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二集交易之道
    纽约华尔街每天上午9点钟之前,一行特殊的人流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华尔街,汇集到了这条街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中。
  这阵阵清脆的铃声伴随着它每一个喧闹的清晨,这就是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在这里聚集着千余名证券经纪人,作为买卖双方的中介代理,为数以百亿计的资本流动,提供着无微不至的服务。

  这是一个普通的交易日,但今天对于约瑟夫·岗美来说,却是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从事证券经纪人工作的第十五个周年纪念日。
  刚刚开盘不久,他幸运地接到了今天的第一笔交易委托。远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位投资人,作为岗美的客户,希望岗美以每股25美元的价格为他买入3.5万股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股票。

  纽约证券交易所经纪人约瑟夫·岗美
  我们从顾客那里收取的佣金是可以商议的,它取决于我们所花的时间和努力程度,我们的任务就是为顾客提供服务,为他们讨价还价。
  接到客户定单的约瑟夫·岗美,立刻起身去寻找场内可能持有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股票的其它经纪人。他成功了,仅仅3分钟,岗美从其它5位经纪人手中为客户买进了所需要的股票。随即,他用电话把交易结果通知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客户。

  纽约证券交易所经纪人约瑟夫·岗美
  我们每位经纪人每个月大约要执行5000万到1亿股的委托交易,平均每天是100万股到500万股,每天具体是多少要取决于股市的波动性和交易的活跃程度。今天的交易就不是很活跃。总的来说,每天上午9点30分到11点之间是交易比较集中的时段,每位经纪人大约能接到10个左右的交易委托。在随后的几个小时里,定单会减少一些,每天交易结束时,大概会有5到10个定单交易成功。

  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被岗美完成了。在电子化手段统治股票市场每一个环节的今天,像纽约证券交易所这样,由经纪人代理投资者在场内进行面对面交易的股票市场,全世界已经绝无仅有了。

  纽约证券交易所之所以要保留这样一种古老的交易方式,有人说它是为了保留一些证券市场的人气,也有人说它仅仅是为了保护一种文物。到底为什么这样做,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格拉索,或许会有他的一番道理。

  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理查德·A·格拉索
  在纽交所和世界上任何其它股市中,额度非常大的定单,从来不会通过电子交易来完成,而是通过职业经纪人和交易员作为中介来完成的,也就是在交易员之间完成。

  证券交易所所采用的交易方式或许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但是,从古至今,证券交易所存在的基础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改变。
  荷兰阿姆斯特丹纵横交错的运河,作为阿姆斯特丹重要的交通枢纽,它向人们讲述着17世纪荷兰商业的繁盛。横跨于运河上的近百座桥梁,这些水路和陆路交汇的地方,除了是交通枢纽之外,当时还是进行商品贸易的场所。

  这是阿姆斯特丹非常著名的一座桥,它的名字叫“新桥”。它初建于1550年。
  荷兰经济委员会工作人员鲍尔
  我们现在正走在新桥上。请往这里看,这就是在交易委员会管理之下进行交易的地方。当时这里汇聚了太多的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商人,法国的、英国的,他们都在这座桥上进行交易。

  “新桥”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股票交易场所,它的历史资料被今人收录在了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博物馆里。
  荷兰交易所博物馆馆长夏洛特·G·M·卡罗斯
  这个红点就是阿姆斯特丹的新桥,第一个股票交易场所的所在地,人们可以在那里进行每天两到三个小时的交易,它是一个地点,不是一个建筑物。
  在博物馆收藏的绘画中,人们可以看到当时股票投资人进行交易的情景。他们在一起谈论着,或者相互讨价还价,寻找着交易对手;或者传递和探询着各种有关股票的信息。这时的新桥是个非常热闹的地方,直到有一天,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16世纪末,每逢恶劣天气,股票交易人就跑到一个距离新桥最近的教堂里。它叫圣欧拉夫教堂,他们在那里继续进行交易。1578年,他们把圣欧拉夫教堂当成第二个交易场所。

  今天的圣欧拉夫教堂,已经变成了荷兰国会的办公地点。但是,当年这嘈杂的场景,激怒了教堂的主教,他愤然地把那些股票交易商们通通赶出了教堂。

  风雨中,交易商们东躲西藏。到了1611年,交易商们自行集资建造了这样一座建筑,专门用于股票交易,它正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

  第一个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坐落在市中心,距离现在的丹姆广场很近,是阿姆斯特丹的中心广场,它被称作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的诞生地,它存在了大约两个半世纪。

  1835年,这个交易所被拆毁。此后几经变迁,到了1913年,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变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说到这里,人们也许会问,股市中为什么非要有一个交易所呢?其实,股票市场一般分为两级市场:一个叫一级市场,它是企业把股票卖给投资人的市场;另一个市场,则是投资人相互买卖股票的市场,这就是所谓的二级市场。而交易所就是这样的二级市场。

