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游玩攻略|管中窥豹:永恒的罗马


每次想要逃离现实生活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去的地方总是永恒的罗马。只可惜我夸罗马这么多次,罗马旅游局也没有给我一分钱赞助费……


 

 最近一周以来的波士顿阴雨连绵、气温骤降,Lydia每每坐在图书馆里苦恼于各类考试作业时,就会格外怀念起刚刚过去的夏天——特别是罗马那宜人而美妙的的六月。看看这组对比,就知道Lydia对罗马的爱是从何而起了。

波士顿的十月:


罗马的初夏:


穿着汗衫、紧身裤的美国大学生:


坐在街边喝着咖啡、讲究而时髦的罗马人:


粗犷的美国大学食物:


让人心旷神怡的意大利菜肴:


啊!还有意大利式冰淇淋(Gelato)。


 不过,所有这些加在一起,似乎也不过是一种莫名而模糊的浪漫情调。情调不足以让罗马永恒。罗马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西方知识分子的朝圣之地,大概在于它的历史悠远,且遗迹众多——层层叠加起来,如今的罗马便是一具流着过去血液的躯壳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罗马的众多历史遗迹大多都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它们很可能起源于罗马共和国/帝国时期(Roman antiquity),在基督教被合法化后又被授予了宗教层面上的重要性;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艺术家们的大量创作又为古老的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以著名的圣伯多禄大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为例,它的原型是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兴建的老圣伯多禄教堂(Old Saint Peter's Basilica),建成于333年。1503年,时任教皇的尤利西斯二世决定在旧址上重修圣伯多禄教堂,这一修就修了120年。在此期间,教堂内部的许多雕塑都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完成的。而在这之后,教堂前的圣伯多禄广场又由巴洛克艺术家贝尼尼(Bernini)主持修建。


 尽管几经战乱和洗劫,罗马依然算得上是时间的宠儿:它焕发着现世的生机,也保留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印记。它是一个美丽又复杂的综合体,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于其中交相辉映。于是,Lydia根据不同的艺术时期和风格,粗略整理了自己去过的景点。



 如果你想要一探古罗马的风采,那么斗兽场(Colosseum)和古罗马广场(Forum)也许是绝佳的去处。斗兽场原先是为了古罗马帝国贵族的享乐而建,后来处于某些原因成为了基督教殉道者的神圣处所。从外观上,可以看到起源于古希腊的三种柱式结构:多里克结构(Doric Order)、爱奥尼克结构(Ionic Order)和科林斯结构(Corinthian Order)。多里克结构体现了男性化的健壮、简洁之美,爱奥尼克结构则模仿了女性躯干的纤细、精巧之美,而柯林斯结构是两者的结合,且更显得华丽。斗兽场的整体结构也体现出了惊人的成熟和完备,以至于相似的设计到了今天还在沿用。



古罗马斗兽场(Colosseum),70-80 AD, 罗马



斗兽场外墙上的柱式结构

 从斗兽场向西北方向走,就到了罗马七座山丘之一的卡比托利山(Capitoline Hill)地区。位于这一地区的卡比托利欧博物馆(Capitoline Museums)是一座非常值得探访的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人们可以俯瞰古罗马广场的遗迹,也可以欣赏马可·奥勒留(Marchus Aurelius)骑马像(虽然你能看到的版本其实是个复制品;真正的雕塑被保存在博物馆内一般游客无法进入的地方)和君士坦丁一世雕塑(Colossus of Constantine)的头像部分。给Lydia留下深刻印象的无疑是这尊高2.6米的君士坦丁一世头像了:它就那样孤单地靠着墙壁,投下一片巨大的阴影,空洞的眼神好像在无言地诉说着时光的流逝。有人指出,这尊雕像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很多拜占庭艺术的影响——它以一种富有震慑力的威严气魄神化了君士坦丁一世的形象,其对于真实性刻画的缺失也反映出当时罗马雕塑乃至政局的危机。不过,从Lydia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样一尊缺乏真实性和自然特征的人像,反而传递出一种具有压倒性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Capitoline Museum)一角

君士坦丁一世(Colossus of Constantine),卡比托利欧博物馆(Capitoline Museum),312-315AD, 罗马

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朱庇特神庙的残存部分。

 如果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感兴趣,那么梵蒂冈是足够你逛上一天的了。毕竟,这里有圣伯多禄大教堂、圣伯多禄广场和梵蒂冈博物馆,而这些庞然大物本身就耗费了接近两百年的时间才被建成。圣伯多禄大教堂自是宏伟庄重,无需多言。然而有趣的是,在百年前的多任教皇看来,它的正面外墙是很不成比例的,哪怕是伟大的巴洛克艺术家贝尼尼为这面外墙加了两座钟楼也是无事于补。传言贝尼尼还为此郁结于心了好一阵,甚至还创作了另外一座和“时间”有关的雕塑,来表达“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老生常谈的主题思想。



