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彪与罗荣恒合作长达20年,最后为何分道扬镳?罗帅葬礼上见真相
userphoto

2023.01.12 北京

关注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在京病逝。

2003年出版发行的《林彪这一生》中这样写道:“罗荣桓元帅的公祭大会上,所有元帅都准时到会,唯有林彪一人缺席……”

罗荣桓与林彪二人,1930年开始共事,相识相知足足三十多年,是党内常被并称为“林罗”的军政搭档,林彪不参加罗荣桓元帅的葬礼此举让人困惑。

再加上,二人此前有多番的不和言论传出,使这对搭档之间的真实关系愈发扑朔迷离。

林彪是否真的缺席了罗荣桓元帅的葬礼?二人关系到底如何?我们还要从众多的事件中找到答案。

推诿沉默,揽过遭咎

1930年,林彪担任红四军军长,与他当时搭档的政委谢唯俊,是毛主席革命思想的坚决拥护者,也是一位非常能干优秀的红军干部。

然而,谢唯俊再优秀,也没法与林彪处好关系,两人总是闹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图1

于是林彪每次找到毛主席,表达对谢唯俊的极度不满,不断批评谢唯俊。

实际上,林彪与历任的搭档都处不好关系是出名的,让毛主席很头疼。

毛主席看着闹到此种情形,心中深知两人必须要分开了,强行安排在一起只会影响红军内部团结。

林彪并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性格孤僻,且极易与人针锋相对。

把谢唯俊换走后该换来的代理政委人选,毛主席经过了深思熟虑。

罗荣桓在党内是出了名的个性宽容、性格和善,为人大度的同时,又对原则性问题极为坚定,且业务能力极强。

图2

1927年的古田会议时,毛主席曾高度赞扬了罗荣桓,并且说:“这个同志是一个人才……”

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果然,罗荣桓做了代理政委后,与林彪磨合地极为成功,两人各司其职,互相搭配,把红四军管理地蒸蒸日上。

罗荣桓紧抓部队的文娱活动,林彪还与罗荣桓共同出演了话剧《庐山雪》,广受好评。

这一切,毛主席看在眼里,还很高兴地说:“罗荣桓同志这不是与林彪相处的很好嘛?”

图3

实际上,这样的相处中,一些隐患早已埋下——许多军队的日常工作,林彪一律不闻不问,都丢给了罗荣桓一人。

1931年,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红四军的部分被留下打扫战场的同志,因为没有及时地撤离,最终导致许多伤员被俘、缴获的枪支也被敌人掳走。

队伍出现了问题,这支队伍的领导人首当其冲要背负责任,罗荣桓与林彪二人都要负责。

然而,林彪是不够有担当的。

图4

在此前的各种会议中,部队出现的问题罗荣桓都站了起来,做检讨、做自省、接受批评,成为了承担责任的那个人。

然而,在这次出现问题的会议上,罗荣桓依旧站了起来,主动承担了责任,做了检讨、受了批评。

让人不齿的是,罗荣桓做批评的期间,林彪依然坐在一旁稳如泰山,一言不发,仿佛这场事故中作为主帅的他没有任何责任一般。

于是,所有的指责与批评都化作尖锐的矛头,一下下刺向罗荣桓。

这次会议,林彪做了缩头乌龟,最令人气愤的地方在于这场会议的特殊性。

当时,党内走了错误王明路线,党内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许多红军将领都受到了一些特殊对待,有些人甚至失去了性命。

图5

而林彪让罗荣桓一个人上前挡下了所有利剑,不但伤透了罗荣桓的心,更让其他的许多将领都替罗荣桓感到气愤、委屈。

此后,罗荣桓被免除了军委书记职务,由林彪接任。

许多将领都找到罗荣桓替他感到不值,罗荣桓却表示,党内的团结比他的个人得失更重要。

毛主席曾感慨过:“罗荣桓同志从不背地论人,既有原则性,有问题当面多说、背后少说,为党的团结做了很大贡献。”

