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不要优先,但请给我一个敢去死的理由!



最近有一些照片和视频在网上热传,说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惊现无伪装机动布放的国家重型武器,后虽被辟谣,但不可否认的是:战争的阴云从来都没有远离我们


南海问题仲裁在即,钓鱼岛问题久拖不决,台湾问题又复杂难解,西部分裂势力还在鼓噪,国之周边异动频繁,无不潜藏着战争的火种,需要我们时刻准备——“亮剑”。


诚然,面对那些强大的对手,论国之综合国力,我们还不够强;论军事技术装备,我们还不见得有多少优势;论作战经验,我们这一代军人绝大多数没有亲历战火。


然而真有一天,战争开打,军营中的热血男儿依然会奔赴沙场,与侵略者一较高下,在飞机舰艇上守家园,在枪林弹雨中洒热血,他们会义无反顾、他们会血染疆海。


但你有没有问过军人:“真的到了那一天,你敢去死吗?”


以身许国,凭的是什么?


上了战场就不能退却,踩着祖国的疆土就必须刚强,这是生为军人的品质和信念,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军人的宿命。


但作为国家和人民,是否想过要给人民子弟兵一个踏踏实实奔赴战场的理由,让他们能够满怀最热血的战斗精神,毫无顾虑的“去”、了无牵挂的“走”?


不要说一切为了荣誉,那是荣归故里应得的勋章;不要说人民记得你,记得有可能只是一句空话罢了;不要说军人生该死在战场,他在死的那一刻,他会想起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父母也有妻儿。


面对死亡,军人你会迟疑吗?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看我军现状,军队士兵大都以90后为主体,基层一线(营、连职)军官大都为80后或90后,由于我国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80后、90后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而已婚军人大都上有4个老人,下有1个或2个孩子。


这就意味着,军人不仅是国之栋梁,也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也许在战争中只是不起眼的一官一卒,但对他们的家庭来说,就是全部!


他们要真的不敢去死,那也不是害怕死亡本身,而是担心自己牺牲之后家人得不到妥善安置。


你有年迈的老母,他有弱小的妻儿,而我们家里都没有亲兄弟、亲姐妹可以照顾父母妻儿。兄弟!你为祖国血染疆海时,能否安心地咽下最后一口气,你在天之灵是否还担心父母无人送终,妻儿会受人欺侮?


政策——对军人赴死的承诺


战争一旦爆发,对于随时赴死的军人来说,《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是重要的政策依据,也是对军人及其家庭的“承诺”。



其中,军人死亡抚恤金,分为一次性抚恤金和定期抚恤金。


一次性抚恤金,烈士和因公牺牲的,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个月的工资。


定期抚恤金,目前数额是很低的(网上可查),且需要满足领取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费来源的条件。


当然了,如果战争开打,国家应该还会进一步出台更多的军人优抚政策。


但我们可不可以在战争没打之前就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点,政策更全面一点,这既是让将士们走得更无牵无挂一点,让他们敢去拼命,敢去赴死,这也是对侵略者的震慑,因为“能战方能止战,敢打才能不打”。


没有战争,军人就不需要优待了?


军人抚恤标准究竟是不是偏低,暂且不论,定任何一个数字都会被质疑,难免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那我们得找一个参照物。比如,举世瞩目的MH370空难事件、国内的有伊春空难来参照,具体的遇难者赔偿数额网上可查,国际上责任性事故所致空难通常参照“余生收入”计算的做法。


个人建议,能否也参考结合“余生收入计算法”来制定更合理的军人死亡后的遗属安置问题,其考虑之细节和方方面面,确需仔细研究和思考,但也需要我们更快速的制定,战争并不遥远。


如果一个为国捐躯的军人的遗属,还拿不到空难遇难者家属所得赔偿数额,那不用说回馈军人了,而是带着全家老小为祖国奉献了。


一个军人家庭,如果已经承受了丧子之痛、丧夫之痛、丧父之痛,怎么忍心让他们再次承受生活困苦之痛。


如果和平年代我们没有解决好军人抚恤问题、军人家属的就业、军人子女的入学入托等问题,是不是非要等到战争来的那一天才临时抱佛脚。


我们习惯凡事等到“到了那一天”再说,但兵者关系国之存亡,假如明天就有战事,假如马上就要开打。我们还有什么政策是等着明天才拿出来的,能否今天就行动起来!


要赢得战争,先让军人“敢去死”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了战争,在和平年代,我们容易麻痹大意、容易忘记军队和军人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在和平盛世之下,那些纸醉金迷,甚至早已迷失了自我的人们,没有看到四伏的危机和袅袅狼烟罢了


我想,军人作战是因职责使命,是为无上荣誉,但更期待人民的理解和认可如果一个国家及其百姓对待军队是势利的,那就没办法指望那些军人彻底地无私和无畏。


下面这个视频,是美国大兵在机场受到的礼遇。虽是别国,而且还是对手,但依然让同为军人的我们热泪盈眶:




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连给个“军人优先”都不能释怀的民众,似乎早已忘记了百年前侵略者对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屡次蹂躏,以及“烧杀抢夺、奸淫掳掠”的切肤割心之痛,是军人挺身而出、英勇赴死,为你们换来了后来的天下太平、安居乐业。


诚以为,烈士遗嘱和伤残军人不是国家的负担,国家都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国家也许就没有了,其他人只是生活在他们用命换来的国家里。


请不要让将士们在沙场上将死的那一刻,还要这样叮嘱身边的战友:“兄弟,请帮我照顾我那年迈的父母”、“兄弟,请帮我照顾我那无依无靠的妻儿”。这些桥段应该只能在电影里才有,请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发生在我们的现实中。


我们更希望听到:“兄弟,你放心走吧,你有强大的祖国和人民,你的父母会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你的妻儿不会受人欺负”。


说实话,优先不优先,对于军人来说真无所谓。他们不畏惧死亡、也不害怕今后无人记起,但请给他们一个值得放心的“理由”,让他走得从容不迫、去得无牵无挂,在沙场上做一个真正舍生忘死的卫国战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定期抚恤?
休养人员[退休]死亡抚恤
国务院《革命烈士褒扬条例》1980-06-04
一次性抚恤金分配原则
革命烈士褒扬条例
公务员工伤的法律适用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