在这个过程里发现和修通问题,这样帮助来访者通过这个过程的互动来发现自己的心理矛盾,同时去消除自己的心理困惑,增进心理的健康程度。因为意象对话技术在探索人的内心和改变人的消极意象上面效果都很好,我们的消极意象、消极情绪和困扰我们生活的消极的感受和状态这些都会有所调整,真的是非常的神奇,所以也特别是用于个体的心理成长、个体咨询,也适用于团体成长。


      接下来所要说的在EAP里的使用,我们大部分就是对团体所做的团体体验式培训或团体成长的形式来呈现,同时意象对话也能与沙盘、认知行为、完形疗法等等很多的疗法进行巧妙的结合,可以说是当前心理咨询训练中必备的一个技能之一了,也是心理爱好者进行个人成长的重要的途径,因为它是简单易学又深邃开放,所以说被很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的爱好者学习使用并且非常的喜爱。按照官方的统计,从1991年至今,意象对话的正式学员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三万人,这样就是很大的一个受众群体了,而且在这些群体里面,大家现在还在不断地去发展和壮大。这里我就简要的介绍意象对话是怎么创立的,它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工作。想借由这个简单的介绍,希望不太了解意象对话的朋友们能够初步知道意象对话是什么、怎么用,以及这种心理疗法这种心理咨询技术它现在的发展情况。

 

02


何为

企业的EAP


     那既然说意象对话技术在EAP工作中的应用,那我们就再来看看何为企业的EAP,它是做什么的。EAP也是员工帮助计划,是企业组织为员工提供的一个系统的长期的援助与福利的项目,它是通过专业人员对员工和组织进行诊断和建议,提供专业的指导、培训和咨询。其实就是帮助员工及家庭成员识别心理及行为问题,并给予疏导和解答,避免这些问题影响到员工的工作和状态,从而影响到整个组织机构业绩目标的一种方式。简单的说也就是EAP是企业用于管理和解决员工个人问题,从而提高每位员工与企业绩效的一个有效机制。


      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已经建立了EAP,我们国家的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现在也基本上都纷纷的建立了相关的机制,在做一些推广和提供EAP的服务,通过EAP来促进企业的健康高效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代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那这个部分其实我只想说清楚,就是把好用的技术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我们要把意象对话的技术在企业这个平台上去推广和应用。

 


==== 应 用 初 探  ====


     接下来再聊一聊关于应用的一些初步的探索,这部分也会结合一些困惑或思考,我就想到哪说到哪吧。那怎么把这么好用的技术应用到企业这个平台和群体中呢?在应用过程中从而又达到三赢呢?


      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我发现这个话题真的太大了,因为企业EAP工作其实真的是一个相对系统和繁杂的工程,而且在这项工程里面不同的身份就会有不同的工作侧重。比如说主要的身份里面粗略的说来可以有组织者、推动者、督导者等等不同的身份,作为组织者可能他的工作重点就会侧重于整个EAP的运行、规划、建立组织、EAP人员的培训这些,比如怎么运行EAP工作的开展,这是整个面上这项工作的组织运作者;作为推动者来说,或者是企业邀请的专业人员,比如说我们意象对话的心理咨询师,就某一个主题或者系列的主题去研发课程,进行培训企业员工的教育引导这样的角色。


     我个人一段时间的使用我发现相对于把意象对话能够切入企业应用,更有效果的融入到企业中,我们应用更多或好有效果的是作为推动者这个身份,同时也可能是我自身的探索还比较有限,今天我们也就先把这个探讨就聚焦在这样一个点上去分享和探讨,就是作为一个EAP的推动者我们可以怎么做?像督导者他可能就会侧重于督导这项工作的整体的运行,以及运行一段时间的效果等等这个就不详细说了。也希望今后更多的就这个主题这个系列的进行探讨和分享,今天就先做一个点。确定了这个身份的定位,我们就可以说说作为推动者,或者说我们作为某一主题或系列主题培训的老师我们要怎么做,怎么去开展这项工作。



