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千年后重归故里开封

千年之前,

开封府刘季孙亲自求书北宋文豪苏轼,

此后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帖辗转千年,

经我市史志专家刘海永多年苦寻,

近日终回故土开封,

在开封业界引起巨大轰动。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著名散文。宋元祐六年,苏轼在颍州做知府,受开封府刘季孙求书。当时苏轼写了两份,一份是楷书,一份是行草,世称草书《醉翁亭记》,楷书后刻石滁州。

苏轼与欧阳修关系甚密,其书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字体大小参差,错落有致;用笔以侧锋为主,烂漫天真,使人感到一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势和魄力。

记者在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帖中看到,该帖开头篇名前有作者姓名,即“欧阳永叔醉翁亭记”,苏轼后记清晰记载“开封府刘君季孙以滁人之意,求书于轼”。

刘海永说,草书《醉翁亭记》写成之后,未经刻石即被人秘藏,直到元朝元贞二年四月,才有赵子昂见之并作跋。此后又湮没多年。到明代露世,宋广、沈周、吴宽均有跋文。后来,长卷为文渊阁大学士高拱所有,高拱视为至宝,恐失于己手,命其门婿刘巡为之刻石。于是,苏轼草书《欧阳永叔醉翁亭记》和赵孟類、沈周、高拱、刘巡、文彭的跋文,便全部刻石留存。之后,刘巡携石返乡,立于鄢陵刘氏家祠。高拱所得长卷,后为首辅张居正所有。张氏败落后,此卷落入宫中,后因火毁。清康熙年间,河南新郑高拱后代高有闻,因为鄢陵刻石已经磨损不清,便将家中所珍藏的鄢陵石刻拓本,请工匠重新刻石,立于新郑高氏祠堂内。现刻石由郑州市博物馆藏。

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李惠良说,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碑帖石刻拓片形成于明万历年间,册页装淡墨精拓本,硬板纸,前是碑文后为跋。该拓片册页目前国内仅存两件,一件由河南鄢陵县档案馆珍藏,另一件则由刘海永收藏,其中共有拓片24张,苏轼草书18张,题跋6张,另有2张近代墨跋。

“我一直关注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碑帖石刻拓片,今年5月偶然从一位朋友那里获悉,不料却失之交臂。”刘海永说,“如今柳暗花明,这批石刻拓片终于回到了开封,我非常高兴!”

欧阳修之名篇,加上苏轼之妙书,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碑帖拓片真可称得上是珠联璧合、书文双绝的艺术珍品。原开封市文物鉴定专家组组长、河南省著名文物鉴定专家云学文告诉记者,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千年后重归故里,不仅使苏轼草书之原貌得以传承,也为后人研究苏东坡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记者:岳蔚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草书欣赏《醉翁亭记》明代拓印本
苏轼草书《醉翁亭记》
苏东坡草书《醉翁亭记》碑拓欣赏
文史踪迹|苏轼草书《醉翁亭记》石刻拓片回归开封——东坡守颍草楷两书《醉翁亭记》之一       李援朝
苏轼草书《赤壁怀古》拓片
苏轼草书《醉翁亭记》明代拓印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