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烁方:汉语情绪词的运用对精神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

言语表达带来“潜意识意识化”

弗洛伊德说过:“我们的治疗工作就是将无意识的东西转化为意识的东西,只有这个变化产生之后,我们的工作才可完成”。这一表述后来被简化并俗称为“潜意识意识化”。在精神分析过程中,“潜意识意识化”可以体现为多种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 “言语表达”。早在《癔症研究》中弗洛伊德就提到:“当我们能使患者把激发的事件及其所伴发的情感清楚地回忆起来,并且患者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这个事件,而且能用言语表述这种情感时,则每一个癔症就会立刻和永久消失”。 20年后,弗洛伊德又在《论无意识》中提到:“意识包含着具体观念和与它相应的言语观念,而无意识观念只是事物观念本身。无意识系统包括对象的事物性发泄,这是第一种,也是真正的对象性发泄;前意识系统通过把具体观念和与它相应的言词的言语观念联系起来”。尽管弗洛伊德后来逐渐地放弃使用地形说(潜意识、前意识、意识)而改用结构说(本我、自我、超我)来描述人的心理结构,但以上论述中仍然值得重视的是:在意识与无意识过渡地带的“前意识”区域,言语或言词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起到连接意识与无意识的作用。

当代精神分析师南希则对言语或言词在“潜意识意识化”过程的作用以她自己的方式进行了阐述:“我们的病人中有许多人在治疗里学到的相关课程就是弥漫和烦扰的情感状态可以被加以命名被顺畅地整合到认识当中……病人可能觉得是之前没有被准确清晰表达的知觉现在有了形状和颜色,与其说是这个病人的体验被“反映出来”,不如说是病人的体验被给混乱定型的语言力量条理化了”。“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经由言语表达而发生,伴随着情感标定、破碎经验的整合,以及混乱体验的条理化——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这些变化并非“伴生物”,而是潜意识意识化过程本身不可缺少的成分。

汉语情绪词中的固有情境

言语表达的范畴很广,在本文中我想讨论的是言语表达中的一小部分,即运用汉语情绪词来表达情绪、感受、体验的这一过程。我个人对情绪词这一主题产生兴趣,是缘于我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注意到了三个与情绪词运用有关的现象:第一,随着咨询的进展,来访者在表达中使用的情绪词越来越精确,开始也许只是笼统地表达“不舒服”,随后开始使用“难受”、“痛苦”等词汇,再后来会细化为“悲伤”、“愤怒”等更明确的词汇,最后有一小部分语言能力较强的来访者会使用 “哀”、“怨”、“愧”等非常精准的情绪词;第二,在某些恰当的时刻,咨询师如果能找到一个足够精确的情绪词来描述来访者当下的体验,来访者会产生一种类似于“啊,就是这样!”的豁然开朗的感受,并由此对自己当下的体验产生更全面的理解和领悟;第三,当来访者体验到某些在其过往经历中未曾被命名的感受(通常是创伤性体验,或生命更早期的体验,或二者兼而有之)时,不论这一感受的内容是什么,通常会由于其无法形容而产生继发的弥散、不安与痛苦,如果咨询师能够协助来访者使用恰当的情绪词来对这种感受进行标定,那么上述继发反应会大大缓解,原本无名的感受由此一定程度上转化成可以被主体所体验到的“客体”。在上述三种情况中,我所观察到的共性是:不论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使用的情绪词越精准则相应的效果越好。

情绪词的使用是否精准,以什么为参照呢?在我看来,参照物应是汉语言背后的中国文化。中国本土的意象对话心理学派在咨询实践与文化研究中发现,汉语中的大多数情绪词本身是很精细的,尽管在个体上存在差异,但是总体来说每个情绪词对应着固有的心理感受、躯体感受及相应情境。相应情境是指,这一情绪发生在什么情形下,大致的环境、主客体关系、前因后果等。比如“愤”这种情绪的相应情境,是受到外界或他人更强力量的欺压而产生不满,但又不敢直接发泄,只好将不满存于胸中。这一叙述可能会使人产生些许疑惑:其一,通常我们不单独使用“愤”来表达情绪;其二,我们使用“愤”或相关组词时并未意识到上述情景。这种疑惑之所以产生,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但花篇幅适度阐述这一原因和背景,对于本文而言是值得的。

当代汉语中的情绪词绝大部分是双字词,比如悲伤、快乐、愤怒、恐惧,都是两个字。古代汉语中的情绪词则大部分是一个字,比如愁、悲、喜、忧。可以说当代汉语中的大部分情绪词是在古代汉语中找到较为相近的两个情绪单字,将其拼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新词。我们现在会说自己“悲伤”,古汉语中却没有“悲伤”一词,但“悲”和“伤”分别有其独立含义,也都有特定的相应情境。“悲”的相应情境是,在我以外的他人身上发生了一些不幸或痛苦,这些痛苦被我感应到,继而对对方产生了类似关怀或怜悯的反应。“伤”的相应情境,则是外来的力量对我的某个部分造成了损伤或破裂,由此我持续感受到痛苦。这些情绪词所指代的相关情境,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可以通过深入情绪体验、探索该字所能组成的词汇或阅读古诗词、古文来获得。那么,作为当代中国人,当我们说“悲伤”,心中到底是“悲”还是“伤”呢?或者是相近的哀、恸、慽?又或者是英文的sad、sorrowful?这一词的相应情境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由于历史原因)汉语中的情绪词由单字词转为双字词这一变化会带来长远的双向的影响。一方面,原本使用单字情绪词的人改用双字词来自我表达或交流,会使得人对情绪感受的表达精细度下降而模糊;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使用这种模糊、不精细的表达,人的情绪感受本身也会变得模糊,情绪分辨能力下降。此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循环,最后带来的结果,便是今天的我们在表达情绪时——比如使用“悲伤”一词,却分不清自己的情绪是悲、伤、哀、慽的哪一种,由此也丧失了情绪词所关联的相应情境——即心理层面我们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个使用情绪词的案例