      这首先就要说到比如说我们作为一个培训的老师,应邀到一个企业就某一主题去做一个培训的课程,那我们就首先就要看看这个课程内容是如何定位的。课程的定位我们做过培训的学员们都明白,也就是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方面我们要清晰组织方,也就是说这个企业管理层它的培训目标是什么,把我们请来他想达到怎样的目的。企业是会根据实际需求去制定自己的培训目标的,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需求,不同性质的单位有不同的内容侧重。


      这样大体来说,目前感觉普遍被需要的内容更多的是状态的调整,包括提高职工幸福力,提高组织绩效或者团队建设,安全管理等等这些方面。管理层他总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主线,以这个主线重点去考虑引领的主题,而另外我们还要做一个了解,就是要了解受众,也就是你所要去培训的企业员工的情况。比如员工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他们的工作性质以及这个受众他们的主要需求或主要的困惑是什么。其实员工也关注企业的发展,同时其实作为个体员工他也需要偏向于工作以外的生活状态的调整,比如减压、情绪管理、如何去去管理婚姻关系、调整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等方面这些内容,他们会更需求。


      而员工需求的这些内容和企业的主题其实也并不矛盾,因为员工的内心状态,他的感受好了他才有更好的能量状态,更高效的工作,他才能在岗位上能以专注的态度去达成企业所需要的组织和绩效。那这样说来我们若要课程的效果更好,我们最好就在双方的需求的交叉点上去设计内容,也就是达到组织方的培训目的,同时又让我们的受众员工所喜爱和接受,这样他们才在这里面会更接收到课程内容也更受益。这样课程内容的定位好后,就要确定课程深度的定位了。


     为什么要把深度定位单独提出来说一说,因为我们意象对话是应用象征意义,与当事人在潜意识层面进行沟通,它这个囊括的范围特别广,可以从了解自我、调整状态、改变行为模式、打破旧有的自我建立新的自我来提升心灵品质等等,这样,不同深度的成长体验课程,我们要先看看企业方的需求定位: 是带成长类小组或课程,如EAP工作者的成长;还是员工的知识普及型或福利型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保持与现实的匹配度。根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深度,巧妙设计成长体验,让员工当场拿到那份体验和感悟,能够调整状态和指导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学会在生活中使用)。

 


课程分享


      这样说可能大家会听起来会比较空,这样我也分享一个我做过的一个课程。某企业需要进行关于职工状态调整这样一个培训,参与的人是他们这个企业里面各基层单位EAP的工作人员,还有外闯市场的职工和职工家属代表有四十来个人,他们是需要一个体验式的课程,课程了解主办方是想让外闯市场的职工家属有更好的工作生活状态,促进家庭的和谐和稳定。就是这个企业的领导发现长期外闯市场的人员他们工作很辛苦,长期不在家,相帮助这些员工家庭更和谐稳定,同时也是想通过上课,了解这个群体的心理状态,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作为企业组织方他们对这部分群体的关心和爱护。


      根据课前的了解,咱们受众人群是需要学习减压和管理情绪的方法,于是我就针对双方的需求,企业方和受众方的需求设计了一个让参与者能够了解自我状态,同时也能够在参与过程中呈现心理和压力状态,并且能够通过参与就能疏减身心压力的一个体验式的培训,而且在这个培训过程中我也注重一个结构化的操作,这样,让单位的EAP工作人员也参考学习到一个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这样他们也有学意象对话的接下来也可以按这样的方式去结合实践和实际情况去做这件事情。


