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殖天地】春季水产养殖防病应“内外结合”
点击上面蓝字↑科学养殖并可查阅往期期刊。打造水产行业微信第一服务平台
越冬后的渔池,鱼类体质普遍下降,抗病能力也随之降低,进入春季后水温逐渐上升,鱼类开始慢慢恢复活力,并逐渐开始摄食,同时各种能使鱼体致病的细菌、寄生虫也开始大量繁衍,各类养殖池塘容易暴发鱼病,引起池鱼大量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此,加强春季养殖管理,切实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是春季生产管理的关键。春季常发鱼病主要有烂鳍病、细菌性烂鳃病、水霉病、疖疮病、竖鳞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三代虫病等。
一、发病的主要原因
1.由于越冬期长时间不摄食,鱼体体质弱,抵抗力差,极易被病原侵袭,造成疾病流行。
2.许多病原或其孢子、休眠卵、幼虫等随水温的上升而快速发育,大量繁殖,使水体中病原数量迅速增加,加大了鱼体与病原接触染病的机会。
3.水质恶化,长时间的越冬,使池水处于低氧状态,同时池底各种有毒物质不断蓄积,水体因封冰而不能进行有效循环,导致水质恶化。
4.人为创伤。拉网或分塘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鱼体受伤,客观上增加了鱼病发生率。
二、防治措施早
春季节,细菌、寄生虫还处于繁殖的初期,对药物比较敏感,此时灭虫、灭菌效果较好,所以抓住早春防治鱼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鱼病防治要从根本入手,采用内外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具体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
1.进行水体消毒预防。春天,池塘开塘后,首先,视水体大小,应进行一次全塘水体消毒。预防细菌性疾病,用生石灰20克/立方米或二溴海因0.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一次;预防原生寄生虫性鱼病,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0.7克/立方米全池泼洒,可杀灭车轮虫、中华鳋等,用90%晶体敌百虫0.2克~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可对寄生虫性鳃病或皮肤病,如指环虫、鲺、锚头鳋、中华鳋的幼虫有杀灭作用。
2.提早开食,加强营养,增强鱼的体质。鱼类经过漫长的冬季,长时间不摄食,体内营养消耗很大,体质较弱,抵抗力差。所以,春季待水温上升到一定值时,要提早开食,并根据吃食鱼的数量、鱼体大小和摄食能力,在水温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逐步增加投喂量,做到适量投喂,同时在全价饲料中要添加强壮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从而增强鱼的体质,提高鱼的自身免疫力和抗御病害侵袭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鱼种投放要适时进行早分塘投放。早春投放,容易引起疾病发生。因为鱼类经过一冬营养消耗,鱼体鳞片疏松,此时拉网和运输转塘,鱼体易受伤。晚春投放,也容易引起疾病发生,这时水温较高,鱼类活动较强,拉网和运输容易损伤鱼体。所以,要待鱼类开食一段时间后,鱼体得到一定恢复后,选择中期水温不太高的晴天进行分塘投放较好。
4.做好鱼种、食台、工具和水体等消毒,加强生产管理。
①鱼种消毒:在放养前将鱼种浸洗消毒,是切断传染途径,控制和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措施。在水温15℃左右时,用10毫克/升~20毫克/升食盐水溶液浸洗3分钟~5分钟,或用漂白粉10毫克/升,或硫酸铜8毫克/升,或高锰酸钾20毫克/升配制的溶液浸洗20分钟~30分钟,可杀灭鱼体表面和鳃上的细菌和寄生虫。
②食台消毒:池塘的食台处常有残饵,残饵的腐烂能为病原体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因此,要定期在食台泼洒消毒药物或在食台周围进行药物挂袋、挂篓,具体方法为:a.用漂白粉250克对水泼洒食台;b.按每袋装漂白粉150克或硫酸铜100克加硫酸亚铁40克挂袋,每次每个食台挂3只~5只,每天换药一次连挂3天。
③工具消毒:凡发病池塘中用过的各种工具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最好用高锰酸钾进行浸泡消毒,消毒后待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结合网络编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鳜鱼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鳜鱼养殖常见病害与疾病的防治措施
池塘养鱼高产养殖技术
食盐——水产养殖消毒杀菌必备良品
黄颡鱼、黄公灵、黄牯头、黄角丁、黄辣丁、嘎牙子、昂刺鱼
生石灰、食盐和二氧化氯,水产养殖中的三大宝
影响一龄草鱼成活率的原因及提高一龄草鱼成活率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