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除张效彬外,我们还忽略了哪些旧京名家?

导源于鲁公

徐小燕女士曾回忆张先生晚年作书情况,“记得张老每天上下午各写寸楷四纸,已坚持了半个多世纪。难怪他字体工整娟秀,遒劲有力。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都是那么疏密得体,凝重稳健。”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中的张效彬题跋

张效彬亦能书大字,从他为家藏《田园风味》图卷来看,其大字以颜真卿体为主,与父张仁黼书法“导源于鲁公”如出一辙。

张效彬题“田园风味”

张效彬之父张仁黼致王懿荣书札

客观地讲,张效彬的大字楷书不如其小字耐看,力度亦不甚强,这也似乎是其书法的不足之处。

张先生行草书存世不多,《褚遂良圣教序》后的题跋是其行书作品,从结体和行笔来看,应归于帖学范畴,取法在二王、智永之间,无甚突出面貌。

《褚遂良圣教序》中的张效彬题跋

融汇各家

张效彬藏品中还有《元拓岐阳石鼓文》、《明拓汉置卒史碑》、《吴天发神谶碑》,他在《房梁公碑》中所作题跋有“常习篆籀以用中锋,习分隶以炼辅毫,习颜书以植间架,习欧书以取姿势,于褚派则只临同州本圣教序记。”可见他对篆隶书应略有涉猎,但似乎很少临摹。

以楷书最为见长

总之,张效彬书法还是以楷书最为见长,从其所作的诸多题跋来看,以《元拓岐阳石鼓文》题跋最长,且最精彩,洋洋洒洒数百字的楷书,整体气息通畅,用笔劲挺爽利,是将金石气和书卷气完美结合之作品。

《元拓岐阳石鼓文》中的宝熙题跋

《元拓岐阳石鼓文》中的张效彬题跋

《元拓岐阳石鼓文》中的张效彬题跋

被忽略的诸多名家

清末民初,很多书家对于书法仅作为实际的应用,并未以此加以炫耀,但他们临池功力深厚,风貌独特。像张效彬,他经历了科举训练,自身又对金石、书法甚为喜好,一生收藏甚富,对前人名迹心追手摹,其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因此他的书法自成一格,别具风姿。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复杂的历史原因,后人对他们的书法了解不多,其作品也极少流布,如今仅能通过题跋领略其特有的面貌。

民国时期北京书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期,碑帖两派书风并存,名家辈出,擅长书法的学者、文人如车载斗量,虽然他们并不以擅书自我标榜,但其书法是那一时期学者书法真实水平的展现。

如今,研究者对吴昌硕、溥心畬、于右任、齐白石等名家书法关注较多,对这些活跃于清末民国的学者书法不甚重视。金石书法家的作品更是没有得到应有保护和整理。

张效彬所藏碑帖,存有很多活跃于京城的金石书法家如蒋式芬、宗树楷、徐坊等人的题跋文字,他们的书法是集帖学之大成,经历了科举选拔,兼有广博视野,如今这些书家却连生平和经历都无从查起,甚为可惜。

《隋龙藏寺碑精拓旧本》中的蒋式芬、芷生氏题跋

《隋龙藏寺碑精拓旧本》中的宗树楷题跋

《隋龙藏寺碑精拓旧本》中的徐坊、张效彬题跋.

笔者认为民国时期北京书风是由多种群体书法风格所组成,这些文人学者金石家所创造的书风正是民国时期北京书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代表着帝都“京派”书风一种颇具代表性的书法面貌。(完结)

(作者邹典飞系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京派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精拓本
辽宁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展(上)
梁启超为什么对汉魏隶书情有独钟?
【学习】兰亭学习会,书法君答问
七星居士:比较——从楷书圣教序到大字阴符经
你和书法家之间只差一部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