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闲话端午》 王路梅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每听到这首儿歌,端午就像又到了眼前,有关端午的一切就又历历在目!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多达二十多个叫法,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但凡有华人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的《红楼梦》里,有一段关于贾府过端午的描写。“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里?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插蒲艾、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赏午驱邪,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赋予端午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端午是四里八乡的孩子们整个上半年的期待。每到端午的前一天,都会和几个小伙伴约定好,第二天早上一起去采艾草。纯真的记忆中,端午的艾蒿是一种很神奇的草,能治百病。这一晚,一定是兴奋的睡不着觉。天不亮,我就早早起床,安静地等小伙伴的呼喊声,然后和他们边走边跳地奔向田野,寻找平日便熟识的艾蒿,一会儿就会采上一大把,兴高采烈地往回走。回到家,将艾草一颗颗插在高高的门桩上,喜滋滋告诉妈妈任务完成,那种能为节日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心里别提有多舒畅了。
  儿时的端午节,不但能吃上妈妈亲手包的好看的粽子——绿绿的外衣、白白的糯米、裹着红红的枣子和豆子,香香糯糯,还能收到最美的礼物——妈妈用五种颜色缝衣线编制的五彩绳和填了香草和药草的绣花香囊。许多年过去,粽子,不再只是端午节的食物,超市里每天都能买到,品种更加的丰富多彩;五彩绳和香囊,也成了商家每日出售的饰品,色彩更加的琳琅漂亮。然而,端午节对我而言,已经不再是吃粽子、佩戴荷包那样简单,往往与更多的回忆、经历混杂在一起,那淡淡的粽香交织着浓浓的亲情,将一直芬芳着我与家人相聚的岁月!那份欢乐与怀念,永恒不会消散,且,日久弥香。
  说起端午,我们不得不提起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他,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长太息以掩涕兮,爱民生之多艰”的悲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坦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屈原至城报国,境界已经走出了荆楚大地、溢出了汨罗江水,成为华夏儿女彼此认同的家国情怀。屈原留给这个民族的回响彪炳出永恒不变的时代价值,也定格了端午独有的气质符号。传统节日体现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让我们不断赋予它崭新的时代内涵,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今年的端午节更要注意发掘节日中的健康文化内涵,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弘扬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疫情并未结束,谨慎出行,不扎堆、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保持战时警觉,绷紧防控之弦,才能度过一个韵味不减又安全平稳的端午节日。
  “草木葱茏,艾蒿摇曳。雄黄酒烈,千帆竞发。”又到一年端午时。端午,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中传承,并迸发出新的活力。

作  者  简  介

zuozhejianjie

 王路梅,河北邯郸肥乡人,中学教师。肥乡区作协会员。

欢迎指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知识积累:端午特别版
关于端午节、粽子的诗句
我们的节日 | 端午,流淌了两千年的文化血脉与家国情怀
诗人笔下的端午:纪念名人传统 杜甫留下名篇
又到了端午节
散文天地|隔窗听雨:五月艾蒿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