     课程的名字是《解读自我,心理减压》,核心技术就是用的我们意象对话技术,在这里我就把课程的流程简单的说一下,时间关系可能不能详细说。课程开始首先要有链接、破冰,这个过程其实对于企业中的员工非常重要,因为意象对话的这种体验式培训和原来更偏思维知识型的课程真的不一样,所以不能忽略这个环节,这样让大家对这个课程有一个了解,再有通过沟通,引导大家去珍惜这个学习成长的机会,去建立好信任感,能够用不同于思维学习的状态去身心合一的在那里,打开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做这个链接的同时会看场上学员的状态,如果感觉大家不太习惯或者思虑过多,或者还有一些你能感觉到他有未完成的事情在那牵绊着,不能安心在那里的时候,我们就先用意象对话的一些小意象如“蜜蜂回巢”,或者是在想象里把未完成的那个事件打包,然后让他亲自把这个包放到教室的门外,也跟他开玩笑就说课程结束之后再拿自己的包,别人不会抢。



    给大家一个建议,身心合一的在课程里,课程后需要处理的事情或原来困扰你的事情也许就有了不同的解决之道了。同时其实也是引导大家把事情和自己拆包,因为当事情和自己裹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被牵绊的感觉,就不能身心合一的在这里,这样就让参与者从被牵扯的状态就回到当下,能够静下心来去投入到课程中。这样,课程破冰和引导结束之后,也要就课程的主题以及涉及的内容进行诠释和教育。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意象对话里面所说的“教育”,这个内容包括一些认知和理念,比如说就是一些基础的概念性的东西还是要给到职工,比如说困扰生活的压力,困扰我们生活的压力是什么?大家现场都说,比如说我觉得压力是什么,他觉得压力是什么,大家把认为能够带给自己压力的人、事、物在这里面大体的捋一捋,然后引导大家想这些压力是怎么来的呢?它又会怎样的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的?这些内容也是作为一个知识的普及去给到大家,用讨论的方式去给到大家。


      把涉及到的这些基础的认知和理念解读清楚之后,同时我就把意象对话的成长方式和特点,就是不同于我们原有的课程的这些特点给到大家。比如说我们要和自己的身体和感受、情绪在一起,引导我们学员们改变原来旧有的一个学习和思维习惯,放下头脑的思考和头脑的评判,这也是要通过进行躯体感受、情绪对我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真实又重要的这些理念也是要进行一些普及,让大家认识到用头脑学习了解的总是知识层面的,而现代人真的不缺少知识。


      其一是我们的知识学得足够多,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各种书籍知识都特别丰富,甚至我们打开电脑、手机想了解的知识一般都会搜得到,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往往知道很多,有这个知识的储备,但是遇事又会被打回原形,比如说我知道管理情绪,但是事情来了之后我接着还会发怒,还会要怎么怎么样,就会觉得知道做不到,却原来发现这个知道和做到之间其实还差老远的距离,生活中真的是往往是知道做不到,其实就恰恰少了我们中间的那份体验,因为很多东西是我们的心真的知道了我们才能够知道和做到。


      通过这样的理念的普及让大家明白课程中要拿到一份属于自己的体验,从躯体感受、心理或者情绪感受上去了解自己当下的状态是什么,困扰自己的是什么样的压力,这个压力它有多大,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以及它是怎样的流动的等等,就是通过拿到那份体验,了解自己当下的状态并学会和自己相处,通过这样的体验,大家经历并学到这个方法之后,也可以成为自己今后一个健康生活的一个习惯。在这个部分更多的是建立信任感以及普及我们这个课程主题会关系到的知识和理念。

 


     同时,还要给到学员一个意象对话的基础理念,因为这个理念特别重要,就叫“反求诸己”,也就是一件事情发生了,我怎么了。在有一个情绪或感受之前,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这样就引导我们在座的学员们,其实不只是我们在座的,其实在很早我一直原来也是也惯用这样的方式,就是一件事情让我不舒服,大部分是一件事情让我不舒服,有了不舒服的心理感受,我们往往会把那份不舒服,比如愤怒什么的外投(发)出去,再发的过程其实也不是表达愤怒,而是愤怒的表达,去攻击或指责了,这样后果大家都明白吧,会破坏关系,伤感情同时伤身体。对吧?


