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简单的提高成绩的方法!

你想学习又快又好吗?你想快速逆袭成为学霸吗?只要这一招——多动笔

只要你养成动笔的习惯,就能让你数学少出错、难题有思路;让你语文阅读快、写作有灵感。

1

数学

1、动笔让简单题不出错

985×211等于多少?你能马上说出答案吗?很难吧。

但如果动笔计算的话,这道题毫无难度。

这个乘法看似简单,但至少需要15步(9步乘法、6步加法)。其中,加法还是好几个数累加,需要进位。你即便动笔计算,也可能出错,更别说心算了。

心算为什么难?因为你要在头脑中同时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计算,二是记忆。人的短时记忆只有7±2个信息,比如电话号码。一次记住9个数字都很难,更别说三位数乘法了。

写下来,实现记忆和计算的分离

所以,动笔对于数学的第一个作用——让简单题不出错

绝大多数中游生,一半以上的扣分,都来自于简单题目。就像士兵上战场不拿枪,纯属送死。演算纸是一个学生在考场最有效的武器,你自己放弃了这个武器,所以出现很多“低级错误”。这些错误的根本原因,不是马虎粗心,就是你的做题习惯不好,不动笔写过程,只心算跳步骤。

2、动笔让难题有思路

如果不动笔,你知道这道题的答案吗?

记住藤爸这句话——思路不是想出来的,是写出来的

数学题目的逻辑是,从已知条件A,一直推到BCDEF。逻辑链条越长,你越不可能一下想出答案。

怎么办?只能动笔验算,先从A推到B,再推到C,缩小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之间的距离

比如这道题,你刚开始只能试错。

你动笔多试几次,才能找到答案。

所以,动笔对于数学的第二个作用——让难题有思路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曾说:“所谓专家,就是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犯过所有错误的人。”

动笔就是试错。你越快试错,越快接近正确答案。不要急功近利,想一次解决问题,那样反而不能解决问题。

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

3、动笔让抽象更形象

叔叔比小明大10岁,当叔叔是小明年龄的时候,叔叔的年龄是当时小明年龄的3倍。问,叔叔和小明现在分别几岁?

你现在只靠脑子想,是不是一团浆糊?这道题其实只要动笔画图,就可以一目了然。

无论是小学的年龄问题、路程问题、鸡兔同笼,还是初中的数轴问题、几何问题,都可以用图形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旦你能够画出图形,你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如果你想学好数学,一定要有数形结合的思维。动笔对于数学的第三个作用,就是——把抽象的数字,用形象的图形表示

再比如,小明要买书包,向爸爸妈妈分别借了50元,一共100元。书包97元,还剩3元。小明自己留下1元,还给爸爸妈妈各1元。问题来了,一共100元,爸爸妈妈各掏了49元,加上小明的1元,一共99元。那1元哪儿去了?

菲尔兹奖(国际最著名的数学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在《开讲啦》中,就被这道题问懵了。他乐呵呵的说:“我们数学家对于加减乘除都不太懂的”。

是丘成桐笨吗?当然不是,是这种题目有陷阱。只要画图,看起来就很清晰。

形象比抽象好理解,图形比文字更直观。因为图像已经把很多要素都呈现出来,放在纸上了,你的大脑只需要观察和思考就够了。

所以,能画图就不要写字,能写字就不要空想。你在纸上呈现出来的信息越清晰,你的思考越高效,计算速度越快。

你越快理解动笔对于数学的重要作用,就能越快成为数学高手。(《一篇文章讲透,如何学好数学?》

2

语文

1、动笔让记忆更快速

《济南的冬天》中有一段要求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大多数人背诗词和文章,只靠眼看、口读,这是效率很低的方式。你只要动笔,就能提高背诵效率。

做什么?圈出名词、动词(形容词)。比如这段话,你要圈出“雪,看,山,松,青黑,树尖,花,看护妇,山尖,白,蓝天,银边”……

你发现没有,这些关键词可以高度概括这段话,你只要记住这些词,就能背得八九不离十。

圈出关键词就是把复杂信息压缩,提高记忆效率

2、动笔让阅读更高效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一场旅行,一篇阅读材料就是一路风景,你要知道这一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所以,你要记住这条心法:找路标

