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雁塔交通工会图书馆推荐—法理12 法律解释
雁塔交通工会图书馆推荐—法理12  法律解释
书抄于2016年4月22日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1、法律解释的定义与特点
法律解释是值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意义的说明与阐述,法律解释即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律实施的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一般解释相比,法律解释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法律解释的对象是能够作为法律决定的大前提的来源的文本或资料;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法律解释往往由待处理的案件所引起且法律解释需要将条文与案件事实结合。法律解释是价值判断的过程,具有实践性和目的性;法律解释受解释学循环的制约,解释学讯循环是解释学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它是指整体只有通过理解他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解释学循环之存在,要我们在进行法律解释时,必须从整体考虑,不能从局部断章取义。
2、法律解释的种类
法律解释由于解释主题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是指有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体法律约束力的解释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非正式解释,也叫学理解释、任意解释、无权解释,一般是由学者或其他个人组织对法律规定所做得不具有法律法律约束力的的解释。
二、法律解释方法与位阶
1、法律解释的方法。法律解释的方法,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国家的概括和表述是不同的,虽然如此,法律解释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纳为—文义解释、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体系解释、客观目的解释等几种方法。文义解释,也称之为语法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这是指按照日常的、一般的或法律的语言使用方式描述制订法的某个条款的内容。这种内容哀要求解释者必须对语言使用方式或规则的有效性进行证成。文义解释的特点是将解释焦点集中在语言上,而不顾及根据语言解释出的结论是否公平、合理;体系解释,也称之为逻辑解释、系统解释。是值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利用逻辑中的矛盾率来支持或反对某个解释的结果;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又称之为主观目的解释,是指根据不参与立法的人的意志或立法资料揭示某个法律规定的含义;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这对立法者的目的或意图进行证成。解释者必须要以一定的立法资料如会议记录、委员会的报告等为根据;客观目的解释是根据理性的目的或在有效的法秩序的框架中客观上所指示的目的即法的客观目的。而不是根据过去和目前事实上存在着的任何个人的目的,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依据正在讨论的法律问题的历史事实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这要对依据正在讨论的法律问题的历史事实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这种方法要求解释者要要对历史事实及其与现实情形的差异进行证成,而且要对历史上的解决方案的不合理性进行证成;比较解释是指根据外国的立法例和判例学说对某个法律规定进行解释。
2、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
各种解释方法的特色—语义学解释和立法者意图或目的解释实质上使法律适用者在做法律决定时严格地受制于法;相对于其他法律解释,这两种法律解释方法使法律适用确定性和可预测性得到最大可能的保证。历史解释和比较解释容许了法律适用者在做法律决定时可以参酌历史的法律经验和其他国家或社会的法律经验;体系解释有助于特定国家的法秩序避免矛盾,从而保障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客观目的的解释可以使法律决定与特定社会的伦理与道德要求相一致,从而使法律决定具有最大可能的正当性。
法律解释的位阶。现今大部分法学家都认可下列位阶—语义学解释一体系解释—立法者意图或目的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客观目的解释。但是,这种位阶关系只是初步的,是相对而非绝对的,究竟那一种解释方法占优,往往取决于结果本身的重要性。法律人在推翻上述位阶所确定的各种方法之间的优先性关系时,必须要充分地予以论证。
三、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大解释
根据文义解释时的解释尺度不同,被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与扩大解释三种。
字面解释,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焊含义解释法律,即不缩小字面含义,也不扩大字面含义。限制解释。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广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在窄解释。扩大解释。指法律条文的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原意为窄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广的的解释。
四、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当代中国初步形成一种一元多级的法律解释体制。
1、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一元体现为法律解释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解释程序。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提出的法律解释的要求。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民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定法律解释潮草案;全体常委过半数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法律解释。
2、司法解释。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有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解释决定。对于司法解释的审查。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两央、省级常委会、两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审查要求。常务委员工作机构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专门委员会审查认可抵触,而两高不予修改或废止,则—向劝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复废止的议案;或向全国人大不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议案。
3、行政解释。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国务院及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4、地方性法规的解释体制。凡属于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出补充规定的,又制定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或作出规定。凡属于地方性法规如何运具体运用的问题,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解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法律解释规则
试论法律解释方法的种类
专访 | 经典照进现实:斯卡利亚法律解释学的实践意义
法理中的法律解释
刑法解释
2011年注税考试 税法的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