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雅君妇科临床证治》之月经后期典型病例

 

月经后期典型病例 

 

1.肝气郁滞、肾阴不足之月经后期

王某, 女, 24岁,天津人。

初诊:2005517日。

主诉:月经后期、量少1年余。

现病史:该患者未婚,15岁月经来潮,经期3~4天,周期为30~40天,于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月经后延,且经量少。末次月经为513日,量少仅为3天,色淡,质稀,并见情绪低落,腰膝酸软,疲劳乏力,健忘,头晕耳鸣。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

该患者曾服安坤赞育丸2个月,无明显改善,故来本院就诊。

病机治则:肝气郁滞,肾阴不足;治宜疏肝理气,滋补肾阴。

方药: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合八珍汤加减。

柴胡10g  当归12g  白芍15g  熟地黄20g  川芎10g  党参15g  炒白术15g  茯苓15g  生甘草6g  枸杞子20g  山萸肉15g  川断15g  石菖蒲10g  远志10g  桑寄生20g  香附10g  枳壳10g  砂仁6g(后下)

10剂,水煎服,日2次,并嘱其保持心情舒畅。

二诊:2005528日。服上方后诸症均减。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月经未至,治宜养血活血、疏肝补肾。

当归15g  赤芍15g  白芍15g  桃仁6g  红花6g  川芎10g  熟地黄15g  砂仁6g(后下)  坤草30g  鸡血藤30g  香附12g  柴胡12g  党参15g  茯苓30g  炒白术15g  石菖蒲10g  远志10g  山萸肉15g  枸杞子15g  菟丝子15g  狗脊15g

20剂,水煎服,日2次。

三诊:2005620日。月经于617日来潮,本次延后4天,月经量增多,色红,质转稠,上症均无。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桃仁、红花,加女贞子15g,旱莲草20g10剂继服。

其后以此方调治1个月,月经正常。    

【按】本案患者月经后期伴月经量少,责之于肝气郁滞、肾阴不足,细询得知其近来感情有变,而致肝气不舒,气机失调,气滞则血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应期不至,因成此证。魏教授以逍遥散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再合六味地黄汤以滋补肝肾,使生化有源,并加八珍汤以益气养血;香附、枳壳以疏肝理气;远志、菖蒲开窍宁神,《神农本草经》载远志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聪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重庆堂随笔》载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伍川断、桑寄生以补肾强腰膝,共成此方。其后据此调治,并多次劝慰,终去其疾。

2.气血两虚、冲任失养之月经后期

赵某,女,34岁,河北人。

初诊:200374日。

主诉:月经后期1年。

现病史:该患者已婚已育,G3P3。自述产后2年,月经不调,常常错后8~10天,月经量少,行经3天,质清稀,色淡红。平素疲劳乏力,腰膝酸软,面色萎黄,头晕心慌。末次月经为620日,较前错后10天。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无力。

在当地医院就诊,各项检查未发现异常。血压:80/55mmHg。给予乌鸡白凤丸口服2个月,未见明显效果,故来京求诊。

病机治则:气血两虚,冲任失养;治宜益气养血,调补冲任。

方药:大补元煎合生脉饮加减

生晒参12g  怀山药30g  熟地黄15g  炒杜仲15g  当归12g  山萸肉15g  枸杞子15g  炙甘草6g  香附10g  生黄芪60g  麦冬12g  五味子6g  桂圆肉12g  阿胶珠30g  白芍30g

30剂,水煎服,日2次, 同时加服人参归脾丸。

二诊:200385日。月经于726日来潮,本次错后6天,经期4天,月经的质、色、量均较上次改善,疲劳乏力、腰膝酸软、头晕心慌均减,近日失眠。血压:100/65mmHg。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前法显效,上方加炒枣仁20g,柏子仁20g,刺五加20g,再进30剂;人参归脾丸继服。 

三诊:200396日。月经于829日来潮,本次错后4天,经行4天,色红,量可,质转稠,失眠已无,余症近无。血压:110/70mmHg。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沉弦。上方去枣仁、柏子仁,加砂仁6g(后下),陈皮12g,再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其后以人参归脾丸继服。

随诊半年,月经已正常。 

【按】《丹溪心法》载:过期而来,乃是血虚。本案患者因多产之后,精血亏少不能按时而至。魏教授辨其证为气血两虚,故采用张景岳之大补元煎以补血益气调经。方中生晒参大补元气;怀山药、甘草佐人参以滋生化之源;当归养血活血调经;熟地黄、枸杞子、山萸肉、炒杜仲补肝肾,益精血,乃补血贵在滋水之意。合生脉饮以益气复脉;用大量黄芪者,乃取明代吴鹤皋所谓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桂圆肉、阿胶珠、白芍以养血补血;香附理气调经;炒枣仁养心安神;砂仁、陈皮以健脾化湿,取其醒脾且补而不腻之义,共成上方。

