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千山大佛》 董凯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四时美景洽人意,十里青山作画屏!这里有秀美的风景、热情的服务、诚挚的微笑……这里,就是被世人称为″世界瑰宝″″人间奇迹″″天下奇观"鞍山玉佛苑。这里,融合了现代搬运、雕刻、建筑史上的奇迹。
  首批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玉佛苑,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玉佛山风景区内,因玉石王坐落其中,而享誉海内外。玉佛苑占地27000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俯瞰市区、背倚千山,与天然成像的岩石遥相呼应,是当代中国旅游史上的一大奇观。
  玉佛苑以其文化之精深,景观之奇美,受到了世人的普遍赞誉。2001年1月,玉佛苑晋升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12月12日,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总部授予玉佛苑证书。
  玉佛苑主体建筑高为33米,运用双层重檐歇山式结构,檐上有檐,盖黄色琉璃瓦,显得层次分明、雄伟壮观。大型藻井上,刻有24K贴金的九龙护宝珠图,在华灯映照下,显得金碧辉煌。
  玉石王坐落于玉佛阁内,重达260.76吨,七色一体,色彩斑斓、雕琢细腻,光泽瑰丽。它的发现、保护、搬运、雕刻、开光等过程,历经艰险,充满神奇。其中出现的″龙凤呈祥″、″洪大悟真″、″金鹏展翅″等诸多种神秘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1960年7月20日,岫岩满族自治县玉石矿的矿工们,在花玉岗山上釆玉时,发现一块巨石,穿插在岩石中间。7月20日上午,矿工们在巨石上打了炮眼,装好炸药准备爆破之时,正赶上吃中午饭时间,矿工们纷纷去吃饭。这时,万里无云的晴空,突然下起大雨,爆破釆玉的事,只好搁置下来,晚上,山洪暴发,泥石流将这块巨石冲刷下来,滑落到露天大坑的开釆平台上,显现出了巨大的玉体。当时,矿工们惊喜万分……想起白天险些被爆破的″玉石王″,大家不禁感叹万分。这正是:巍巍静坐聚佛山/抹翠涂金玉眼瞻/碧海茫茫沟壑纵/幽谷洞穴汩甘泉
  国宝″玉石王″被发现后,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得到重视。1963年,中央总社美术局,北京玉器厂的玉雕老艺人,亲临岫岩满族自治县,对″玉石王″质量进行评定,认为"玉石王″,是有史以来的稀有珍品。1982年,轻工业部组织了一次大型考察和质量评定,确认"玉石王″是一块国宝。
  ″玉石王″是一块集深绿、浅绿、绿、黄、白、黑、蓝于一体的七彩花玉,高7.95米,宽6.88米,厚4.10米,总重为260.76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缅甸的一块30多吨重的玉石,而岫岩县玉石的重量,是缅甸的8倍,堪称″天下玉石王″。
  ″玉石王″出世后,各级政府曾几次欲将其开发利用。上世纪70年代,国务院委托轻工部,进行实地考察,曾想将其远到北京展示。到了80年代,辽宁省政府又委托轻工厅实地考察,又想将其运至辽宁省省会沈阳市展示,都因当时不具备搬运条件而搁置。
  1992年,鞍山市政府为了更好地体现玉石的价值,决定将″玉石王"运到鞍山。10月28日,″天下玉石王″满载着钢城3000000人的希望,开始了从″玉乡″岫岩满族自治县,搬迁到钢都鞍山的艰辛之路。
  "玉石王"搬运过程中,本应晴朗干燥的天气,却连续数10天雨雪霏霏、阴晴不定。山高、水涨、天阴、路滑,给搬运″玉石王″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几经周折,1992年10月28日,″玉石王″正式启运,工作人员想尽办法,最后决定用钢丝绳将其捆绑固定,动用了大型牵引车6辆,坦克牵引车4辆,各种运输车150辆。
  1992年11月5日下午2时30分,翻越4座大岭,跋涉5条河流,通过了76座桥涵,排障240多处,经过8天8夜,行程172公里,″玉石王″终于被运抵鞍山市东山风景区,创造了中国搬运史上的奇迹。