  经济学家林义相
  交易所实际上是证券交易市场的一种形式,但交易所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集中的一种交易行为,集中当然要比分散好,好在什么地方,第一是它可以进行大规模大量的交易,你想一想你到大街上去买卖股票的话,你有卖的股票,要买的人不一定能找到你这里,也不一定会有。但我把它集中起来,所有的买方和卖方都能凑到一起。能凑在一起,大家对市场的情况就比较清楚,这时就会形成一个,我们所说的均衡的价格,真正市场的价格。你想想你拿着股票到大街上去,对方告诉你说你愿意卖十块(钱),人家说八块(钱),你可能就卖给他了。但是边上有个人,他愿意出十五块钱你也不知道,那么集中起来就有一个好处;第二个呢,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这种市场交易集中的交易行为相对透明,并且有利于整个资源的大规模配置。

  集中交易的优势几乎是无可替代的,从1611年到今天人们一直在努力扩大着这样集中交易的优势。以英国为例,19世纪之后,在英国各郡存在着21家证券交易所,而在1973年3月,这21家证券交易所被合并成了一家,这就是伦敦证券交易所。

  1612年,来自欧洲各国的投资者让新落成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显得越来越拥挤了。于是,一种新的交易方式也就随之诞生了。300名最具信誉的人被推举出来,他们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进到交易所里面进行交易。而这300位代理人也被称为经纪人,他们是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经纪人。

  市场信息集中到了经纪人身上,而每一位投资人又能通过经纪人了解到市场信息。这样就缩短了交易时间,提高了市场效率。
  在许多国家的股票市场上,经纪人代理投资人买卖股票的方式,作为一种制度,一直被保持到了今天,纽约交易所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像约瑟夫·岗美这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取得正式资格的经纪人一共有1366位。

  1875年,一件偶然的事情,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带来了一个新的变化。一位名叫鲍德的经纪人把腿摔断了,他不能再跑来跑去为客户代理买卖了。于是,鲍德提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椅子坐在场内,并宣称他只买卖西方联合公司的股票。于是,其他经纪人只要接到西方联合公司的股票买卖订单就去找鲍德,而鲍德则保证以最合理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所有经纪人都感到了方便,而鲍德也为自己谋到了买卖差价的收益,于是一种新的交易机制在纽交所诞生了,这就是所谓的做市商交易制度。当年的这把椅子已经变成了文物,收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里。今天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担负这种做市商职能的人被称为专家经纪人。弗兰克·史密斯就是一位专家经纪人,他从来不到处走动,坚守岗位,等待着其他经纪人的来访,所以人们称他为经纪人的经纪人。他的客户不是一般的股票投资人,而是交易所内的全体经纪人。

  可口可乐公司专家经纪人弗兰克·史密斯
  我是可口可乐的专家经纪人。如果有人想交易可口可乐的股票,我可以告诉他们,现在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是多少。然后,这些经纪人再去把买入价和卖出价告诉他们的客户。高盛和美林的经纪人从他们的客户那里接到委托以后就来找我,我可以告诉他们,你可以这种价格买入10万股,或者以那种价格卖出10万股。我是处于一个中心地位,这是一个很来钱的活。

  岗美接到了一笔定单,客户希望买进5000万股可口可乐的股票。但是,经过查寻,岗美发现场内其他经纪人手里没有适合的可口可乐股票卖出盘。于是,他找到了史密斯。

  经过简短地讨价还价,约瑟夫从弗兰克那里以相对满意的价格完成了这笔交易。
  这就是弗兰克·史密斯的作用,当市场内可口可乐股票出现暂时性的没有买方或者没有卖方的时候,弗兰克·史密斯就会站出来充当缺少的一方,使可口可乐股票能够连续不断地交易下去。在这个时候,弗兰克·史密斯行使的是专家经纪人的做市商职能。实际上,不仅是可口可乐,今天的纽交所上市的3100家公司,他们都有自己的专家经纪人,这些专家经纪人对于各自负责的公司了如指掌,他们对股价高低的判断是具有权威性的。

  纽约证券交易所最早诞生在一棵梧桐树下,那时,许多证券商就聚集在这棵树的周围,讨价还价。1792年,美国24位证券商就是在这棵树下签定了诚实守信的交易联盟。从此,纽约的证券交易进入了集中交易的时代。

  1872年,这棵树自然死亡。据当时媒体报道:一棵树离去了,纽约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朋友。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如今华尔街依然种植着一棵梧桐树。200年后,纽约证券交易所平均日成交额达到了500亿美元。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4的企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纽约时代广场
  纳斯达克诞生于1971年,这一年,美国邦克拉莫公司成功地开发了一种专门用于股票信息传输的大型计算机系统。而这一系统最先获得了美国证券商协会的运用。该协会的5000多家会员用电话线联通了纳斯达克的电脑主机,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这个全美会员自动报价系统。其英文字头的缩写,就变成了所谓的纳斯达克。与纽约证券交易所不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每只股票的交易是通过多个做市商来实现的。

  纳斯达克主席弗兰克·萨伯
  纳斯达克创立的初衷,是为小型的成长型企业提供交易场所,使这些大部分在做风险投资的企业得到一个机会去融资。29年前,纳斯达克正式开始营业,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的模样,最初来这里上市的公司,大多都属于新经济型公司,许多已逐渐成长为大型公司。

