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熊伟:浙江版“NBP”有望加速形成

SHPGX导读:近日,浙江省发改委(能源局)加快推进管网独立、运销分离改革,扩大代输试点,鼓励上下游直接交易。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管道气交易部负责人熊伟认为,浙江版“NBP”有望加速形成,在国内形成价格标杆,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NBP”建立初衷是为平衡英国国家管网压力,逐渐发展为交易和定价的中心,英国天然气年消费量50%以上参与到NBP市场交易中,已成为欧洲天然气现货市场的风向标。

近日,浙江省发改委(能源局)推进管网独立、运销分离改革,扩大代输试点,鼓励上下游直接交易,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提速。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是直接接受国家发改委指导的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旨在助推国家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成立以来在我国天然气市场化已开展诸多有益探索。若两者相互协作,浙江版“NBP”有望加快形成,率先在国内形成价格标杆,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新版《中央定价目录》,明确“具备竞争条件省份天然气的门站价格由市场形成”。

4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紧跟推行管销分离改革试点,由资源方与购买方自行协商、市场化定价。并由政府主导管网公平开放及上下游资源申报、合同签订等。

这些重磅、量化及可实施政策出台,浙江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 

一、 “浙江”,为何走在天然气市场化前列

(一)浙江省天然气基础设施发达

管网方面。浙江省以西气东输一线建成投产契机,结合山多地少、人口密度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开展省级天然气统筹发展步伐。

经过近20年发展,目前已建成杭湖线、杭甬线、杭嘉线、宁波 LNG 配套、金衢配套以及甬台温、金丽温等省级输气干线、支线,2020 年底省级管网投运里程将突破 2300 公里,基本实现全省天然气“县县通”,“南北”网之分逐渐淡化,形成全省“一环网”供气格局。

LNG接收站方面。浙江省投运宁波、舟山LNG 接收站(一期)均为300 万吨/年,正建宁波、舟山 LNG 接收站(二期)及温州 LNG 接收站(一期)合计达800 万吨/年,并筹建玉环大麦屿、嘉兴独山港等 LNG 中转储运站,并且正在向国家申请建设全国 LNG 登陆中心,预计远期浙江省登陆的 LNG 将达到 5000 万吨/年。

(二)浙江省已形成多主体供应格局

浙江省资源供应已呈现多主体供应格局,陆上气有中石油通过西气东输一线、二线输送的进口中亚气、国产气,浙能通过西二线代输新疆煤制气,有中石化输送的川气(常规气及页岩气);

海上气有中海油宁波LNG、浙能联手中石化温州LNG接收站及东海气、温东气田等;部分城市燃气已经建成储气调峰站,供应主体日趋多元。

(三)浙江省“陆海相争”已呈“白热化”

国内LNG长协价格与原油价格联动,目前国际油价已经低至20美元/桶,进口长协价格已经低出浙江省门站价格。

叠加新冠疫情在国外仍在蔓延,国内部分工厂尚未恢复同期水平影响,天然气现货价格持续低迷,东北亚现货LNG到岸价2.29美元/百万英热(不足0.6元/方),海气资源反占一定价格优势,陆海之争俞演越烈。

二、 “抢抓机遇”,浙江天然气市场化提速

受制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及采购主体相对单一,为统筹省内天然气产业发展,浙江省天然气资源由浙能集团统购统销,运销一体化运行,在一段时间内对促进省内天然气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国内天然气市场发生积极变化,浙江省已出现多主体供应格局,且天然气市场从2005年不足10亿方增至2019年近150亿方,市场培育逐步成熟。

2020年1月20日,浙江省发改委(能源局)率先联合印发《2020年浙江省能源领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进一步开放LNG接收站建设市场,稳妥推进管网独立、管输和销售分离改革,以及推动城镇燃气扁平化和规模化改革,顺应国家“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思路。

尽管出台相应工作要点,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从国际市场来看,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初期,英国出台《天然气管网准则》,美国出台《天然气法案》。