      但是一直会在这样的恶性的循环里被那个被情绪所支配,而自己的愤怒情绪会依然的没被觉知到没有被看到。没有被看到的那个情绪能量,就会堵在我们身体里或是压抑在躯体中,它不会就没了,因为它是一个能量体,同时它也会把相关的类似的能量不断地去积累。在这里面其实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有很多朋友其实是有现实感的,他会怕破坏关系或者在工作场合不适合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他又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去处理,他习惯压抑,他就把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压抑了,这样时间长了还会在某一时刻破坏性的爆发。或者这个情绪能量就像我上面说的,就是真的压在身体里了,它是压在身体的某个部分,它就造成身体或经络的郁堵,时间长了我们身体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呢?


     因为情绪和感受其实是我们躯体的真实的表达,但是这个表达我们如果没有收到,身体就会用疾病(或症状)再表达。而意象对话就会教我们学会一种方式就是学会“回到自己”,看自己有什么念头先出来,也就是说在我们去攻击之前一定是先有一个不舒服的就是有一个念头出来的,这个念头让我们很不舒服,或者是我们的一个信念或者是我在意的部分。比如说感觉对方不尊重我、忽视我,或者我有不公平感等等这些,而当我们不再去外投和外求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看到和听到自己内在的这些声音,而且是只有看到了我们才能不被裹挟其中,有了这份觉知,而且有了这份觉知也会让我们从那种在负性循环打转转的状态里出来,这个也是需要我们引导学员认识到的。


      其实试图去改变别人往往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呢?想想我们常会做的这件事情,我们可能就想改变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孩子、老公,可是哪一个我们成功改造了呢?哪怕是孩子,往往是你有多大劲儿我们就受多大伤,是吗?记得就在这个EAP的课程和课后分享就有妈妈就这样说孩子,她说孩子那句话就是“都说一百变了你还不改!”可是现在我们看看,说一百变了孩子没有变化那全是孩子的事吗?孩子肯定也有他的那部分,但是我们说一百变了没有效果还用这样的方式去说,那说明我们做家长的是不是在方式方法上是有问题的呀。这说明我们真的是需要调整策略和方法了。


      而意象对话的方式就是让我们去改变一个去与人互动的方法,去改变一个方法就是叫反求诸己,回到我自己,去改变原来的一直就是惯用的但是效果不好的那些方式。这里其实我想起一句话来,其实成长就是放下那些旧有的、局限性的思维和观念。这些理念和教育完成了之后,能感觉到现场明显安静下来了,而且还会有一份期待,这时候我们就再进行设计的那个意象带领的环节。

 


      那次的心理减压课,我是带领大家放松之后就引导大家进入了一个带给自己压力、具有压力感的一个情境,因为具体的压力大家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压力的情境都不一样,有的可能是面对一个人的时候他带给我压力感,比如说我的领导、我的婆婆、谁谁谁,有的可能是近期的一件事情,有可能也是一份让自己触头的工作或者一个任务。这样引导大家放松之后就在那份感觉里面慢慢地等待有画面呈现,也可能在这个感觉里面出现的是一份情绪或者是身体哪个部位有感受,就是慢慢的涌上来,我们引导学员慢慢地等。


      其实每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这样引导大家允许和欢迎任何的感受出来,让那些画面、情绪或感受慢慢的流动,而我们每个人就是陪伴这个感觉,看到它,然后看着这个感受和画面自然的流动或者它自然的变化,然后给大家一小段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引导者陪伴同时也要观察在场的员工的状态,同时要以支持的语言让大家感觉到足够的安全、允许和支持,这样在约定好的时间看大家的状态情况,把大家再带出意象回到现实中来。