  1992年11月5日14时30分,历经千难万险,运抵鞍山的人间至宝一一″玉石王″。
  静静地伫立于东山脚下的苹果园内。
  经过长途跋涉,"玉石王″周身,布满了尘埃和湿滑的泥巴,向人们展示着一场极其艰苦而又壮观的大乔迁。而此时,晴朗的天空中渐积乌云,一阵瓢泼大雨不期而降。硕大的″玉石王″经过暴雨的冲刷,纤尘不染,尽显本色,″真是给玉石王接风洗尘。″
  1993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和专家的意见,主张建″玉佛苑″的意见比较集中,为了让玉石成为塑像,全国著名的雕塑设计家、工艺大师云集鞍山市,精心组织、精心雕刻,负责具体雕刻的:岫岩满族自治县玉器厂,集中了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雕刻艺人、能工巧匠120位,经历18个月,终于雕刻成像。
  ″玉石王″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瑰宝,在雕刻
  的过程中,聚集了当代玉雕工人的汗水和智慧,″玉石王″的雕刻工程,是中国玉雕史上的一大创举。在雕刻过程中,所出现的"洪大悟真″、″龙凤呈祥″等诸多奇观,在这尊神奇的塑像上,细心的人们会凭借丰富的想象,发现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玉石王″是一块七彩花玉,其颜色分布不规则,各部位玉面的内部颜色,即使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也难以探明,如果将塑像的面部雕刻成花色,不仅会影响艺术效果,而且也有失庄严。然而,雕刻完成的塑像,竟有如此完美,塑像的脸部,正好近似一块墨玉,色泽均匀、神韵倍增,而发冠是淡黄色的,与黑色的相面形成解明的对比,周围七彩祥云缭绕,古朴、凝重、祥和、庄严。同样,背面塑像的面部,也恰好位于一块晶莹剔透的绿色玉面上。七彩花玉雕刻而成塑像,色彩搭配之完美,雕刻工艺之精湛,令人叫绝。
    相传在很久以前,满族人的一位首领哈达,带着部落寻找定居的地方。他们跨越白山黑水,来到一座巍峨的山峰下,发现山间云雾缭绕,有卧龙之势。于是,他们决定在此开辟土地,创建家园。一天,一只凤凰乘云而至,落在山势嶙峋的巨石上。
  常言道:″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人们纷纷在金凤落下的地方寻宝,经过七七四十九天,人们挖掘出一块碧绿透明、润泽欲滴的宝石,由于此宝石是在辽南的岫岩发现的,因此,得名岫岩玉。这就是今天被誉为″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的岫岩玉的传说。
  玉像的胸前,有一只生动的山羊头像,两只白色的山羊角向上翘起,额头突出,黑色的眼睛,具有浮雕般的立体感,山羊依偎在塑像的怀中,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羊"与″详"谐音,寓吉祥之意,可谓″像送吉祥。″
  1996年,湖北的一位客人,来到鞍山玉佛苑。看着近乎完美的组雕,看着玉像在碧波万顷的大海里衣袂飘飘、款款而动,脚下鳌鱼跃动,身旁龙凤护持,当他看到左侧一片斑驳的类似″真"字的黄色玉面时,欣然提笔书:"洪大悟真"四个字。一个″真″字,蕴含了无尽的人生感悟……这就是″洪大悟真″的由来。
  说起大佛,鞍山有两座:一座是自然天成的千山大佛,一座是用岫岩玉雕琢而成的玉佛。都是世界罕见、独一无二。
  干山大佛,是一座天然弥勒坐佛,与乐山大佛、香港洞佛齐名,是中国3大巨佛之一。整座大佛由一座完整山峰形成,佛身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五官清晰,四肢俱全。大佛坐东面西,左手5指分开,自然地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压在右腿上。大佛,胸前还隐约挂有佛珠,身上有天然山洞形成的佛脐。
  按理来说,这样的大佛,应该自现身后,就香火不断,被世人膜拜。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千山大佛被发现后两度隐匿,似乎在等待什么?
