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遗丨木活字印刷与客家族谱




                                                 

一方小小的木活字,

镌刻出中华千年的底蕴风流

……

木活字印刷与客家族谱

枫叶正红的深秋时节,我怀着对木活字印刷术的浓厚兴趣, 走访了客家祖地宁化现存的几家活态作坊,对宁化活态地保存着我国珍贵濒危的木活字印刷术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感触颇多,收获匪浅。

 我与文化、民族界的几名政协委员走进了位于县城西南部的方田乡禾岭下谢应生家。跨进厅堂,映入眼帘的是八仙桌上堆满了待雕刻的指甲大小的长方形木字模粗胚,桌边一位精神抖擞的 老年人正聚精会神地挥刀刻字。见我们到来,便热情地端茶让座,和我们攀谈起来。他娓娓道出自己学习木活字活版印刷技艺 的经历 : “我是少年时从父亲学艺的,开始学拣字,归字 ,然后 再练习写反字、刻字 、排版、印刷。在父亲严格训练下,1989年 便掌握了全套技艺,至今已从事 木活字印刷20多年。现有字模粗 胚 、刨床 、雕刀 、印床 、木活 字,字盘、谱盘、雕版、拍板 ,玉扣纸、徽墨、墨刷 、毛刷等十几种印刷工具 。其中有活字4万 余个。总投资20多万元。解放前 利用木活字印刷家谱、私塾用书 盛行。‘文革 ’ 期间,停止刻印 达10多年,印刷工具也被大量销 毁。我父亲因印家谱当年还被打 成 ‘ 牛鬼蛇神’ 。改革开放后各 姓氏刻印族谱增多,木活字印刷 得 以重兴 。” 

   听了谢先生 ( 民间称修谱人 为 “先生” ) 的介绍,我饶有兴 趣地问: “木活字印刷主要印些什么东西呢? ” 他说 :“最主要 是刻印族谱。其次是刻印 《 三字 经 》、 《 千字文 》、 《 六言杂 字》、 《 幼学琼林 》等蒙书。还有刻印些佛经道藏及民间婚丧嫁娶仪式中的红纸字帖等。” 他边说边取出两本近段刻印的厚重古 朴的族谱给我们看 ,一本是刘氏 族谱,一本是谢氏族谱。翻开用 玉扣纸刻印的线装本 ,一缕缕油 墨香扑鼻而来 ,一行行宋体字清 晰可见 ,一幅幅手绘 图精 细明朗,无不流泻出线装古书的韵味。我被木活字 印刷技艺所折 服,不禁问道 :“这族谱是怎样 用手工印刷出来的呢? ” 谢先生 说 :“大致要经过制模、刻字,拣字,装版 、对稿、裁纸、打墨、印刷 、校对、装订等10个工序。要印出有质量的族谱,道道工序必须认真细致。尤其是选料十分讲究 ,木要选用梨木、枣木、木荷,因为这些木木质坚韧 ,纹理细腻,利于镌刻。纸要选宁化特产玉扣纸,因为玉扣纸 质地优良,纸色洁白 ,着墨清 晰,又不易被虫蛀,印出的族谱 保存时间可达三四百年之久。” 说完他还兴致勃勃地示范了印刷 工序 :只见他将墨水均衡地刷抹 在木活字上,接着将裁好的玉扣 纸覆于谱盘之上,用毛刷在纸面 上轻轻刷动到一定程度后将纸张 揭起,一张清晰的手工木活字印 刷的族谱便神奇般呈现在我眼 前了。

   望着眼前活灵活现的木活字 印刷术,我记忆的飞鸟在历史的 天空穿越,木活字印刷术这珍贵 的文化艺术遗产为何能在宁化保 留至今呢? 细细揣摩其原因是多 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 客家祖地宁化民间修族谱的高度 重视。可以说,客家族谱选择了木活字印刷,木活字印刷则成全了客家谱。

  翻开客家祖地宁化的历史可知:自西晋永嘉之乱始 ,中原汉人为避战乱和灾害,陆续南迁,宁化优越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地 理条件,吸引了大量客家先民迁人定居,拓殖繁衍。宁化客家先 民是汉民族 中特别重视家族的民 系,因为他们在灾患战祸驱赶下的移垦生活,时时都要依靠家族宗族的力量和功能。而族谱 (也叫牒 ) 是记录宗族世系的书,也是一个家族的基本文献档案。宁化客家人历来特别重视族谱,即缘于宗族的维护,所谓:“尊祖 敬宗、睦族、知本” 。他们修族谱有三大作用:其一,溯源,煊赫家声 ;其二,别亲疏,序昭穆” ;其三,通过谱牒,向族人传输忠孝礼教等,最终达到宗族内部的身份与管理之目的。我想,他们重视修族谱是对客家先人的缅怀,是对生命之根的回眸,也是 子孙后代一份沉甸甸的文化 遗产。

  据调查,宁化现有 169姓中,有族谱的66姓,共有族谱 269种。正因修谱是一个宗族的大事,不得马虎,对族谱要求字迹清晰,保存时间要长久。而木 活字印刷的优势正适应其需要。由此可知,正因有了宁化客家族谱的印制需要才使手工木活字印 刷技艺得以传承和保留至今。

   另外 ,我觉得与宁化森林茂密、竹木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优 势也有密切关系。宁化是全国南 方56个重点林区县之一,竹、林 品类繁多。在莽莽大山中有取之 不尽的毛竹 ( 加工生产玉扣纸的 原料 ) 和梨木 、木荷 、枣木 ( 镌 刻木活字的原料 ) 。有这些木活字印刷必备的原料保障,也使其生存延续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沉思中,谢先生热情招呼我 坐下喝茶 ,我的思绪被打断。我 们继续交谈,他突然敛起笑容问我 : “随着 电脑机器刻印业 的迅猛发展,目前全县从事此技艺的 只剩下5家了,这手工木活字印 刷能否继续保留下去? ” 我琢磨 会后回答说:木活字印刷手艺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字盘存放与拣取具有科学的智能作用;而且还有技艺和文化的双重内容。特别是族谱传承,客家民俗已赋予木活字印刷丰富的客家 文化内涵,可以说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民问技艺,而是客家文化的 一个独特部分。作为珍贵的文化 艺术遗产,它有其重要的价值,理应得到党和政府的保护。我相信是会继续保留下去的” 。据我 所知,目前,木活字印刷术仅存于温州瑞安的东源村与宁化县。而宁化无论在活态传承方面,还 是在字数技 艺方面都优胜于东源。濒临灭绝的木活字印刷术 目  前已列入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 产。我想,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有 志之士定会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 有力措施加以保护和整合,让其 发挥它的价值与作用。

    一缕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案上 的古朴族谱上,我又仿佛看到了 宁化木活字印刷崭新的明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刷术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0年刻1个字
《闽西风土影像志》| 用影像挽留和复原传统手工
木活字。
传承700余载非遗:木活字印刷术(原创纪录片)。
【福建】宁化木活字印刷术传承700载
木活字印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