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头条】氨氮产生的原理与防控
在天然水体中,N元素以游离态氮、有机氮、硝酸态氮、亚硝酸态氮、总氨态氮等几种形式存在,一般来说,硝酸态氮、亚硝酸态氮、氨(铵)态氮是一切藻类都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源。通常情况下,藻类首先吸收NH4+,而NO3--N 吸收能力相对较差,同时水体中的固氮菌也能吸收转化水中的氮。
氨氮的危害性
离子氨态氮(NH4+-N)因为带电荷,通常不能渗过生物体表,一般对生物无害,而且能够被藻类直接吸收利用。但非离子氨态氮(NH3)能透过细胞膜,具有脂溶性,渗入量取决于水体与生物体内的PH差异。如果从水体渗入组织液内,生物就要中毒。
在PH 、溶氧、硬度等水质条件不同时,非离子氨态氮的毒性也不相同。PH越高,毒性越大。溶氧越低,毒性也越大。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溶氧和PH有针对性的控制,可以降低非离子氨态氮的毒性。非离子铵态氮(NH3-N)的毒性表现在对水生生物生长的抑制,它能降低甲壳类排氮的能力、损害鳃组织、导致体内中毒,体内脏器渗血、出血以至引起死亡。在鱼虾养殖中尤为明显,在氨氮偏高的池子里鱼虾摄食能力体质明显变弱,且脱壳后更不易硬壳。
氨氮的来源:
一是水源;
二是来自各种肥水产品;
三是饲料中的可溶蛋白融入水中;
四是养殖生物的粪便。
还有就是无机氮被浮游植物吸收转化为有机氮,并通过浮游植物的摄食,各级浮游动物之间及鱼虾类的捕食在食物链中传递,在这过程中有小部分氮由于溶出、死亡代谢排出等离开食物链重新回到水体中。水体中死藻、残饵粪便等有机物不断积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就为亚硝酸盐和氨氮的产生提供了足够的氮源。
处理方法:
氨氮是合成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降低氨氮的思路应该是通过补碳补磷等营养将氨氮转化为菌体或藻体!
传统降氨氮方法
在水体藻类不够丰富时,部分离子氨态氮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被藻类大量的吸收而降低水中氨氮含量,从而促使非离子氨态氮向离子氨态氮转化,氨氮毒性就随之减弱。要注意的是以做藻类为主去降氨氮时,水中藻类必须是有益藻类而且活力要好真正起到治标治本的作用。由于目前水源中大多是以有害藻类为主,放苗前后不敢使用此方法降低氨氮
直接络合降低(一般是中后期或对虾已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时使用这方法):水体解毒,清除氨氮的同时也缓解中毒应激。
还有就是可以搭配使用光合细菌+钙镁源+沸石粉,一方面是光合细菌+沸石粉可以吸附转化氨氮,另外就是利用光合细菌+钙镁源促使有益藻类生长起来后,水中有了藻类方可长久将氨氮降下去,这种方法效果会更快更易见效而且极少引起有害藻类生长
原文:山东水产技术服务工作者-展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池塘中氨氮的来源和降氨氮的方法
要想解决塘中的氨氮,那你一定要做到这7点!
谈氨色变,聊聊水产养殖过程中氨氮的产生原理和危害
水体氨氮偏高时,是降氨还是降碱,你怎么看?
水产养殖户如何理解水质指标里的氨氮
氨氮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与毒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