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AP: 对组织的认同会增加不道德的亲组织行为


www.jijitang.com


原创文章首发于唧唧堂,作者:唧唧堂研究人 高洪尧


有个现象很有趣:当我们处于自己的某个集体中时,极有可能对集体中的某些体制、某位领导很不满意,但是如果当他人对我们集体说三道四时,自己心里仍会不好受,很有可能为自己不满的那个集体进行辩解,和他人争吵不休。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种表现,只能说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同样,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可能热爱着自己的公司,也可能讨厌它们,但是当自己的为了公司的荣誉和他人竞争时,也极有可能抛弃之前的信念为此刻的结果拼尽全力,甚至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那么,究竟为什么我们会为了自己的组织、集体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呢?这种形式的亲组织行为是在什么因素的影响之下滋生的呢?


基于以往研究,目前研究者认为组织认同虽然有着一系列积极作用,但是不乏也会存在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对自己所属组织过于认同,那么很有可能为了组织的荣誉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同时,根据社会认知理论,道德脱离包括一些道德评价机制,当个体脱离了道德规范时,就极有可能“被允许”做出不道德行为。所以,目前对不道德的亲组织行为产生原因的探究便主要集中在组织认同和道德脱离上。


不道德的亲社会行为(UPB):旨在促进该组织或其成员有效运作,但违反核心社会价值观、道德、法律或合理标准的行为。比如,编造或者夸大自己公司的成就。


组织认同:指与组织之间的统一性,在组织中有一种归属感,或是自我和组织之间的心理融合,并以集体的利益为中心。


本次共三个研究,前两个为相关,后两个为实验(可以得出因果关系)。在研究一中,研究者以中国某一连锁公司为对象,招募其中78个公司的员工,告知他们这是一次对他们业务情况等方面的测试,获得前前三名的人将会将给他们所对应公司1200元人民币。本次测试共分为两个部分:1)基础知识任务;2)工作技能任务。在基础知识任务环节,每名被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15道题目,然后写下自己公司的名字。将答卷交给测试人员后,他们每个人都被告知自己在这一轮的分数是最高的,继续加油。然后接下来是工作技能任务,他们需要完成一些问题矩阵,在规定时间结束后,他们需要自行写下自己完成了多少个,然后写上公司的名字交给测试人员。这一环节中,就给了员工们作弊的机会——可以多写自己完成矩阵的个数。最后,研究者使用相应量表测试了员工的组织认同(告知被试是分数认同)和道德脱离。


数据分析后,结果发现:组织认同水平越高,道德脱离的可能性则越大,做出不道德的亲组织行为的几率也越大。道德脱离后,则更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亲组织行为,即作弊。研究者发现:组织认同水平越高,员工则更倾向于做出不道德的亲组织行为,其中道德脱离起完全中介作用。


在研究一中,研究者假设作弊是亲组织所带来的影响,但这仅仅是一个假设,所以为了突破这一限制,研究者进行了研究二。研究二分为两个部分,其间隔为4周。第一部分,员工需要完成用来评估组织认同的问卷。第二部分,员工需要回答他们愿意为组织做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水平。控制一些变量后,研究二的结果和研究一完全一致。


为了确定组织认同和不道德的亲组织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下的效应,研究者操纵了组织认同的水平(高、低)和组织间关系(合作、竞争)这两个变量,以美国员工为被试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三)。对操纵的检验发现,两个变量的操纵都是有效的。数据分析得到结果:和前两个研究结果一致,组织认同水平越高,员工做出不道德的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则越大。在竞争环境下,这种效果尤为明显,但在合作环境下,则二者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同样,道德脱顺的中介作用也是在竞争环境下才会显现出来。


通过这一系列研究,我们发现员工之所以会做出不道德的亲社会行为,组织认同感起着很大作用。而且,组织认同感越高,员工则越可能不顾道德的限制,进而做出任何有违道德标准的亲组织行为。


参考文献:

Chen, M., Chen, C. C., & Sheldon, O. J. (2016). Relaxing moral reasoning to win: how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relates to 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唧唧堂研究人简介:高洪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公司所有层级都要有集体意识?
为了我的家庭:工作场所中的不道德亲家庭行为
教授观点 | 郑晓明:那些创新力强的人总给企业找麻烦?
心理契约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简单却容易忽视的四条管理定律
王辉:提升影响力的六项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