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影后胡蝶,嫁过导演富商晚年选择嫁粉丝,曾和戴笠传出绯闻

1985年,78岁的胡蝶开始写回忆录,在这个过程中,胡蝶仿佛再一次走完了她的人生历程,已近耄耋之年的胡蝶对于荣辱毁誉,已淡然处之。

回忆旧友,尤其是蒙冤而逝的阮玲玉等好友,则流露出心底最真挚的感情。

1986年底,胡蝶完成了长达20余万字回忆录的口述撰写工作,当她怀着欣喜的心情手捧油墨飘香的《胡蝶回忆录》时,又传来喜讯。鉴于胡蝶一生对电影事业的杰出贡献,香港于1986年授予她金马奖,这对于长久没拍戏的胡蝶来说,是个莫大的安慰。

随着胡蝶年事渐高,她的儿子儿媳不愿让她一人独居,于是她搬回温哥华和儿子同住。

1989年,胡蝶在外出途中不慎跌倒引发中风,此后一个月中,她静卧于床上和病魔搏斗。但天不遂人愿,4月23日下午,胡蝶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她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途。

临走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胡蝶要飞走了。”

图|中年胡蝶

胡蝶是一个长寿的女人,从1908年到1989年,在她80多年的人生里经历了太多变数。即便如此,她依旧坚强地扛过去,成为了一个传奇。

一见钟情

胡蝶原名是胡瑞华,1908年出生于上海的一幢普通民房里。3岁时,父亲胡少贡在姐夫弟弟的帮助下升职,因此胡蝶自小就跟随父母在外漂泊,也正是如此,她学会了多种方言“京片子”、“广东话”等。

虽然四处搬迁,胡蝶的家人从未落下过她的教育,小时候不能上学,家人请来先生为她启蒙。8岁时,进入天津一所女学读书,胡蝶也由此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年后胡蝶便跟随父母到广东读书,并在这里度过自己的少年时光。

16岁时,受电影《孤儿救祖记》影响的胡蝶,返回上海就考入了上海中华电影学校。在这里,她系统地学习了表演知识,科班的学习加上多年的生活经验,为胡蝶的爆红打下牢固的基础。

图|胡蝶

1925年,年仅17岁的胡蝶应邀到电影《战功》里扮演一个卖苹果的小女孩,这是胡蝶的荧幕首秀。对未来充满好奇的胡蝶提前来到大中华影片公司的摄影场感受氛围,这里的一切都深深吸引着胡蝶。

胡蝶的一张脸被化妆师画得面目全非,仿佛带了一个假面具一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当时的电影胶片感光度很低,拍出来的东西大都很黑,只有将演员脸涂白这一个方法。

化完妆没一会,胡蝶就看到一辆小车闯进了摄影场,只见女主张织云从车上仪态万千地走下来,后面还跟着两个人,分别是导演兼摄影助理和演员林雪怀。当陈寿荫将胡蝶带到张织云面前时,她敏锐地感觉到胡蝶将会成为自己日后强大的竞争对手。为此,面对胡蝶的表白,她并未说什么,只是将林雪怀推了出去缓解这尴尬的场面。

林雪怀很早就步入了电影界,他不仅会演电影,还擅长摄影,但因演技平平就一直没有太大反响。专业素养极高的胡蝶自然认出了林雪怀,胡蝶那隔着泥膏都挡不住的清秀面庞,一刹那间,林雪华几乎看呆了。

图|蝴蝶《秋山怨》剧照

当天的拍摄中胡蝶总能感受到有一双关切、探寻和热情的目光在跟着自己—她知道那是林雪怀的目光。自从那天之后,胡蝶就无法摆脱林雪怀的身影了,她时常没有缘由地想起林雪怀那带有几分女性化的微笑。不忙碌的时候,总是因林雪怀而纠结不已。

