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腹针资料及特效腹针疗法.doc

特效腹针疗法
王立新  郑怀玉  张继先编
2004年10月第四次修订版
  郑怀玉  张继先编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针灸学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并被世界医学界所认可。用针或灸在腹部进行医疗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腹针治疗有了很大“腹针”在微针疗法的论著中已有所介绍。
1985年郭长青氏在《微针疗法》一书中,在第二章介绍了“腹针”,把腹部分为6个穴区;头和后颈、肩、胸、腹、腰、下肢;用针刺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并报告用腹针治疗颈肩综合症62例,有效率为83%;肩周炎28例,有效率为78%;腰痛65例,有效率为80%。
1995年山西省针灸研究所薄智云氏内部印发了“腹针疗法讲义”向国内公开了新的腹针疗法,同年薄氏与兰州军区新疆乌鲁木齐部队总医院联合设立“腹针脑病康复中心”,开始了脑病等症的腹针医疗。1996年薄氏在北京与北京市宣武区老年病医院联合建立“腹针脑病专科”门诊,薄氏于1997年在北京正式举办“腹针疗法学习班”开始了腹针疗法的培训。1999年10月薄氏出版 
2001年徐世芬等氏报告的《徐占英神阙十字取穴法临床应用举偶》。
2003年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1年12月30日通知全国把薄氏腹针疗法从2002年列为国家级学分制中医再教育项目。对象为“临床针灸医师、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师”等。2002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再评价研究”的科研课题,这一课题在北京、南京、山西、克拉玛依等地联合实施。
2001年建立了腹针专科门诊,并设立40张床位的病房,收治脑病、糖尿病等为主的各类病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受到天津市卫生局的肯定,于2002年初把腹针治疗费调价至每次收费20元,成为腹针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经政府批准、统一收费的城市。
通过广大学者和临床各级中、西医医师对腹针的实践和研究共同认为:腹针确实是一种操作方便,适应症广泛,疗效明显,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的针灸新方法,并具有“神奇的疗效”,至今还无其它针法可比。这一新针灸方法非常适合各级、各科中、西医应用,应该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
北京从事腹针临床、培训和研究工作的人士于2001年8月开始普及特效腹针疗法,受到广大各级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
 “特效腹针疗法”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保留了薄氏腹针的经验和优点;并广集了学术界近五年来“腹针”的新成果、新方法、新认识、新特点;不仅使腹针揭去了神秘的面纱,使之一目了然;最重要的是使“腹针”具有鲜明的实用性。“特效腹针疗法” 不仅容易学习,也容易掌握,更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
“特效腹针疗法”已通过北京市社区卫生学会面向全市全科医师培训,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所属的北京中医药培训学校、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所属的针灸培训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单位举办各种类型学习班,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受到来自国内外参学者的认可和好评。
特效腹针疗法的理论
一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是腹针的理论基础
脏腑是经气发生的部位。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脏腑间、脏腑与肢节、与外部器官(眼、耳、鼻、口、舌及二阴)通过经络的联系,使人体形成了有机的整体。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和发生疾病都与十二经脉有着密切的关系。奇经八脉可以充分的调节十二经脉的经气。五脏六腑在腹部有许多器官,腹部分布着的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非常广泛的途径。因此,针刺腹部经脉调节全身的经气,犹如“源头造池,闸门放水”,只要调节适当,即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腹部的脏腑:
五脏六腑除心、肺位于上焦外,其余脏腑均位于腹腔内,
女子胞也在腹腔内。心、肺虽位于上焦,手太阳小肠经的分支与任脉交会于中脘穴。手太阴肺经起于胃脘,即起于任脉中脘穴。通过腹部经脉与心、肺联系。
腹部的经络:
(一)十二经脉中有五条经脉在腹部循行:
(1)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喉咙,舌,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在胸中与手厥阴肝经相接。”“经脉分布于第五趾、足底及下肢内侧后线和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 腹针常用的腹部腧穴有气穴、商曲、石关、阴都等。
2)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鼻,目,上齿,口唇,喉咙和乳房,属胃,络脾,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经脉分布于头面、胸腹第二侧线、下肢外侧前缘及第二趾和大趾。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 腹针常用的腹部腧穴有滑肉门、天枢、外陵、大距、水道。
3)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经脉主要分布于胸腹第三侧线和下肢内侧前缘及足大趾内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 腹针在腹部选用的是大横穴。
4)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阴器,目,喉咙之后,鼻咽部,唇内,胃,肺,属肝,络胆,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经脉分布于足大趾,在内踝上八寸以下的分布于小腿内侧的足太阴脾经之前,在内踝上八寸以上,分布于大腿内侧的足太阴和足少阴之间,至小腹,布胁肋,入鼻咽部,连目系,至巅顶,环唇内,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筋经分布于外部。”
5)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与手少阳三焦经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目,耳,属胆,络肝,在足大趾与足厥阴肝经相接。”循行于腹侧部。“经脉分布于头面、胁肋、下肢外侧中间、第四趾和大趾。
腹部十二经脉的特点具有:
(1)腹部通过的十二经脉,在头面部、手、足之末端与其表里经脉相交接;通过脏腑或经别使人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2)腹部通过的经脉,都可治疗与其相表里经脉的病变。
3)针刺腹部腧穴
(二)奇经八脉有五条经脉在腹部循行:
(1)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頬,分行至目眶下。”其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与脊柱前”。“按十四经流注与督脉衔接,交于手太阴肺经”。任脉之中脘穴为“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下脘穴为“任脉、足太阴脾经交会穴”,气海谓“气之海”;关元穴为“小肠募穴,任脉、足三阴交会穴”,别名“丹田”;中极穴为“膀胱腹募穴,任脉、足三阴交会穴”。任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生殖功能有关。
2)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部与足少阴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其分支“从少腹输注于肾下,” 其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冲”有要冲之意,“冲脉循经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于胸腹,可谓贯穿全身,分布广泛,为一身气血之要冲,故能通受十二经气血”。且上行者,行于脊内渗诸阳;下行者,行于下肢渗诸阴,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之气血,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之称,冲脉亦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冲脉在腹部与足少阴肾经的气穴、商曲、石关、阴都等穴交会。
3)带脉:“起于季肋,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带”有束带之意,唯有带脉环腰一周,有“约束纵行经脉,以调节脉气,使之通畅。”“主司妇女带下。”
4)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交会之处,沿小腿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到咽喉,与任脉相会。”“阴维者,维络诸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
5)阴跷脉:“起于内踝下,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阴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夫跷脉者,捷疾也,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作之所由也,故曰跷脉也。”阴跷脉主司下肢运动;司眼睑之开合。
二 腹部的早期经络:
从中医理论分析,人体的脏腑与经络在母体内已基本形成,胎儿在母体内能正常生长,是由母体通过脐向胎儿输布气血,当胎儿的五脏六腑在母体内生长基本完备后,胎儿自身的成长,仍要依赖胎儿本身的脏腑、经络来完成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所以胎儿在母体内由母体通过脐向胚胎、至胎儿输布气血的通道,是人体的早期经络。
早期经络分布于人体腹壁的浅层。胎儿出生后这一早期经络通道虽不再利用,但在人体腹壁浅层的早期经络通道其结构依然存在,把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连线成一体,其图形很象一个 “人”形,这一“人”形的早期经络范围,“仰卧”在人体腹壁的浅层。位于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其针刺点,与人体的整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在选用十四经脉所组成的腹针各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再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及其针刺点,治疗各种疾病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应用早期经络范围内的取穴,是腹针治疗重要的取穴方法之一,是一种以腹部局部区域调治各种疾病的重要方法,是腹针治疗中相对特殊的有效针刺方法。