在我看来,汉语中每个情绪单字词指涉固有的相应情境,这一特性对于精神分析治疗中的“无意识意识化”过程有特殊的意义。如南希所说,那些存在于无意识领域有待意识化的心理内容,大多是“弥漫的”、“之前没有被准确清晰表达的”、“混乱”和“想不清的”,换句话说,情境是不清晰的。然而当病人或分析师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一个汉语的情绪单字词对这一内容进行表达时,“情境”要素被引入了,由此,言语、情境、心理体验等要素均连结于这一词汇,这一词汇变成了来访者整合其内在体验的媒介或者说是平台。试举两例。

案例一:

(来访者讲述了一段上幼儿园时自己吃饭总比其他小朋友慢的记忆)

咨询师:你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

来访者:我觉得很羞耻。

咨询师:羞耻,能试着分辨一下吗,这种感觉更像羞还是耻?

来访者:(沉默)……耻,我觉得自己很可耻。

咨询师:(沉默)……有时候,当我们做了一些大家觉得不该做的事,会有耻感。

来访者:……是啊……不该做的事……

咨询师:(沉默,看着来访者)

来访者:……我现在想起来,从小他们(父母)就告诉我,一定不能比别人差,否则会被瞧不起。

案例二:

(这是一位一向表现得很独立,不依赖任何人的来访者,她讲了最近的一个梦)

来访者:……(梦里)我和很多人要上台表演,好像是集体的舞蹈,大家都穿着白衬衣,我突然发现自己没有白衬衣,而是穿着一件旧衣服。我很不开心,想到是妈妈没有给我买白衬衣,我有些责怪她……

咨询师:我感受到你心里有一些情绪。

来访者:……好像是,是对妈妈的一种情绪……(思索)

咨询师:是心里有些怨她吗?

来访者:对对对,就是怨她!

咨询师:似乎你很少怨别人。

来访者:……我从不依赖别人。

咨询师:……只有当一个人心里期待别人能懂自己的时候,才会怨别人。

来访者:(较长的沉默)……别人应该懂我么?

咨询师:……我不确定,但是孩子对妈妈是会有这样的期待吧……

来访者:(流泪)……也许吧……

在“案例一”中,经过咨询师的澄清,来访者分辨出自己的情绪是耻。而咨询师知道耻的相应情境——“我”的所作所为被更大的集体价值观所贬低,而意识到自己错了——并将这一观念分享给来访者(作为分辨,羞的相应情境则是我想把自己的某部分或整个人藏起来,怕被他人看到,而不太涉及对错)。于是来访者唤起了无意识更深层的内容:从小在父母影响下形成的价值观——这正是她耻感的来源。对于这一价值观的意识化,不仅使来访者进一步整合了自己的这段经历,而且直接通向了无意识的更深处。

在“案例二”中,来访者早期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受损,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防御机制,这些防御机制使得她无法体验到自己心中有依赖他人的渴望,以及作为孩子期待被母亲无条件理解的心情。咨询师找到了“怨”这个词以共情来访者的感受,来访者的情绪体验由此得到进一步整合。而咨询师知道“怨” 的相应情境——“我”认为即使表达别人也应该理解“我”要什么或不要什么,而当“我”发现他人其实不并理解时,产生一种不愿说出来的不满——并由此理解到,来访者已经体验到了对妈妈的依赖,并且期待妈妈能无条件地理解自己,就像其他孩子一样。这种体验对于来访者而言是过去从未被清晰地意识到,也未曾得到标定的。当咨询师把“怨”的相应情境反馈给来访者,来访者就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防御机制下一直遮盖的无意识心理体验到底是什么。

结语

总而言之,汉字中的情绪单字词不仅仅是对一过性体验的标定符号,而是蕴含了相对固有的心理感受、躯体感受以及相应情境(对精神分析过程而言,是心理现实情境)的一种全息表达。熟悉和掌握汉字中的情绪单字词,能够对提高心理咨询师的情绪标定、情绪分辨、共情、理解、表达等多种能力。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心理咨询师可以做的事情包括:第一,花时间学习、体验、分辨、掌握汉语中的各情绪单字词及其组合;第二,在适当的时候与来访者讨论某些情绪单字词固有的相应情境、身心体验等;第三,当来访者使用较模糊的情绪词自我表达时,咨询师可以使用情绪单字词帮助来访者进行澄清与分辨,对其面临的心理情境进行更深入的理解;第四,在适当的时候使用精准的情绪词对来访者进行共情反馈,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原本处于无意识领域的心理现实情境,从而对其无意识体验进行标定与整合。

限于篇幅,许多在我看来重要的和有趣的内容都无法在本文中展开,但我仍然希望,各位同行与前辈能够把本文看作是“潜意识意识化”这一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重要过程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发展与新思考。另一方面,本文也呼吁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保持警醒,并意识到汉语言之中埋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心理价值有待我们去重新发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焦虑和潜意识
【中德班晚间演讲三】(提问部分)录音&文稿《情境性理解——一个接近潜意识的精神分析概念》
从“知道”到“体悟”,需要的是时间
【糖·中德直击】晚间演讲|Dr. Anne Laimboeck:对治疗中情境的理解
当代认知学习论与认知行为疗法 (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