  纳斯达克的问世开创了证券电子化交易的先河,这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从那以后,一个没有交易大厅的交易所出现了,传统意义上的交易所从投资者聚集的场所变成了今天这样一个交易信息汇聚的网络。

  电子交易的成本较低,它允许市场流动性逐步积累,并使纳斯达克能够轻松地和国际市场接轨。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明显的优势,使得仅仅30年的纳斯达克,在1998年交易量一举超过了纽约证券交易所。
  这里是美国美林证券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在这里,那些双眼盯着屏幕、左手拿着电话、右手敲着键盘的人,就是帮助投资者买卖股票的经纪人。因此,如果人们在电子化的背景下重新去审视一下纽约证券交易所,审视一下纳斯达克,它们的大小或许已经无法用占地面积这样的指标去加以度量了。

  信息技术的发展,刺激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电子化的进程,从1974年到1984年的10年间,纽约证券交易所逐渐地变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把古老和现代融为了一体。

  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理查德·A·格拉索
  我们每日交易额的半数,都是通过电子交易完成的,不管顾客身在世界何处,他们送来的定单都能在10秒钟的时间内得以执行。我们90%多的定单,都是这样执行的。而交易大厅中的交易人员,执行的定单不到10%。纽交所采取人工和科技,双管齐下的办法进行交易。

  何止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电子化的革命同样震撼着欧洲这个股票市场的发源地。
  1986年10月27日,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始了全面改革。
  伦敦证券交易所总裁盖文·凯西
  1986年我们几乎做了所有能做的事,使我们的交易系统现代化。20年来政府制定的政策,一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政府开放了市场,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市场,鼓励大量的海外证券公司,将欧洲业务的重点放在伦敦。

  改革之后的伦交所也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一块静静的大屏幕和在它背后支撑交易、清算运转的大型计算机系统。
  信息技术能够带来高效率和低成本,已经成了全球证券界的共识。
  诞生于90年代初的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顺应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潮流,一开始就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交易、清算、通信、信息传播的全程电子化。

  上海地区
    这里是2000年3月的中国上海,一年来中国股市的火爆,让几乎所有证券营业部显得愈发拥挤。但是,福建闽发证券公司上海营业部却是一个例外,这里的交易大厅反而更清静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闽发证券公司上海营业部总经理严新忠
  现在比较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在国外也好在我们国内也好,就是说可以说是创造潮流的一种。在线交易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网上交易,通过券商和网络公司互相合作,通过一个软件的实现,就是说通过英特乃特来达到坐在家中,运作自己的股票,俗话说得好,有一种稳坐家中决战于千里之外。

  我们这里有10000多个客户,现在网上交易客户接近3000个,相当于只占我们的20%多的客户。但它的交易量占了30%以上,他们交易的频繁程度比一般的客户还是要高一些。

  网上交易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熊莹就是一位网上客户。如今,他休闲的时间越来越多了。网络把证券营业部搬进了他的家里。
  网络投资者熊莹
  在家里做(交易)感到挺安静的,家里看看书,看看电视,感到心情很平静,心情平静下来,感觉炒股票就很顺当,我就感觉在家里好。把电脑打开一看,你只要一点就能成交了,很多朋友愿意加入网上交易。

  纳斯达克主席弗兰克·萨伯
  网上交易最显著的意义在于,它使普通投资者参与到股市中,美国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股市只对富有阶层开放。而在过去的五六年时间中,美国老百姓,都可以通过网上交易参与股市,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对于国家很有好处。

  电子化的手段和网络交易的出现,让全球的资本市场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2000年8月,香港证券交易所主席李业广先生起程飞往伦敦。此次,他将与伦交所主席共谋合作大计。

  香港证券交易所主席李业广
  我们也会很积极地跟其它国际的交易所结成联盟,我们最希望是联三个时区,主要时区的交易所联合起来。一个是美洲,一个是欧洲,一个是亚洲,那我们可以组成一个,24小时的交易平台,这样会引进更多的资金到亚洲的市场来。

  李业广乘坐的飞机飞向了伦敦。而此时,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总裁盖文·凯西也在期待着李业广的到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见到这样的情景,投资者在自己的家中,在一天24小时之间的任意时刻,静静地敲击几个键盘,便可以轻松地阅读在全球任何一个交易所上市的任何一家公司的股票信息,完全自主地买进或卖出股票。

  从集市般的讨论还价到经纪人制度的出现,从电子化的改革到互联网的应用,证券交易所近400年的历程中,经历了若干次质的飞跃。但无论怎样变化,提高市场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都是证券交易所历史轨迹中一个永远不变的理念。在这样一种理念的引导之下,每一次改革都使市场信息更加透明,参与者更加广泛,竞争更加充分,从而使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更加迅捷更加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一棵梧桐树下的协议,到全球最大证券交易市场,纽交所如何走过这 200 周年?
全球市值前十大证券交易所
世界证券交易大事记
2019世界十大证券交易所 世界证券交易所市值排名
【漫步华尔街·第255期】全球十大著名的证券交易所
【转载】日进斗金:全球10大证券交易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