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铸造知识 | 合成铸铁的熔炼及增碳剂的使用 】

合成铸铁的熔炼及增碳剂的使用

摘要:由于废钢价格比新生铁价格低,现在已经广泛的使用废钢加增碳剂工艺生产铸铁,即“合成铸铁”。不但铸铁的化学成分和温度便于控制,由于增碳剂的孕育作用,还可以提高铸件的综合物理性能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增碳剂;合成铸铁;氮含量;增碳剂吸收因素

一、合成铸铁的概况

二.常用增碳剂的种类

     增碳剂的种类很多,可以用作铸铁增碳剂的材料也很多,生产增碳剂的工艺也不同,质量悬殊很大,价格差也很大,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应根据铸件的几何形状和质量要求,正确的选择增碳剂。

优质增碳剂一般经过石墨化,即在高温条件下,碳原子的排列呈石墨的微观形态,如附图所示。

增碳剂石墨化

      根据大多数工厂的使用情况,结合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增碳剂的体会,仅简单介绍两种常用的增碳剂。

有资料介绍:①普通煅烧石油焦增碳剂,其因为没有经过高温煅烧,或煅烧温度偏低、时间偏短,氮含量一般在9000ppm左右(1ppm=10﹣6),硫含量也高,在白纸上无法画出清晰的痕迹。②高温煅烧石油焦增碳剂,氮含量在300~500ppm,硫比前者低很多。在白纸上可以留下清楚痕迹。③质量最好的高温煅烧石油焦增碳剂,氮含量在100ppm。硫比前者更低。在白纸上可以留下清晰痕迹,手感舒适,就像6B铅笔一样。

     很多企业在购买增碳剂时,往往注意的一是增碳剂的价格,二是增碳剂中的固定碳、硫、灰分、挥发分、水分的含量,这些对稳定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固然是重要的,但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参数,那就是增碳剂中的“氮”含量。

      氮在铸铁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有资料介绍,氮含量每增加10ppm,灰铸铁的强度可提高5~7MPa,同时硬度可增加3~4HBW。一般认为,当氮含量在70~120ppm,可以使石墨变短并具有尾部钝化的作用。氮能强化珠光体基体,提高铸铁力学性能,但当铸铁的含氮量超过临界点(一般认为约140ppm)时,就会使铸件产生氮气孔。

3.案例分析

(1)案例一  某大型铸造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某公司生产的增碳剂,产品质量很稳定,后间断使用另一公司生产的增碳剂,铸件加工后成批出现气孔,严重时铸件落砂后就可以发现。金相分析:气孔周围没有石墨,边缘白亮,呈“贫碳”现象。与“埃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金像图谱相对比,应该属于氮气孔。表2为出现气孔炉次化学成分检验结果。

(2)案例二  河北某厂,生产建筑扣件,选用的材质是QT450—10。球墨铸铁的wC控制在3.5%~3.7%, CE控制在4.5%~4.6%。其配料及化验结果见表3。

根据表2,计算增碳剂的吸收率:

不计烧损增碳剂应代入碳量=95%×3.8%=3.61%

不计烧损所有炉料应代入碳量=3.61%+0.7%+0.225%=4.535%

增碳剂实际代入碳=3.3%-0.7%-0.225%=2.375%

增碳剂的吸收率={1-[3.61(%)-2.375(%)]÷3.61(%)}×100%≈66%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煤质增碳剂的吸收率不仅低,而且在炉料熔化完毕,且清理完毕炉口熔渣时,如果因故需要停电或降低功率时,悬挂在炉壁上未熔的增碳剂,就会漂起来布满液面;另外不仅铸件上有气孔,即便是浇注时掉到砂箱上的跑铁,厚5mm左右,断口上也会有几个小气孔。

更换为石墨增碳剂后,增碳剂的吸收率在85%左右,不仅减少了增碳剂的加入量,而且也消除了上述的气孔现象。

       顺便浅谈一下对使用煤质增碳剂认识:由于煤的含碳量低,含硫高,燃点低(无烟煤700℃),煤质增碳剂的煅烧温度在800℃左右,其石墨化时碳原子为无序杂乱排列,碳原子相互勾连,不易摆脱本体。增碳剂宏观组织致密,质地光滑坚硬,且含杂质多,所以其溶解速度慢、吸收率低。

