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鲸鱼吃、被企鹅吃、被海豹吃……没见过比它还惨的虾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动物们到底都吃些什么?

想来想去,无非是些小鱼小虾米,这能喂饱海里张着深渊巨口的大家伙和岸上嗷嗷待哺的胖企鹅吗?

一只嘛,当然是喂不饱,10亿吨可就不一定了。

食物链底层打工虾

在地球的最南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在这里交汇相接,形成了广袤无垠的“南大洋”,环绕着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冰川一直从陆地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冰盖,覆盖着整个南极洲和毗邻海区。

南大洋地理位置

在这独特的海冰生态环境中,生活着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水生和岸栖生物,诸如鲸鱼、企鹅、海豹以及海鸟等。而在这些物种繁盛的背后,却都离不开一类体长不足6厘米的浮游甲壳类动物—南极磷虾

据统计,安德雷企鹅80%的食物来自于磷虾,而南大洋大部分鲸类终其一生只摄食磷虾。蓝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动物,体长可达33米,重181吨,难以想象它们却是以这些南极磷虾为生。

虽然体型较小,但是南极磷虾的数量众多,形成的磷虾群密度高达10000—30000个/m³,可以在海中绵延数公里,简直就是移动的食物补给站。

南大洋中团状分布的磷虾群

像“虾”却不是“虾”

磷虾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类浮游甲壳动物,其体内具有荧光器官。在受到惊吓或者外力作用时,荧光细胞内的荧光素与荧光酶相互作用,会像灯泡一样每隔几秒钟发出星星点点的磷光。

在南大洋生活的磷虾统称为“南极磷虾”,包括南极大磷虾、长臂樱磷虾以及晶磷虾等7—8个种类。其中,南极大磷虾的数量和生物量都是最高的,仅此一种就足以供养以磷虾为食的所有鲸鱼、海豹和企鹅,我们平常所说的南极磷虾也一般是指南极大磷虾

南极大磷虾,成体长度在40—60毫米之间,看起来像“虾”,却和我们平常吃的虾不同。从分类学上讲,我们平时吃的虾属于十足目,而磷虾属于磷虾目,所以严格来讲,南极磷虾只是长的像“虾”而已。从外形上看,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南极磷虾通体半透明、淡红色,鳃部清晰可见,食道内因填充浮游植物而显现出明显的黄绿色。而且,一只南极大磷虾的体重不超过2克,也远小于我们平常吃的“虾”。

因此,南极磷虾只是长得像“小虾米”,而不是“虾”

南极大磷虾

南大洋的“超生游击队”

据最新的估计,南极磷虾的资源量高达10亿吨,超过了全球人体重量的总和。但是每年约有一半以上的南极磷虾被鲸鱼、企鹅、鱼类以及其他动物吃掉,这个数字相当于人类一年对动物蛋白的消费总和。而且随着远洋捕捞业的发展,人类对磷虾资源的捕捞量逐年升高(心疼磷虾一秒钟)。于是有人不禁会问,这么快的消耗速度,不是很快就被“吃光”了吗?

海上磷虾群

其实,南极磷虾的生物量每年都可以维持在5—10亿吨左右,这在许多动物学家看来,就像是BUG一样的存在,而这主要得益于其自身的超强繁殖能力南大洋天然环境的庇护

雌性南极磷虾可以存活6年之久,而且可以在夏季多次产卵,每次的产卵量约6000—10000枚。这些卵会逐渐下沉至2000米的深海完成孵化,随后慢慢上升至表层摄食浮游植物。深海的低温环境为卵的孵化提供了天然的庇护,而上层的海冰不但为幼体提供了安全的场所,吸附在海冰下表面生长的冰藻还为幼体提供了食物来源。随着南大洋季节的更替和海冰消融的循环往复,南极磷虾稳定地维持着自身种群的延续。

小身材,大能量!

南极磷虾是一类典型的高蛋白动物,虽然单个重量不足2克,但是蛋白含量却高达20%,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测评,以氨基酸的综合营养价值作比较,南极磷虾>牛肉>对虾。

南极磷虾也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含蛋白质最高的生物,再加上巨大的资源量,因此被许多学者称为“人类最大的动物蛋白库”。磷虾体内还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和虾青素等多种活性物质以及磷、钙、镁和钾等多种矿物质,均有益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此外,南极磷虾还具有低脂肪的特点,脂肪含量只有1.3%,远低于我们餐桌上的各种肉类。因此,如果加工处理得当,未来南极磷虾极有可能成为一种畅销的保健食品。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这座“海上金矿”,但是由于捕捞技术的限制,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苏联为代表的商业捕捞才开始兴起。不过那时的捕捞量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便是捕捞量最高的1983年也不过53万吨,远低于目前每个国家20万吨的捕捞限额。

实际上,人类的捕捞量仅占磷虾资源的0.13%。根据南极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的综合评估,按当前的捕捞量,不会对南极磷虾种群造成影响,也不会威胁到赖以生存的其他生物

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

吃货福利?

既然南极磷虾具有如此丰富的蕴藏量,营养价值极高,到底能不能吃?为何没有成为我们日常餐桌上的美食呢?这与其本身的味道、口感、远洋运输以及保存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能吃!但是其本身的味道和口感并不受欢迎。笔者参加了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亲自尝试了新鲜捕获的南极磷虾,有一股很冲的腥味,煮熟后腥味会散去,但是口感和味道并不如我们平常吃的对虾。即便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或者烹饪,也不能食用太多,因为南极磷虾的外壳中含有大量的氟化物,其中的氟元素会随着南极磷虾的死亡转移至虾肉内,过量食用极易造成氟中毒,引起关节疼痛、麻痹。因此,新鲜捕捞的南极磷虾并不适合直接食用

其次,南极磷虾的体内含有众多蛋白水解酶,当南极磷虾死亡后,这些酶会迅速分解体内的蛋白质。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但会造成营养成分的丢失,而且短时间内就会散发出恶臭。

当前的商业捕捞船一般都会直接将南极磷虾加工成为冰冻磷虾板或者脱壳磷虾肉,后期在陆地工厂再加工成为虾粉、罐头或者磷虾油等产品。虾粉一般用作饲料,作为水产养殖或者观赏水族的辅助添加成分。磷虾罐头由于口感和保存技术的限制并不被市场所认可,产量很低。更多的磷虾被用于提取磷虾油,磷虾油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近年来作为保健品十分畅销。

磷虾油胶囊

作为人类最大的“动物蛋白库”,南极磷虾能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与极高的营养价值。尽管终究逃不过被吃的命运,但辛酸中也带着几分崇高,泪目!

随着保鲜技术和加工工艺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南极磷虾及其相关产品终有一天会遍布我们的大街小巷,到时候就是真正的“吃货福利”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磷虾危机:4亿吨的“蛋白库”,谁动了鲸鱼的“奶酪”?
南极磷虾:称为海上金矿的南极磷虾,各国争先捕捞,为何说中国会是最大黑马
南极发现10亿吨磷虾,竞争到底有多激烈?中国或成最大受益者?
南极磷虾:5亿吨的“海上金矿”,中国将是最大“黑马”?
南极磷虾:6.5亿吨“海上人参”!中国渔船突破封锁:预示赢家?
南极的海豹和鲸鱼 | 南极游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