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年古庵,秘藏着一副纪晓岚写的题联,背后有段感人故事

莆田城区藏着一副纪晓岚写的题联

文:闻道 图:木痴

在兴化古城城郊,古官道三亭旁,翻建的千年古刹圆智庵掩映在翠绿荔枝林中。圆智庵中藏着一副纪晓岚题写的对联,为什么纪晓岚会题写这样一副对联?这副对联怎么会出现在一座庵呢?

一副对联藏着感人的故事

莆田一座清幽的圆智庵内发现了一副清代礼部尚书纪昀(字晓岚)的题联,上书:少寻父长负骸两度滇南殚子职,行格天书传世千秋道左合公评。

这副题联藏着莆田一个侍父至孝的故事。孝子郑文炳(郑樵后裔,清初学者、经学家)的父亲客游四方,久绝音问。于是,他两度孤身一人,跋涉千里寻父,后来从滇南背负父亲的骨骸回莆田安葬。

乾隆赐匾“皇清敕赠文林郎两举孝廉方”

纪晓岚获悉后,深受感动,上奏朝廷。乾隆皇帝特批准在圆智庵立孝子坊,并赐匾;纪晓岚亲自撰写楹联,题书刻石以表彰。这副对联至今仍保存在圆智庵内。

一座破庵却大有来头

圆智庵,俗称“三亭寺”,也称猿臂庵,现位于拱辰街道莘郊社区,它始建于隋末,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

庵中保存唐代一对石狮,明代雕花石柱等

圆智庵历经沧桑,明代一度遭倭寇破坏。明万历年间,在国师陈经邦倡导下,知县主持下重建,规模宏大,极为壮观。清乾隆年间又在庵内立孝子坊,更是名噪一时,香火旺盛。

尔后,因为种种因素,孝子坊被拆毁,圆智庵也日益破落萧条。

一位法师的振兴重任

妙涵法师

目睹久负盛名的圆智庵破落如此,城郊、莘郊等地群众多次邀请妙涵法师到庵内担任住持。

妙涵法师为信徒疗伤

妙涵法师是莆田仙游人,9岁随母出家,16岁拜师,25岁受具足戒。在涵江白塘陈桥庵堂担任住持期间,一边弘法,一边为群众治病,深受群众敬仰。

为了重兴这座千年古庵,妙涵法师担下重任,不辞劳苦,四处拜访大德法师,募集善款。

一座庵得以重现光彩

近年,在印尼侨领关文龙和附近居民的大力支持下,一座独特的楼阁式圣殿——大雄宝殿和三层的僧众寮房、客房拔地而起。

如今,圆智庵旧貌换新颜,古香古朴,庵内各种佛事活动也恢复了。

走进大雄宝殿内,佛像金身重塑、庄严肃穆,钟磬木鱼蒲团法器一应俱全。殿内中间主供三宝佛,左右是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及十八罗汉像。

原莆田市政协委员王宝诚题写

从破败不堪到梵音绕耳,圆智庵能够重现异彩,离不开妙涵法师和信徒们多年来不懈努力。

庵内的人

妙涵法师有着一颗炽热的慈悲心,她的师父贤灿法师将世代相传的接骨和治疗骨伤医术全传授于她。近20年来,她和贤灿师父治好数以万计的患者。

妙涵法师收养的性云师父

妙涵法师先后收养多名弃婴,她像慈母般细心抚养她们长大,送她们进校门读书。其中一位大学毕业走上社会,一位曾在佛学院深造。

现有数名修行人士在寮舍修行,她们虽身处闹市,却固守修行者的心境,严守戒律。

即使居住的环境随意简朴,日子清苦,也坚持常侍青灯古佛前。

庵外的事

就在圆智庵旁有一座宋代抗金名将李富捐建的“猿臂桥”,因石桥似猿臂一般长而得名。石桥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城涵古驿道必经之桥,如今正在修复中。

称为“荔枝古”的千年古荔

在桥旁有一株荔枝树形态奇特,树冠繁茂,据了解这株荔枝有1000多岁,被附近居民成为“荔枝古”。

圆智庵前曾开过多家商业店铺,但大多不景气。

由于种种原因,大雄宝殿前本计划建天王殿和山门,但还处于待定中。

工程敲定之路看起来困难重重,大殿前荒草丛生。

站在猿臂桥上,桥下三亭河流水淙淙,桥旁千年荔枝树傲然挺立。    

曾经在三亭古官道上发生的故事已如苍茫烟云擦肩而过,只剩下圆智庵还在诉说着它的未完故事。这里独有韵味的现实风景和凝聚历史积淀文物,让人回味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庄散文(诗)集
故宫对联之三
Couplet2
莆田第一批本地荔枝落地!猜猜一斤多少钱!...
邮集品鉴︱家乡的荔枝熟了……
纪晓岚行书对联,文气十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