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第一鹰】,实属‘泛红山’

    众所周知,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先民处于新石器时期所创造的辉煌文明。狭义的红山文化指距今5500——6500年之间,地处辽宁朝阳地区和内蒙古赤峰地区科学考古发现的考古类型。因红山文化是北方史前时期最具知名度的代表,东北三省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距今4000年以前的所有文化,也被很多民间研究者广义的称为“红山文化”,也就是所谓的泛红山文化。

孙守道先生 ,1931——2004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辽宁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考古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理事,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红山文化专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牛河粱遗址的发现和红山文化玉器出土而引发的红山玉器研究热的同时,也导致了红山玉器的收藏热,这股收藏热最早出现于台湾和香港,很快又波及到大陆。一时间“红山玉”铺天盖地,大量的红山玉赝品充斥市场,造成了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局面。面对这种为牟利而导致的市场混乱,许多有识之士为之忧虑。然而,在震惊与忧虑之余,孙守道先生却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他在一篇文章中说:我们的目的,不在乎认出假的,而是从被认为假的一群中救出真的。有假的并不可怕,虽然有的影响研究,扰乱文化面貌,混淆历史真实,但迟早会被识破。可怕的是把真的当成假的消失在这人世间”(《红山玉器的鉴定与研究的几个问题》,《传世古玉辨伪与鉴定》,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

       在当时孙守道先生被认为是红山文化研究方面成绩卓著的最权威、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红山文化研究专家。孙先生晚年时期提出的对待民间收藏的红山玉器,宁可把假的看真,也不能把真的看假。这个观念在当时人们连新老都分不清的时期,是有着非常进步意义的。孙守道先生得到了民间红山文化收藏界的广泛支持和敬爱。

       然而,近二十年过去了,中国国内民间红山文化玉器收藏者对于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和认识早已经今非昔比。并不是老的东西就一定是红山文化玉器,现在我们有能力把一些类红山、泛红山的东西从当初被前辈们定为的红山文化玉器中分辨出来了

         

  这件号称【华夏第一鹰】,1976年由台湾资深爱国收藏家-林敬超先生从美国华人收藏家手中重金请回。1995年~2014年间经国内知名顶尖专家:苏秉琦、李伯谦、孙会元、郭大顺、孙守道、杨仁恺、张永昌、秦公、张敏、张兆根、肖梦龙等专家鉴识,分别推荐至首都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深圳市博物馆等8大国家级博物馆公开展览。1996年受邀至红山文化故乡-辽宁省博物馆展览,期间经孙守道先生要求存放辽宁省考古研究所考证,経孙守道先生研究考证半年后,认定为红山文化大玉鹰而并非常见的玉鸮,且是目前所发现最大的一件罕见玉鹰-堪称华夏第一鹰

(详见孙守道先生评鉴记录)

    据悉,为庆贺良渚古城今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台湾资深爱国收藏家林敬超先生将携带“华夏第一鹰”的红山文化大玉鹰来杭州吴山古玩城参加杭州第十一届文交会。因林老先生年事已高,希望通过杭州文交会能找到喜欢这件“国宝级”重器的人。

     通过一件玉器的工痕,我们可以判断它的制作工艺,看它的制作工艺是否符合红山文化时期的文明程度、制作能力,这是判断这件玉器是否到代的重要依据。有人拼命展示他藏品的老化特征,以此证明这件东西是红山的。我曾经问过这样的人,我问他:你说啊,你说这件东西是老的,我也看出来老了。但是你说,你的东西老,它就是红山吗?   他干嘎嘎了半天嘴,也没说出个啥。