图6

而罗荣桓也正是因为身上的原则性,屡屡与林彪发生矛盾。

矛盾与分歧

林彪与罗荣桓矛盾与分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林为保全自身的多次推卸责任。

辽沈战役时期的几封邮件就能说得明明白白。

1948年9月25日,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部接到消息,敌人要自沈阳空运援军到锦州,于是立马电报给八纵队,让他们阻止敌军、封锁机场。

沈阳有两个机场,八纵队靠近的金屯机场已经长期不使用,而七纵队与九纵队更靠近的小岭机场则正在使用。

值周指挥部下达让八纵队封锁小岭机场的命令,但若要封锁小岭机场,九纵队与七纵队是更为合适的。

图7

出于谨慎考虑,八纵队发出电报向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部请示应封锁哪个机场。

消息传到总司令部,有干部大骂如此简单的问题还需要请示?

林彪这时却已经意识到,错误出在了总指挥部下达命令的失误,封锁小岭机场从一开始就该叫九纵队,而不是远离小岭机场的八纵队。

林彪马上进行补救,派九纵队去封锁机场,可电报一来一回敌人早就运走了一个师!

林彪却在给九纵的电报中这样说道:“若封锁失败,你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现在听来何其可笑!

图8

之后,九纵队成功封锁机场,击落数架敌机,阻止了敌人继续往锦州派兵。

但之前指挥部的失误已经造成,无法挽回。

为了摆脱责任,林彪在给军委的电报中以自己、罗荣桓、刘亚楼三人的名义写道:“我们25日即派八、九纵队封锁机场,然而这两支队伍游击习气太重,耽误了时间……”

他的回答完美将八纵和九纵全拉来挡枪。

毛主席接到电报后,表示“歼敌两万、击落敌机五架,应嘉奖;八、九纵队怠误战机,应批评。”

图9

在电报发出前,罗荣桓就曾对林彪说:“这件事我们有责任,命令本就该写得详细些。部队有差错,不该光批评下面。”

林彪另一封让罗荣桓有异议的电报,发出在攻打锦州的时候。

当时,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乘坐列车南下,三人单独车厢休息。

林彪中途改变主意,想要放弃锦州转而攻打长春,于是他以三人共同名义起草电报,给罗荣桓与刘亚楼过目后发出。

罗荣桓辗转反侧,下定决心找到林彪,表示转头攻长春实在不妥,应该继续打锦州。

林彪望向刘亚楼,刘亚楼同意罗荣桓看法。

图10

最后林彪同意,给军委补发电报,表示他们还是下定决心攻打锦州。

另一头,毛主席接到林彪要转头攻长春的想法气极恼火,怕他真的转头回去,这一来便会使整个东北战局迎接不可估量的后果。

于是,主席立马发出严厉批评的电报,直到收到后面一封电报才放下心来,说:“你们全力打锦州,甚慰。”

后来在写给毛主席的报告中,罗荣桓这样写道:“我们攻打锦州的决心曾发生过动摇,但一两个小时候,我们重新坚定了决心……”

图11

罗荣桓认为,他们对攻打锦州发生动摇是事实存在,且是主席早已知道的事情,辽沈战役已经胜利,此时反省指挥部错误并无什么大碍。

他没想到的是,林彪在看这篇报告时,竟然恼羞成怒,他认为这时罗荣桓故意让自己在主席的面前“丢丑”,于是他转身就走。

也正是自此,罗荣桓愈发觉得林彪私心过重,对林彪也有了更深层认识。

1959年的庐山会议,罗荣桓因病并未参加。

会后,毛主席派人向罗荣桓转达会议主要内容,并询问罗荣桓对于是否让林彪接替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的建议。