腹部早期经络的分布:与人整体的对应关系是,人体的头部在中脘穴上下、左右附近,躯干的颈部从下脘穴上、双石关穴、双商曲穴向下延伸,经气海、双金河穴、关元、气穴穴终于中极穴附近,人体的上肢,由双滑肉门穴伸出,在上风湿点穴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穴及其附近,下肢由外陵穴向外下伸展,经下风湿点穴止于下风湿下点穴及其附近。早期经络分布的范围,与人体的头部、躯干部、肢体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
早期经络范围中的金河穴位于气海穴旁开0.5寸;上风湿点穴位于滑肉门穴旁开0.5寸、再上0.5寸;上风湿外点穴位于水分穴旁开3寸;下风湿点穴位于气海穴旁开2.5寸;下风湿下点穴位于石门穴旁开3寸。
三 针刺腹部十四经穴,首先调理脏腑,疏通径络,在其基础上,再浅刺早期径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完全可以调理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痛,用以治疗广泛的疾病。
掌握腹针针法的环节
特效腹针疗法是一种针灸治疗的新疗法。特点之一是:操作方便、容易学习、容易掌握,并能不断地提高治疗水平。
掌握腹针,必须全面理解和熟悉特效腹针疗法的基本知识,要掌握好三个环节:
一 掌握好多种取穴方法  腹部存在广泛的经脉,理解十二经、奇经八脉和早期经脉的规律,灵活用好三种取穴方法,即(1)循经取穴法;(2)定位取穴法;(3)八廓取穴法。循经取穴法和八廓取穴法,目的在于调理人体的脏腑机能和疏通经络;定位取穴在于治疗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证。综合灵活使用三种不同取穴方法是掌握腹针的重要环节之一。八廓取穴法是根据后天八卦和五行学说的规律,以腹部八个方位中的有效腧穴,用以加强调理脏腑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特效腹针疗法总结了几个有效的基本处方,即:(1)补脾肾方:包括中脘穴和关元穴;(2)调脏腑方:由中脘、下脘、气海和关元四穴组成;(3)通经络,行气血方:即双滑肉门穴、双外陵穴;(4)请热解毒方:由中脘、下脘穴和双上风湿点穴下组成;(5)改善头部供血方:由中脘、下脘、下脘穴上、双商曲穴组成/或加刺下脘穴上至双商曲穴连线之中点;(6)调脾燥湿方:选用双大横穴。这些基本处方是腹针治疗用以调理脏腑机能、疏通经络、请热解毒和治疗身体各部位疾病非常有效的基本处方;也是腹针治疗各种疾病处方中的基本方。掌握这些基本处方,灵活使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各种常见病、常见病中的难治病、慢性病、以至疑难病等。
  腹针治疗在针刺深度上有严格的区别和要求。腹针针刺的深度,应根据治疗所达到的不同效应,而选用不同的针刺深度。针刺深浅的目的和原则是:为调理脏腑功能,一般采用中刺或深刺;为疏通经络多采用中刺;为定位调治人体各部位病证时选用不同程度浅刺或中刺。定位针刺早期经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加以分析,要考虑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而选择不同的深度,以提高腹针治疗效果。在针刺深度的实践中,彭印高氏2001年的论文报告中明确提出:调脏腑,通经络,改善脑血流异常,腹针针刺的深度以“浅入肌层即可,体胖者适当增加深度。”完全能取得良好疗效。
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和经验医学的特点,针灸学更具有经验医学的明显特征。特效腹针疗法由于有脏腑、经络基础理论的指导,腹针理论明确,经络条理清晰,腧穴定位准确,综合取穴合理,基本处方有效,临证选方得当,施术手法轻缓,针刺深浅有度,腹针的临床治疗是完全可以重复的。
一种技能具有非常良好的疗效,必须要规范操术。这些原则规范是特效腹针疗法取得良好疗效的保证;也是应用腹针能获得可重复性的保证;这些规范更为广泛普及、推广和发展腹针奠定了技术基础。从腹针的广泛的重复中,也充分体现了特效腹针疗法所具有的疗效明显,操作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只要掌握特效腹针疗法的知识和技术,患者的病情明确诊断、合理辩证、正确施术,腹针治疗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腹针临床疗效的特点
腹针针刺的安全与无痛  “腹部深如井”,比喻人体的腹部既有腹壁的厚度,亦有腹腔的深度。腹壁组织解剖具有不同的结构,从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直至腹膜壁层。如针刺透过腹膜脏层,即深入腹腔内。
腹针针具选用25-40毫米、即1-1.5寸长度的毫针,其长度完全可以达到腹针治疗的预期治疗效果,增加毫针的长度并不意味能增加治疗效果。了解腹壁的组织解剖,掌握针刺的最深层次,选用合适长度的针具,保证了腹针治疗的绝对安全。
腹针治疗所具有“神奇的疗效”,从实践中可以检验  由于腹针治疗安全、无痛,针刺后迅速出现明显的治疗效果,被众多的患者所接受。腹针治疗病程较短的各类疾病,一般在短暂的时间内即可达到满意效果,很多疾病往往1或2次针刺即获治愈疗效。例如:病毒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感染,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睑腺炎、痔感染、附件炎、盆腔炎、过敏性疾病等。常见病中比较难治的面神经麻痹、带状疱疹、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等等,经6至12次针刺也能获得满意疗效。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性、缺血性中风等,病情稳定即可开始针刺治疗,其后遗症治疗20次,疗效也非常良好。
腹针近期文献临床治疗效果
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王书红等用“腹针加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用腹针、牵引、中药离子导入并用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0例牵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70例(理疗组)进行10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果腹针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理疗组.6%、显效22.9%,痊愈和显效达91.5%,(P 0.01);治疗后第8个月分别对两组痊愈、显效进行随访,腹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理疗组.0%,(P 0.01)。说明腹针牵引、中药离子导入并用治疗的方法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理疗组。
报告用“腹针治疗中风偏瘫82例”年龄在18-87岁,病程3天至5年。伴有语言不利25例,伴有口眼歪斜42例,伴有肢体麻木12例。其中脑出血7例,脑梗塞74例,脑栓塞1例。均为头颅CT证实。基本痊愈62例,占全组82例的75.6%,治愈者高达四分之三;显效16例,占19.5%;有效4例,占4.9%;总有效率100.0%治愈显效95.1%。
报告,用89例” 8报告在多谱勒脑血流仪检查后,对脑血流速异常者89例,其中腹针治疗50例,用普鲁卡因在腹针穴上封闭39例。结果所有患者均立即消除症状,多谱勒指标也恢复正常。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作者从1995年开始用腹针治疗本症,获得了极好的效果。第一是有效率高,33例全部立即消除症状:第二是见效快,全部是随着针刺完,症状缓解,TCD恢复正常;第三是疗效巩固,经过7天的一个疗程后,全部治愈,有7例经半年至3年后随访,5例未复发。
为探讨腹针治疗的机理,研究腹针系统的本质,自1997~1999年又作进一步研究。先是仍用腹针治疗本症17例,与以前工作的累计50例,以后改用在原腹针穴位上注射0.25%普鲁卡因共39例,比较两种方法在相同穴位上不同刺激所产生的疗效,考察失去神经作用的情况下腹针的作用。
结论:两种方法对本病都有效,也从理论上证明经络的某种功能与神经作用无关。所有89例无论针刺或是穴位封闭,都获显效,不但症状全部改善,且TCD指标立即恢复正常。显效率100%。(P 0.001)。其中基底动脉血流速低者34例、椎动脉血流速低者有48条、大脑动脉血流速低者有22条、大脑后动脉血流速低者有17条,治疗后症状全部恢复正常,TCD指标全部恢复正常,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01)。
天津市北辰中医院李德平等报告“腹针治疗例” 9,男4例,女82例;年龄40-57岁;病程半年-7年。全部病例经各项门诊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每周治疗5次,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治疗结果:基本痊愈例,占5.33%;显效例,占45.%;有效2例,占2.%;总有效率100.0%;治愈显效97.67%。报告“腹针治疗例” ,男25例,女33例;年龄45-81岁;病程1年-10年。5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尿频,小便余沥,起夜频繁症状。每日治疗1次,治疗10次未愈者为无效。治疗结果:经腹针治疗1-3次痊愈29例,占50.%;占25.%;占17.%;占6.%:痊93.1%。
北京市顺义区国医医院张继先报告“腹针治疗例”穴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意思相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穴的意思。俗称穴位。人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经穴均分别归属于各经脉。经脉又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经脉-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并逐步积累起来。随着对腧穴主治性能知识的积累,古代医家把腧穴的主治作用进行归类,并与经络相联系,说明腧穴不是体表的孤立点,而是与经脉脏腑相通。腧穴的归经在《内经》中已论及穴名约100个。, 至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定穴名361个。人体的腧穴很多,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奇穴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包括现代发现认可的新穴。这类腧穴,奇穴有特殊的疗效。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的名称,亦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阿是”之称,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特效腹针疗法使用的更具有明显的特性。准确地取穴和掌握每个腹穴性是学习腹针疗法的,腹常用穴中脘Zhongwan(RN12)胃腹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手太阳
小肠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手太阴肺经起点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深刺或不同程度浅刺。
2.下Xiawan(RN10)足太阴脾经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0-2.0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深刺。
3.水分Shuifen(RN9) 相当人的胸椎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寸。.0-2.0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4.神阙Shenque(RN8)
定位:在腹中部,脐。
气海Qihai(RN6)脐中.5寸。.0-2.0寸;可灸。孕妇慎用。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6.关元