     看似这个意象其实并不复杂,而且我们引导意象更多的是把我们的情绪、情感,我们压抑在身体里那个压力给它具象化,它只是一个载体,接下来我们更重要的就是运用场动力去对这个意象进行工作,去探索意象或者那份情绪或者那份感受它想表达的是什么。而这个接下来对意象的工作也是看时间和人数,确定大家是在一起分享还是分组分享,如果超过三十人而时间也有限的话我们是最好是分组分享,每组10个人以里,组里有一个助教老师最好,当然这个助教最好是咱意象对话的老学员,他能够接住发生的状况。在这个小组分享自己看到的然后同时每个人也给反馈,就是这个伙伴说出来的这个意象我的感觉,反馈自己真实的感受,反馈之后大家可以在回到大组的时候,可以由小组推荐或者把一些困惑再带到大组来分享和讨论。但是在大组里面对分享动力特别强的学员可以做几个,也是看时间做几个分享,去陪伴或者帮着处理一下,有情绪出来的要去给到支持和陪伴。


      同时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要注意在分享之前要提前明确好设置。比如说分享意象和感受,要求大家要保持坦诚和尊重,这个坦诚是怎么样就是分享自己真实的体验,因为我们的体验是没好没坏的,它就真实的发生和存在,就是真实的感受。第二个需要提醒注意的,就是对关于意象呈现内心状态和疏减压力的原理我们要在现场给进行一下解读。比如说我们为什么可以通过看意象,还有去体会我们身体和躯体的感受能够了解自己的状态给到大家,让大家知道意象其实是带有心理能量的,就是我们看到的意象都是带有心理能量而且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是我们情绪和感受的具象化的表达和呈现,这些基础要给到大家,让大家明白体验到意象对话能疏减压力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这个需要简要说明。如果说这个群体是同一个群体进行连续性的系列的主题,我们就首次做这个工作就好。



      同时当我们作为倾听者的时候就是当别人去分享的时候,我们也反馈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且要求大家有一个设置就是一定是反馈感受,而要本着这个感受是不指责不评判不外传的,就是当你说到这个意象的时候我感觉怎么怎么样而不是去评判。三是我们要注意把握一个深度,我再次提到这个深度,因为企业员工不同于成长群体,每个员工成长的需求也不同,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不建议会给员工带的太深,因为带的太深入了打开伤口后如果我们来不及做更妥善的处理,也会影响到员工的状态,这样我们倒适得其反了。


      如果我们通过这个体验,有需要的员工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困惑,可以下来联系我们意象对话老师做后继的个案的督导,进一步做深入的工作。其实在分享和交流中,也是我们就对有困惑的点去进行工作,因为意象对话往往就是带领职工们员工们看完意象,对这意象的感受他就能够在心里有一个明白,就是明白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也有员工有感觉但是不太明白呈现的这个画面或这个情绪它在表达什么,不太清晰自己体验到的这个情绪具体是什么内容。比如说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情绪在影响自己,这样我们就通过当事人说自己的意象,也是启发其他的参与者反馈自己听到同伴表达后的感受,同时也引导当事人说自己的感受。


      我发现引导大家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其实还是挺不容易,毕竟很多人忽略感受和不表达情绪太久了。在对分享看到意象的过程中出现情绪的员工,我们引导的老师给予支持和陪伴,引导当事人把意象呈现出来的那个情绪感受、把背后的那个需求能够表达出来,让能量能够通过流动起来而达到一定的释放宣泄,最好是能有一定程度的转化,这个就是看现场的场动力还有时间是否允许。因为在生活中或成长里面,大家说着说着就说到事上去了,就会去描述具体的事情,其实平时生活中我们真的很多人是很少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我们作为引领者就要陪着他不断的回来,说到事上那我们再回到刚才那个意象的感觉,比如说当时我觉得很冷很冷,意象里看到了冰山,看到冰山的时候的感觉是什么?觉得冻住了,很冷。让他在冻住了的冷的感觉里陪一会,注意躯体的感受和情绪或画面的变化… …一点一点的去引导和清晰。

 