在朋友和林雪怀的极力推荐下,胡蝶获得了饰演《秋扇怨》的机会。拍完最后一场戏时,林雪怀写了一封信向胡蝶表达他的炙热爱意。当这部戏在影院公映时,胡蝶和林雪怀也成为了形影不离的恋人。

对于胡蝶的这段恋爱,她的父母在半信半疑中接纳了林雪怀,他们认为两人进展太快了,彼此了解不深入。因而,胡少贡时常提醒女儿要冷静理智地处理这件事,但初陷爱情的女子怎么会听得进父母的劝诫呢。

自从胡蝶在《秋扇怨》展露头角后,事业就步步高升。而林雪怀由于演技平平,渐渐被人遗忘,这种角色错位的感觉让林雪怀很不舒服,为了保护内心的自卑感,他时常向胡蝶无缘无故地发脾气。

这种复杂的心理是天真单纯的胡蝶所意识不到的,她始终对爱情和事业充满信心。上天就是如此眷顾胡蝶,天一公司创始人邵醉翁邀请胡蝶成为基本演员。

签订合同后,胡蝶如陀螺一般地工作,几乎每天都是在水银灯下度过的,感情专一的她常常在拍片的空隙里抽时间和林雪怀相聚。这时林雪怀选择离开演艺圈,涉足商场,这对他来说本是一件好事,只是眼高手低的林雪怀盲目下就投资了一家酒楼。

初期凭借以往的名气,酒楼还略有盈利。然而,半年过后,酒楼便渐渐衰败下来,时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与林雪怀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胡蝶在电影界的如日中天,她给公司创造了丰厚利润。

图|胡蝶和林雪怀

哪怕已经红遍上海滩,胡蝶对林雪怀的爱也从未产生半点怀疑和动摇。为此,当林雪怀因高利贷被人砸了酒楼时,胡蝶只是默默地将钱塞到他手里。1927年,胡蝶和林雪怀举行了隆重的订婚仪式,除去双方家人外,各界社会名流都云集在这里。也正是这次订婚,胡蝶正式结识了张石川、郑正秋、阮玲玉等人物。

订婚仪式的举办让林雪怀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他开始像最初那样,一往情深地爱着胡蝶,对胡蝶倾注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过了一段时间。林雪怀又回到懒散的状态,反而胡蝶时常帮他还债。

恩断义绝

1928年,胡蝶跳槽到明星公司,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薪酬更是水涨船高。本想和林雪怀分享这一好消息的胡蝶犹豫了,她将这些钱拿去和父亲合伙开了一家商贸公司,知道这一消息的林雪怀失落无比,他本想向胡蝶再借些钱的。

可是一下没有指望了,他亲眼看着酒楼被人拆得七零八落。为了谋生,他只能到胡蝶的公司料理生意场上的事情,但好胜心强的林雪怀总觉得自己寄人篱下,整日无精打采。

图|胡蝶

为了缓解内心的空虚,林雪怀到百乐门寻找慰藉,他开始在欢乐场中乐此不疲,周旋在几个女人中间,将胡蝶给他的钱大把大把的花到风月场上。林雪怀因为身份特殊,劣迹很快就传遍上海滩,只有胡蝶被蒙在鼓里。

当胡蝶从父亲嘴里听到林雪怀在外面的劣行后,胡蝶内心根本不相信。直到她亲眼看到醉醺醺的林雪怀和两个舞女说着暧昧的话,她才彻底清醒。虽然胡蝶原谅了林雪怀,但在经济上对他不再放纵。

没钱到戏场挥霍的林雪怀只能通过酒精来麻痹自己,某天下午,酒醒后的林雪怀看到一份报纸上面写着“影后胡蝶和张石川共下舞池”,作者字里行间尽显两人的暧昧。

图|胡蝶(左二)生活照

怒气之下,林雪怀跑到影棚里和胡蝶大吵一架,几天过后,又让人给胡蝶送去一纸休书。至此,胡蝶才意识到她和林雪怀已经走到尽头。痛苦过后的胡蝶反而有种轻松感。她聘请了上海最有名气的詹纪凤作为辩护律师。