三、影响增碳剂吸收的因素

(1)增碳剂的自身质量  建议使用煅后石油焦增碳剂或者石墨化增碳剂,即人造石墨。

(2)铁液的含碳量  一般情况下,铁液的含碳量越低,增碳剂的吸收率越高,当铁液的wc在3.6%以上时,再增碳就困难了。

(3)铁液的含硅量  铁液中硅的含量越高,越影响增碳剂的吸收,这是因为硅具有排碳作用,降低了碳在铁液中的溶解度。

(4)铁液的含锰量  原铁液中的锰含量高,有利于增碳剂的吸收。

        有资料介绍,初始碳量每增加0.1% , 增碳剂吸收率降低 1 %~2 %;硅量每增加0.11% , 增碳剂吸收率降低3 %~4 %;硫量每增加0.1% , 增碳剂吸收率降低1 %~2 %;锰量每增加0.1 % ,增碳剂吸收率提高2 %~3 %。由此可见, 当铁液中初始碳含量高时, 在一定的溶解极限下, 增碳剂的吸收速度慢,吸收量少, 烧损相对较多, 增碳剂吸收率低。当铁液初始碳含量较低时, 情况相反。另外, 铁液中硅和硫阻碍碳的吸收, 降低增碳剂的吸收率。而锰元素有助于碳的吸收, 提高增碳剂吸收率。就影响程度而言, 硅最大, 锰次之, 碳、硫影响较小。因此,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应先增锰, 再增碳, 最后增硅。

(5)炉料和铁液质量  熔炼中防止铁液严重氧化。

(6)炉工操作  增碳剂还没有被吸收,就不停的往外挑渣,把增碳剂和熔渣一起挑出来。

(7)加入时间及加入方法  增碳剂不要先加入炉底,由于增碳剂的熔点高,其是依靠铁液的包围被缓慢的分解吸收的,所以如果直接加入炉底,不但延长增碳剂的分解时间,集聚的高温还可以将炉底烧成海绵状,甚至将炉底烧穿。应在炉底有少量铁液时,增碳剂随废钢一起加入,力争在炉料加入3/5时,把计算的增碳剂加入完毕。

(8)炉温控制  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铁液温度较高(约1380℃),则碳较易溶于铁液,增碳效率因而较高。

四、增碳剂的加入方法

       我们知道用感应电炉熔炼炉料,是由感应圈经导电产生磁场,在炉料中产生电涡流,由电涡流发热藉以熔化炉料。

废钢的熔点比铸铁高,增碳剂的熔点更高,当废钢在熔化过程中以及熔化之后,增碳剂被加热缓慢的溶解和扩散,增碳剂中的碳才能被钢液侵蚀吸收。钢液逐渐的变成铁液,即常称之为“合成铸铁”。

        感应电炉在熔炼铁液过程中,具有电磁搅拌摩擦的特性。铁液过热温度高,过热时间长,且又有感应电流的搅拌摩擦,铁液中微细的晶态石墨即自发晶核和外来结晶核心,都会逐渐溶于铁液而消失,或浮经液面与集渣剂粘裹在一起被挑出炉外,这样使铁液中可在共晶结晶时作为石墨外来晶核的物质大幅度减少。

        由于使用中频感应电炉不但没有增碳源,而且碳还有烧损,所以为了得到合格的含碳量,添加增碳剂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在熔炼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对铁液质量和增碳剂的吸收率也时至关重要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在炉底加入30~50kg新生铁或回炉料→少量废钢→(有铁液后)增碳剂+废钢→生铁+回炉料。

结语

    用废钢加增碳剂生产合成铸铁,在选用增碳剂时,要根据废钢的加入量来选择增碳剂,如果废钢的加入量少,可以选择含氮量适当高的增碳剂;如果废钢的加入量多,可以选择含氮量低的增碳剂。优质的增碳剂,不但具有增碳作用,还具有对铁液的孕育作用。由于氮毕竟是气体,且不易检测和控制,所以在购买增碳剂时,力争购买含氮量低的增碳剂为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增碳剂的选择及使用 有个重要参数易忽视
合成铸铁的熔炼及增碳剂的使用
增碳剂应用
增碳剂
感应电炉用废钢做铸件 有哪些常见问题与缺陷
感应电炉熔炼铸铁用增碳剂 选择与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