      刚才想说一个例子,看看时间不够,具体的例子就不说了,因为其实在带意象和在意象的陪伴和处理上我们意象对话很多很多老师已经分享了很多了,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同时,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有不愿意分享体验的学员的,不多但是有,这种情况我们不勉强,因为每个人都很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些或者还没有准备好,因为每个人的安全感都不一样,或者觉得他这个事情是不合适在这里说的,我们就以他的节奏来,只要是这位员工他能够积极的参与并用心的体验,就在这个场里面他就会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受,而且也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感悟出来,同时也学到了一个陪伴自己的简单好用的方式和方法。



      这样的课程也做了一些,大家的反馈还都是很好的,觉得通过这样的课真的是学会了一个陪伴自己的方式,而且很多员工会非常兴奋地告诉你感觉太神奇了,他说我原来从来不知道我的压力原来是这件事情给的我压力,我还以为是另外一件事,而且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老觉得我自己的肩膀很重,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我把压力全储藏在那里压在那里了,等等,她们就特特别兴奋地去跟你分享体会到的那份神奇,而且很多人会说我心里那份堵现在真的轻了很多,觉得很舒服、很轻松了。关于这个课程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或者是这样一个操作的过程,包括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刚才我也是啰罗嗦嗦说了很多了。

 


====  运作过程中的困惑和思考  ====


      接下来第三块是在运作过程中我的一些困惑和思考。说困惑和思考,我也是很想说说我们意象对话在企业的EAP里面它有哪些优势。


01


意象对话在

EAP里的优势


      其实前面也提到了,首先意象对话其实是不用说具体的事件的,不用说具体事件的好处是会减少阻抗。减少阻抗在哪方面?因为这个毕竟在企业里面,大家更多的是在有熟识的领导、熟识的员工,如果需要把具体的事情说出来,可能也会有道德层面的评判。而意象对话我们通过意象去和对方的潜意识去互动,也就是在意象中去进行调整而不是在意识层面去挑明,这样对回避同事以及回避同时间对敏感话题的避免,以及对到道德评判的尴尬我们就会有效的避免了,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发现其实意象对话特别灵活,我们可以灵活的设计相关的意象体验。因为企业的需求不同,受众的人群需求不同,不同的侧重会让我们就是因为他们有的是对了解自我对提升自信有要求,有的是要促进团队建设,有的是要做缓解职业倦怠,有的是亲子关系等等大家的培训的目标和重点都不一样,这样我们就需要结合这个实际非常灵活的去设计意象。其实也有一些成型的意象是挺不错的,像了解自我,我们可以通过“看动物”去了解自我的一些性格特质,还可以针对职场的特点比如说看职场的个性,就是我在职场上是以什么样的个性存在呢,这样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个职场的环节,看看是什么样的动物在职场里面去上班,它以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体现什么样的个性这样的都能看出来。同时也感觉到我们在设计意象的时候要多做那些积极的意象,就是积极的有滋养作用的意象,这样让大家在参与中能够放松身心,去拿到他想要拿到的那份体验,去做发现和体验就很好,这样其实也是很多员工他那个阶段性的一个需求。


      第三个优势也就是我们这个做意象对话的这个体验做一次是有一次的效果的。发现在引导员工看意象的时候哪怕并没有分享和干预,仅仅是带着大家去体验然后去分享,就是去体验呈现的时候其实大家就已经拿到那份感觉了。因为当引导员工回到自己的内心去感受自己的时候,那些被压抑的消极情绪和心理能量就被允许了,其实在被允许的时候它就能够流动,被接纳和流动了,当被接纳和看到的时候这个能量它就会有一部分去自然的损耗了,因为它自然流动起来了,而一部分也被表达和宣泄了,我们在意象里也会有表达和宣泄。

 

02


应运中的

困惑和思考


     在应用的过程中有一些困惑或者是一些尝试的思考。比如说一个就是因为意象对话现在是应用于企业,这个企业行为与个体成长区别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我个人的感觉就是企业行为它更趋向于要关注效果,它需要更简洁有效而且是更多的应用于团体。而意象对话如果做个人成长的时候它可能会走得更深,而在这个团体里面我们就要注意这个深度,就是我们要去区别,这样就需要引导的老师有特别好的现实感,把握好深度,同时用员工听懂的语言也就是说用我们日常的俗话去跟大家交流,而尽量的少用术语,这个是的确是需要注意的。