这场官司持续了一年之久,法庭上无耻的林雪怀让胡蝶对他没有半点怀念了。为此,当法官在法庭宣读判决后,胡蝶只有“终于结束”的感觉。

低谷时遇潘有声

遇到潘有声时,正是胡蝶和林雪怀的婚约案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只要走在大街上,就能听到路人的指点,这让胡蝶有种透不过气的压力。

没戏拍的时候,也只好呆在家中打发日子。

某天傍晚,徐筠倩专程来看望好友并邀请她参加酒会。在场的大都是电影界的知名人物,基本都和胡蝶打过交道。音乐响起时,一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微笑地走过来约她跳舞。

碍于徐筠倩的情面,胡蝶只能和潘有声双双下舞池,潘有声身上儒商的风雅让胡蝶对他有了些许好感。这天晚上,他们谈得颇为投机,直到酒会结束后,胡蝶才明白这是徐筠倩为两人见面而举办的酒会。

图|胡蝶和潘有声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潘有声没有大张旗鼓地向胡蝶展开他的攻势,只是同胡蝶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普通来往。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两人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刻,真正认识胡蝶后,潘有声向胡蝶射出了丘比特之剑,胡蝶再一次坠入到爱河当中。

潘有声完全符合胡蝶心中的完美男友,有事业心,温柔体贴、谦和豁达、善解人意。这次的恋爱少了初恋时的那份腼腆,却来得真实和自然。两人没有太多风花雪月的浪漫,却让胡蝶安全感十足。

胡蝶在处理这次的爱情上没有以往的狂热和盲目,她虽然接受了潘有声,却采用“冷处理”的方式。

吃一堑长一智,就好像现在大多数情窦初开的年轻人一样,一开始轰轰烈烈的爱情恨不得宣告全世界,可之后再谈对象大概就是不结婚连个朋友圈都懒得发。

胡蝶亦如是。

两人恋爱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在公共场所出现过,对于这一点,潘有声十分理解,他显得相当大度和豁达,如此看来,他们的爱情颇有几分“地下”的味道。

图|胡蝶

1931年,“九一八”事变震惊中外。事变爆发后,有传言称张学良在事变之夜与胡蝶共舞。同年,胡蝶所在公司发文辟谣此事。1932年,为了帮助公司摆脱困境,胡蝶在生日会上和杜月笙会面。相处过程中,杜月笙对胡蝶好感愈深,甚至有了讨回府中的念头。

就在杜月笙快将胡蝶逼的招架不住时,潘有声出现了,两人趁这个机会公布了婚事。面对如此多的记者,哪怕杜月笙是杀人不眨眼的黑帮枭雄也无可奈何,顺水推舟下,杜月笙成为了二人的证婚人。

图|胡蝶《后门》剧照

1933年是胡蝶的丰收年,“影后”的当选让她开启了影坛的辉煌时代,两年内胡蝶拿到了“三连冠”。从那之后,大家对她以“老牌”影后称呼,此时的胡蝶在大众心中有着难以替代的位置。

双重压力下结婚

伴随着辉煌的还有外界的议论,胡蝶和潘有声的结局成为公众最关心的话题。1933年她赴往苏联的前一夜,阮玲玉到家中看望她,并开玩笑地说道“瑞华,你这次出来回不回来呀?”

