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余学习时间的“一退四进”

长春市第八中学张洪波校长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充满科技含量事业追求质量是教育不变的选择但不同的质量观会让教育走上不同道路有一批反乌托邦精神控制的学校用悲催人生去感染学生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誓言激励学生学生心无杂念一心向学学校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超越历史的高考新成绩当然也有像北京二十二中孙维刚这样的老师先教孩子怎么做人进而创造了55%升入清华北大的成功案例今天不去谈质量观的对错仅仅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思考两个办法都达到了这也说明了提高教育质量是有多种途径的然而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在学校的事课余时间同样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学生的课余时间一直被忙不完的作业无休止的补课所实际控制还有被先学后教学习前置的预习要求所占用但是效果却不佳因此探索学生更为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也是教育不可回避的一项课题

一退预习这一教学环节应该退出教育舞台

不论过去还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现在每逢学生请教学习方法的时候老师和专家们率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要做好课前预习因为如果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上课就会有备无患重点突点还能因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信息时代能够通过大数据了解事物的真相现在虽然没有足够的大数据但从一个班级的数据统计也可以小见大十年前我对学校的实验班学生的预习情况做过调查前提是在常规教学状态下老师上公开课除外),班级中偶尔进行自主预习的人数每天都坚持预习部分科目的人数每天坚持预习全部科目的人数在班级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这是在一个学有余力的优势群体中进行的调查结果是偶尔自主预习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4.9%,每天坚持预习部分科目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0%,每天坚持预习每个科目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0%。在动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又对一所优质学校100名同学做了调查除了老师有明确要求常规状态下只有一名同学是偶尔自主预习坚持每天每科都预习的学生根本没有
从两次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如果不是老师明确的布置任务,“预习是基本不会发生的所有一线老师尤其是初高中老师都可重复此调查相信结论不会有大的差异
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如果一个教育方式无法被教育对象自然接受那一定存在着不合理性为什么预习在真正的教育中很难发生仔细分析很多不合理性都显而易见只是有的时候我们不愿意刺破改革中这个美丽的肥皂泡而掩耳盗铃
试想一下学生面对课堂45分钟都很难全部解决的生涩内容不仅要自己读懂而且还要回答一些问题提出一些问题这要耗去学生多少课余时间学生每天至少面对六七个学科的学习这不只是牺牲学生课余时间的问题这根本是一项不具备可操作性的改革
预习之后学习效果好是个伪命题如果从课堂效果来看什么状态下才会呈现出一节好课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好的课堂一定能让学生面对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问题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互动探索的过程享受成功如果学生在课前已经预习就像我们在看一场已经知道结果的篮球赛学生还会有看的欲望吗很多优秀的教师即使是上大型的公开课最得意之处都是出其不意在新奇中创造生成的瞬间
由此可见不管是尊重事实还是追求效果这一提倡了数年的虚假繁荣的改革精品之作在现代的教育环境下都是时候该退出教育的舞台了
那么课余时间学生应该怎么学习哪

一进课程资源准备进入学生课余时间

预习退出学生的业余时间但不是否定课前师生的课程准备国家只为新课程提供了课程标准教材在某些学科的作用只是用来建构学生核心素养的桥梁因此未来的课程学习如果能让孩子带着课程资源走进课堂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学习效果即学生不去触及教材但可以围绕新课内容让学生做适当的课程资源的准备准备的可以是自己固有的储备”,也可以是通过查找得到的如果一节课一个同学准备一分钟的材料全班的同学可能就会有45分钟的新内容共享由学生参与备课”,呈现出来的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基于个性化认识的内容这种创意下的课堂一定是鲜活的而学生备课的过程也一定是能力提升的过程

二进每个学科作业前的五分钟反思进入到课余时间中

有人说优秀人才是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课余时间不要急于去完成作业每科作业前都拿出五分钟看看教材看看笔记把课堂的内容重新过一遍电影”,重点的再强化一下理解没太明白的再琢磨一下学习最高的境界不是听会也不是动手能解题而是”。每天的反思就是很好的的过程低年级学生内容少每天花一点时间给父母讲讲学到的内容都是很好的办法

三进每个学科二十分钟周回顾进入到课余时间中

心理学有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人的记忆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学生在学习中自己也会感受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果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开始减慢遗忘的数量也会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死记硬背的结果是费力不讨好强化记忆有1,2,4,7,15天重要节点现在学生学习的内容很多无法在每个节点重复但抓住一天和一周是必须的和可操作的

四进单元梳理或月梳理进入学生课余时间

单元梳理的过程可以把零碎的知识点建构成知识体系形成有逻辑的纲要更便于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梳理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内涵理解的提升过程也是学生由碎片化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的过程是提升学生关键能力重要的过程
    目前的教育现状我们还摆脱不了对知识的记忆和对分数的追逐那么综合人脑科学兼顾以及教育的实践科学安排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也是很有现实价值的尝试明确提出学生课余时间一退四进”,也应是破解一些教育乱像的一项有意义的尝试 

特别关注:

本期编辑:黄娟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课堂无需翻转
培养学生十二个良好学习习惯(魏书生)
被困住翅膀的老师
高中生怎样合理分配好学习时间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
初三学霸,单科次次拿满分!课外复习计划表曝光,你孩子能做到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