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荀瑶

荀瑶

荀瑶(前506年-前453年),姬姓智氏,出于荀氏,故称荀瑶,后世多称智伯、智伯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智氏家族领主。公元前475年,荀瑶成为晋国执政,因赵氏拒绝献出封地,联合魏氏、韩氏于公元前455年发动共同对赵氏的晋阳之战。战后,赵襄子派人向魏、韩陈说利害,魏氏、韩氏因而与赵氏联合反攻智氏,荀瑶被赵襄子擒杀,智氏衰落。

中文名荀瑶

外文名Xun Yao

别 名智襄子智伯,智伯瑶

国 籍春秋晋国

民 族华夏族

出生地山西永济市

出生日期公元前506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53年

职 业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春秋晋国执政卿士,智氏家族领主

更多

    人物介绍

    荀瑶(?—前453年):姬姓,智氏,名瑶,因“智”通“知”,故古书多作知瑶、智瑶,智氏出于荀氏,故又多称其荀瑶,时人尊称其智伯(同“知伯”),谥号曰“襄”,故为智襄子。 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智氏家族领主。前475年,担任晋正卿后,带领晋军南征北战,多立功勋后野心滋生,欲图灭韩、赵、魏三家而独吞晋国,却因致命的性格缺陷而最终身败名裂。晋阳之战的惨败不仅是智氏家族彻底崩溃,更使晋国的分裂终成定局。

    智氏背景

    智氏自从荀首位列世卿以来,多受中行氏的护佑,平稳发展。荀首之子智武子荀罃晋悼公时代倍受器重,成为晋国霸业复兴之最大功臣。智武子暮年,智氏宗子荀朔离开人世,只给荀罃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荀盈。

    荀罃使智氏崛起,却因为儿子荀朔、孙子荀盈的早亡几乎失去卿位。晋平公为了加强君权,曾一度要取消智氏的世卿之位,幸亏中行吴(中行氏的荀林父与智氏的荀首是亲兄弟)念及同宗之情,多加保护,才是智氏躲过一劫。

    晋平公不得已,只得安排尚未成年的荀跞(荀盈之子)成为下军佐,他的堂叔父中行吴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

    前501年,荀跞在历经近30年的宦海沉浮后,继士鞅成为晋国正卿。智氏终于度过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断层期,熬过了危机。

    前497年,晋国发生剧变,范氏、中行氏与赵氏旁支邯郸氏攻打赵氏,围攻赵氏于晋阳。执政智文子荀跞宣布范氏、中行氏为叛党,并率领智氏、韩氏、魏氏三家协助赵氏反攻中行氏、范氏,晋国军制裁减为二军四卿。晋国由此陷入一场长达8年的内战,在平定内乱过程中,荀跞坐朝,赵鞅出征,赵氏逐渐在军中树立权威,其权力甚至超越了位列正卿的智氏。

    前492年,执政荀跞走完了他的一生,赵鞅无可争议的继之为晋国新一任执政,荀跞死后,他的儿子荀申成为四卿之一。

    择立嗣卿

    赵鞅位列正卿后,权倾朝野,史载赵鞅“名为晋卿,实专晋权”。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赵氏也彻底走出下宫之难的阴影,蓬勃发展。晋国最后的对决就是在智氏与赵氏之间展开。

    在赵鞅如日中天的权势之下,荀跞的儿子荀申几乎被人遗忘,史书中记载荀申只有一件大事——择立嗣卿,这也是关乎智氏兴亡的大事。

    在这里提一提晋国嗣卿,晋国六卿是世袭制,父死子继。晋国诸卿长达200多年的斗争中,只要一个家族不幸出现有一代人不争气,或是家族的嗣卿是个败家子,那么这个家族就非常危险,轻则被驱逐,重则灭族,急则身死人手,缓则祸及子孙。贾季、胥甲、赵同、先榖、三郤、栾黡……无不是如此。

    各大家族在诸卿内斗的尾声时刻,越来越重视立嗣择优而立的重要性,而不是古板的套用周礼的嫡长子制度。这一天,荀申召集族人、家臣召开家庭会议,商讨立嗣问题。

    荀申已经有了好的人选,那就是荀瑶,这时智氏的族人智果表示反对:“荀瑶不如荀宵!”荀申反驳:“荀宵面相凶狠。”

    智果解释:“荀宵狠在表面,而荀瑶是狠在内心,荀瑶有五大优点:不如立荀宵比较好。荀瑶,须髯飘逸,身材高大;擅长弓箭,力能驾车;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流畅;坚强果断,恒毅勇敢,此五贤别人无法能比,惟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不用仁德去施政,而用以上五贤才能去强行统治,谁能拥护他?如果立荀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必然有灭门之祸!”

    荀申听不进去,仍然固执己见,立荀瑶为嗣卿。忠言逆耳的荀果已经预感到智氏危亡的来临,为了保全自己,带领着自己的一小部分族人到晋国太史那里注册,改智氏为辅氏,表示脱离智氏,另立宗庙(【注】:先秦时期姓氏有别,改的是氏,不是姓。智氏为姬姓,姓是与生俱来的,不能改变,只能说智果由姬姓智氏,分为姬姓辅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家分晋——春秋战国分水岭
    以“侯马盟书”为口,谈谈晋国最后的霸业恢复者——智伯瑶(一)
    春秋风云之三家分晋
    资治通鉴中的历史:晋国从这里被分开(连截二)
    晋阳之战时,如果韩魏不反水,晋国不会亡,曲沃代翼之事重演罢了
    晋国六卿的人物风云录,无不显露出成王败寇的势利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