     我们民间收藏,其实也是一种科学,叫做金石学既然是科学,就要尽量做到严谨。考古学与金石学是有关联的,科学考古发掘出的文物,是给我们金石学的藏品确定坐标的。没有了科学考古挖掘品的佐证,民间的藏品就是无水之萍、无根之草,得不到承认,也没办法得到承认 因为过去的中国,实际上是中原,北方被中原认为是外夷,并不是中国,而《二十四史》中也只有辽史金史从夏家店下层到辽代,有接近三千多年的历史,大概是中原的夏商周时期到宋代,出现了很多民族政权,像肃慎、东胡、匈奴、柔然、鲜卑、突厥、契丹等等等等。这一段北方历史是支离破碎的,甚至是空白的。很多红山藏友把这段时期的玉器误认为是红山玉器,其实是不对的。   

      从这件玉鹰的材质、尺寸、造型和工艺上来看,它不是红山文化的作品,应该是晚于红山文化时期,实属泛红山玉器之列。 其实,孙守道先生生前也说过,中国北方史前玉器红山诸文化,即红山文化系列玉器(指虽与典型红山文化约处同一时代但有区域差异而具不同特点,形成区域性或地方性文化类型的玉器)、红山文化式样玉器(指周边一些地区不同族属或不同年代、不同文化类型的玉器)。也就是我所提出的红山文化玉器、类红山文化玉器、泛红山文化玉器。但是,可惜当时孙老先生已经病症缠身,不能进一步阐述清楚了。

   红山文化是出现在现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500~6500年间史前文化。在这个特殊时期,人类社会是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神权社会向王权社会发展、部族向国家转型、洪荒意识向文明迈进的转折期正是由于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玉器的制作才非常不易,玉器的功用是沟通天地的神玉,并且向礼器转变和完善,因而成为后来华夏礼制的源头。玉器在这个阶段被人们赋予的各种内涵达到了顶峰,真正是空前绝后、旷古烁今

 在人类历史漫漫长河中,特别是史前时期,绝大多数的历史被时间淹没了。能够被科学考古发现并认证,红山文化无疑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科学考古作为佐证,红山文化玉器才得以名扬四海,成为收藏品中最耀眼的珍宝,市场价值才奇高。     

 物以稀为贵,红山文化玉器是极其稀有的。红山玉器的珍稀程度,应该远高于钻石。另外,经过多年的科学考古影响以及博物馆、收藏界、媒体网络的宣传,红山玉器成为收藏界第一名品,无出其右。红山玉器似乎已经不是一个称谓了,它是考古界和收藏界的一个梦,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传说,但是却是全世界每一个顶级收藏家不得不去面对和极力追寻的天空中的那轮皎洁的明月,那个光芒万丈的太阳。从这个意义上说,红山玉器的珍贵程度又要远远超越了它的稀有程度本身了。

     多年来,多少高官富贾和顶级收藏家,都以得到一件真正的红山文化玉器而自豪。由于红山文化玉器的珍贵,注定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得到。

但是,我认为,喜欢红山玉器的朋友,完全可以收藏那些精美的类红山玉器,(过去也把类红山视为真正的红山玉器),类红山玉器的价值也是极高的。站在现代收藏的角度,还是应该更加侧重于艺术性、文化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为上红山玉器普品相对稍多,收藏类红山玉器应遵循到代真品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力求具备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精品,具备典型性、精美性、珍稀性和新中见老的极品。

       我并不建议收藏泛红山。那些泛红山,真的是泛滥了,或许其中也会有对的东西,但是,那些东西也许永远永远都不会有坐标。看看那些所谓泛红山的东西,也许很多人认为是泛红山玉器吧?其实根本就不是史前的东西,更何况是一些仿品了。

       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引领者,红山玉器是中国玉文化的第一高峰。玩红山是玩文化,玩智商,玩心态,玩境界的。红山文化收藏家应该是了不起的发现者、创意者和高级脑力劳动者。收藏和研究红山文化玉器,是一项长期而艰苦卓绝的事业,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精力、热情、心血以及金钱。我们更需要不断总结前辈的经验教训,砥砺前行。

       向孙守道先生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件 C型龙的断代
辽宁省博物馆(红山文化玉器篇)
关于玉龙的小故事
圭璧文与中华文明探源
第1282篇  民间收藏红山文化玉器琐谈(1)
中国玉器收藏家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