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但我是最懂连环画的!”

贺友直曾说:“写小说和画连环画,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艺术的加法,我不是画的最好的,但我是最懂连环画的人。”

刚刚在北京画院结束展出的贺友直作品展中,《山乡巨变》自然是重中之重。《山乡巨变》这部作品不仅是新中国连环画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也是贺友直的代表作和成名作,这部以周立波原著为脚本的同名四册本连环画一经问世便广受好评,并在1963年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评奖中获得绘画一等奖。然而它的创作过程却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会“做戏”的贺友直

与周立波写《山乡巨变》相同,贺友直在创作连环画的过程中也跑到故事的发生地湖南益阳去深入了解了当地农民的生活。《山乡巨变》的小说描绘了湖南山村清秀俊美的风景和当地特有的民俗生活,但要把文学原著中的故事情节和新农民的形象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非易事。作为以原著为脚本进行二度创作的连环画,简单直接地去“翻译”原著必然会丢掉文学语言中一些微妙的细节,贺友直作为善于“做戏”的连环画家,能够通过揣摩一段普通的故事情节,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

贺友直擅长用画面创造情节,描绘细节,他曾说自己一画起连环画就觉得自己聪明了起来。然而如何能在连环画创作中学会“做戏”呢,那就是个人的生活经验积累加上对艺术的兴趣了。贺友直注意观察生活,他常通过观察与探索,发现那些人们在生活中习以为常、容易忽视,却又包含很多意味的动作习惯,这些视觉形象和思想火花凝结成的生活图画在他的心中形成了一个宝贵图库。常有记者问他如何搜集素材,他回答说:“我收集素材主要靠观察和记忆。农家生活,从早上起来开门,到晚上熄灯休息,我都注意观察;房屋庭院、水井炉台、农具用品、服装摆设,都用心去看,用脑子默记。你们问怎么会记得牢啊?我的体会是理解了就记牢了。没搞懂的东西就难记牢,我是用了脑子的。”他还强调说:“老上海、旧街巷、市井生活、人间百态,这些都在我脑子里,拿起笔就能画,但别的画家画这个也许不行。”

贺友直自幼生活在农村,《山乡巨变》这一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是他熟悉的,然而真正使这部作品获得创造性突破,是因为他不以过去的生活积累为满足,两次亲自去湖南益阳体验农村生活的结果。在那里,凡是能看的,能做的,他都要亲自看一看、做一做,对于不懂的东西,他也会在看和做的过程中心存疑问,并去领悟其中的道理。

洋的不行“土”的行

贺友直自幼对绘画充满热情,然而苦于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并未进入到任何专业的美术院校进行系统训练,直至解放后才开始画连环画,并且那时候他只是把画画当作混饭吃的一个门道。《山乡巨变》以前,贺友直什么都画,他学会了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去描绘不同的题材,但五花八门的表达方式很难形成自己独有的绘画风格。

在画《山乡巨变》的三年间,他的稿子被推翻过两次。“为何推翻,感到画出来的东西不像。为什么会不像,是因为采取黑白明暗的洋方法,画面黑乎乎的,与自己在湖南资江边上看到的山水田地、村舍景物、男女老少的清秀明丽的感觉毫不相像。”贺友直坦言在画《山乡巨变》之前自己对本民族的绘画既不懂也没有兴趣,因此在画第一册第一稿的时候,他以西洋的表现形式去描绘1953年的农村,显得十分不协调。然而一个契机使贺友直接触到很多画中国画的老先生,同时国庆十周年出版了大批精彩绝伦的中国画画册,当他看到《清明上河图》、《水浒叶子》等一些中国传统经典名作后,他受到了画中人物造型、情节与场面处理的启发,决定在自己的创作中吸收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

中国绘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线条,正是由于线条在中国书画中的基因作用,贺友直在《山乡巨变》中充分地发挥出线条具有的生动曲折变化的特性,使用富有灵气的处理方法,使线条不仅成为再现生活的造型手段,更是成为刻画人物思想感情和心理反应的表现手法。抛弃旧有的明暗造型转而用线造型后,贺友直发现自己过去的“洋构图”——用较多半身特写和较多的低视线——来构图也显得是那么的不合时宜,改为线描后的人物倘若画得过大,则会显得空;倘若画得过分小,线的表现力便无从发挥。贺友直便从明代小说版画插图中的人物塑造中汲取灵感,采取中景构图,并力求人物外型塑造完整。

修改前

修改后

在吸收民族传统的绘画方式进行创作之后,贺友直的线稿受到了肯定,《山乡巨变》的创作风格也算基本定了型。在不断反复摸索表达方式的过程中,贺友直领悟到“连环画表现一个文学作品,除了表现主题思想、人物思想感情以外,还要表现一种感觉:就是说你用什么样的艺术语言,能不能充分表现你对该作品的感觉。我用白描和这样的构图处理,把湖南农村那个时候的面貌,那个时候的人所给我的感觉,比较充分地表现出来了,算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搞创作会有这样的怪现象,按理说应该先有认识,然后出来作品,但有时是作品先出来了,以后才慢慢领悟,得到比较明确的认识。”

《山乡巨变》成就了贺友直,也成为连环画坛的重大转折。画家从这部作品的创作中悟出三句话:“从生活中捕捉感觉”,“从传统中寻找语言”,“从创作实践中发现自己”。贺友直认为这三句话不能割裂开来,并认为一个画家毕生追求的只有“发现”和“区别”。有发现,才有创作对象;走自己这条路,才能和他人区别开来。

文|李默

北青艺评

文艺能超脱

评论是态度

点链接看精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人在他笔下,有烟火气,且体面
纪念 | 贺友直:艺术追求的不是钱而是发现与区别(内有珍贵视频)
【传真】凌鹤:连环画而今迈步从头越
白描翘楚《山乡巨变》--小人书收藏浅谈(二十四)
纸上作戏,白描人生,他用一生解答了“艺术为何”的命题▸纪念贺友直诞辰一百周年◂
顾炳鑫的白描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