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昱网络课新年彩蛋【周烁方篇】

曹昱老师主持

在这四位讲师当中,有一位是意象对话的独立创始人、回归疗法的联合创始人朱建军老师,那其他三位呢,都是朱老师的嫡传弟子。那朱老师目前有12位的入室弟子,今天大家就有机会亲近到其中的四分之一。那我也借着大家的光享受到这个新年的福利,心里的确是美滋滋的。为了争分夺秒,不浪费这些宝贵的时间,我就不在介绍老师的一些简历上花功夫了,请大家自己看介绍好了,我们尽量把这一个半小时充分地利用,听一些货真价实的东西。

那首先为我们新年彩蛋开场的是意象对话学派研究中心,继朱建军老师之后的第二任理事长周烁方老师。烁方老师呢,经常让我感叹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这种很神奇的人类现象。很多熟悉他的朋友都能够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非常光明磊落的一种英雄一样的气息。可以说,乾德的品质在他身上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主要他这个人啊,不喜欢吹嘘好汉的当年勇,所以呢,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早在他还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对解梦显现出了某种无师自通的天赋了,那时候他的网名叫出壳,在那个释梦的圈子里大名鼎鼎。

所以当时呢,很多被他解梦的人都默认他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家伙,特好玩儿。他还是荣格心理分析领域里面的候选国际心理分析师,和我一样。所以,今天那由他来给我们这个荣格心理分析与意象对话的网络课程开场,彩蛋的开场是再合适不过了。好,那关于烁方老师呢,我不再多说了,大家亲自地感受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吧。


新年彩蛋--周烁方.mp3 来自意象对话 00:00 15:28

周烁方老师分享

大家新年好,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我就开始,因为时间比较紧迫,我们每个人有15分钟的时间。因为是自由分享,所以我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最近的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一些——领悟,或者叫收获,或者叫思考。当然也会跟我们这个群,跟我们的这个意象对话与荣格分析心理学主题有关系。

我想从一个比较俗的比喻开始,这个比喻我们在很多场合都用过,现在我还想再用一遍,就是设想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鱼。那我们知道啊,现在作为人类,我们知道鱼是生活在水里面的。那么如果我们就是鱼,我们一直生活在水里面,我们有没有可能知道我们生活在一种叫水的物质里呢?在我看来,这个希望比较渺茫。但是,有一种可能,就是在某种很特别的情况下,作为鱼,偶然离开了水,比如说跃到了空中或者怎么样。这个时候它可能才意识到,原来有另外一种不同的存在环境。

就是说,如果我们像鱼一样偶然来到了空中,就会发现:这个地方是这样的,跟我们日常呆的这个东西不一样,可能才知道原来我们生活在一种叫做水的物质里。那么在心理层面上,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生活在一种像水一样的物质里?在我看来是的。那么这个是什么?现在我所看到的这个水,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理底层的那个文化,就是我们其实生活在一种文化、一种结构当中的。这个文化它指的不是那些外显的、具体的形式,或者说文化的产品或者作品,而是指的是一种心理氛围,一种心理结构。

那么,我自己是怎么样开始意识到这个东西的呢?很简单地来讲一下,就是如我刚才所讲,这个困境就是:除非你有机会跳出水面,否则你很难意识到自己是一条生活在水里的鱼。那么我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的文化的氛围和背景下,使用着汉语,这个心理的这种结构特点也是中国人的,但是我不知道。因为我从小到大就是这样,我周围的人也是这样。

这个机缘就是来自于有一次这个心理的体验,就是由于这个成长的原因,有一次就退行到了比较小的那种心理状态。大概像是一个五岁以前的小孩儿,心里面比较——,怎么说呢,就是比较柔软,比较灵活,就好像有点儿类似于一张白纸的那种状态。那么在那个状态下,我又偶然地去做一个英语方面的事情,然后就把英国那种文化等于是在我的心理结构的底层给印上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有一部分变得有点儿像一个英语国家的一个人,就意识到那完全是另外的一种感觉、另外一种氛围。在这种使用英语的时候、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感知自己的时候,都会有完全不同的一种体验。

那么,这种体验如果也做一个比喻的话,就好比说我们在地球上看到了月亮,然后我们不知道月亮上是什么样的,就有很多猜想和幻想。后来有一天就登月了,对吧,美国登月了,我看中国也快了。就是我们登到了月亮上,然后就很真实地知道了月亮是什么样子。然后又从月亮上返回来看地球,然后再去看从月亮上看地球是什么样的。那么这样子,就相当于我们在自己的这种生来所具有的文化背景或者氛围之外,有了另外一块儿立足之地,然后从那块儿立足之地往回看,然后就两边互相看。这样子就能够把彼此看得更清楚一些。

所以,我现在就自认为,就是我对汉语和英语国家……,为什么我不用中方或西方,因为西方这个范围太大,但又并不是只局限于比如说英国和美国,是说使用英语的国家。英语这种语言和汉语这种语言,它背后是有一些明显的、显著的差异的。而且,这些差异其实我们很难通过各种翻译的方式,把它给找到对应的关系、找到对应的词。虽然,我们现在学外语的时候,比如说你学英语的话,你就知道有一些词是对应的:比如说苹果叫Apple,对吧?香蕉叫Banana。但是,这些词背后,都有它们的一些文化的背景和文化的根源,那么这些根源其实是很难翻译。

