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患者陷入这18个用药误区,血糖肯定不达标,看看你中招了吗

药物可以治疗糖尿病,但很多糖尿病患者用着药血糖还是不达标,可能与错误用药有关。

以下18个用药误区,看看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是药三分毒,宁愿血糖高也不要用药

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只要不是长期过量服用,用药都是安全的。不良反应仅见于个别患者,往往在停药后可消失,不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影响。

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需要指出的是,药物大都要经过肝脏代谢而失活,并经过肾脏排泄。

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药物排泄障碍,药物原型及代谢产物在体内缓慢积聚而加重肝肾负担,影响肝肾功能,故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需格外慎重,尽量选择对肝肾影响小的药物。

误区二:新发糖尿病,一律先不用药

以往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通常先采取2~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若血糖仍然控制不好,才启动药物治疗。然而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仅靠生活方式干预,绝大多数患者的血糖不能完全达标,而持续高血糖会对血管和胰岛细胞造成损害。

为了尽早解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使血糖尽快控制达标,保护甚至逆转胰岛功能,糖尿病一经确诊,可同时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治疗。

误区三:新药就是好

每位糖尿病病人的病情都有差异性,甚至差异很大,用新药也有一定的适应证,胰岛功能、肝肾功能、依从性等因素都要考虑在内;且新药也要经过不断的临床试验才能充分了解它的药理机制、使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

误区四:用药跟着感觉走

有些糖友只凭感觉服药,只有感觉身体不适的时候才服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很高,但口渴、多饮症状并不明显;另外,吃吃停停,往往会导致血糖反复波动,而血糖波动的危害比持续高血糖更甚。

误区五:见好就收,擅自停药

目前,糖尿病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治疗。糖友经过药物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但这并不代表糖尿病已经痊愈,还应继续维持用药,否则高血糖会造成卷土重来、病情恶化。

误区六:吃多了就多吃些药

有些糖友,不能很好地控制饮食,只要吃多了便加用降糖药物剂量。一方面,这会导致糖友的控糖效果越来越差;另外,如果进食量与有所服药物的剂量无法正确匹配,可能会造成低血糖或持续高血糖,对控制病情极为不利。

误区七:追求快速降糖,忽视低血糖的危害

部分糖友为了把血糖尽快降下来,往往擅自加大药物剂量,这样不仅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控制血糖不能急于求成,血糖的剧烈波动比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误区八:忽视个体化用药

有些糖友往往看别人吃什么药好自己也跟着吃什么药。

殊不知,糖尿病是一种个体化很强的代谢性疾病,不同患者之间以及同一患者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其病理机制、胰岛功能、伴随疾病、血糖谱的特点均有很大差别。

因此,临床用药应当个体化,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糖尿病类型、身体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择用药。

误区九:频繁换药

不同降血糖药物起效有快慢之分,比如胰岛素增敏剂往往需要服用2~3周之后才能充分起效。

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刚用药没几天,见血糖降得不理想,便认为药物无效而急于换药,这是很不明智的。

糖友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用药剂量,加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如果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再改换其他药物或与其他药物联用。

误区十:联合用药不当

口服降糖药分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彼此联用非但不会明显加强降糖效果,反而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因此,原则上同类药物之间(如糖适平与美吡达、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诺和龙与倍欣)不得联用。

误区十一:用药方法不正确

降糖药物疗效的好坏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要选对药,另一方面还要用对药。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方法。

比如,格列奈类药物应在餐前即刻服用;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服;双胍类药物应在餐前或餐后服;α-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开始进餐时随饭嚼碎同服。

不按规定正确服药,不仅会降低降糖疗效,还会增加不良反应。

误区十二:忘记服药,补上就好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忘记服用降糖药物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要盲目补服。因为盲目补服降糖药可能会导致低血糖,低血糖对于很多糖友尤其是中老年糖友及并发症较多的糖友来说,其损害远大于糖尿病带来的身体伤害。

糖友补服药物应根据血糖、药物类型、漏服时间等来考虑是否需要补服及补服量的多少。

误区十三:只要按医嘱服药,就能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不合理饮食、肥胖、活动量少、心情变化、吸烟、喝酒等因素都有关系。因此,治疗糖尿病,需结合多方面综合治疗。

服用降糖药,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需要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调节心情、监测血糖等。

仅仅依靠服药,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

误区十四:胰岛素当用不用

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有抵触,即便口服降糖药已经失效,也不愿意注射胰岛素,究其原因,是担心用上胰岛素后会形成“依赖”。事实上,胰岛素是由我们自身胰腺分泌的一种降糖激素,任何人都离不开它,至于是否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完全取决于患者自身的胰岛功能状况。

如果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完全衰竭,就必须终生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此乃病情需要,这与“依赖、成瘾”完全是两回事。

血糖较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尽早使用胰岛素,一方面,可以保护胰岛B细胞的功能;另外,可以更快、更好地控制血糖,有效减少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十五:胰岛素用上就不能停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手段。有的患者使用胰岛素是因为自己的胰岛功能衰竭,必须依赖胰岛素的治疗,还有一些患者是因为某些特殊情况(如严重的感染、外伤、大手术等)暂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如果糖尿病患者尚有一定的胰岛功能,在胰岛素的帮助下度过“难关”后,还是可以停用胰岛素的,并不会产生所谓的胰岛素依赖性。

误区十六:打了胰岛素,不用限制生活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使用胰岛素治疗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其实不然,胰岛素治疗是一种补救的治疗措施,但并不能替代胰岛B细胞的所有功能,比如感知血糖高低的功能。

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控制病情,仍需配合规律的饮食和运动,并不是打上胰岛素就万事大吉了。

误区十七:迷信中药或保健品的虚假广告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目前还都没有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有些无良媒体发布虚假广告,一方面渲染、夸大西药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宣称可以用中药甚至某些保健品根治糖尿病。

许多糖尿病患者被误导,擅自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改服虚假广告中的产品,结果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不要迷信那些可以根治糖尿病的方法。

误区十八:只吃药,不复查

部分糖友认为检查太麻烦,不愿意复查,这是不可取的。其实,定期复查,相关的检查数据是医生观察治疗效果和调整用药的依据,只吃药不复查,身体的一些变化可能不能及时被发现,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避开降糖药物的使用误区,规范化的应用降血糖药物+控制饮食+配合运动+定期复查+保持心情愉快,再加上坚持,你还担心你的血糖控制不好吗?

作者:沐欣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使用降糖药糖人勿进五大误区-头条网
糖尿病用药误区大盘点(下)
专家详解糖尿病用药误区
应对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的用药误区
糖尿病患者应走出使用胰岛素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