浙江省发布《实施方案》,可视为年初下发《工作要点》的配套措施,主要条款直击要害,可实施性很强,配套政府亲自推动,必将对天然气市场化推进发挥有力支撑。

一是推动运销分离、公平开放。省网定期公开和更新开放服务的条件、申请和受理流程、剩余管输能力等信息,无歧视地向第三方开放,管输价格在政府核定范围内由双方协商确定。

二是组织上下游资质审核及合同签订。组织开展上下游企业申报、公示、审核,组织洽谈协商、代输及签订合同。

三是明确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具体关键条款。明确上下游直接交易量试点不低于30亿方,交易周期覆盖当年4月至次年3月非供暖季、供暖季,与上游合同签订周期保持一致,明确价格参考基准门站,由上下游自行协商确定、市场化定价,并在合同中明确偏差结算、计量、调峰、应急等关键条款。

三、“合作共赢”,加快浙江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步伐

目前,全球范围有两大成熟天然气定价中心,美国亨利中心“Henry Hub”和英国全国平衡点“NBP”,亨利中心被选为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天然气期货的交割地,“NBP”为英国洲际交易所(ICE)指定的天然气期货交割地。

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在文件明确非居民用气应加快进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由供需双方在价格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公开交易形成具体价格,力争全面实现非居民用气的公开透明交易。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再次提及引导非民生天然气进入交易中心公开交易,通过市场发现真实市场价格,形成合理季节性价差。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

在现阶段,由浙江省政府层面直接主导此轮试点上下游合同签订及履约,有助于建立起上下游协商定价市场化机制。但上下游自主选择渠道相对有限,且无相应平台进行履约担保,将面临市场流动性不够、竞争不充分、发现价格不够及时等问题,同时政府还将承担交易履约风险监督职能。

从欧美国家来看,借助天然气交易中心,促进了这些国家天然气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为天然气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浙江省也不例外,需借助天然气交易中心“核心枢纽”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政府有形之手逐步归还市场。

此轮浙江省实施方案试点约占管道气交易规模1/4,主要以城市燃气为主,今后上下游协商定价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后。

国家管网正式运行后,将有其他更多主体资源代输至浙江区域,浙江省网也将与国家管网干线及周边上海、江苏、福建、安徽、江西等省市管网互联互通,浙江省天然气市场不会偏安一隅,届时交易范围不仅局限于浙江省内,天然气交易将辐射至长三角乃至全国。

2020年3月,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若干措施的批复国函〔2020〕32号,支持打造液化天然气(LNG)接收中心,建设国际能源贸易与交易平台,促进浙江自贸试验区加快发展国际油气贸易,打造天然气交易平台,做大做强LNG国际贸易。做好与国内已有交易中心衔接,明确战略定位,实现协调发展。

Henry Hub和NBP都是上市二十余年才有今天成就。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作为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接受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直接指导,是我国天然气市场化的重要产物和改革重要支撑,成立初衷旨在形成中国价格,发出中国声音。

成立5年以来,设计挂牌、竞价、招标、团购交易模式,先后开展管道天然气南气北上、储气库调峰气交易,LNG保供预售、年度合同团购、接收站窗口期、进口LNG窗口一站通等多种交易产品。目前共有会员2600余家,覆盖国际及国内各省市,能满足跨省、长三角及全国范围内交易需求。

浙江省作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先行者,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进行业务合作,吸取国家级平台优势及成熟经验,必将加快推动浙江省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尽快形成中国价格,消除“亚洲溢价”,降低国内进口天然气成本。


四、“精准服务”,浙江版“NBP”加速形成

“NBP”包括英国境内输气管网,平衡点内管网互相连通,天然气价格取决于采购成本与上、下气点的容量,与运距无关,国产气和进口气同台竞技,形成“NBP”价格。

目前浙江省内管线已经互联互通、同网同价,从政府层面推动制定公平开放管网准则、热值计量、调控系统支撑能力适配等工作,建立有效的能源监管体系。

加之交易中心发挥“核心枢纽”作用,将出现上游多主体供应,中间环节高效集输、下游市场充分竞争格局。浙江版“NBP”有望加速形成。

在此轮浙江省上下游直接签订合同实施方案中,由政府组织上下游开展合同协商、代输、签订等工作。若利用交易中心进行平台撮合及特有信用体系,可帮助上下游有效开展达成交易,并提高协商效率。针对大型燃气企业或工业用户设置“竞卖”等产品,帮助降低采购成本。

