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灸感如爱情,通时如清泉流淌 ,堵时又酸又麻

记得以前刚接触艾灸时,常听别人说要有灸感,这样疗效才真的达到了。可灸了一个来月,还是只有局部灼热的感觉。别人常说的气在身体上窜下跳,荡气回肠啥的,通通没有。为此不禁郁闷,难道我灸了这么久都白忙活了?

后来第一次感觉灸感,是在灸八髎穴的时候,感觉热量一直传到大腿根,甚至脚底都是暖暖的。为此兴奋了一整天。因为这说明我经络开始打通了,离痊愈也就越来越近。也感谢自己,正是前段时间的坚持,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一、爱情如灸感,通时有如清泉流淌

资深艾好者们灸的久了,便灸出了一套哲理:灸感如爱情,经络通时如清泉流淌,堵时又酸又麻。

灸感是在做艾灸时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表现为酸、麻、胀、痛、痒、冷、热、寒、凉的感觉。

可不是嘛,灸感的强弱还代表着经络的阻塞程度。它的产生,就是体内正邪搏斗,邪气外排的结果。邪气一旦排出,经络开始畅通无阻,正气就如清泉般在体内流动,反之,若经络堵塞,灸感就很难出现。

所以,根据灸感,还能判断经络堵塞的情况,更能判断你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过,像长期艾灸之人,因为正气已经扶持,灸感就不会明显,刚开始艾灸的人,也是难找到灸感的。

二、病情有没有好转,看灸感

1、可为诊断提供方向。灸感感传能气至病所,具有靶向感传的特点,能直观的反应出病患之处。

2、发现隐藏和潜伏的病变,还能治未病。灸感在感传过程中,会对症状轻微,或者未被引起注意的隐患,发生感传的阻断。

3、可以明确病情的好转与否。凡病程越短,感传就越明显;病势恶化,灸感就会迟钝。

三、怎么根据灸感判断病情好坏

在艾灸施治的过程中会有3个阶段不同的灸感。

第1阶段:艾火循经:灸感是温热,患者会感到舒适,病痛减轻。

第2阶段:正邪相搏:灸感是麻、胀、酸、沉、痛,是体内正气与邪气斗争的正常反应。

第3阶段:邪气外出:灸感是风、凉、寒,是邪气被排出体外的反应,有这些灸感说明你的病情已经接近痊愈。

四、为嘛我没有灸感?

灸感正常产生的,说明经络通畅,调理起来见效迅速;没有灸感的,说明经络中邪气瘀积严重,需要长一点的时间艾灸疏通经络。

暂时没有灸感也是有效的艾灸。也许艾灸没有达到你预期的疗效,但你用艾灸肯定也改善了很多的症状,包括你自己的免疫功能。

1、一般初次艾灸的人,灸感不会很强,如果有灸感,那么他可能是一个经络很敏感的人。

2、灸感不能强求,是在治疗过程中慢慢体现的,经络迟钝的,有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都体会不到灸感。

3、现在体会不到灸感的人,当您感觉到了灸感,疾病的有效率马上就有提升。

五、热敏穴位找到了,还怕没灸感吗?

其实,有灸感的秘密在于找到热敏穴!找到热敏穴位,艾灸疗效倍增 热敏穴对艾条的热力极为敏感,但是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且每个人的热敏点都不一样。

怎样找到热敏穴呢?

千万不要太执着于书本上的穴位的具体位置,但要以这个书本上的穴位位置为出发点,在它旁边不超过一厘米的范围内寻找最佳的敏感点。 可能开始仅感到艾条下面皮肤灼热,你来回动,可能就会在这个穴位旁发现,即使放在上面,也感觉不到皮肤热,而是里面热,或者其它地方发热,那这里就是热敏穴。

六、你正在经历哪种灸感

1、透热艾灸时,灸热从施灸点处的皮肤表面向身体内部穿透,有时候会直达脏器。如灸中脘时,能感觉整个胃部暖暖的。

2、散热艾灸时,灸热以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如灸关元时,能感觉热量不仅往里走,还会向腰两侧扩散。

3、传热艾灸时,灸热以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如灸八髎穴时,热量一直传到大腿根,甚至到脚底。

4、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这种灸感一般出现于沿途经络,如灸小肠经上的肩部几个穴时,能感觉手臂、背部有热。

5、表面不热或微热,皮肤下深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很热。如灸参俞穴,能感觉腹部肾脏处热热的。

6、酸,麻,胀,痛,重,冷,痒等感觉。如灸三阴交穴,脚底会发冷,灸涌泉穴时,脚尾趾有点麻的感觉。 七、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风湿,肩周炎患者这种感觉最常见,艾灸时能将痛处迅速解除。 我们最期待出现第6、7种感觉,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这就是气至而有效。

如果您有更多灸疗方面疑问,或者想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灸疗资讯,

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艾灸匠心居(或者直接搜索aijiu5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告诉您,人为什么会生病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方案大全,艾灸必备
艾灸后,有人失眠,有人嗜睡,有人腹胀、有人打嗝......怎么办?
元旦特辑--关于艾灸,你知道多少?
【转载】灸要注意顺序,不然气息被打乱+古今医家灸法理论+ 《伤寒论》灸法浅析+知道艾灸灸感才知道艾灸的重要性+十大常见艾灸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艾炙方法:先泻邪气后补正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