限于时间没法儿展开,我就随便举几个例子来说一说,我觉得挺好玩儿的。比如说,这个英文里面有一个词叫做……,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一个词,叫vulnerable,如果翻译过来就是脆弱。有一天我就突然理解了,不说过程只说结果,突然理解了这个词的真实含义。然后就理解了,这个vulnerable这种感受呢,其实中国人是不会有的,或者说传统的中国人是不会有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vulnerable有一个非常具体的一个情境。这个情境是这样的:就是在使用英语的国家里面,他有一种对人的基本假设,他认为这个人和人应该是彼此是互相独立的,应该是边界清晰的,并且一个人应该比较强大。那么,这就是他认为一个人所应当具有的社会面具。那么vulnerable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感受呢?实际上就是,当一个人本身具有一个……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有很独立的、人际边界清晰的人格面具之后,然后由于什么原因,他的这个面具突然被打碎,然后他后面的真实的部分露出来。就只有这个时候的这种感受才叫做vulnerable。 

所以这种感受呢,中国人……传统中国人是没有的。因为我们中国人对于人该是什么样,社会人该是什么样的假设,跟西方是不同的。我们不太认为说,人和人之间应该边界清晰,反而有时候你边界太清晰,还有人会说你:说你怎么不好说话呢?这么不顾全大局呢?

那么,当然也有一些就是中国人和这个西方人所不同的一些词汇。比如说有一个词,中国人叫做委屈,这个词,后来我就发现跟使用英语的人交流的时候没法交流。为什么呀?因为他们的文化里面就没有这种感受,没有委屈这种感受,那么委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委屈,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人内心有一种假设,就是假设:我不说你能懂我,即使我不说我想要什么我不想要什么,你应该能够理解,应该能够按照我想要的方式对待我。可是,我带着这种假设,当我发现你不是这样的时候,我就会感到委屈。所以,我说这个中国人有委屈,但是美国人可能没有委屈。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假设说,我不说你就应该懂。他们的文化中没有这样的假设,所以他们很多东西都会很直接啊,直接地表达出来。而在以前我会以为这是一个人家的优点,后来我发现其实不是,其实是这种文化底层的心理结构的差异。

实在是时间短啊!那么,在这个使用汉语的国家,就是中国和这些英语国家之间,它底层的一个心理结构的差异,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和每一个使用英语、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他们的底层的心理结构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如果很简单地来说的话,如果拿一个形状来说,就是中国人是圆,而英语国家的人是十字架,是那个十字,就是中间有一个点,然后上下有一个轴,左右有一个轴,这样一个形状。

那么,这样的差异会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我们中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以及后来融入中国的佛家,尤其是禅宗,它有一些特点;然后像西方的……美国的基督教、天主教,它们也有一些它们自己的特点。那么,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人应该怎么发展,其实都会有很不同的看法。

那在前面的讲座里面,我记得曹昱老师有一节讲到一个原型——自性,SELF,大写的,说这是荣格心理学里面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那么在这里面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就是说的确有自性这样一个原型。自性原型的意义就是我是我,这不是荣格派说的,这是我现在的体会,这也是当时朱老师说的。就是人是有我的,但是这个我是什么样子的,其实自性原型是没有规定的。但是当年我看荣格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说的那个自性化,我总觉得跟自己距离很远,然后后来就想明白原因是什么了:原因就是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写这些东西的人是西方人。

虽然自性这个原型,它作为原型是跨文化的,但是西方人他跨不了文化。所以,所有的西方人在体验自性原型的时候,在自性原型显现的时候,都是以十字架的结构去显现的。所以,他们就像是一个……,如果用比喻的话,我觉得像是一个在不断扩张的一个城市,它有一个中心点,然后往四个方向去扩张。然后,他们就会讲,说这个超越功能就是整合对立的两极,然后出现一个新的东西,这个新的东西就可以结合前面两者的这个优点而抹消这种冲突。

那么我们中国人,作为这个原型的这种心理结构,我们会有我们自己的自性化。所以我们的自性化出来以后,跟他们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们会有另外的样子。我们并不会特别极端地去认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或者所谓的矛盾的两极,而是更多地是采用一种比较接近于道家思想里面说的这个,阴阳相生。

就是说,这个所谓的阴阳相生呢,它叫什么呢?道德经里面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然后说: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意思就是说,阴和阳是相对的,它们两个是互相定义的,而不是一种有一个中心点的绝对存在。那么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它的这个定义是彼此定义的,是非常灵活的。对于我们中国人,经过了这个心理的成长,成长到一个独特的自我的时候,这个自性化的结果,自性化之路,或者说个体化之路,我们所生成的一种更健康的人格,其实跟西方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个不一样,它是怎么样的不一样呢?在这儿就没时间展开了。所以我想只能简单地来说,就是以我现在看到就是:意象对话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其实它就是中国文化下告诉我们,一个人怎么样逐渐地成长,然后不断地去超越,更前一个阶段,然后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灵活,越来越自由。那么所成长出来的样子,其实是跟西方的这些心理学家是不一样的。那究竟是什么样,那我想在这儿就没有办法细讲了,就是希望我们大家可以继续地学习,学习意象对话,然后做成长,然后后面我们就能体验到这种属于中国的这种心理健康,或者说属于中国人的自性化。

好,就讲这么多吧,不能再占用后面老师的时间。我的讲课就到这儿,后面可以提问。好,谢谢大家!

文字整理:胡志轩、孙建华

音频整理:黄艳

文字编辑:大雁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一个班里有1/3的孩子都在吃心理疾病的药(中)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前提需要理解一个底层逻辑:行为影响情绪
底层思维
日语流行语60条
英语学习诀窍多,掌握诀窍掌握英语
钟汉良扮演过他,为什么有人说他是贾宝玉的原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