Guanyuan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0-2.0寸;可灸。孕妇慎用。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7.中极  Zhongji(RN3)膀胱腹募穴; 足三阴经交会穴(调理妇科、急性膨腔,深、尿道感染,浅)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 再深为腹膜外脂肪→腹膜壁层。浅层有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和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髂腹股沟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传统主治癃闭、遗尿、尿频、月经不调、带下、痛经、崩漏、阴挺、遗精、阳痿、疝气等。
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需在排尿后针刺;可灸。孕妇慎用。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二)足少阴肾经的腧穴
8.商曲Shangqu (KI16)冲脉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下脘旁开.5寸。.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不同程度浅刺。
9.石关  Shiguan(KI18)冲脉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旁开.5寸。.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或浅刺。
10.阴都  Yindu(KI19)冲脉交会穴
定位:在上腹部,中脘穴旁开.5寸。.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不同程度浅刺。
11.气穴  Qixue(KI13)冲脉交会穴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旁开.5寸。.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深刺。
(三)足阳明胃经的腧穴
12.滑肉门  Huaroumen旁开2。.8-1.2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不同程度浅刺。
13.天枢Tianshu(ST25)大肠腹募穴 左浅右深,治便秘,相反治腹泻、针刺同等深度治腰痛 
定位:在腹中部,神阙穴旁开2。.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深刺。
14.外陵Wailing(ST26)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阴交穴旁开2。.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不同程度浅刺。
15.大巨  Daju(ST27)
定位:在下腹部,石门穴(脐中旁开2。.0-1.5寸;可灸。腹针用中刺。
16.水道  Shuidao(ST28)
定位:在下腹部,关元穴旁开2。.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
(四)足太阴脾经的腧穴
17.大横Daheng(SP15)阴维脉交会穴(舌苔厚、痰多、肌肉扭伤)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5寸。.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
二 特效腹针疗法选用的奇穴
18.金河  Jinhe  气旁  Qipang

金河穴为经外奇穴。薄氏《腹针疗法》作为“新穴”改名气旁穴。
定位:在下腹部,气海穴旁开.5寸。, 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操作:传统针刺1-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深刺。
三 特效腹针疗法选用的新穴
腹针的四个新穴,在腹针治疗中用于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并在定位取穴中治疗和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证。
19.上风湿点Shangfengshidian(左上风湿点调脾胃、右调肝胆)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5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5寸(滑肉门穴旁开.5寸,上0.5寸)。。上风湿外点Shangfengshiwaidian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旁开3。下风湿点  Xiafengshidian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5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5寸(气海穴旁开2.5。下风湿下点  Xiafengshixiadian脐中旁开。腹部的取穴8寸量。下腹部以神阙到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量。任脉定后,再确定两侧的足阳明胃经的平行线并以此为对其它的腹穴进行度量。横寸则以双乳间为8寸度量,为临床取穴方便以神阙的定为6寸量。
水平线标腹穴的特点
腹针是通过针刺腹穴调节脏腑失调而治疗疾病的。是以中医脏腑-经络-腧穴为基础理论的一种全新的中医针灸技能。
人体的腹部脏腑最多,最集中;经脉最广泛,腧穴最密集;利用腹部的经络调理人体的脏腑机能路径最短,效应最快。针刺腹部既能调阴又能调阳。腹部脏腑与经络优势是腹针治疗疾病适应症广泛,并能取得良好疗效的物质基础。
腹针治疗应采用综合的取穴方法。包括循经取穴、定位取穴和八廓取穴三种取穴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组方,进行针刺治疗。
循经取穴法脏腑是经脉之气发生的部位。是通过经络。.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活动和发生疾病都与十二经脉有着重要的关系。1)足少阴(2)足阳明,(3)足太阴(4)足厥阴(5)足少阳
腹部经络图
1.十二经脉通过腹部的
2.针刺在腹部循行的各条经脉,都可以治疗与其相表里经脉的病变。
传统针灸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往往疗效时间短暂,要经过多次反复治疗疗效才能稳定。或仅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但某同一疾病用腹针来调治,能迅速控制病情,疗效稳定,复发率低,腹针治疗起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和标本兼治的功效。
三 循经取穴与腹针的关系:
循经取穴在腹针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腹针疗法的基本取穴方法。“特效腹针疗法”所应用的每一个基本处方都属于循经取穴,各基本处方都是腹针循经取穴的典范。腹针离开循经取穴,治疗各种疾病离开基本处方,将不会取得任何的治疗效果。
同样,腹针利用早期经络治疗与人体各部位相对应的病证,也存在着循经取穴的意义,如治疗肘部的病痛,必须先刺滑肉门穴;治疗足部的病痛,要先刺外陵、下风湿点穴,再刺下风湿下点穴,通过沿早期经络循行路径的针刺,才能出现腹针治疗的临床疗效。
定位取穴法终于穴附近,肢由滑肉门穴出,在上风湿点穴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穴,肢由外陵穴向外下伸展止于下风湿下点穴针刺腹部十四经穴,调理脏腑疏通径络基础上,浅刺早期径络范围内的腧穴或针刺点,完全可以调理人体相对应部位的病痛,用以治疗广泛的疾病。定位取穴法的特点:腹部
2.治疗颈部疾患商曲、石关
3.治疗上肢疾患同侧滑肉门至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
4.治疗下肢疾患同侧外陵至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
5.治疗腰骶疾患关元定位取穴1.腹部经络的分布于腹壁的浅层,结构形式,取穴时针刺要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而不同。针刺的非常。
2定位取穴法是腹针疗法中重要的取穴手段,治疗方、配穴。
3腹针疗法建立在中医的理、法、方、穴的基础上,是综合的疗法,定位取穴要循经取穴法,治病必求于本,腹针的取穴方为。八廓取穴法
八卦的内容,“卦”是《周易》最根本的东西。八卦方位图分为伏羲八卦图与文王八卦图,即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八卦图是由太极图演化而来,即:“太极本无极,无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八卦图中,不仅含有阴阳运动的意向,而且含有太少阴阳四种不同程度的倾向,使八卦本源与时序和方位变化规律有密切关系。
《说卦》中还讲到了与五行的关系。说:“乾为金”、“坤为地”(土)、“巽为木”、“离为火”、“艮为山”(土)。虽没有提到震、兑两卦与五行的关系,但因震居东为木、兑居西为金。文王八卦图不仅概括了自然界及人体阴阳五行关系,反映了人体内部的生理规律,适合于中医的研究。《灵枢·九宫八风篇》还记载了八卦所取脏腑之象。“心应离,脾应坤,肺应兑,小肠应乾,肾应坎,大肠应艮,肝应震,胃应巽。”为腹部的八廓定位提供了轮廓。
一 八廓的定位及八廓取穴法:
二 腹部八廓方位与腹穴的关系:
中脘穴主心与小肠。
关元穴主肾与膀胱。
左上风湿点穴主脾胃。
左大横穴主下焦。
左下风湿点穴主肺与大肠。
右上风湿点穴主肝与中焦。
右大横穴主肝胆。
右下风湿点穴主上焦。
三 八廓取穴的意义:
1.
2.腹针八廓取穴法不仅具有增强调理脏腑的治疗效应,也加深了对腹穴穴性的进一步认识,明显地提高了腹针治疗的效果。
腹部八廓图
临床应用与规范
特效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腧穴以调节脏腑-经络治疗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许多疾病只要明确诊断、合理辩证、正确施术,腹针治疗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良好疗效。
一 适应症: 
腹针不仅治疗内因性疾病,即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的疑难病、慢性病。实践证明特效腹针疗法的适应症是非常广泛的。目前用于治疗下列各种病症。
病程较短,但与脏腑正气不足而致的疾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炎、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2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老年性痴呆、小脑萎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
3临床各科常见病如:常见的病毒性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带状疱疹、面瘫等;常见的细菌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口腔炎、
睑腺炎,妇科感染、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痔感染;过敏性疾病,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4内分泌异常导致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女性乳腺增生;卵巢囊肿、性功能障碍;痔等手术后镇痛、血栓痔;骨折固定后功能恢复等。
5其它经各种针灸疗法治疗效果欠佳的。
6疑难病:如产后风、肺纤维化等等。
由于腹针广泛普及的时间尚短,目前采用腹针治疗的医疗队伍还很小,腹针治疗经验、科研交流的机会目前尚少,因此,临床治疗的适应症,有待于广大学者和中西医的实践加以补充。
 禁忌症:
1由于腹针针刺腹部,因此,诊断不明的急腹症、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等;肝、脾肿大引起的腹部静脉曲张;腹腔肿瘤;妊娠中、后期均应列为禁忌症。
2慢性病、体质虚弱的患者,施术时应谨慎为宜。
3肝、脾肿大者针刺两季肋部不宜针刺过深,避免刺伤脏器。
4腹针深刺不宜针刺过深,严禁刺入腹腔。
