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刀其实从未消失?揭秘“唐刀”的传承之路与诸多误解

唐刀是近十年来古代军事爱好者在网络经常讨论的一种武器。在不少人的概念里,唐刀不光是日本刀的祖先,而且是一种唐朝特有的优秀武器,并随着唐朝的衰落而消失了!那么,真的如此吗?

要说这个问题,那首先应该弄明白什么是唐刀。从字面意义讲,唐刀应该是唐代的刀。如果按网友的习惯来讲,唐刀应该特指某一种刀。所以首先应该对唐刀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否则便不好往下进行了。

《唐六典·武库令》中记载,唐代军队使用四种刀,分别为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

隋唐时期的刀存世量很少,因此研究人员也无法对唐代四种战刀的形制做出准确的定义。目前大多数关于唐代刀具的理论和文献,都带有一定程度的猜想成分。从壁画上看,唐代使用的刀包括两类,一类为普通环首直刀,另一类为刀首无环的直刀。既然如此,那么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这四种刀,其形制也不会超出这两大类的范围之外。

陕西三原淮安靖王李神通墓石障浮雕

仪刀是仪卫使用的刀,仪刀刀装华丽,环首上铸有龙凤的形状。唐代的壁画和画像砖上有大量手持环首刀的仪卫形象,有人认为这些仪卫手中的刀便是仪刀。如果这种猜测属实,那么仪刀便是普通的环首刀,顶多是装饰多一些罢了,1991年,陕西长安县窦皓墓曾出土水晶坠金柄环首刀一把,有人认为这把刀就是一把仪刀。

武库令中说,障刀的用途是“鄣身以御敌”,有人认为鄣身是防身的意思,因此认为障刀应该是防身使用的短刀;但也有人认为,障刀的“鄣身以御敌”包含两种含义,鄣通障,意为遮挡,这说明障刀的长度足够挡住身体,御敌则含有搏斗杀敌之意。因此障刀应该是士兵战场上用来格斗的刀,刀刃不会太短。

横刀是士兵日常佩戴的刀,也称佩刀。唐初大将王君愕的儿子王及善在担任右千牛卫将军时,受到唐高宗的召见,高宗对他说:你忠心谨慎,所以我才授你三品的职位,其他人不经征召是不能到我的居所的,而你却可以佩带着大横刀站在我的身边,现在你知道自己身份有多么贵重了吗?

陕西长安县唐代窦皓墓出土的水晶坠金柄饰环首刀

有人据此认为,横刀体型较大,因此高宗才有“大横刀”之说。也有人认为,横刀体型较小,王及善由于受到高宗信任,才能佩带较大型的横刀,因此高宗才会专门指出他所佩的刀是“大横刀”。

现在,日本藏有若干隋唐时期的刀,其中正仓院藏有一把金银荘横刀,全长仅54.4cm,刃长34.86cm。这把刀为隋唐时期产物,但是否为中国传入,并无确证。

总之,关于陌刀的形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长柄大刀,有人则认为应该是双手中短柄长刃刀。

正仓院藏金银荘横刀

不过,除了陌刀,其余三种刀虽然没有准确的证据来表明它们的形制,但起码有个别实物或疑似实物存世,所以,网络上“唐刀”的概念,其实就是指仪刀、障刀、横刀的统称。而且这些刀应该都属于短柄刀。上文中说了,唐代的短柄刀包括环首直刀和非环首直刀。那么唐代以后,这三种刀真的消失了吗?

唐代灭亡后,紧接着的是五代十国,这段历史比较短,文物也少,咱们就跳过去,从宋朝说起。宋代武功不盛,因此始终没有统一全国,北宋和辽国并立,南宋和金国并立,因此“唐代以后的刀变成什么样了”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唐代的刀和宋辽金时期的刀的区别是什么?”。

南宋铁刀

要比较两种刀具,除了刀具形制之外,刀鞘形制也很重要。魏晋之前的环首刀多采取璏式佩带法,南北朝时期,来自萨珊波斯的双耳吊挂法进入中原,并迅速取代璏式佩带法成为中国刀剑的主流佩戴方法。唐代和唐代以后的刀均采用双耳吊挂法佩带,因此在刀鞘上,唐代的刀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接下来说刀具本身,先来说唐代的环首刀。环首刀产生于西汉,特点是刀身细长平直、柄首有环、多数无刀镡。从西汉开始,到南北朝,乃至隋唐,中国军队装备的刀基本都是这种环首刀。早期环首刀的环首和刀身多为一体铸成,隋唐时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不少环首刀的环首和刀身分开打造,然后以铆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不过从整体造型上看,唐代环首刀和过去的环首刀差别不大,比较明显的区别可能是刀镡相对比较普及一些。

笔者所见资料中,出现过环首刀的壁画或其它艺术品有:陕西三原淮安靖王李寿(即李神通)墓壁画及石雕;陕西礼泉县昭陵长乐公主墓壁画;陕西礼泉县昭陵程知节墓壁画;陕西礼泉县昭陵韦贵妃墓壁画;唐陵现存的大量石翁仲;四川万州冉仁才墓出土武吏俑;西安南郊杨思勖墓出土描金石雕武士俑。这些壁画或雕塑上出现的环首刀,外观与唐代之前的环首刀差别不大。