图12

到了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林彪的身体就每况愈下,大部分时间都在养病。

罗荣桓考虑到国防部长工作的外事繁重,再加上他与林彪共事三十余年,了解他的诸多致命缺点。

于是,罗荣桓向主席建议,贺龙担任此职更为合适。

后来的历史事实也完全证明了罗荣桓此建议的完全正确。

但当时,他的建议并未被主席采取。

罗荣桓对自己的这次反对意见并不遮掩,林彪很快就知道了,他耿耿于怀的同时,记恨上了罗荣桓。

而此后,对于如何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问题,更是将他们之间的矛盾提到了顶峰

庐山会议后,林彪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图13

职位提升的同时,他的某些想法也变得片面和偏激,但他的想法显然很荒唐,马列主义是不断发展的,毛主席思想更是要不断向前发展……

毛主席对林彪的偏激行为持不认同的态度,让身边照顾他的护理人员把胸前的毛主席像章摘下,说在自己面前,“不要搞这一套”。

罗荣桓从一开始就认为林彪此举是十分错误的,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坚定了要站在林彪对立面,提出批评的决心。

1961年,罗荣桓收到了来自儿子罗东进的一封信,让他忧心不已。

罗东进早在1959年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给父亲的这封信中,他主要介绍了自己在学校中的生活。

图14

在信中,罗荣桓明显看到儿子紧跟着当时社会的“风尚”,对于很多方面也不了解具体语境、具体含义,就一股脑往里带入。

罗东进的做法,在当时的社会基本上人人如此。

罗荣桓深刻意识到,思想、学说需要分辨,不该一股脑灌输给年轻人。

于是,罗荣桓当面向林彪提出建议,谁知,林彪当场脖子都爆出青筋,更是没等罗荣桓话没说完就直接发飙:“行了!散会!”

他紧接着拂袖而去,留下难堪至极的罗荣桓与一众目瞪口呆的领导干部。

图15

后来,林彪更是气急败坏地说:“什么林罗!林罗从来就不是一起的!”

后来,关于罗荣桓的建议问题,林彪与罗荣桓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公祭大会

罗荣桓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乐观,早年行军打仗时,他就多番病倒,躺在担架上仍坚持指挥作战。

1945年,积劳成疾的罗荣桓患上了肾癌,前往苏联进行了手术。

到了1963年,罗荣桓身体的多个器官开始衰竭,开始卧病在床,常常是昏迷的状态。

同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逝世,举国同悲。

图16

《林彪这一生》中说林彪并未参加罗荣桓葬礼,实则完全错误。

不论是12月17日的遗体告别,还是12月22日的公祭大会,林彪均在现场,并被媒体拍下了现场照片,林彪站在了刘少奇的右边。

林彪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不食人间烟火”,他基本不与人谈私事,只谈工作,从不聊天,更是从不去医院看望病人。

罗荣桓逝世第二天,他就冒着大雪去医院,单独向罗荣桓元帅告别,更是写下挽诗“数十年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一朝永诀,痛失挚友知心。”

但罗荣桓元帅的公祭大会,对于是否出席,林彪确实有四五次改变主意。

图17

罗荣桓逝世时,林彪曾下令中央军委的任何会议前,都要先向罗荣桓同志致哀。

春节前夕,考虑到罗荣桓夫人林月琴即将度过失去丈夫后的第一个春节,心中悲痛,他让夫人将林月琴请来家中做客,开导安慰。

但此后,林彪并没有因为罗荣桓元帅的逝世就转变思想,依旧固执己见。

罗荣桓与林彪之间是有战友情的,数十年同吃同住的共事,三十多年的相知,不可能什么都没留下。

但要像林彪挽联中称罗荣桓为“挚友”,也是不可能,他们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太过激烈,太过对立。

罗荣桓对林彪,只能说是值得认真去告别的对手,曾经的搭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攻打锦州有多秘密?无线电台全面佯动,连纵队司令政委都不知情
范汉杰被俘后问林彪:是谁决定先打锦州的?非雄才大略难下此决心
为何说林罗是最佳搭档:罗荣桓理解林彪重点主义,但不放弃原则
亲历者讲述四野战史:31个小时攻克锦州城,2万名英烈血染黑土地
1948年,罗荣桓对毛主席心怀愧意,写了份报告,毛主席早原谅了他
仨私交去世让林彪悲痛欲绝:一位是参谋、一位是元帅,一位是上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