腹针治疗前应全面了解病情,明确诊断。要对患者腹部进行常规检查。施术时要考虑,患者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病位的深浅,疾病的虚实,形体的胖瘦,腹部脂肪的厚薄,年龄的大小等。并要选择适合的针具,针刺的深度,及手法的补泻等。 针具:
32号,即0.25毫米直径,长度为 毫米的毫针,即1.0寸毫针或选用40毫米的毫针,即1.5寸毫针。毫针的长度应根据患者腹壁的厚度加以选择。
 针刺的深度:
2001年彭印高氏“89例脑血流异常的论文报告中明确提出,腹针针刺的深度“浅入肌层即可,体胖者适当增加深度。”即可出现良好疗效。彭氏为腹针治疗的针刺深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腹针针刺的深度也可,如腰部的疼痛,虽病程短,采用深刺也能收到明显的疗效。因此,在腹针临床应用时,针刺的深度也应灵活掌握,并加以总结经验。
 针刺的手法:
,针体无弯曲,针尖无分叉、无倒钩;针刺应尽可能避开毛孔;针刺透过皮肤层时速度要快;针刺角度应与皮肤垂直。
30至40分钟。留针过程患者应避免大声讲话,过度改变体位,尽可能减少腹部浅刺针体的深浅度而影响疗效。起针次序应从上至下,从内至外,起针前不宜改变针刺的深浅度,以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四 腹针常用的加针:
1-2针或更多。使针刺如同三角形、三点一线、梅花形等以加强该穴的治疗作用。
加针应在治疗需要所选的腧穴周围或痛点部位,处方中相对特效腧穴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如何加针,应依据病位的大小、疾病的程度与病程的长短。加针的方法要灵活运用,加一针便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无需再刺,二、三针效果欠佳,亦可再补加一针以提高疗效。总之,医者不应追求加针的形式和数量,应以患者病情需要为原则而掌握。
腹针的规范与其疗效
特效腹针疗法安全、无痛、高效、快捷,对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等都有着很好的疗效,具有很广泛的适应症。特效腹针疗法在施术中应有一定的规范,以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一 腧穴要准确定位: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再环绕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此乃肺经在胸、腹内的循行路线。治疗首先针刺中脘因其是肺经的起点,刺之可调理肺脏之气,商曲位于肺经的循行路线上,是肺、肾两经之交会穴,刺之可疏通肺经经气,滑肉门是腹部早期经络上肩部的对应点,刺之可调整肩部局部之气, 治疗中腧穴的取法,中脘穴位于腹前正中线、中庭穴与神阙穴的中点,商曲穴位于下脘穴旁开0.5寸,滑肉门位于水分穴旁开2寸处。各穴定位准确,才能确保腹针治疗肩周炎的良好疗效。
 组方要综合取穴;
三 针刺要有顺序;
“治病必求于本”的中医治疗原则。
 针刺要有不同深浅:
五 针刺要强调手法:
一般“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得气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患者有酸、麻、胀、痛、重的针感,二是医者有“手下沉紧”、“阻挡”或“如鱼吞饵”的手感。传统针灸临床上过于强调患者的酸、麻、胀、痛、重的针感,并认为针感能向病变部位感传疗效更好,总认为有了酸、麻、胀、痛、重才能有临床疗效,而对医者的手感有所忽视,似乎离开患者的导向就无所是从。特效腹针疗法针刺时,患者一般没有酸、麻、胀、痛、重的针感,更不出现循针感传。因此,要强调医者重视腹针在中刺和深刺时的手下感觉,使患者在无酸、麻、胀、痛、重的感觉下,在不知不觉中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腹针具有“刺至病所”,不仅体现了针刺的“神奇的疗效”,也充分体现了特效腹针疗法的特点。
总之,必要的规范是保证特效腹针疗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可重复性的唯一途径。也是发展、普及腹针的必须,为取得特效腹针疗法在临床上良好的疗效,施术必须高度的规范和统一。在腹针临床中,只要诊断正确、辩证合理、组方得当、取穴准确、针刺有序、深浅适宜,各级中、西医医师都能取得腹针治疗临床上的良好疗效。
特效腹针疗法的基本处方是指在临床治疗时具有共同特定功效的处方。 基本处方有固定的腧穴;并具有共同的特定功效。一般采取深刺或中刺,调理的是人体的整体机能祖国医学重视人的整体调整,认为“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局部病变反映了整体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基本处方是调整人体机能常用的、有效的几种方法。临床使用中强调辨证施治,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相关的基本处方为主方与其它必要的治疗处方叠加使用。
调任、冲二脉法,用于调补脏腑气血,强壮机体,具有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平衡内分泌水平,广泛适用于各种老年病、慢性病和疑难病的治疗。
任脉、冲脉属奇经八脉,行于胸腹,其中任脉的分支与督脉相贯,督脉的分支行于前腹上通于心,两脉相通相连。督脉统全身阳经,为“阳脉之海”;任脉在关元穴与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通手三阴,任脉统全身阴经为“阴脉之海”。冲脉上行头目、下贯四肢百骸,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十二经内属脏腑外络四肢。任、冲二脉在人体经脉气血运行中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代医学论著对这两条经脉的作用有许多论述,归结起来主要是作用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主治内科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而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生殖都与脏腑气血盛衰相关。因此疏通调理任、冲二脉可活五脏气血,五脏气血旺盛,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任脉在腹部上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等腧穴,脐以上的可调补脾胃和心肺功能;脐以下的可培补肝肾,调整内分泌水平;上下合用可旺盛五脏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和平衡内分泌,并具有抗衰老的重要意义。冲脉循行与足少阴肾经的气穴、商曲、石关、阴都等穴相交会,如配合上述腧穴针刺,调补的力度更强。
薄氏腹针的两个基本处方:天地针(中脘、关元)和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作用相似,调补程度不同而已。特效腹针疗法选用的任、冲二脉上常用的基本处方如下:
一 小补:“补脾肾”选用中脘、关元二穴补脾肾。
二 中补:“调补脏腑”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穴。调补五脏六腑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和平衡内分泌,并具有抗衰老功效。
三 大补:“调补脏腑”四穴加刺双气穴。上肢疾病加刺双商曲等穴。
针刺以上处方腧穴均选用中刺或深刺。由于上腹部脂肪组织较薄,脐以上腧穴针刺应较浅,下腹部脂肪组织较厚,脐以下的腧穴针刺应较深,所以,脐上、下各穴针刺深浅应有所不同。中脘穴开始针刺时不宜深刺,待各穴全部针刺后,再调整中脘所需针刺深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切不可大意。
调任、冲脉法,临床上常作为治疗各种慢性病,疑难病的主方使用,特别是别是用于中、老年患者。如:颈、腰椎退行性病变、骨性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以及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诸症。由于内分泌下降或不足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男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低下,以及中老年人由于肾虚引起的头昏眼花、腰酸腿软、二便失调等症状都具有显著而稳定的疗效。对于因病伤正、久病体虚的患者调任、冲二脉也是匡扶正气的有效治疗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调补的程度应由患者的身体状态而定,不可一概而论。补泄适度,补之不足不能御邪,临床表现为疗效不稳定。 补之过度亦可使患者出现过度兴奋、失眠和上火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时停止治疗两三天后,症状则会自行消失。
疏通经络,行气血
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经气旺盛,为全身布输精气。足阳明胃经在腹部的滑肉门、外陵穴,是腹针定位取穴中肩关节和髋关节的对应部位。薄氏将其四穴合称为“腹四关”,认为四关是脏腑之气布输到四肢之“关”,主要作用在于疏通经络、行气血。其中滑肉门用于上肢疾病的调节,外陵用于调节下肢。
临床应用发现,滑肉门、外陵穴不但可疏通四肢经络,而且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运行,使全身气血平衡。其中双滑肉门穴配双上风湿点穴可柔肝健脾,双上风湿点穴配滑肉门、外陵穴可舒肝理气,降逆除烦,缓解精神紧张。选用滑肉门、外陵穴疏通经络,针刺应用中刺。
健脾、化湿、去痰
大横穴是足太阴脾经在腹部之腧穴。脾主运化,既为人体各组织运化营养物质,又运化水湿,使体内多余水液排出体外。 脾胃为人之“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人体气血充足,四肢百骸才能强壮;如果脾运失健,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关节失养,困乏无力。脾运失健亦可水湿内停,多余水份在体内凝而成痰或阻塞脉道,造成关节不利。
针刺大横穴调脾经,可健脾化湿去痰、生养肌肉、滑利关节。临床上用于脾虚有湿之症的治疗,如慢性胃病、寒湿性腰痛、风湿性关节炎和外感咳嗽、痰多等症。
辨证患者是否脾虚有湿可望其舌,如舌淡、舌体胖,舌边缘有齿痕,舌苔白滑为湿寒症,舌苔黄腻为湿热症。
针刺大横选用中刺或深刺。
风湿点的疏泄
上、下风湿点是薄氏腹针的新穴。定位取穴时上风湿点与肘部相对应,下风湿点相当于人体膝部。采取浅刺调节肘、膝部的局部病变。循经取穴双上风湿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腹部八廓取穴中,上、下风湿点位于四个廓区,所主脏腑与人体腹腔内的内脏相对应。深刺上、下风湿点在调节脏腑功能上各有其不同的疏泄作用。在内科杂症的治疗方面使用得当有很好的疗效。
一 八廓取穴双上风湿点,左侧主脾,右侧主肝。此穴从位置上应为足厥阴肝经循行之途径。深刺可调理肝脾之气,既可舒肝养肝,又可理气和胃。临床用于肝失条达所引起的肝气不舒、胸胁胀痛;肝郁气滞引起的心烦失眠、口苦反酸;肝火上扬引起的头疼、耳聋等症。另外,治疗由于肾水亏损,肝阴不足引起的阴虚诸症,在调补任冲脉的同时,配双上风湿点,可柔肝养血,平衡阴阳,化解诸虚火上扬之症。
二 双下风湿点,作用各有不同。左下风湿点主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深刺可通大肠、降肺气、除肺热。临床用于肺气壅塞咳喘、多痰,大便不通等。右下风湿点主小肠,心与小肠相表里,深刺可泻心肝实热,用于心肝火旺、心烦易怒、舌尖红、小便黄热等症。
风湿点的疏泄作用必须运用得当,辨证不当可给病人造成不利,特别是双下风湿点,对体虚气弱、脾胃虚寒的患者要慎重选用,选用不当可引起泄泻,如出现此种症状,可及时温补关元、气海以壮其阳气。
关于风湿点的取穴,因其深刺时调节的是脏腑之气,属八廓的廓区;浅刺时则属定位之肘、膝部位。遇有治疗既要定位调治关节,又需调理脏腑,可分别针刺两针,浅刺定位不变,将深刺之针向下或向外稍加偏移。
清热解毒、抗感染、抗过敏
清热解毒处方选用中脘、下脘、下脘下和双上风湿点下腧穴。用于消炎抗感染。
有人认为此方不可深刺,若深刺会引邪入内。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深刺的效果好于中刺或浅刺。双上风湿点深刺加强了肝脏的解毒功能,养护脾气;下脘下点深刺,激发督脉阳气;共同使用激发机体的正气,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临床用于治疗人体各部位的炎症。使用此方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配合其它腧穴或针刺点针刺以综合治疗。
