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味地黄丸及其加减方的传统用法和临床新用途_山之南
六味地黄丸及其加减方的传统用法和临床新用途
六昧地黄丸原名地黄丸,是中医著名的经典方剂之一。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从其《金匮要略》的“金匮肾气丸”衍化而来。北宋名医、儿科学家钱乙(字仲阳)把金匮肾气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两种温补的药物去掉,演变成“六味地黄丸”,记载在《小儿药证直决》卷下中。此外,其他著作中也有记载,如宋·刘防《幼幼新书》卷六的“补肾地黄丸”,明·薛已《正体类要》卷下的“六味地黄丸”,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一之“六味丸”。此方被后世誉为“补阴方药之祖”¨J,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阴虚证。现代科学研究认为其具有降压、降脂、降糖、调节免疫的作用,还可增强抵抗力。
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六味地黄丸还有许多新的用途。
1组成及功效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24 g、山萸肉12 g、干山药12 g、泽泻9 g、牡丹皮9 g、茯苓9g按8:4:4:3:3:3组成。该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对于治疗由肾、肝、脾之阴不足引起的诸种病症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方主治肾阴虚证,包括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牙痛,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旧1。
2临床应用
本方是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诊治要点。若阴虚而火旺盛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有脾虚气滞者,加焦白术、砂仁、陈皮等以防碍气滞脾。
六味地黄丸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改善肾功能,降低死亡率,可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损害。该方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有研究认为服用六味地黄丸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体质,也可以减轻因抗癌防癌而采取的化疗、放疗的副作用”。研究发现服用六味地黄丸有提高细胞的解毒能力而改善肾功能。所以中老年人服用六味地黄丸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延缓衰老,增强人体抗疲劳、耐低温和耐缺氧能力
本方对神经和血液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实验证明,本方能改善动物神经系统及性腺的功能障碍,并使红细胞糖分解代谢恢复正常,还
可降低佝偻病的发生率。
3新用途
六味地黄丸作为一个经典方剂,长期以来不仅被医家在治疗肾阴虚证方面所推崇,而且在临床实践中还发现不少新用途。
3.1水肿
古方治肿,多利水攻逐之药,少用补剂。五脏中肾为水脏,为全身阴阳之根。临床阴虚劳损之疾常涉及诸多脏腑,其中以肾阴为最要,同时病机上也常与肝脏郁热血滞、脾脏蕴湿碍运、肾脏停水失藏等相伴。所以水肿之病外感者少,内伤者多,温脾补肾,此正法也。治疗不可妄用攻伐,应标本兼治,以滋养肝肾为主,佐以解郁利水助阳。以六味地黄丸滋肾阴主,兼用柔肝散滞、活血利水之品,稍加肉桂以纳气定喘行水,茺蔚子合怀牛膝以益肾活血利水,楮实子配白芍养肝补虚行水,从而标本兼治。
3.2不寐
年高患者,经常夜烦不寐,心脏气阴被耗,日久必损及下焦肾阴,手足心热,咽喉不利、舌红、脉沉洪等相火内炽上鸱之象,实系肝肾阴分大伤,阴虚阳亢火旺所致。用六味地黄丸滋补三阴治其本,知母、黄柏滋阴降火以治其标,更加龟板大补真阴潜其亢阳,胡黄连清心除烦治劳热,秦艽散风透热除骨蒸,菊花平肝明目散风热。
3.3肩周炎
肩周炎多发于中年以后,此时肾气始衰,加之劳役失度,而风寒之邪乘虚侵袭。治病求本,挛痉而痛为本,肩凝而为标。采用六味地黄丸滋阴固本,益精填髓,濡润血络,和缓络脉挛急,少佐黄芪、威灵仙、扶正祛邪、祛去正安,不治肩痹,而其证自愈。此即“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具体体现。
3.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由于激动起源频率,传递顺序以及激动在心脏各部位的传导速度发生异常所致的一组疾病,轻者可无自觉症状,重者可有阿一斯综合症发作或猝死。中医有心悸、怔忡,迟脉等名称,均属心律失常范畴。临床上以心肾阳虚者居多,亦有肝郁气滞者。心中悸动,虚火上扰,神气失摄之象,最终都会导致肾阴不足,阴虚肝旺,心神失养,怔忡不安。正如《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指出:“怔忡者,血虚血少者多”,而精血互生,精少者血亦亏,故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生精补血,养心安神。少佐白芍敛阴潜阳,巴戟天阴中求阳,阴生不竭。生化无穷,使元阴元阳相互滋生。
3.5小儿汗证
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症,即在安静状态下,或无故而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此系肾阴不足,虚火内生,宜滋阴补肾、通利水道。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湿重者加木通、车前子,阴虚甚者加女贞子、鳖甲,虚热者加知母、青蒿。
3.6牙周炎
中医又称牙宣,是以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经常渗出血液或脓液为特征的病证。中医认为,牙周病主要是由于胃火炽盛,火循经上攻牙周,灼烧牙周,或由于肾气亏损,牙周失养而日见松动发病。.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齿骨同源,为肾中精气所养。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精气不足,则牙齿易松动。肾阴亏虚多由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精亏髓少,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现代医学认为,牙周炎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当病原菌侵袭牙周组织时,人体免疫系统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牙周炎的发生。感染的发生除与病原体的毒力和数量有关外,还与机体的防御力有关,牙周炎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与牙周炎的复发有一定的关系。增强机体防御机制是牙周病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故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补肾气之虚,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7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而口腔溃疡中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口疮)”更为常见,且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复发性口疮以口腔黏膜周期性反复发作局限性溃疡为特征。通常发生在嘴唇、舌头上或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较长,疼痛持久。根据临床观察,复发性口疮经常在过度疲劳后发病或女性月经前后发作,目前更年期妇女发病有上升趋势,但怀孕期妇女发病率较低。这些现象都显示溃疡的发生与女性激素变化,主要是分泌减少有一定关系。中医认为是妇女更年期因肾气渐衰,冲任脉虚,阴阳失调。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机能活动之本,一但耗伤,则诸脏交连而易发病,肾多虚证。肾精耗损,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于口,故口舌生疮。六味地黄丸方全方共成滋阴清热、降火敛疮之功。现代医学证明诸多口腔溃疡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而六味地黄丸方中熟地、茯苓、山药、山萸肉均有增强免疫机能作用,调整机体免疫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六味地黄丸治疗女性复发性口疮能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3.8月经病
中医认为月经病主要为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劳倦过度,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二脉损伤所致。临床中月经病患者大多年龄较小,多禀赋不足,肝肾本虚;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精亏血少,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调理冲任;肝失疏泄,冲任受损。久病损及肝肾,致肝肾阴虚。故在妇科用药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肝肾。
六味地黄丸全方“三泻”之品与“三补”之品相辅相成,补泻兼施组方严密合理,科学性强。因此,此方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实践,相信六昧地黄丸会有更多的用途被发掘出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发扬中医中药的优势,使人类受益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固阴煎加减方——滋肝补肾调经
虚火也是火,那有没有虚火牙痛?牙痛出血齿又松,胃热阴虚玉女煎
固阴煎加减方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月经不调
知柏地黄丸新用途:糖尿病,尿道炎,更年期综合症,复发性口疮
【医方赏析】复明地黄汤加减方,主治滋补,活络,明目 主肝肾阴虚,精血耗损
上火反反复复,你用对药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