面对朋友的疑问和外界的种种猜测,胡蝶觉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必须用行动回击无中生有的谣言,这种情况下她萌生了和潘有声结婚的想法。

而父亲肺癌晚期的病情更加快了她和潘有声步入结婚殿堂的步伐。于是,潘、胡两家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结婚事宜。对于胡蝶的婚事,公司虽然觉得有些突然,但想到两人恋爱四年,也是瓜熟蒂落的时候了。

想到胡蝶多年来对公司做的贡献,明星公司决定由他们操办胡蝶婚事,并派出摄影师将婚礼胜况拍成纪录片,算是对她演戏生涯的回报。婚后胡蝶最纠结了一件事,就是事业和家庭的选择。

图|胡蝶和潘有声结婚典礼

胡蝶思考了许久,觉得自己不能像以前那样如同走马灯似的一年拍五、六部电影了。既然嫁为人妇,就要老老实实当家庭主妇,好好地做一名全职妻子。1935年底,胡蝶向明星公司提出离开的请求,但彼时的胡蝶是最有号召力的演员,电影界尚无出其右者,如果胡蝶离开公司,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面对公司的挽留,她不好拂了老板的面子,于是答应留下来,要求是一年只拍一两部电影。

胡蝶不再像以前那么忙碌了,拍完《永远的微笑》后,胡蝶便渐渐退出影坛,开始和潘有声过相敬如宾的家庭生活。胡蝶这种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明星公司的拍摄厂址被日军占领。

恰好潘有声在香港发展业务,于是胡蝶举家迁往香港避难。在香港时,潘有声收入相当可观,所以胡蝶一家人生活无忧,这种看似平静的生活持续到1941年。

1942年,胡蝶一家从香港逃亡。为了逃避与日本人的合作,胡蝶将所有积蓄打理成三十个箱子拖人送往内陆,谁知所有财物都遭遇抢劫,心急如焚的胡蝶急忙向当局报案。

图|胡蝶和潘有声

因未能一时破案,胡蝶苦思成疾,在桂林大病一场。无奈下,只能向昔日在上海的好友求助,后者立即致电戴笠,请他帮忙破案,戴笠闻此消息,一面派人查案,一面电邀胡蝶夫妇飞赴重庆。

戴笠软硬并施占有胡蝶

戴笠慕名胡蝶许久,为博胡蝶开心不惜自己掏钱买相同珠宝交差。为了达到目的,戴笠以赚钱为诱饵,并许诺潘有声商人们梦寐以求的专员委任状和滇缅公路的特别通行证。如此一来,潘有声被戴笠支走,而戴笠也向胡蝶发起猛烈进攻。

为了讨得胡蝶的欢心,戴笠把一切置之度外。胡蝶想吃南国的水果,他立即派出飞机从印度空运;胡蝶说拖鞋不受用,他一个电话就让人弄来各式各样的鞋子让她挑;胡蝶嫌公馆的窗户狭小,光线不充沛,又嫌楼前的景物不别致,他急忙命人在公馆前方专门为她重新修建一幢带大花园的新式洋房别墅。

图|胡蝶和潘有声

就这样,一代影后胡蝶在戴笠各种手段的威逼利诱下,身不得已的落入他的圈套。这样富贵的幽禁是胡蝶不能与丈夫想见的后果换来的,胡蝶每天透过洋房的窗子,思念那自由的日子。

虽然胡蝶是痛苦的,但戴笠是开心的,他动了真情时对胡蝶说道“今生最大的心愿,是与你正式结为夫妻,你是我的唯一,其他什么事都不能改变我对你的爱。我是真心爱你的,为了你,我什么都可以不要。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与你正式结婚。”

图|胡蝶和胡珊

为了让胡蝶不至于感到太寂寞,戴笠将胡蝶送到了上海,安排胡蝶暂时住在影星徐来的家里。 并且请唐生明为胡蝶办理她与潘有声离婚的手续,好让他无牵无挂地与胡蝶过下半辈子。

然而,就在戴笠忙于和胡蝶结婚的前几天,他的飞机撞在南京西郊的小山上,这个民国政府头号大特务去世了。戴笠的突然死亡使胡蝶的人生航线也发生了大转向,潘有声带着胡蝶迅速前往香港。