改善头部供血、改善血液循环
近年来,中老年人由于脑供血不足或脑血管血流异常循环障碍引发的各类疾病有所增加,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如因脑缺血或出血导致的中风、其后遗症造成的肢体不利,脑萎缩造成的老年痴呆、小脑萎缩,眼底疾患造成的失明或弱视,以及颈椎病引起的眩晕、耳鸣等。改善脑供血,预防因脑供血不良所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并能促进病人的康复。 
腹针改善头部供血的针刺方法不仅简单,并且疗效显著。彭印高氏用针刺腹部完全能改善脑血管血流,并已被多普勒检测所证实。
针刺选用中脘、下脘、双商曲(或选用石关)、加刺下脘上穴。为加强改善供血可在下脘上与商曲连线的中点加针。中脘、下脘、商曲、石关、下脘上及加针点选用中刺或深刺。
腹针的基本处方具有调理人体整体机能的功效,临床应用时应辨证施治。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方,达到整体而全面的综合调治,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切忌误调、误通、误补、误泻而影响治疗效果。
正确使用基本处方,诊病要清、辩证要准、用方有度,再配合合理的定位取穴,对症治疗,才能使腹针由内而外,由整体到局部的调治各种疾病。
常见病的腹针治疗
落枕
落枕见于成年人因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部肌肉长时间牵拉而发生的痉挛所致,因颈部扭伤,或感受风寒致称颈部伤筋
配方:根据颈部疼痛不同部位,肩颈部疼痛可以选刺商曲、石关及周围针刺点,或刺下脘上。
针刺深度:落枕属伤及筋脉的疾病,除中脘用中刺外,余穴以浅刺为宜。
腹针针刺中脘调理脏腑之气,商曲在腹部“早期经络范围”定位颈部。治疗头颈部的疾病,商曲是足少阴肾经的经穴,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又循颈部而至背部,用商曲治颈项病变疗效很好。临床发现,针刺商曲患者有时出现一种热感,最远可上达面颊部,取患侧的商曲疗效好于健侧,商曲配患侧的滑肉门,滑肉门是疏通经络、行气血的的要穴,是治疗颈、肩、肘、手部等疾病的必选之穴,具有滑利关节、肌肉、筋、脉的作用。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因关节内、外无菌性充血、肿胀、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损为其临床特点。
病因:
1.肩部原因:(1)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性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劳损是主要的激发因素;(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部组织继发粘连、萎缩;(4)肩部急性搓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的炎性病灶,转变为肩周炎。
中医称“漏肩风”或“肩凝症”,又称“五十肩”。本病多因营卫虚筋骨衰颓,局部感受风寒劳累闪搓,脉受,气血阻滞。滑肉门,间距肩部疼痛散、范围
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是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无菌性炎症,有的仅肱骨外上髁尖部、筋膜、骨膜炎为主,有的在肱骨外上髁与桡骨头间,以肌筋膜炎或肱桡关节滑膜炎为主。因早年发病见于网球运动员故俗称“网球肘”。
病因:
在前臂过度旋前、旋后、握拳、屈腕,牵拉伸肌总腱,而引起局部慢性损伤。凡需经常性活动腕部的职业性或日常生活者,均可导致发病。
中医认为感受风寒、劳损、外伤等因素而劳伤气血、筋脉不和或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临床表现:
凡有上述职业性或日常生活者,逐渐肘关节外侧痛,在用力握拳、伸腕等动作时加重以至不能持物。检查仅在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二者之间有局限性、敏锐性的压痛。与皮肤、肘关节无关。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伸肘、握拳、屈腕,在使前臂旋前,致肘外侧疼痛为阳性,有时疼痛可牵涉及前臂伸肌中上部。
治疗方法:
主方: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上风湿点四穴。
配方:肘上、下部疼痛,或疼痛向前臂放散,可沿早期经络循行路径周围加针。加针距离依据疼痛放散远近而定。
针刺深度:中脘中刺,商曲亦中刺,上风湿点穴及周围加针均宜浅刺。
先刺中脘穴调理脏腑,调动脏腑之气,再刺滑肉门疏通经络、活气血,后刺上风湿点活血化瘀,消除局部炎症。
手与腕部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
是最常见的腱鞘炎,好发于长期、快速、用力使用手指和腕部者,在手指常发生屈肌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或板机指,电脑手。在腕部为拇长展肌和拇伸肌腱鞘炎,又称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或de Quervain病。腱鞘为损伤性炎症,肌腱和腱鞘水肿、增生、粘连和变性。腱鞘的水肿和增生使“骨-纤维隧道”狭窄进而压迫水肿的肌腱,在环状韧带区腱鞘腔特别狭窄而坚韧,呈葫芦状,阻碍肌腱的滑动,如用力伸屈手指,葫芦状膨大部在环状韧带处强行挤过,而产生弹拨动作和响声,并疼痛,故称弹响指。
腕管综合征属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腕管由腕骨构成底和两侧壁其上为腕横韧带盖成的一个骨性隧道。腕管内有拇长屈肌、2-4指的屈指深、浅屈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正中神经最表浅。当腕关节掌屈时神经受压,如用力握拳则受压更剧。任何管腔内容物受压的原因;外源性压迫;长期过度使用腕部,腕管内压力反复急剧变化均可导致发病。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常具有职业病史。双侧发病率可达30%,其中女性占双侧发病率90%。
腕、手部的疾病中医统称为“筋痹”。本病多因感受风寒、劳累闪挫、劳伤气血、筋脉不和或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临床表现:
弹响指起病缓慢,初起患指晨起发僵,疼痛,缓慢活动后即消失。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弹响伴明显疼痛,严重者患指屈曲,不敢活动。发病以依次为中、环指最多,示、拇指次之,小指最少。患者述疼痛常在指间关节,而不在掌指关节。检查发现可在远侧横纹处扪及痛性结节随屈肌腱上、下移动,或出现弹拨现象,局部为弹响部位。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腕关节桡侧疼痛,逐渐加重,无力提物。检查局部皮肤无炎症,在桡骨茎突表面或其远侧有局限性压痛,有时可扪及痛性结节。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部出现疼痛,称为Finkelstein试验阳性。
腕管综合征患者首先感到桡侧三个手指端麻木或疼痛,持物无力,以中指为甚。夜间或晨起症状最重,适当抖动手腕症状可以减轻。有时疼痛可牵涉到前臂,但感觉异常仅限于正中神经腕下支配区。检查拇、示、中指有感觉过敏或迟钝。屈腕试验(Phalen征):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屈肘、前臂上举,双腕同时屈曲90度,1分钟内诱发出正中神经刺激症状,阳性率达70%左右。腕管内有炎症、肿块者,局部隆起、有压痛或可扪及包块边缘。
腹针治疗方法:
主方:中脘、健侧商曲、患侧滑肉门、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
配方:症状减轻,但不同手指部位仍有疼痛或麻木,根据腹部早期经络循行路径,Luschka关节或弓体关节),钩椎关节能防止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但当其退行性变而增生时,反可刺激侧后方的椎动脉,或压迫后方的颈神经根。
颈椎之间有5个椎间盘、两侧钩椎关节和两侧关节突关节。后纵韧带在颈段较宽,其中部厚而坚实,后纵韧带退变钙化较多见,是导致椎管前后径狭窄,脊髓受压的重要原因。颈椎棘上韧带,即项韧带,项韧带退变钙化也是颈痛原因之一。脊柱颈段是脊柱活动度最大的节段,头的屈伸动作主要是寰枕关节,旋转在寰枢关节,而颈部屈伸主要在下颈段,任何节段因病变活动受限后,相邻节段颈椎各关节及韧带所承受的压力均明显增加,从而产生关节、椎间盘、韧带的变性。
脊髓有三个膨大,以下颈段的颈膨大为最。其膨大的左右径约为前后径的一倍,故椎管相对的狭窄,容易受到外来因素压迫。颈神经1-4的前支组成颈丛,支配颈部肌肉、膈肌、及颈、枕、面部感觉;其后支形成的颈后丛,以颈2后支发出的枕大神经与临床关系较大,受刺激时可出现枕下肌痛及同侧头皮感觉异常。颈5-胸1组成臂丛,其分支支配肩胛、肩胸肌、及上肢肌肉及皮肤。脊神经皮肤支配虽有一定重叠,但有其主要分布区:上肢外侧为颈5支配区;拇指为颈6支配区;示、中指为颈7支配区;前臂内侧、环、小指为颈8支配区;上肢内侧为胸1支配区。
颈肩痛的病因及分类与创伤、炎症、肿瘤、和先天性疾病有关。但应注意的是,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出现的头、眼、耳、心、胸等表现,与这些器官本身病变时的症状和体征相似。此外,老年性退行性病变是颈肩痛的重要原因,而老人又常患有头、眼、耳、心、肺等疾患,这些因素常互相影响,又可共同存在。给颈肩痛的诊断和治疗带来较多影响。
发生颈肩痛的疾病较多,但以颈椎病最为多见。
颈椎病

颈椎病应是泛指颈段脊柱病变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国际上较一致看法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伤所导致的症状和体征。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的最基本原因。椎间盘退行病变使椎间隙狭窄,关节囊、韧带松弛,脊柱活动时稳定性下降,继而引起椎体、关节突关节、钩椎关节、前后纵韧带、黄韧带及项韧带变性、增生、钙化。如此颈段脊柱不稳定的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急性损伤可使原已退行性
颈椎间盘损害加重而诱发颈椎病。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使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14-16毫米。在此基础上,即使退行性变比较轻,也可因压迫而发病。

中医认为如人体脏腑肝肾渐亏,筋骨懈惰,经气不畅而发病。
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四种临床类型。
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50%-60%)。由于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开始多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上肢痛放射范围根据神经根受压不同而表现不同皮节。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同时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撞患肢即可发生剧烈的闪电式锐痛。检查可见患侧颈肌痉挛,头喜偏向患病侧,且肩部上耸。病程长上肢肌可有萎缩,在横突、斜方肌,肱二头肌长、短头腱、三角肌,肩袖等部位可有压痛。患肢上举、外展和后伸有不同程度受限。上肢牵拉试验、头顶加压试验阳性。神经可见定位体征。X线平片显示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窄等退行性征象。CT、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情况。
二 脊髓型颈椎病:约占10%-15%。由于下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容易受压。颈痛不明显,而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最先出现。随病情加重出现不同类型神经损害。如走路似踩棉花样,严重时可出现高位瘫痪等。X线平片表现与神经根型相似。脊髓造影、CT、MRI可显示脊髓受压征象。