3.寒凝血瘀、冲任失调之月经后期

王某,女,22岁,北京人

初诊:2002510 日。

主诉:月经错后半年。

现病史:该患者13岁月经初潮,经期为5天,周期为28~32天。近半年来月经常错后7~10天,痛经,经量多,并有两月行经一次,伴见腰痛,手足不温。平素生活不规律,晚睡晚起,嗜食冷饮。末次月经为428日,本次错后8天。舌质暗,苔白,舌下脉络瘀滞,脉弦细。

海淀妇幼保健医院B超提示子宫附件无异常。经治无效,故来我院就诊。

病机治则:寒凝血瘀,冲任失调;治宜温经散寒养血。

方药:温经摄血汤加减

熟地黄15g  炒白芍20g  川芎10g  炒白术15g  柴胡6g  五味子6g  川断15g  肉桂6g  当归12g  香附10g  高良姜10g  吴茱萸6g  山萸肉15g  桑寄生30g  焦三仙各15g  炙甘草6g

15剂,水煎服,日2次。并嘱其生活规律,忌食生冷。

二诊:2002526日。服上药后腰痛、手足不温减轻。舌质暗红,舌下络瘀,脉弦滑。月经将至。以上方加炮姜炭6g,坤草30g,艾炭10g,再服15剂;同时加服艾附暖宫丸。

三诊:2002612日。月经于531日来潮,本次错后3天,痛经减轻,经量多,有血块,余症均减。仍宗前法,上方加丹参15g,继服15剂。

四诊:200275日。月经于71日来潮,本次错后2天,痛经程度减轻,血块及经量均减少,腰痛、手足不温等症已无。舌质红,苔薄,舌下络瘀减轻,脉弦滑。因临近假期,配丸药以巩固,方药如下:

熟地黄30g  党参30g  川芎15g  炒白芍50g  炙甘草10g  香附20g  川断30g  炒白术30g  五味子15g  柴胡10g  肉桂10g  当归30g  砂仁10g  山萸肉30g  菟丝子30g  枸杞子30g  桑寄生30g  坤草30g  丹参30g  阿胶15g鹿角胶30g

【按】本案患者系在校大学生,生活不规律,嗜食冷饮,乃成此寒凝血瘀之月经后期。魏教授选用傅青主之温经摄血汤加减。傅青主谓:妇人有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乎!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不可执一而论。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夫经本于肾,而其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尽来附益,以经水行而门启不遑迅阖,诸经之血乘其隙而皆出也。但血既出矣,则成不足。治法宜于补中温散之,不得曰后期者俱不足也。方用温经摄血汤。方中再加入当归、香附、高良姜、吴茱萸以温经养血;山萸肉、桑寄生以补肾强腰膝;丹参、坤草以化瘀;炮姜、艾炭以温经散寒;焦三仙、炙甘草以和胃。调治2个月后月经已调,继以丸药善后。

4.脾肾不足、冲任失调之月经后期(多囊卵巢综合征待查)

张蓉,女,32岁,北京人

初诊:2005521日。

主诉:月经周期延后10~15天半年

现病史:该患者已婚6年,G1P0,于2000年行人流术。15岁月经初潮,经期5天,周期为30天。于半年前出现月经延后10~15天。末次月经为55日,月经量少,色淡,伴腰酸,头晕耳鸣,平素带下清稀,面色晦暗。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尺弱。

20053月行输卵管通液术提示双侧通畅,B超提示卵巢呈多囊性改变,内分泌检查未见异常,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待查”“肥胖症”。西医给予激素疗法,因惧于副作用而来我院就医。

病机治则:脾肾不足,冲任失调;治宜健脾益气,补肾调经。

方药:

太子参30g  怀山药20g  炒白术15g  炙甘草6g  白果10g  芡实15g  桂枝6g  茯苓30g  川芎10g  荔枝核10g  橘核10g  熟地黄15g  山萸肉15g  当归15g  仙灵脾10g  肉苁蓉10g  丹参15g  菟丝子15g  女贞子15g  旱莲草18g  枸杞子15g  河车块6g

10剂,水煎服,日2次,并服用安坤赞育丸,治疗期间要求避孕。

二诊:200562日。服上药后腰酸痛、头晕耳鸣减轻,白带减少,余症同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仍沉细。上方去白果、芡实,加生黄芪30g,香附10g,坤草30g,法半夏10g,山慈菇6g,桃仁10g,红花10g,水蛭6g,炮山甲10g,皂角刺10g,继服15剂。

三诊:2005620日。月经于612日来潮,错后7天,月经量少,色仍淡,腰酸、头晕耳鸣继减,白带少,面色转红。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弦。治宜健脾补肾,化痰调经。方药如下:

生黄芪30g  太子参30g  怀山药20g  炒白术15g  炙甘草6g  茯苓30g  熟地黄15g  山萸肉15g  砂仁6g(后下)  仙灵脾30g  肉苁蓉10g  当归15g  丹参15g  菟丝子15g  鹿角片15g  枸杞子15g  仙茅6g  河车块6g  香附10g  山慈菇6g  法半夏15g  青皮15g  陈皮15g  炒苍术15g  胆南星10g  炙甘草6g

15剂,水煎服,日2次,安坤赞育丸继服。治疗期间要求避孕。

其后以此方调治半年,月经正常。

【按】多囊卵巢临床上多表现为持续无排卵和雄性激素水平升高,以月经失调、不孕、肥胖、多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多见于中医的闭经”“月经后期等。正如《坤元是保》中所载,有妇人肥胖,经或二三月一行者,痰气盛而躯体闭塞经脉也

辨病辨证相结合,诊为脾肾不足、冲任失调。故以太子参、怀山药、炒白术、炙甘草、茯苓健脾益气;白果、芡实固摄调经;桂枝温阳;川芎、当归、丹参养血;荔枝核、橘核化痰燥湿;熟地黄、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补肾阴;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河车块温肾阳。上药相合,共奏健脾补肾,益气养血调经之效,并根据病证,随证加减。本病的治疗周期一般较长,必要时采取中西医合治。

 

临床分析

月经后期即月经周期延长7天以上,甚则3~5个月一行。经行后期既是病名,又是症状,属于西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范畴。一般认为,经行后期要连续出现两个周期以上。若仅延迟7天以内,无其他症状出现,或偶尔一次周期错后,均不作本病论。此外,青春期月经初潮后1年内或围绝经期周期时有延后而无其他症状者,亦不作疾病论。

临床特点

1.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感寒饮冷、情志不遂、多食肥甘或肥胖女性多见。西医所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伴月经延后者,可参照本病治疗。

2.青春期女性患本病者多乳房发育略差,子宫略小,双侧卵巢可略小或略大,B超可见卵泡,BBT单相或低温相偏长;更年期女性患本病者子宫正常或略大,卵巢无特殊。血FSHLH水平偏低或正常,血T水平可正常或略高。

3.月经后期如伴经量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

鉴别诊断

1.HCG检查及妇科B超等可以鉴别。

2.月经后期及时治疗,一般情况预后良好,可恢复正常月经周期。如不按计划治疗,本病可发展成闭经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多次人流手术,影响子宫内膜功能和卵巢功能,进而卵巢早衰,提早绝经

病因病机

经行后期,中医又称为至期不来”“月经延后”“月经落后”“经迟等,病变部位在冲任二脉。冲为血海,而血的来源与生成必然依赖脾胃的生化与肝的调节;血的贮存与排泄又必然依赖肾的闭藏和脾的统摄。如果脾胃虚弱则经血生化无源;肝不藏血则血海盈亏无度;脾不统血,肾失闭藏则经血外溢。任脉虽主胞胎,但是气血、津液、阴精均源于脾胃之生化,故脾为孕育之;其所以能孕育和系胎,又依赖于肾气之盛衰,故肾为孕育之根。大凡冲任之病均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冲任二脉的生理病理现象均依附于肝、脾、肾三脏,总由肾虚、脾虚、肝郁、血虚、寒凝等。

辨证论治

本病总的治疗原则以调整周期为主,按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分别施治:虚证治以补肾养血或温经养血;实证治以理气行滞;虚实夹杂者,当分别主次而兼治之。

1.月经后期而行,伴量少,色淡红,下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弱者,以胶艾四物汤加减:伴气虚者,加黄芪、白术;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丹参;腰酸者,加菟丝子;近月经期者,加莪术、红花、香附。

2.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冷痛,热敷痛减,肢冷畏寒,苔白,脉沉紧者以温经汤加减:经量多者,去莪术、牛膝;腹痛有血块者,加蒲黄、五灵脂。

3.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或有血块,下腹胀痛,胸胁及乳房胀痛,苔薄,脉弦,夹瘀者,或经行下腹胀痛较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以乌药汤加减:伴血瘀者,加莪术、生蒲黄;下腹胀痛者,加延胡索;气郁化火者,去木香,加川楝子、丹皮、山栀。

注意事项

1.月经期间,不宜多吃盐、饮浓茶、坐浴、穿紧身裤、高声唱歌、捶背、捶腰等。

2.月经后期,若不及时加以干预,将进一步发展为闭经、不孕等症甚至使卵巢功能早衰,进而对女性生殖造成严重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 易修珍云南。
吴熙用吴氏痛经膏治验一则
田淑霄教授崩漏诊治
疏肝活瘀消癥汤
秦继章医案(四)
少腹逐淤汤加减方有哪些?少腹逐淤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