一是平台撮合。搭建公平、公正、公开交易平台,帮助上下游撮合成交,实现有序资源配置。

二是发现价格。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设计挂牌、竞价等多种交易模式,上游在平台上集中投放资源,下游多渠道选择,将形成市场化价格。

三是履约保证。参与试点企业上下游之前彼此无合同关系,利用交易中心进行线上组织交收,利用保证金信用体系帮助上下游规避违约风险。

试点成功后,浙江省内上下游直接交易范围必将进一步扩大,尤其随着国家管网成立及市场主体增加,下游面临较多气源选择,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提供多样化服务。

一是管容 气量交易。2019年2月,国家能源局委托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承接管网基础设施信息采集、报送与公开系统,目前已经开始试运行,包括国家管网、浙江省网等在内基础设施剩余能力将在系统中公开展示。

通过信息公开系统监控省网剩余能力,交易中心同步承担天然气现货交易和管容交易市场,实行“管容 气量”即买即配,天然气成交后自带管容。

二是完善交易功能。交易中心进一步完善交易功能,上游灵活采取挂牌、竞价、招标、团购等交易模式,下游可采取竞买、竞卖等多重组合,自主选择资源供应渠道及调整供气安排。不断完善线上交收功能,与省网生产运行系统进行数据链接,实现线上交易结果有序交收。

三是帮助上下游规避风险。交易中心加大产品设计与创新,活跃交易方式,设计回购或转售等产品,后期开展中远期及期货交易,并衍生多种金融工具管理价格风险。 

四是形成“浙江价格”。天然气市场化逐步活跃后,天然气短期合同逐步增加,通过月度、周前、日前短期合同平衡供需,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扩大,门站价格逐步取消,并与期货交易所进行期限联动,将形成“浙江价格”。

五是传导形成“中国价格”。国家管网正式运行后,随着管网建设及互联互通逐步完善,管输效率大幅提升后,管输费用将逐步降低。中国LNG进口量占比快速提升,沿海地区一直以来作为价格高地的局势将被打破,西部的国产气、进口管道气与LNG资源将在河南、两湖、江西等资源匮区形成平衡,价格高地将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今后国内天然气价格会逐步呈现条 块模式。

“浙江价格”的先期推出无疑会起到领头羊作用,在区域内形成价格标杆,将引领长三角其他区域天然气改革加速,随着该区域管网逐步联通完善,有望形成区域一体化价格。而全国其他区域将参照此价格升贴水为本区域价格,逐步构建起国内天然气市场化价格体系……。

“浙江价格”有望率先发出“中国声音”,帮助中国争夺国际天然气市场话语权。

熊伟 高级经济师

2006年7月-2008年9月,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生产运行处主办,驻中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工作,获加拿大Enbridge公司调度员证书,中控调度岗位。

2008年9月-2015年6月,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西气东输二线筹备组、规划计划处主办、主管,负责生产运行、企管法规、计划统计、投资管理工作。

2015年7月-2016年12月,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油气销售部销售与客户管理科副科长,负责天然气营销、调运、运行协调、客户管理及线上交易工作。

2017年1月-2019年6月,中石油天然气销售西部公司营销调运处调运科科长,高级经济师,负责天然气营销、调运、协调监督及线上交易工作。

2019年7月-至今,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管道气交易部负责人(总监助理)。

本文来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然气交易该往哪走?看欧美国家怎么做
文章详情
英国天然气交易中心启示
现在是中国获取天然气定价权的最佳时机
新奥重组求变:上下游一体化,抢占市场先机
【天然气之夜】重庆天然气交易中心,行业内怎么看?(观点独特,语言锐利,比会议发言接地气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