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软件测试过程改进

在软件实际测试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多个等级,针对不同的等级也会形成不同的软件测试阶段定义,本文主要详细说明软件测试过程中改进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第一阶段:

该阶段的测试尚处于一个混乱时期,此时的测试和调试尚未有效划分,通常是在编码工作完成之后才正式开始测试工作,而此时的测试和调试会交叉在一起,其最终目的在于准确发现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如果在软件测试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测试资源和专职测试人员以及专业的测试工具,所使用的测试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那么最终所发布的软件产品质量将会难以得到保障。该阶段的软件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缺乏成熟而稳定的测试目标,其在测试中的地位也极其低下。

第二阶段:

在该阶段,将会把测试和软件调试工作区分开来,并且将测试作为编码的最后一个阶段。虽然软件测试工作已经被认为是有计划的行为,但是其自身的缺陷主要是在编码完成之后才会形成相应的测试计划,这是因为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所针对的代码是源代码。对于该阶段的企业来说,其最核心的目标便是所开发出的软件能够完全符合客户需求。在此过程中将会采取基础性的测试技术和方式,因为测试已经属于软件生命周期的末尾,必然会发现大量质量问题而无法有效弥补。此外,在需求和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问题也将会被引入到编码之中,但是以源代码为基础的测试并不能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阶段:

在该阶段,测试工作已经不仅仅属于编码之后的工作,而是需要将测试完全融入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之中。在软件设计需求阶段便会将软件测试融入到整个软件生命周期,测试也是建立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之上的,根据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并以需求为基础开展测试工作。在该阶段的企业通常会由独立的部门负责,测试部门和开发部门相互区分,并独立开展工作。测试部门会专门成立自己的技术培训部门,并借助测试工具对测试工作行程辅助。虽然在阶段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评审在质量监控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其自身并没有形成相应的评审机制,因此不能够对软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评审。


第四阶段:

测试是一个度量和质量控制过程。在软件生命周期中评审作为测试和软件质量控制的一部分,被测试的软件产品标准包括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等。在测试项目中设计的测试用例被保存在测试用例数据库中便于重用和回归测试。使用缺陷管理系统管理软件缺陷并划分缺陷的级别。但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公司还没有建立起缺陷预防机制,且缺乏自动地对测试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手段。


第五阶段:

具有缺陷预防和质量控制的能力。建立TCMM4基础上的测试公司已经建立起测试规范和流程,测试是受控的和被管理的。而达到TCMM5的公司,则坚决贯彻落实测试规范和流程且不断地进行测试过程改进,在实践中运用缺陷预防和质量控制措施。整个测试过程是被以往经验所驱动的,且是可信任和可靠的。选择和评估测试工具存在一个既定的流程。测试工具支持测试用例的运行和管理,辅助设计用例和维护测试相关资料,缺陷收集和分析,为缺陷预防和质量控制提供支持。软件测试过程改进调整测试活动的时序关系、优化测试活动资源配置、提高测试计划的指导性、确立合理的度量模型和标准、提高覆盖率、减少漏测软件企业良好的软件测试过程、测试流程与测试规范、测试尽早介入、自动化测试流程引入、质量控制机制、提高测试效率、引入白盒测试、测试数据记录与度量。



本文转自:简书

微信号:IdeaofS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建立软件测试管理体系
软件测试人需要掌握的测试知识架构体系(上)
软件测试仅仅就是为了发现缺陷吗?
软件测试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软件测试内容全貌——全景图
软件测试面试题集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