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失128年!极危物种重现云南天坑,科学家正抢救性采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组成科考队,前往云南蒙自的多个天坑开展科考任务。在调查期间,科学家意外发现了一种极危生物——异叶苣苔,上次发现这种植物还要追溯到1893年。这是时隔128年,异叶苣苔再次被发现。

云南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北回归线从这里穿过,这里的气候属于热带、亚热带,同时还有山原气候。由于气候独特,让云南成为众多动植物的栖息地,正所谓“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看云南”。

据统计,云南有超过3.5万种的生物,其多样性高居全国第一,比第二名多了1万种。这里是动植物王国,超过一半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活于此,超过六成的高等植物成长于此,很多生物都是这里独有的。

而位于云南西部的高黎贡山更是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生命的避难所”,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看高黎贡山。这里山高坡陡,气候独特,人迹罕至,生活着大量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比如大树杜鹃、白眉长臂猿。

此次科学家调查的地方在蒙自天坑,因为天坑的环境十分独特,与外界分隔开来。天坑其实是一种特大型喀斯特地形,那里的岩层主要是石灰岩。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呈现弱酸性,它们渗透到石灰岩中,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石灰岩逐渐被水侵蚀掉,造成地面塌陷,由此会形成巨大的坑洞。

天坑里面的温度和湿度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而且比较稳定。天坑中会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成为了珍稀生物的天然庇护所,那里有可能存在一些独有的生物。于是,科学家前往蒙自天坑进行科考。

在今年6月,科考队深入蒙自一个直径和深度都为100米左右的大型天坑,开展调查。在崖壁上,科学家发现了大花石蝴蝶,第一份该植物的标本要追溯到126年前,当时一位英国植物学家首次在蒙自发现,并且采集到植株,制成标本。

此外,科考队还发现了另一种消失百年的植物——竹生羊奶子,仅存20株,数量极其稀少,十分珍贵。它的第一份标本要追溯到1915年,当时奥地利植物学家在蒙自采集,并制成标本。如今106年过去了,竹生羊奶子再次被科考队找到。

科学家表示,竹生羊奶子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果蔬。因为野生的竹生羊奶子就已经长着很大的果实,其中富含维生素C。如果对它们进行选育,可以培养出具有经济价值的品种。

当时由于植株尚未成熟,科学家只是采集了一些花叶标本。如今到了秋分,科学家再次进入蒙自天坑,想要抢救性采集大花石蝴蝶和竹生羊奶子的珍贵种子。这一次又有新的意外发现,科学家找到了消失128年的异叶苣苔。

虽然这次只采集到竹生羊奶子的种子,大花石蝴蝶的种子没有采集到,但路上的意外发现也让科学家感到欣慰。天坑中也许还存在着更多的已经被宣告灭绝的植物,期待科学家下次还有惊喜的发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失超100年,竹生羊奶子和异叶苣苔被重新发现,云南蒙自真神奇
云南天坑最新发现:极危物种消失百年后终重新现身
云南天坑有新发现:消失百年极危物种重现于世
云南天坑发现“消失”逾百年的珍稀物种
每日物种故事|云南天坑:与极危物种“百年再遇”
再遇“消失”106年的竹生羊奶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