      如果说我们把深度没把握好,而意象对话又是深层心理学的技术,它能够把内心深处很多东西能够碰触出来,去触到这些情绪和创伤性的体验的时候,员工可能会陷入到一种暂时的消极感受中,或者对他有很大的情绪触动,对有些员工来说,还没有对探索自己有这么深入的需要,或者成长动力还没有那么足,我们就要掌握一个循序渐进,就是慢慢给力而不是要一下子要给到多么深去体验我们功力怎么怎么样,而是更趋向于普及和使用会更好。


     还有一个感觉,需要去多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结合企业所需要的,多设计一些契合的意象。这个其实前面也提到了,我现在也是很想跟大家探讨一下,比如说提高团队凝聚力我们用什么意象,还有针对管理者需要的比如说他的角色定位,比如说针对像油田的企业的员工我们可能会侧重一下如果如何提高员工的归属感,结合企业的职业倦怠去怎么样的设计意象,等等。



      这个结合企业员工职业倦怠设计意象,那天我看了朱老师的一篇文章,就是《子人格识别的作用》我又挺受启发的,就引发了一个想法,其实在他那篇文章里朱老师提到就是我们要引导一个人,去看她的抑郁的情况吧,当抑郁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都很低迷很不好,但是当我们作为一个整个人在抑郁的时候我们就非常难调的,其实当我们用意象去能带着他去看子人格,去看是哪一个子人格或是哪几个子人格在抑郁,这样就更好了,这样就能把那种消极的情绪会定格在我们心灵的一个子人格或几个子人格上面。当我们做了这个定位之后就不让它扩散了,它不再是一个整体了,这样就好调整。


      这个真的我觉得特别好用,这样就让我想到针对员工的职业倦怠或者是对孩子的厌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呢?就是我们会引导职工或者孩子看他是哪个子人格在厌学不喜欢上学,那个子人格他是什么样子的,他怎么了,他是因为什么情况不喜欢上学或者害怕上学,是什么原因让他不愿意上班,就是做这样的一个区分。这样只要能够让这个员工或者厌学的孩子能够看到这个部分的子人格,其实只要是看到,就像前面说的这个情绪能量当你看到的时候一些消极的情绪能量就已经被意识化了,而对本人就是不被裹挟在那种无明中了,就对本人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了,同时当我们去看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有针对性地去陪伴和调整了,这样就真的给了我们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方向了。


      说到这个准确定位我又想起朱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我觉得特别的生动,说消防员接到一个电话报案说着火着火了,这消防员问哪着火了,对方就说北京,那消防员能去灭火吗?他急坏了也灭不了这个火,北京太大了。但是如果当这个人就说我是在北京的什么区什么街道什么路哪个小区多少号楼哪一户,就是当他把他这样具体化了之后,消防员是不是就可以去灭火了?这个听起来很容易,其实我们做那个比如说叫厌学或者是这个职业厌倦、职业倦怠都是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去把那个倦怠和厌学的部分清晰和明了化。这样我们就设计这样的相关的意象会很好。

 


     时间过得好快,我发现已经到了时间了,那今天的课程我就分享这么多,因为把意象对话应用到EAP里面我也是做了一些应用的尝试,也是在摸索,有很多东西还不完善或者可能说的不准确,这样的一个分享也是特别希望借由这个抛砖引玉,我们各位老师或者各位同修能够就这个主题或者更多的主题去有更多的分享和探讨,这样会让我们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意象对话,也让我们的意象对话这么好用的技术去服务于更多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绪管理:职场乐活法则
EAP培训师陈玺竹:变革中的“心理资本”管理
做情绪的管理者
解雇员工:不让分手伤害爱
管理从“心”出发
员工帮助计划EAP(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