对这段经历,后来的胡蝶根本否定它的存在,她在晚年的自传中将其称之为“传言”。

戴笠和胡蝶的这段绯闻,出自沈醉的回忆录中,确切的说,民国时代也只有沈醉说过戴笠和胡蝶有染,在时间线上更是有些难以自圆其说。戴笠和胡蝶的关系好这个是确认的,但二人是不是真的有实锤,大概也只有当事人知道其中缘由了。

幸福晚年

潘有声靠着在云南赚来的那笔钱,和胡蝶一起在香港开办了一家兴和洋行,他为他们的产品打上了“蝴蝶”的商标。对潘有声的事业,胡蝶倾注了全力支持,没过多久,他们的产品就远销南洋各地。

图|胡蝶和潘有声结婚照

但在胡蝶的骨子里对电影还是一直难以忘怀,她一直梦想自己能够再次走向银幕。当“大中华”向胡蝶发出拍片邀请时,胡蝶不由怦然心动,潘有声知她“本性”难改,亦知她是因久不拍片,心痒难熬,拍片只是过过瘾,也就不加阻拦。

1949年潘有声患肝癌逝世后,胡蝶停止拍片达10年之久。1966年,胡蝶参加了《明月几时圆》《塔里的女人》两片拍摄之后,正式退出了影坛。

不久,60岁的她与54岁的地产商宋坤芳结婚,宋坤芳是胡蝶的崇拜者,也是知音,这个结合原本是美事,怎奈宋坤芳陪胡蝶度过十年美满的生活后,便因病去世,已步入晚年的胡蝶再次孑然一身。

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女很不放心已步入老年的胡蝶独住台湾,多次催胡蝶前往北美同住,也好有个照应。胡蝶也想与孩子们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但她又舍不得离开已住习惯了的生活环境和许多老朋友。

图|老年胡蝶

直到1975年,胡蝶来到加拿大同他们居住,儿子的家安在温哥华的远郊,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确是个颐养天年的好地方。可就是白天儿子儿媳都上班,孙子也要上学,胡蝶只能一个人呆在空荡荡的家中。

于是,胡蝶决定搬到市区居住。平日里,胡蝶与四位义结金兰的姐妹打打麻将,去“唐人街”听听乡音,她还以游客的身份漫游了青年时就十分仰慕的好莱坞影城,总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老年的胡蝶对人生更有一种参悟,往日的荣华与屈辱都已成为过去,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为此,她甚至放弃了多年来跟随她的名字-胡蝶,而更名为潘宝娟。宝娟是爸爸妈妈给她的乳名,以潘为姓则是她对亡夫潘有声的深深的怀念。

1989年,胡蝶去世,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先后主演了百余部电影,饰演了旧中国的各类妇女形象。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胡蝶拥有着极高的人气,却不像张织云那般迷失在上流社会的世界里,迷失在唐季珊给的金丝笼里落得个晚年乞讨的惨烈下场。也没有像张爱玲那般做一个汉奸的小三,更不像陆小曼甚至还沾染上抽大烟的坏毛病。

胡蝶一生,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不仅如此,在日本占领香港以后,日军报道部艺能班长和久田幸助两次闯进胡蝶家,想要和她共同拍片,后又提出前往东京做客,顺道拍一部《胡蝶游东京》,宣扬“中日亲善”。对此,她严词拒绝,坚决不与日军为伍。

可是,人们想看到的,是戴笠情圣附体,霸道总裁上身,对于民国第一影后一见钟情强取豪夺金屋藏娇的超级狗血玛丽苏剧情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滩第一美女胡蝶有多美?这组珍藏的老照片,美得令人难以忘怀
上海滩第一美女胡蝶有多美?这组珍藏的老照片,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胡蝶的婚姻和阮玲玉的婚姻[婚姻密码系列散文之一]
胡蝶:史上首位电影皇后,被戴笠霸占3年,活到81岁,成民国传奇
民国第一美女胡蝶的人生启示:“拎得清”的女人,烂牌也能打顺
民国电影皇后胡蝶:不活在别人嘴里的人生有多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