马代尔诺(Maderno), 圣伯多禄大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正面外墙(Facade),梵蒂冈  

 关于圣伯多禄教堂内部,最有名的作品大概要算米开朗基罗的《悼念基督》(Piesta)。关于这座雕塑,Julia 表示她在观赏时感到其中的人物好像活了一样,因而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而Lydia特别感兴趣的是,在这座雕塑里,圣母玛利亚被刻画成了一位青春少女的形象,似乎在年龄上与她怀里的耶稣无异。在当时,这一脱离传统的创新广受诟病,而米开朗基罗的对此回应是:圣母的美丽和青春象征着她的纯洁和高贵。无论如何,对于美的事物,人类总是有想要多看一眼的欲望呀。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悼念耶稣(Pieta)》,1498-1499,  圣伯多禄大教堂(Saint Peter's Basilica),梵蒂冈

 由于梵蒂冈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吃瓜群众:“这还用你说?”),所以从圣伯多禄广场出来,走不了多远就到梵蒂冈博物馆了。梵蒂冈博物馆是由很多个展馆组成的。它的前身大概是教宗的正式官邸——使徒宫(Apostolic Palace)的一部分(但是当今的方济各教宗并没有住在里面)。梵蒂冈博物馆的馆藏几乎包括你能想到的大牛文艺复兴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壁画、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还有乔托、提香、卡拉瓦乔等等画家的作品。

 梵蒂冈博物馆的起源,据说是因为一座著名的希腊化时期的雕塑《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Laocoön)。16世纪初,这尊雕塑在圣母大殿(Santa Maria Maggiore)附近的葡萄园里被发掘出来。时任教皇尤里乌斯二世热爱艺术,立刻将雕塑买了下来,并且一个月之后就向公众进行了展示。后来,不同的教皇分别建立了展馆,最终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梵蒂冈博物馆。



《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Laocoön),梵蒂冈博物馆(Vatican Museum),梵蒂冈

 最后,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Lydia还要给大家推荐一个不那么知名的景点——坦比哀多庙(Tempietto)。坦比哀多位于罗马的西班牙社区,是16世纪时西班牙王室委派布拉曼特(Bramante)建造的。它和圣伯多禄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说这里是圣伯多禄殉道的地方。在经过梵蒂冈城内一番眼花缭乱的参观之后,再看到这座位于安静的修道院内的小巧庙宇时,也许你更能体会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精髓。整个建筑比例和谐、优雅,布局对称,完美的几何图形构成了一种稳定、简洁、舒缓的美感。和巴洛克时期注重情感体验和戏剧化的观感不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想更偏向于柏拉图所推崇的理性的完美。以此为标准,坦比哀多可谓是一个绝佳的去处。况且,和其他的著名景点不同,坦比哀多所在的修道院绝不会出现游人如织的盛况,但其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是毫不逊色的。


布拉曼特(Bramante),坦比哀多(Tempietto),1500, 罗马  

 写完这一大串,Lydia意犹未尽,觉得还有很多没有提及的。的确,在罗马,值得发掘的艺术宝藏实在太多太多。在罗马的一个月里,Lydia和Julia每天都有大把时间在这座不可思议的城市里行走、闲逛,但依然有许多地方没有来得及细看。无论从哪个角度说,生活在美国东部的大学校园和游学在富有历史感的大都市都是截然不同的体验。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我们学习历史、哲学、艺术,和一切高深而无形的东西。而在游学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站在曾经的漩涡中心,一切过往的记忆都从时光的裂缝中向我涌来。那些曾经在课堂上轻快翻过的几页书、期末考试之前焦虑地背过的一个词条,在罗马这座“永恒之城”里,留下的却都是深刻而辉煌的有形遗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大概也莫过于此吧!



关于我们


Lydia Cao |  本期作者


就读于Boston College,Math major Art History minor

        信奉“理性的诗意”——没错,这绝对不是在给自己的优柔寡断找借口。






西游三十天 |  我们的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处的风景与别地不同——不仅是最繁忙的朝圣旅游胜地,还有更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
意大利之:给你一天,还我千年
走马观花意大利
一个大殿,一座城
七月结语
2017年终总结之——这一年去过的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