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纯真之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庆明笔下的妇女儿童题材中国画
userphoto

2023.04.07 河北

关注

王庆明 教授

生于1933年,江苏太仓人。青年时期就读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195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国画系,就学期间受教于潘天寿、吴茀之等老先生及浙派人物画莫基人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等先生,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被美术馆收藏。作品《马克思一家阅读莎士比亚》为德国马克思故居收藏。

 1988年由文化部派赴缅甸进行美术考察并讲学。1989年和1995年两次赴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并应邀在南洋艺术学院讲学。1998年赴欧洲艺术考察半年,并于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个人画展。著有《王庆明画集》《结构素描》(合著)。

平平淡淡,点点滴滴,却来自对生活的关注和对艺术的真诚,便以此作一段落的小结。

我偏爱儿童、少女和母亲的主题。无论是在天山脚下哈萨克牧民的毡房里,在西双版纳傣家人的竹楼上,或在家乡的小街水巷中,以及自己生活的周围,最吸引我的总是天真的孩子、纯真的少女和充满爱心的母亲。我画他们,出自内心的爱。

在辉煌的中国画传统中,写意人物画是比较单薄的一支,为此近年来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关心和投入、继承和变革。我以为人物画重要的是人物本身,即画中出现的应是有血有肉并与观众心灵相通的活人,而不是某种程式的翻版、符号的堆砌。我视造型和笔墨为一对可以相知的朋友,好友间磕碰在所难免,但更多的却应是携起手来,共同为画面添姿增彩。造型与笔墨之完美结合,是我的重要追求之一。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渐悟“功夫在画外”这句话的分量所在;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对民族精神的领悟,对美的认识、理解和创造,对视觉艺术新形式的开掘等等问题,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艺术思想和潮流,都像一种无声之音在我耳边时时作响,又如许多无形的手在推我向前。

于是,除了继续在平淡中求真、于点滴中寻情以外,我感到还有许多事要做。以上录自我1993年画集中的一段话。多少年过去,人渐老,画依旧,初心未变,但行步迟迟,唯有作画若干,加上原有画作再成一册。册中所收作品,来自名个时期,时间跨度较大,题材各不相同,形式亦自有异,生活之美常在,笔墨情趣无穷,画虽不全,但面貌可见。人生能与艺术相随,当常存感恩之心,作画时有苦有乐,探讨中有得有失,一分自信,几多耕耘,自画自说,我自为我。

——王庆明

2017年12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友宪人物画作品精选
张友宪★人物画作品精选(下)
境由心生 宁静致远 | 何丽教授的工笔人物画
山东艺术学院|张丽华人物画
田黎明水墨人物画欣赏(2)
电视预告 | 悼念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永良先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