1929年,洛阳北邙山隋朝皇室墓葬出土了两把环首刀,这两把刀装饰华丽,环首为铆接结构,均有刀镡,其中一刀环首内透雕凤头,另一刀环首内透雕双龙。两刀刀身都装有银质部件,局部有鎏金。

洛阳邙山出土隋朝环首铁刀

相较汉代时期的环首刀也有个别装有刀镡,但造型往往比较简单,而洛阳出土的这两把刀的刀镡造型较为成熟。按照一般规律来说,一种东西只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才会走向成熟,因此隋唐时期的环首刀应该有不少带有刀镡的。

唐代以后,典型的环首刀比较少见,但“带有环首的刀”一直都没有消失,这些带有环首的刀(以下简称带环刀)和典型环首刀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 环首刀刀柄部位和刀刃部位宽度相仿,而带环刀刀柄部位通常较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刀装方式的改变,环首刀的装柄方式通常是在刀柄部位缠绕纺织物,或者夹以木片,刀柄的主体是铁柄本身,而后世的刀多数直接以木制柄,分为两片,然后用铆钉把它和刀柄部位结合在一起。

朝阳博物馆西汉环首刀

二,环首刀形体细长,带环刀多数较为短宽。一般来说,军用刀的外观都较为细长,这样可以在确保杀伤范围的同时尽量减轻重量,但细长的刀条对冶炼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如果冶炼技术不行,刀身就只能造的短而宽了。唐代以后,使用环首结构的刀多数都不是军队的制式装备,而是民间粗制滥造的结果。由于金属质量和冶炼技术不过关,因此只能把刀身打造成短宽的样子。而军队之所以不用环首结构,是因为新的结构更加方便好用,既不需要制造环首,也容易控制刀柄的形状。

三, 后世的不少有环刀刀刃带有弧度,而典型环首刀都是直刀,这种变化应该是受中亚文化影响所致。

接下来再看非环首的刀(简称无环刀)。无环刀最早见于北周时期,是萨珊波斯帝国影响下的产物,唐代不少壁画和雕塑上都出现过这种刀。具体示例有:敦煌45窟唐代壁画《胡商遇强盗图》;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壁画;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壁画、陶俑;陕西富平县节愍太子墓壁画;金胜村太原焦化厂唐墓墓门壁画;金胜村4号唐墓壁画;西安市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唐顺贞皇后陵壁画;昭陵六骏中的丘行恭雕像。

胡商遇强盗图

从上面这些资料中看,唐代的无环刀带有刀镡,有较短的直柄,刀刃平直。这和后世的短柄军用刀差别并不算大。除去细节差异,主要区别就是刀刃平直和刀刃弧曲的问题,这种没有环首的刀,刀刃后面为一根较细的刀铤,刀铤上有孔,柄通常为木质,以铆钉连接,外部再另外安装柄首和其他构件。北方地区出土过一些辽代的刀,刀身平直,刀铤后无环首。从外观上看,这些刀装柄完成后的样子应该与唐代的无环刀区别不大。

所以,唐刀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唐刀中的环首刀被军队淘汰,沦为民用武器;而唐刀中的无环刀被后世所继承,在中亚文化的影响下,平直的刀身逐渐变的带有弧度。这部分唐刀并不能算是消失了,只是随着文化的演变而演变成了另外的样子。

正仓院藏金银钿荘唐大刀

另外,在现在日本藏有的,被称为“唐大刀”或“唐样大刀”的刀剑,通常具备以下特征:柄首装有金属配件,无圆环;刀柄为木质,柄上有孔;有刀镡。这些刀的来源一向存在争议,有中国流入说,日本根据中国刀的形制仿制说等。而网友们所说的“唐刀”的概念,其实是出自这些刀剑。从而衍生出所谓的“唯有唐代才有,唐代结束之后即消失不见,性能异常卓越的唐刀”。但其实“唐刀”这个词,被发明出来也就是近三十年的事而已。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环首刀    汉剑    鞭锏    陌刀    唐刀    钩镶     轻吕   战锤    石斧   马槊     西域镔铁大刀   朴刀   兵马俑青铜剑   镰刀   清弓   中国传统弓  明式小稍弓  英国长弓   国产刺刀大全   中国骑兵军刀   英国军刀  空军伞兵刀    海军宝剑   山文甲    明光甲    欧洲骑士板甲   鳞甲   古埃及赫梯弯刀   阿昌族户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备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兰国刀   印度虎爪   长钺   睾丸匕首  印度软剑   麟角刀  亚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垩纪鱼骨剑   伊斯兰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丧尸武器   越南弩   手掷类暗器  厨刀  世界盾牌    欧洲细剑   日本天皇佩刀  东瀛名刀谱  玉钢神话 兵马俑青铜剑    赵云亮银枪   关羽青龙偃月刀   张飞丈八蛇矛   吕布方天画戟   猪八戒九齿钉耙   唐僧毗卢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的仪刀、障刀、横刀、陌刀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用途
中华古典武器的代表:什么才算真正的唐刀?
正说唐刀(下) --横刀篇
双手刀的发展:从环首刀到现代长刀
每日兵器:隋唐刀最强知识科普
日本军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