三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尚不太清楚。患者可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头痛、偏头痛、头晕特别在头转动时加重,有时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眼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头颈及上肢出汗,以及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及胃肠胀气等。
四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明显增生肥大直接刺激压迫椎动脉;颈椎退变稳定性降低,颈部活动时椎间关节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引起椎动脉痉挛等均是本病原因。眩晕是主要症状,可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动性眩晕。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血管代偿性扩张,引起头痛,主要在枕部、顶枕部痛、也可放射到顳部。多为发作性胀痛,常伴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有的出现突发性视觉障碍,弱视、复视、失明,短期内自动恢复。是脑后动脉及脑干内3、4、6脑神经核缺血所致。还可有猝倒、其它运动或感觉障碍、以及精神症状等。根据病史、症状、体征、X线摄片,正位、侧位、斜位、过伸位和过屈位片,CT、MRI等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颈椎病除上述类型外,可有两种或多种类型以上同时并存,常称混合型或复合型。
腹针治疗方法:
主方:中脘、关元,下脘、下脘上(5分处),双商曲、双滑肉门。
配方:
1.神经根型:颈痛明显双商曲内加针、患侧滑肉门内加针。
2.椎动脉型:加下脘上,加针高低随颈椎病变波及高低而定。亦可在下脘上与商曲连线的中点加针。
3.交感神经型:心悸、出汗等加刺左金河(气旁)穴。
4.颈痛剧烈加水分穴。
5.年老,或体质虚弱者可将主方中脘、关元,改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也可用灸神阙穴,或按针刺顺序灸各腧穴。
针刺深度:中脘、关元、下脘、下脘上中刺或深刺。商曲、滑肉门、气旁、及各加针点均应中刺。水分中刺或深刺。
中医认为“肾虚则骨不坚”,治疗以刺中脘、关元穴补脾肾,或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统调脏腑,调理脏腑之气。刺胃经滑肉门穴多气多血以通经络,行气血。下脘、下脘上、商曲以及下脘上与商曲连线的加针点不仅可以改善头部供血、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这些腧穴和针刺点均属于早期经络范围内的定位部位,针刺可以兼得两种治疗效果。
脊髓型颈椎病腹针虽能改善患者症状,但脊髓型颈椎病由于椎管内的骨质病变对脊髓的压迫导致脊髓损伤,针刺治疗虽能改善症状,但往往延误外科治疗手术的时机,应建议患者及早手术治疗为佳。
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组临床多见的症状,其病因复杂,以损伤居多。发病率各家不一,在厂矿中约占22%,农村发病更高。
腰腿痛的病因繁多,创伤、炎症、肿瘤、和先天性疾病等四大基本病因均可囊括在内。见下表:
  脊  柱  软 组 织  椎  管  内  脏    损伤  骨折和/或脱位
脊椎滑脱
椎间盘突出  腰扭伤
腰背筋膜脂肪疝
韧带损伤
腰、横突综合征  陈旧性骨折
畸形
硬脊膜囊肿  肾搓伤    炎症  结核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纤维织炎
筋膜炎
血管炎
神经炎  蛛网膜炎
硬膜外感染
脊髓炎
神经根炎  潰疡病、胰腺炎、前列腺炎、盆腔炎、肾炎、肾盂肾炎、上尿路结石    退变  腰椎骨关节炎
小关节紊乱
骨质疏松症  ——  椎体后缘骨赘
椎管狭窄
黄韧带肥厚  内脏下垂    发育及
姿势异常  脊柱裂
侧凸、后凸
移行裂
水平骶椎  脊肌瘫痪性侧弯  脊膜膨出
神经根和神经节变异
血管畸形  游走肾
多囊肾    
腰腿痛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局部疼痛由病变本身或继发性肌痉挛所致。部位较局限,多有固定明显的压痛点;可有放射痛,是神经根受到损害的特征性表现。疼痛沿受损神经向末捎放射。
腰腿痛病因复杂,与运动系统有直接关系者以损伤和退行性病变最为多见,其中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具有代表性。
中医认为,肾虚性腰腿痛则因肾之精气不足,肾气虚衰而致腰腿痛,此类腰腿痛多因内脏疾病而致肾虚者,如妇科疾病或房事伤肾等。肾虚腰腿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痛少,绵绵不已,腰腿酸软乏力。寒湿性腰腿痛因风寒湿邪为患,故见腰腿部重痛、酸麻或拘急不可俯仰,如迁延日久,则时轻时重,患部时觉发凉,阴雨风冷尤甚。腰肌劳损多因陈旧性损伤,劳累时腰痛加重。腰部僵硬或有牵制感,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为甚。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本病基本病因。磁共振检查证实,15岁青少年即可以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积累伤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积累伤力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见盘损伤。本病与职业、工种有密切关系。遗传因素,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遗传家族史。妊娠亦可增加椎间盘损害的机会。椎间盘突出症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分为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结节及椎骨突出型。
腰背痛是中医临床上常见病,督脉贯脊行于腰背,足太阳膀胱经夹脊行于腰背,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且腰为肾之府。腰痛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及经筋有关系。六淫之邪客于经络,或气血痰浊瘀滞经络,或肾虚,或外伤均可导致腰痛。《素问·刺腰痛论》认为:腰痛属于足六经之病,指出腰痛的外因为风、寒、湿三邪,内因为肾元亏损。王肯堂在其《治症准绳》中认为:“腰痛有风、有寒、有湿,有挫闪、有瘀血、有气滞、有痰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临床表现:常见于20至50岁患者,男女性之比为4-6:1,20岁以内约占6%左右,老年人发病最低。症状表现中腰痛往往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约占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的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的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影响到臀部。虽高位的腰椎间突出症(腰2-3、3-4)可引起股神经痛,但其发病率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  5-骶1间隙突出,故坐骨神经痛最为多见,发生率约97%左右,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咳嗽时疼痛加剧。早期为痛觉过敏,病情重者出现感觉迟钝或麻木。少数患者可有双侧坐骨神经痛。发生在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发生率约占0.8-24.4%。体征:为减轻疼痛可出现姿势性代偿畸形,如腰椎侧突,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几乎全部患者都有腰部活动受限;89%患者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其旁侧1公分处压之有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约1/3患者有腰骶棘肌痉挛,使腰部固定于强迫体位;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神经系统表现,80%有感觉异常,腰5神经根受累,小腿前外侧和足内侧的痛、触觉减低;骶1神经根受压,外踝附近及足外侧痛、触觉减退。检查须注意,有较大髓核突出者,可压迫下一段神经根,而出现双节段性神经根损害征象。70-75%患者有肌力下降。约71%患者出现反射异常。骶1神经根受压踝反射减弱或消失;马尾神经根受压则表现为肛门括约肌张力下降及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伴有椎管狭窄可有间歇性跛行症状。临床上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X线平片上相应神经节段有椎间盘退行性表现者可做出初步诊断。结合X线造影、CT、MRI等检查能准确地做出病变间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经受压情况及主要引起症状部位的诊断。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表现,不应诊断本病。
腹针治疗方法:
腹针治疗腰椎病,包括腰椎骨质增生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方法很接近。
主方:中脘、关元,气海;老年人或体虚者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疼痛剧烈加刺水分穴。
配方:
1.腰椎4-5病变选用双气穴。腰椎2-3病变选用双金河穴。如病变定位不能确定用双气穴、双金河穴。
2.为缓和腰部肌肉紧张或疼痛可用双外陵穴、双大横穴。有学者报告双天枢穴中刺可治疗腰肌疼痛及腰肌劳损。
3.腰痛症状虽有缓解,但仍有疼痛点,可根据痛点的高度沿气海至关元穴之间的相应高度,在任脉循行线旁开1分许针刺点加针,或选其他痛点加针。
4.体质虚弱者可灸神阙穴,或按针刺顺序灸各腧穴。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水分穴均应深刺或中刺。其余各穴及加针点亦应中刺。
中医认为“肾虚则骨不坚”,治疗以刺中脘、关元穴补脾肾,或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统调脏腑,调理脏腑之气。刺胃经双外陵穴、双天枢穴多气多血以通经络,行气血;双大横穴属脾经,脾主肌肉,并可燥湿。气海、关元、金河、气穴穴均为早期经络范围之腰、骶定位部位。关元穴是足三阴经交会穴,气穴、金河穴均在肾经循行线上,都能加强调补肾气,以助元阳。
骨性关节炎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亦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在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手指关节等部位。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原发性骨关节炎发病原因至今还不清楚。多见于50岁以上肥胖妇女。继发性是指由于先天性畸形,如关节脱位、关节内创伤、长期使用激素等原因所致。发展到晚期两种类型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均相同。最早期发生在关节软骨,继发骨膜、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肌肉改变。在软骨的边缘或肌腱附着处,因血管增生,软骨内化骨,形成骨赘,骨赘破裂或关节软骨剥脱,可形成关节内游离体。滑膜可以增生、水肿、关节液增多;或关节液少量,葡萄珠样改变,大部分消失,被纤维组织形成的条索状物代替。关节囊可产生纤维变性和增厚,限制关节活动。周围肌肉因疼痛产生保护性痉挛,关节
