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秋阳》爱也无由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天终于放晴了!早晨的秋阳竭力地推开笼罩在这里山地里的浓浓的秋雾,把一个明媚秋吻送给了对她十分渴望的农人,略有歉意地说,苦了你们了!以后的几天不会再受秋雨的祸害了。虽然不敢说以后的几天是像高秋一样的晴天,但毕竟我来了。  
      今天的秋阳虽然没有了秋老虎的气势,温柔了许多;并没有完全赶走懒在天空的沉沉乌云,但毕竟这些雨的同党们今天是不敢放肆了。于是,原本被雨弄湿了的山腰上的层层金色以及山脚大田垄中的块块黄色“补丁”干了许多。至少是农人用不着打“水谷”了。因此今天的秋阳虽然稍晚,但还算得上是“及时阳”呢!  
      的确,今年的秋雨是来得太早了!处暑刚过,它的前卫就急急地赶走了早秋的炎热,让自己坐稳了头把交椅。白露节后,又沥沥绵绵至今。以致农人没来得及收割的稻子垂着沉重的头,湿漉漉的。过熟的那些已经软了足跟,连片地瘫倒在田间,穗上的熟透了的谷粒有的竟发出了嫩芽;半个月前农人们收回去的那一部份也因为天天的雨而来不及晒干、窝在农家正发着烧呢!  
      本来,今年的夏是给了农人丰收的希望,稻子不仅少有了病虫,更是穗大粒饱,沉甸甸的。可是早来的秋雨却差点把农人希望变成了泡影。  
       今天的秋阳还是为农人带来了晒谷、打谷的天。让农人有了抢收那还没有完全损坏、留有一些希望的稻子的机会,并把早前收回去的、发烧生芽的湿谷晒去漉漉的水分。好让空空如也的农倉再次品尝“倉廪实”的滋味。让它的不弃者有了抗御来年曹阿满们的底气。  
      几天的雨也饿坏了好多与人们相依为命的麻雀们。今天的秋阳才出,也不知谁吹响了集结号,竟把全村的麻雀们不分老少,无辩辈份地召集到一起。它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开个短会,而是一致地飞向一家古稀来不及收割的、并不大的稻田,去“帮助”那老头“收”稻子去了。不过,它们所收的稻子是各自据为已有,并不肯交给那老头的。有白拿的意味。麻雀们的厉害,我是领教过的。这玩意若诚意帮你,效率挺高,半天之中可以把你的稻粒收完。只留着禾草及半瘪的谷粒让你收回,大大地减轻你的负担。  
      今天的这上千个“劳动力”完全可以让那古稀算是白干一年啦!  
      秋阳好像也略略地晒干了我长期漉漉的心情,几天来绵绵的秋雨和长夜里那冒雨迁飞的候鸟们特别是那雁鹅的叫声,让我的心情好是不爽。老怕雨水打湿了它们的双翅而无力胜任千山万水。因为从它们的急急的叫声里,我听出了它们对征途艰难的叹息与无奈。如果不是生存所迫,谁愿意千里迢迢秋去春回啊?!就像这里的青壮年农民每年必须“迁飞”一样。家乡虽好,可只能留魂,而一家子的肉身是要到他乡才能养活的。候鸟们似乎比人早就知道魂与肉的关系,因此每年的秋天,甭管北国有多少的不舍,依然要义无反顾。我想它们也是要去更南养“肉身”呢!  
      秋阳后的晴夜不会有秋雨打湿它们的双翅,让夜飞的征途稍微安全一些,当然也就让它们的“知音”--我--的心情略好。  
     十分温和的阳光下,除了那些细得不能再细的农业生产单位在劳作中发出的声响外,山里十分安静。平日晴天的鸟们一慨消声匿迹了,连昨夜飞来的大群的原本稍憩在高杨树尖的白鹭都不见了。我知道它们是去了草丛迹地浅水找食去了。它们得利用这难得的秋阳之下的晴天,补充早已没了油料的燃料箱。连绵的秋雨不但害惨了农人,也附带地害瘪了它们的嗉囊。鹭鸟还得赶快补充给养,晚上集结号响,又要飞去下一站的。因此,它们没有时间喧闹。这是今天山林村树这么安静的根由。  
      倒是原本在夏未就已略现老色的蓬草们得了几天连绵的秋雨的滋润后、于今天的阳光下更加得意了,墨绿的老叶似乎焕发了青春,一幅傲秋的姿态。秋阳给了它们十分的好处。尽管农人们很不喜欢,却也无可奈何。  
      细细的南风于午后的阳光下摇动着群竹孤树的枝尖,也与秋阳一道帮助着农人驱走晒在晒席上新谷的湿气。如果有连续的几日秋阳,农家不仅“倉廪实”,还会有新米可餐了。新米的清香是好多吃“国家粮”的人们品尝不到的。特别是那些一边吃着农人汗水凝成的稻米饭,一边却说,“粮食是从土地长出来的,与农民无关”的“专家”所不能体会的。只有尝过了农人的辛苦、秋阳的温馨、知道米饭来之不易的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得到新米的清香。  
      我不是农人,却是标准的“农夫”,当然也能体会,也懂!正是如此,才对今天的秋阳如此的深情。因为靠天吃饭的农人离不开它呢。  
      那古稀老头的稻子终于收完了,虽然被麻雀们收去不少,毕竟今天的秋阳帮了他一家大忙。看着他和着黑泥的汗水顺腮而下;看着他不多的“蛇皮袋”装得鼓囊囊的,为他庆幸。心里说,谢谢你,秋阳!
  
     杨焕文作于2020年9月15日

---------------------------------

作者简介:杨焕文,文字爱好者。50后,苗族, 务过农、参过军,做过法官、任过律师。作品大多以乡土为题材,骨子里恋着脚下这片土地,文字源于土地的深情。

======================

扫描二维码留言给作者

    根据留言情况等决定发布各大网站。

投稿须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雨
2023年的第一场秋雨,来得比往年都要早一些
《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2.10.9
朗诵:你在,我在,便是晴天
【左岸风文学】思郎//组诗
喜欢是一朝一夕,爱是从心动到古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