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取”.“格局”.中国画构图攻略

有人将“意取”解读为中国画一种“意存笔先”的作画方式。大意是说画家下笔之前,心有意境,成竹在胸,而后创作一气呵成。不错,这样理解未尝不可。但局限于这种诠释,则看低了中国画“意存笔先”的大格局的构图谋略。



“意”是什么,是事物本身的“意”,还是由此“意”关联到彼“意”。比如说一朵花,其本身的“意”就是花卉本身的美,或者通过这种本身的美,装点居住的环境,使环境优雅。但是当画家在构图时,将这朵花升华一种:道之为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朵花,有一个精神存在。这个精神至真至切,充满了信实。味象才能澄怀,将这朵客观的花,通过思想灵魂的咀嚼,曲其态,穷其理。这便是中国画独一无二的“意取”,也是中国画的一种格局。


中国画最大的格局,是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对画家来说,这是一种无比宽广的笔意。无厚德何以载物,无上善何以载道。古人说: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这是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的境界所在。这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人文情怀,是中华民族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古人说“画者,圣也”。



中国画大格局的方法源于“大道至简,衍化之繁”。这是先贤观察宇宙变化而得出的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变化规律。现代科学认为:无机元素生成单纯无机化合物,无极化合物生成有机化合物的混合体,有机化合物的混成体,生成基本蛋白质和复杂蛋白质,复杂的蛋白质通过一系列过程生成多细胞生命,直到生成复杂生命体。生命诞生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路线图。中国画,本身就是演绎生命体生生不息的艺术。用传统理论,表示这种艺术形式是《道德经》里边的“道”,用数字表现这种艺术形式,也是《道德经》里的“道”。道生1,就是0生1,生成线。1生2,生成2维平面。2生3,生成3维图像。3生万物 ,生成4维图像的不同变化形态。而感受4维图像不同变化生成的“意”,就是5维。如果算上0维,那么“意”就是第6维。这是中国画“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的方法论,一种对“意取”事物内在精神而得到的“玄之又玄”的艺术形式。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讲述了一段诸葛亮“意取“司马懿的故事。故事缩略如下,话说“孔明分拨已定,忽飞马报:司马懿引军十五万,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已无大将。众文官闻听尽皆失色。孔明登城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有妄行出入,高言大语者,斩!大开四门,每门用二十军士,扮百姓,洒扫街道。魏兵到,不可擅动,吾自有计”。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童携琴一张,于城楼,凭栏而坐,焚香操琴。曹军哨见,急报司马懿。懿笑而飞马远望。见孔明焚香操琴,镇定自若。懿大疑,便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蜀军见状无不骇然。孔明抚掌而笑说,司马懿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小说家们将这段故事乐道为空城计。笔者以为,这也是诸亮“意取”的一种大格局。诸葛亮经过长期的研究对手。深知司马懿对自己的认识,局限在“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上,这是“意取”。然后反其道而行之,以城门四开,旌旗隐匿,百姓洒道,不得宣哗,城头弹琴的表象,暗布“一城”杀气,这是的“玄之又玄”的格局。



意取与格局,是中国画构图谋略。所谓动天下者,必先动天下之心。“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意存笔先”,即是“意”存天下”,“意”存全局。说到底是画家心中关照一线一图,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船一水,一溪一壑的“全局”和“一域”的关系。画家要站在时空的高位,“意取”万物的内在精神,以笔墨化育宇宙空间生命体的精气神变化。以“我有一画能贯通山川之形神”的笔意,化育“夫画者,圣也,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之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图腾。



中国画,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画家在创作之前,离不开“意存笔先”的格局。这种“意取”和“格局”,左右和决定中国画潜伏的“意”。或沁人肺腑,或启迪智慧,或一缕清风,或一阵春雨,或一阵狂飙,或一声春雷。所谓动天下者,必动天下之心。这是具有民族艺术特征的构图攻略。


丹青居士

2018.7.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顾鹤庆画家《创制意境 意存笔先》
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
谈中国画,赏中国画
空城计——司马懿养寇自重?
【易品三国】立功,有时也是坏事
缓兵之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