活动进一步受到限制。可发生畸形,屈曲畸形或脱位。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疼痛。初期为钝痛,逐渐加剧。活动多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好转。有的病人在静止或晨起时疼痛。疼痛与天气变化、潮湿受凉等因素有关。关节活动不灵活、僵硬、晨起或休息后不能立即活动。关节活动时有不同的响声,如摩擦音等。有时可出现关节交锁。检查显示关节肿胀,可有中度渗液,膝关节浮膑试验阳性;有不同程度活动受限和肌痉挛;严重是出现关节畸形;有时可触及关节内游离体。手指远侧指间关节侧方增粗,形成Heberden结节。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后期骨端变形,关节表面不平整,边缘骨质增生明显。软骨下骨有硬化和囊腔形成,伴滑膜炎时膑下脂肪垫模糊或消失。
腹针治疗方法:
主方:可选用中脘、关元穴;老年人或体虚者用中脘、下脘、气
海、关元穴。双气穴、双滑肉门、双外陵穴。定位取下风湿点穴。
配方:
1.病变严重在下风湿点穴沿早期径络循行线加针,或刺呈三角形针。
2.膝关节上部疼痛,在延早期经络循行路径之下风湿点上加针;膝下部不适或疼痛,在延早期经络循行路径之下风湿点下加针。距离可视疼痛部位与下风湿点穴远近选针刺点。
3.多发性骨关节炎加用双大横、上、下风湿点穴。
4.根据疼痛部位、范围可在上、下风湿点周围加针。
5.疼痛剧烈加刺水分穴。
6.关节腔内有积液,选刺水分、双水道穴。
7.体质虚弱者可灸神阙穴,或按针刺顺序灸各腧穴。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水分用深刺或中刺。滑肉门、外陵、水道穴用中刺。风湿点及周围加针点,用较深的浅刺,或中刺。
中医认为“肾虚则骨不坚”,治疗以刺中脘、关元穴补脾肾,或选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气穴穴通调脏腑,调理脏腑之气, 关元穴是足三阴经交会穴,气穴在肾经循行线上,都能加强调补肾气,以助元阳。刺胃经滑肉门、外陵穴多气多血以通经络,行气血。下风湿点穴及其周围加针点属早期经络范围之膝部定位部位。
踝部扭伤
在下台阶时,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踝关节处于跖屈位,遭受内翻或外翻暴力时,使踝部韧带过度牵拉,导致韧带部分损伤或完全断裂,也可导致韧带被拉长、撕脱骨折、踝关节或胫腓下关节半脱位、全脱位。若急性韧带损伤修复不好,韧带松弛,易导致复发性损伤,或踝关节慢性不稳定。
临床表现:踝部扭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检查可见伤处有局限性压痛点,踝关节跖屈位加压,使足内翻或足外翻疼痛加重。有骨折时X线可见骨质断裂线。
腹针治疗方法:
踝部扭伤腹针以治疗踝部韧带过度牵拉, 导致韧带被拉长, 急性韧带损伤修复不好,韧带松弛导致的复发性损伤,或踝关节慢性不稳定等软组织损伤为其适应症。骨折、踝关节或胫腓下关节半脱位、全脱位应由骨科治疗。
主方:中脘、关元穴,双气穴,健侧商曲、健侧大横穴。患侧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下风湿点下点。
配方:
1.根据踝部扭伤疼痛范围,可在下风湿点下点周围加针,加针点不宜远离下风湿点下点穴。
2.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时,可刺水分穴。
针刺深度:中脘、关元、健侧大横穴中刺或深刺。健侧商曲、健侧气旁、患侧滑肉门、外陵、下风湿点各穴中刺。下风湿点下点及周围加针点不同程度浅刺。水分穴选中刺或深刺。
中医称伤筋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脑出血  脑珠网膜下腔
出血    发病年龄  多在60岁以上  青壮年多见  50-60岁  各年龄组均有    常见病因  动脉粥样引化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高血压
动脉硬化  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起病状况  多在安静时  多在活动时  多在活动时  多在活动时,亦可在睡眠中    发病形式  较慢(时、日)  最急(秒、分)  急(分、小时)  急(分、小时)    头痛呕吐  无  少  多见  剧烈    意识障碍  多无  轻或无  有,持续时间长且重  有或无,多短暂
且较轻    偏
瘫  有,可逐渐加重  有,可逐渐减轻  有,发病时就有  无,或偶有一过性瘫或轻瘫    脑膜刺激征  无  无  多有,较轻  多明显    癫
痫  少见,除非合并脑软化  多见,常为初发  可见  多见,可为初发或迟发    语言障碍  多有  有,短暂  可见  极罕见    眼底出血  五  无  早期无,随后可有  早期就可能发生    血
压  正常或偏低  多正常  持续高血压  血压升高,2~3天内恢复正常    脑脊液  多正常  多正常  血性,压力增高  血性,压力增高    CT  颅内低密度区  颅内低密度区  颅内高密度区  脑珠网膜下腔可见高密度影    脑血管造影  可显示血管血栓  不定  不定  可见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应以风、火、痰三者为患,病变涉及心、肝、脾、肾等脏腑,主要是在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偶因忧思恼怒或劳累等,以致风阳煽动,心火暴盛,风火相并,气血上逆,或因嗜酒,过食高脂食品,脾虚痰盛,化火动风,风痰上潜,蒙蔽清窍,致使阴阳之气逆乱。
中风先兆,中风多因血气上逆,故有眩晕、心悸、肢麻、手足乏力等先兆;中经络,病在经络,未及脏腑,而经络气血阻滞。症见半身不遂,肌肤麻木,口角歪斜,语言不清;中脏腑,病变深中脏腑,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舌强失语,口角歪斜。中风后遗症常伴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
腹针治疗方法:
缺血性脑血管病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在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腹针治疗,并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对脑血管病所遗留的后遗症,腹针也有良好的疗效。脑干或大面积的缺血或出血可试用腹针治疗。
主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商曲、双气穴,下脘上5分,双滑肉门。 
配方:患侧上风湿点、外陵、下风湿点。
1.伴手功能障碍配患侧上风湿外点,
踝关节不利配患侧下风湿下点,有足内翻时用下风湿内点。
2.为加强改善头部供血,可在下脘上与商曲中点处加针。
3.伴语言不利配中脘上、下各1分处加针。
4.体质虚弱者在关元和双气穴下加针。或灸神阙穴,高血压者禁灸。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穴、下脘上选用中刺或深刺。商曲、气穴、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下风湿点用中刺或不同程度浅刺。上湿外点、下风湿下点、下风湿内点用不同程度浅刺。下脘上与商曲中点处加针及关元、双气穴下加针用中刺。中脘上、下各1分处选用不同程度浅刺。
痛经
痛经为伴随月经的疼痛,可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痛或其它不适,影响生活或工作。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通常是器质性盆腔疾病的后果。本节仅介绍功能性的原发性痛经。痛经仅发生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无排卵月经不发生腹痛。
临床表现:于月经来潮前数小时即感疼痛,为月经先兆;月经开始时疼痛逐步或迅速加剧,历时数小时至2-3天不等。疼痛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疼痛的发作与月经出血同步,疼痛持续2-3日,但一般在24小时后逐渐减轻。50%患者有下背痛,恶心呕吐,头痛及乏力;严重病例可发生晕厥而急诊就医。
腹针治疗方法:
主方:气海、关元、双气穴、双下风湿点。一般用主方治疗即可止痛。
配方:
1.疼痛减轻仍有腹部痛点,可在痛点处加刺一针。
2.伴有恶心呕吐刺中脘穴。
3.头痛在中脘穴周围加刺一针。
4.寒凝少腹加双天枢。亦可温灸关元,散寒通经。
5.肝气郁结将主方改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滑肉门、双外陵,双上风湿点。
6.经后仍有腹痛亦可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天枢,双气穴。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选用中刺或深刺。滑肉门、天枢、外陵、气穴用中刺。上风湿点、下风湿点选用中刺或深刺。痛点处加针选用不同程度浅刺。
围绝经期与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也称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由于卵巢功能衰退的内分泌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的症状。症状可开始于卵巢功能衰退开始时,持续至绝经后,可干扰妇女正常生活,并影响身体健康。
临床表现:症状包括月经紊乱及雌激素下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一 月经紊乱:多数妇女绝经前经历2-8年无排卵性月经;由于卵泡发育和闭锁交替无规律,月经多不规律。雌激素水平波动而无排卵加之雌激素水平增高,而出现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严重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二 雌激素下降症状:
1.血管舒张症状:潮热一直视为妇女卵巢功能衰退的标志性症状。特点是:头部、颈部和胸部的皮肤突然强烈的发热感觉和大量的出汗;持续时间短至几秒钟,长得数分钟,发作频率可以几日一次至数分钟一次频频发作。以夜间发作严重和频繁,干扰睡眠并影响精神状态。应激可诱发潮热症状发作。凉爽的环境可减少潮热发作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
自然绝经期潮热发生率在50%以上;症状始于绝经前,接近绝经时发生率增加,至绝经期发生达最高峰。手术绝经期潮热发生率较自然绝经为高往往出现在手术后一周内。多数妇女绝经后潮热持续1-2年,25%妇女症状持续4-5年或更长。
2.精神神经症状:包括情绪、记忆、认知功能症状等。如烦躁、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常见症状。
3.心血管疾病: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雌激素对脂代谢的良性作用,以增加心脏博动指数,对血管的扩张作用,增加血流及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妇女绝经前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同龄男性,但绝经后冠心病发病率及并发心肌梗塞的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并成为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4.骨矿密度改变及骨质疏松:雌激素是女性维持骨矿含量的关键激素。绝经后骨矿含量以每年3%-5%的速率丢失,绝经后头5年骨丢失最快,并将持续10-15年。约在绝经后20年,与绝经相关的小梁骨骨矿含量丢失达50%;皮质骨骨矿含量丢失30%。手术绝经骨矿含量的丢失较自然绝经严重。骨质疏松是指骨的骨矿含量与骨基质的正常比例下降,易出现骨折。骨矿密度降低及骨质疏松早期无症状,发生骨折时,骨折处急性剧烈疼痛,身高缩短及背痛是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常见临床症状,约50%65岁以上妇女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雌激素保护骨矿含量的机制主要是对骨生成的的直接作用和其对抗甲状旁腺的骨吸收作用,以及对维生素D代谢,肾脏保钙,小肠钙吸收的重要作用。
5.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泌尿生殖道是雌激素的敏感靶器官。绝经后妇女阴道粘膜发生萎缩性变化,出现阴道干燥,阴道缩小狭窄,性生活困难等症状及反复阴道感染。由于尿道和膀胱粘膜变薄,抵抗力下降可发生尿路感染,出现排尿疼痛、尿急、尿频症状。尿失禁可能与雌激素低下有关,因为尿道缩短伴粘膜萎缩性改变可导致尿失禁。