  千山大佛,历史上第一次现身,是在唐朝贞观年间,徐茂公与浙江灵隐寺高僧悟觉法师同游千山。满眼望去:但见苍松叠翠,一片美景。正在欲赏之时,忽见近处一座山峰上,突现出一道彩虹,彩虹上面又出现祥云环绕。不久祥云化两朵:一朵变幻成一尊弥勒佛,坐在彩虹之上。另一朵变幻成一尊观音菩萨,站在彩虹之上。悟觉法师惊喜万分,马上跪倒膜拜,徐茂公也跪倒同拜。拜完起身,彩虹上的弥勒、观音还未离去,悟觉法师走到彩虹近前,即将跪拜之时,突然彩虹消失,观音菩萨又化为一缕祥云,进入悬崖洞内。弥勒佛又化为一朵祥云,隐在悬崖对面的山峰之中。悟觉法师再看这座山峰,己然化为一尊弥勒大佛。
  从那时起,悟觉法师就住在观音洞中,每天在拜佛台上,焚香膜拜这尊弥勒大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达数十年。后来,悟觉法师年事渐高,回到灵隐寺,不久圆寂成佛西去。悟觉法师,临终前曾留诗一首,暗中指点千山大佛所在,诗云:″千柏万松翠,山奇谷幽美。一峰化巨佛,游人沐祥辉。"灵隐寺众僧悟出藏头诗隐意之后,便来到千山云游,想找到大佛,沐浴一下佛辉。可能因为佛缘未到,这些僧侣们都没有发现,这尊弥勒大佛。
  千年之后的明末清初,大佛再一次现身。原李自成麾下的一名战将,因不愿投降满清,削发遁入空门,法号″云海″。一日,他带领两个徒弟云游千山,偶遇一位摔伤的老汉。出家人己慈悲为怀,云海法师默念道:"阿弥陀佛,若是老汉没有摔伤就好啦!″说来奇怪,他刚说完,老汉顿觉伤口不疼,片刻之后,便觉得腿骨似己接上,伤口愈合,恢复如初!老汉脆地给云海法师叩头。一边叫头,一边说:″我今天真是遇到活神仙了。"云海法师也自觉奇怪,自己哪有这么大的法力?他向四周环视一遍,但见前面山峰悬崖奇异,又有祥云缭绕……云海法师攀上悬崖,先是发现了拜佛台,随后,又发现了观音洞。他站在观音洞口,向对面的山峰望去,正值夕阳照耀,对面山峰一片火红,光芒四射。云海法师定神一看:啊!这整个山峰,不是一尊弥勒大佛吗?他马上悟到:刚才老汉骨接伤愈,原是弥勒大佛的法力!他随即跪地朝拜。从那时起,云海法师带着徒弟,每日在脆佛台上拜佛修炼。
  再说这位釆药老人,回到家中,将自己的奇遇告诉了围的人。消息传开,进山焚香求拜的人越来越多。不论种田的求雨,划船的求风。还是没儿子的求子,做生意的求财,有求必应,非常灵验,终年香火不断。然而,这些朝山拜佛的人,谁也没有发现弥勒大佛。遂使云海法师成了千山弥勒大佛的活人化身。待到云海法师年迈圆寂后,朝山拜佛的香火也自然终断,弥勒大佛也随之隐匿。
  转瞬间,时间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盛世来临,大佛再一次向人们露出了真容。公元1993年4月6日这一天,千山风景区工作人员,在山里考察景点,在一座山的山半腰处突然滑倒,起身时发现了对面的山峰,极像一座佛。紧接着,在工作人员摔倒处,发现了明清时代的瓷器和树根板结在一起的香灰,还有风化程度达到1000多年,人为凿刻的拜佛台。于是,大佛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千山大佛问世以后,吸引了海内外成千上万的佛门弟子、信徒和居士。每逢初一、十五,进山朝拜者人山人海、香烟缭绕,可谓佛门一件盛事。台湾台中私立慈光图书馆馆长,王炯如先生在获悉千山发现大佛的消息后,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千山大佛,是从远古世纪里走来的一一一位神灵,饱经世事的沧桑,积聚了天地的精华,用她无穷的智慧,来启迪现代人的灵感,用她深邃的思想,来警示人事的发展。她虽然无声无息,却似不断掠过的神秘的时空,永远庄严素穆、法力充盈。
  2020.12.7.10.46分于盘锦
====================
原创作家简介:董凯.笔名:恺悦.网名:山巅白雪.祖籍:内蒙古通辽,现居辽宁盘锦.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3年毕业于河北文学院.曾有作品在《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大东方文学》《金东方文学》《东方作家传媒》《上海文坛》《广东作家》《海滨文学》等刊发表100余万字.2005年,作家小传、创作业绩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华名人大典》2013年,出版个人专集《山水田园》2013年,创作小说《婚事风波》获盘锦市″湿地清风杯″廉政作品一等奖,2020年,创作歌词《河滩地.黑土情》

获感动中国2020词曲网络大赛(十大主旋律)优秀歌词原创作品奖。中国乡土诗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盘锦市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盘锦市儿童文学学会会员,盘锦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盘锦市电影家协会会员,2018届新时代中国故事高研班学员,盘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有黄山北有千山
《千山天然弥勒大佛赋》-刘青山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千山佛迹、道教建筑
开眼界!我国的玉石王,雕刻世界最大玉佛竟重达260多吨
中国最大的弥勒雕像被推翻了,贵州出现78米的下水大佛,比乐山大佛高4米
中国佛教十大小名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