路标就是文章的关键词,是方向、是标志。你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快速锁定路标。

比如,但是but、然而however,这些是转折,是走向相反的方向;首先first、其次second,是顺序或层次;比如for example、就像such as,是举例子;一定must、只有only、经常always、可能maybe,这些细节很容易出错;所以so,往往是结论性的,是抵达了目的地……

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动笔,圈出关键词,就能看得更清楚。比如做数学题时,动笔圈出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避免看错已知条件,忘记求解目标。

3、动笔让写作有思路

很多人写作文没思路,他们总认为写作要有思路,然后下笔一气呵成。这是不对的,即便写出来也写不好。

写作文前最需要动笔,干什么?画思维导图。

你先把自己头脑中的所有想法,都一股脑地写在纸上。然后,再找到各个观点、案例之间的联系,重新排序,组织结构,最终形成一个思维导图。

而这个思维导图,就是你作文的框架。

所以,写作的关键是“拉纲举目”。只要你先把文章骨架确定下来,再填一些肉,就足够让整篇文章精彩纷呈。

前面讲到阅读,是把复杂信息压缩为简单信息,是由多到少;写作,是把简单信息扩充为复杂信息,是由少到多

无论是由多到少,还是由少到多,关键的一步,都是动笔。

3

笔记

前面详细讲了在数学和语文的学习中,动笔的重要性。数学的方法可以应用在所有理科,语文的方法可以应用在所有文科,这些方法都可以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补充一条,如何记笔记?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笔记一定要记得全,要漂亮整洁。其实,笔记并不是记得越多越好。很多笔记很全很漂亮的学生,成绩很差。为什么?因为他只记录、不思考。记笔记容易让学生产生能力错觉,认为我记下来了,我就记住了,学会了。

笔记更重要的作用,是记录之后的使用,要让知识从记在本子上,变为记到脑子里。如果没有完成这个过程,那你学的所有知识,都不属于你,只属于那个笔记本。

比如最著名的“康奈尔笔记法”,灵魂不是记笔记的过程,而是提炼总结的过程。你要学会从笔记中提炼关键词,要能够把所有关键词串成一条线。比如一堂课你学了很多知识,你要把它们分类装到不同的盒子里,然后贴上标签,手里只拿这些盒子的钥匙,最后还要用一根绳子把这些钥匙串起来。等到你需要用这些知识的时候,你就可以沿着线先找到钥匙,用钥匙打开不同的盒子,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所以,动笔不是让你记得越多越好,而是让你聪明地记录。我非常反对低效的努力,反对不动脑子的动笔。比如只是抄抄写写,比如错题抄在本子上,这些貌似很勤奋,花了很多时间,但效率很低,没有效果,是在表演勤奋、假装努力,是自己感动自己。

这篇文章中强调的动笔,本质是思考的延伸,当你的笔和你的心连在一起的时候,你的笔才会发挥巨大的威力。

4

动笔,是为了实现记忆和思考的分离。

把记忆交给纸和笔,让大脑专注于思考。当你把想法写到纸上,你就可以“看着”你的想法,相当于是和之前的自己对话。这时候,动笔已经不只是记忆和思考的分离,而是思考和思考的分离,你从一个人思考变成了两个人对话,你的思考质量会大幅提高。

所以,你知道家里最应该买的文具是什么吗?白板。我家有一块1.8米长的白板,那是我思考的工具,我绝大多数文章的脑图都最先出现在那里。这块白板也是孩子思考的园地。上面那个脑图,就是藤藤在白板上画出来的。

你不需要天生聪明,只要善于使用工具,就可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动笔,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习惯,可以让你数学少出错、难题有思路;语文阅读快、写作有灵感。

会动笔的孩子更聪明,聪明的孩子会动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想学习好,只需这一招
与文科学生谈学习方法
逐一分析了201道题,终于总结高考数学解题思路!
新学期|学好语、数、外的高招都在这里!
数学如何突破140分?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