腹针治疗方法:
主方: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关元下5分,双商曲、双气穴,双滑肉门,双外陵、双大横穴。
配方:
1.头痛选中脘周围加针。
2.失眠中脘用深刺。
3.情绪改变深刺右上风湿点。
4.潮热、出汗加刺左气旁(金河穴);
5.泌尿症状如尿痛、尿急、尿频、尿失禁用中极穴,双大巨穴;体质虚弱可在关元下、双气穴下5分加针。
针刺深度: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关元下5分选中刺或深刺。商曲、气穴、滑肉门、外陵、大横、气旁、大巨穴用中刺。右上风湿点用深刺。中极用深刺。关元下、气穴下5分加针时选用中刺或深刺。
腹针疗法近期文献选摘
王书红等(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在2001年8月《中国针灸》增刊报告用“腹针加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1作者自1995年采用腹针、牵引、中药离子导入并用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40例(以下称腹针组);与牵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70例(以下称理疗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治疗结果腹针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理疗组(P 0.01);治疗后第8个月分别对两组进行随访,腹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理疗组(P 0.01),说明以腹针为主,牵引、中药离子导入并用治疗的方法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理疗组。
1.腹针组:140例中男60例,女80例;年龄32-80岁;病程2月-20年;颈肩部不适32例,肩臂痛及一侧上肢麻木,功能受限者108例。
2.理疗组:70例中,男30例,40例;年龄31-72岁;病程2月-16年;颈肩部不适18例,肩臂痛、上肢麻木、功能受限者52例。
X线及CT或MRI颈椎显示:颈椎有骨质增生或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小,或韧带钙化等。
1.腹针治疗:主穴:天地针,由中脘、关元组成。配穴:下脘、患侧商曲、滑肉门、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上风湿上点。选用30-40毫米毫针,直刺,采用轻捻转慢提插手法,用艾条置于神阙穴施灸,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2.理疗:使用日制ITO-TRAC  TR-200型自动牵引机,采用枕颌带,间歇式牵引方法,重量由6公斤开始渐增到能耐受程度为度。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中药离子导入,使用DZL-Ⅳ型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仪,药垫在温药中浸透,分别放在铅板下,正极置于增生颈椎部,负极置于患侧颈肩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1.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但因劳累、气候变化仍有轻度不适。
好转:症状体征减轻,但仍有不适感。
无效:治疗两疗程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2.治疗结果:
X2 6.89, P 0.01),腹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理疗组。但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X2 1.64,P 0.05 。两组痊愈、显效病例治疗后第8个月随访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复发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X2 8.28, P 0.01 。
%)
  别    数    愈    效    转    统计学处理    腹针组  140
100.0  96
68.6  32
22.9  10
7.1  128
91.5  
X2 6.89 P 0.01
    理疗组  70
100.0  34
48.5  21
30.0  12
17.2  91
78.5      
表二:治疗后8个月痊愈、显效两组随访结果比较:
  别    数    复发率(%)      腹针组  128  9  7.0  X2 8.28
 P 0.01    理疗组  55  12  21.8      
袁淑美(原北京酒仙桥医院针灸科)2001年8月在《中国针灸》增刊报告用“腹针治疗中风偏瘫82例”2
82例为住院和门诊患者,男50例,女32例;年龄在18-87岁,病程3天至5年。伴有语言不利25例,伴有口眼歪斜42例,伴有肢体麻木12例。其中脑出血7例,脑梗塞74例,脑栓塞1例。均为头颅CT证实。
1.取穴: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配穴:患侧滑肉门、上风湿点、外陵、下风湿点、健侧商曲;面瘫配患侧阴都,伴语言不利配中脘上,伴手功能障碍配患侧上湿外点,足内翻配下风湿内点(外陵内下5分)踝关节不利配患侧下风湿下点,病程较长配气穴。
2.方法: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的手法。无高血压可同时在神阙穴施灸法以壮元阳、温经络,以提高疗效。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5次,10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基本治愈: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或肌力达到Ⅳ-Ⅴ级,语言清晰或语言接近恢复正常,一般生活自理。
3级以上,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明显好转,生活基本自理。
1级以上,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基本无变化。
治疗结果:
本组82例患者中,经腹针治疗后基本痊愈62例,占全组82例的75.6%,治愈者高达四分之三;显效16例,占19.5%;有效4例,占4.9%;总有效率100.0%;治愈和显效率高达95.1%。
2001年8月在《中国针灸》增刊报告,用“腹针治疗脑动脉流速异常89例”3  报告在多谱勒脑血流仪检查后,对脑血流速异常者89例,其中腹针治疗50例,用普鲁卡因在腹针穴上封闭39例。结果所有患者均立即消除症状,多谱勒指标也恢复正常。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结论:两种方法对本病都有效,也从理论上证明经络的某种功能与神经作用无关。
TCD)可发现脑动脉血流速有二类异常:一类为血流速低,另一类是血流速高。前者多见于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所致脑供血不足,后者多见于脑血管痉挛,常见有强烈的偏头痛,在脑梗塞或脑供血不足时健侧也出现代偿性增高。
1995年开始用腹针治疗本症,获得了极好的效果。第一是有效率高,33例全部立即消除症状:第二是见效快,全部是随着针刺完,症状缓解,TCD恢复正常;第三是疗效巩固,经过7天的一个疗程后,全部治愈,有7例经半年至3年后随访,5例未复发。
1997~1999年又作进一步研究。先是仍用腹针治疗本症17例,与以前工作的累计50例,以后改用在原腹针穴位上注射普鲁卡因共39例,比较两种方法在相同穴位上不同刺激所产生的疗效,考察失去神经作用的情况下腹针的作用。
89例中男70例,女19例;年龄24~70岁。65例血流速减慢,32例流速增高,其中8例既有血流速减慢又兼有另外血管血流速增高。流速减慢中有颈椎病者23例。腹针治疗组50例,穴位封闭组39例
1.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石关(建里穴旁开5分)。针刺或封闭深度:浅入肌层即可,体胖者适当增加深度。
2.封闭方法:在腹穴上用0.25%普鲁卡因4号针头封闭,先在皮下注射一小皮丘,然后边推药边进针直至预定深度,每穴约注0.5ml。
1次,7天一疗程治疗结束。
显效:症状全部消除,TCD指标恢复正常者。
TCD改善或部分血管恢复正常。
TCD指标无改善甚至加剧者。
所有89例无论针刺或是穴位封闭,都获显效,不但症状全部改善,而且TCD指标马上恢复正常。显效率100%。(X2 88,P 0.001)。
34例、椎动脉血流速低者有48条、大脑动脉血流速低者有22条、大脑后动脉血流速低者有17条,治疗后症状全部恢复正常,TCD指标全部恢复正常,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值略)P 0.001。
2003年10月《中国针灸》增刊报告,“应用‘引气归元’法腹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86例疗效观察” ,男4例,女82例;年龄40~57岁;病程半年~7年。患者伴失眠80例,心悸气短81例,血压不稳83例,烦躁不安86例,潮热出汗46例,恶心、呃逆39例,月经不调82例。全部病例经各项门诊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确诊为更年期综合征。
1.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关元下(关元下5分)。配穴:滑肉门、外陵、大横、气穴、下脘下、(下脘下5分)中脘梅花刺(中脘上、下、左、右旁开3分)。
2.方法:施术要轻缓,采用轻度捻转不提插,针刺至所需深度,留针30分钟1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45例,占52.3%;显效39例,占45.3%;有效2例,占2.3%;总有效率100.0%;治愈和显效率高达97.7%。
2003年10月《中国针灸》增刊报告,用“腹针疗法治疗夜间尿频58例体会” ,男25例,女33例;年龄45~81岁;病程1年~10年。5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尿频,小便余沥,起夜频繁症状。
腹针处方;中脘、关元、气海、大横、下风湿点。
每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治疗10次未愈者为无效。
1~3次痊愈29例,占50.0%;治疗4~7次痊愈15例,占25.9%;治疗8~10次痊愈10例,占17.2%;无效4例占6.9%:治痊率为93.1%。
2003年10月《中国针灸》增刊报告,用“腹针治疗电光性眼炎6例” ,6例全部男性,均为电焊工人。症状典型,均出现双眼刺痛、异物感、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等症状。
腹针处方;中脘、下脘、下脘上(下脘上5分)、双商曲、双商曲与下脘上连线中点处、腹针定位双眼点(位于中脘上5分,外3分处)、双上风湿点。
治疗效果:
经治疗,6例患者双眼刺痛、异物感、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等症状均能立即缓解,留针30-60分钟,起针后症状完全消失,1次治愈,并且均无复发。
1.郭长青等主编
重庆出版社  1985年第1版
2.薄智云著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  内部资料
3.薄智云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1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2001]95号
.天津市卫生局文件[2002]116号.王书红等
中国针灸  2001年增刊
.袁淑美  82例
2001年增刊
.彭印高等  89例
2001年增刊
.李德平等  86例疗效观察
2003年增刊
1.马学青等  58例体会
2003年增刊
1.张继先  6例
2003年增刊
1.朱文罡著   《腹针通讯》2001年第一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效腹针治百病(三)
腹针疗法治百病(二)
腹针针刺的深度
临床荟萃|从治“神”与经筋理论角度探讨针灸诊治失眠
五输穴之井荥输经合
梅花针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