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沿山·全说了 | 黄宾虹先生临终语

沿山专栏壹号

编者案

全先生喜欢闲聊,有时瞎说。

不过大部份时候有趣。

有时严肃,像个老愤青。

干脆请他在沿山的微信平台开个专栏,

大约每周一小篇。

名曰:

“全说了”

全先生颇喜欢经、史、书、画,又喜欢民国一段历史。

估计,他说的会是这些方面。

——青泠 

作者白

我原来从事编辑出版。同仁问,在沿山开个专栏如何?

我说:“好,我交待,全说了!”

黄宾虹先生临终语

文/全

宾翁临终,断续吟出: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1955年2月4日,美院教师胡一川来栖霞岭探望,见黄宾虹病体消瘦,仍伏案作画,胡一川为宾翁拍下这张最后的照片。

一床被褥,宾翁用三十年。此被褥恐为当时学界艺术界之孤品。此种俭朴,惜物,既佛门中亦罕见,弘一法师亦甚俭朴。

反观今日佛门,能守身已不错。

不过,我相信真修行者仍有人在。

宾翁生活日用如此节约,然为得一印,得一画,他可倾其所有。

宾翁是画者,且是画之大者。此一点如今已公认。

晚年湖山写生,仿佛融入山水中

然我们若将他老先生仅视为一画者,或画家,则未免将他看得浅了,窄了。

他首先是一学人。

闲读。儒雅,睿智。

他生于浙江金华,自小濡染于浙东学派。后归故籍歙县,又浸淫于徽学。他的经史功夫极深,他的小学功力恐亦不在段、王之下。

宾翁中过秀才,廪生,国家出钱请他读书。若不是清廷覆亡,他可能还步于科举之途,成进士,点翰林。

中年像

他父亲经商。徽商重学,学不成,从商。故徽商文化底蕴极好,你看那徽式建筑,极富美感。

约2005年,我得王中秀先生编《黄宾虹年谱》,实为长编,我花一年时间读毕,觉已渐渐走近他老人家,且起了私淑之想。

作者藏王中秀先生编《黄宾虹年谱》

《年谱》辑录了许多记游文字,简净,典雅,曲折,如身在山水间。此类文字置于唐宋八大家同类文字中,几不能辨。

作者编《文汇大家——黄宾虹先生专辑》

他实在不仅仅是一个画者。

他的同时代人亦未将他视为一个画者。

视他为古文字学家、美术史论家、书画金石鉴藏家、编辑出版家,或国粹学派,甚或革命变法者康梁谭一党。

恰未将他视为一个画者。

“五十年后识真画”,他说。

晚期山水

似乎是解嘲,其实是极端的自信,这自信建立于他对中国学术精神的领悟与绘画史的熟稔。

为何是盖棺这许多年才论定,宾翁引清季姚惜抱的话已作出解释。

比如造假高手张大千,他多熟悉宾翁,在上海曾同住上、下楼,他怎能不懂宾翁的画,但未见他到处替朋友揄扬。

这其中的道理,诸君自然明白。

晚期山水

宾翁平生知己数傅雷,看他们往来书简,便可知他们忘年交之间的情谊有多深厚,此种情谊绝非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乃是学脉品性之相联。

当年懂宾翁的人其实也很不少,学界尤多。

1943年,傅雷为宾翁在上海筹办首次个展,作品共160件,几预售一空。籀篆对联尤为抢手。

集金文联。余绍宋先生誉为:"并世无两","明以来所鲜见"

余绍宋先生说宾翁的篆联“并世无两”,又说“明以来所鲜见”。

他终是不乏知音。

2019.3.29于秋山草堂

附语

对于宾翁,我极为崇敬。有机会续聊。

国美展出“神州国光——王中秀先生研究宾翁文献展”,王中秀先生亦可谓宾翁异代知己,研究宾翁耗费大量心力。2018年底王先生辞世。我自现场拍了几件照片,涉及宾翁应潘天寿先生请执教美院诸种种,附于下,不再附注图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贵资料】一代画圣黄宾虹书画作品赏析4
赏画 | 黄宾虹《拟元人山水卷》
黄宾虹晚年精品《北高峰图》
【嘉德香港】黄宾虹《北高峰图》
读画 | 黄宾虹《浈阳峡》:澄怀古道,浑厚华滋
我收藏的著名画家余本海的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